•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情意教學目標的教材設計

第一節 渡臺禁令

依據 94 年康軯版國民中學社會科第一冊《清領時期的社會文化》

課文51,渡臺禁令的主題,主要是在引導學生瞭解臺灣在清領初期為 何頒布渡臺禁令、禁止人民渡臺?而人民冒險渡臺後又如何與臺灣的 原住民發生衝突。研究者概括其具體教學內容包括:渡臺禁令和漢番 衝突。

為了有效落實本單元的情意教學目標,研究者在〈渡臺禁令〉和

〈漢番衝突〉,分別利用諺語、故事、雲門舞集及歌謠〈思想起〉等 教材內容進行課程,期待能籍此引導出情意教學目標。茲將此二單元 的教材設計內容分析說明如下:

51 《清領時期的社會文化》課文內容詳見附錄一。

壹、 渡臺禁令

首先,為了讓學生清楚渡臺禁令的基本內容,研究者特別引用相 關文獻史料來詮釋。例如〈臺灣編查流寓例〉公布的「渡臺禁令」:

(1) 欲渡船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

依臺灣海防同知審驗批准;潛渡者嚴處。

(2) 渡臺者不准攜帶家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

(3) 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52

此外,為防止臺灣再次反清,清廷也做了如下規定:

其一為官員任期短,文、武官員無久任之例,三年或 二年轉陞內地。文、武官員至臺,俱不許攜眷。

其二為設置班兵制度。清廷為避免駐臺的軍隊成為中 央不易節制的邊陲勢力,其軍隊亦三年即回內地。同時,來 臺官兵必須有家眷、有恆產,凡亡命之徒不得預其選,但不 准官兵攜眷,以避免駐軍作亂。

其三為臺灣不許築城,惟為避免城垣成為叛軍的堡壘,

清初臺灣的府、縣行政中心均不許築城。直至朱一貴之役後 的 1723 年,才開始創建木柵以代城垣。至於磚城,直至乾隆 末年林爽文事件之後,才開始興築53

藉瞭解渡臺禁令之內容及其配套措施,可以瞭解清政府的對臺政 策是在防臺而非治臺,因此來台的拓荒者必定是艱辛的。此外,渡臺 禁令實際上乃針對閩粵居民而言,也突顯了福建、廣東兩省生活上的 困境。因為此二省山多田少人口眾,謀生不易,再加上岩岸地形,出 海港口多,因此往海外發展便形成了此地區居民的普遍現象。

學生在明瞭渡臺禁令的內容之後,可引導學生思考清政府所頒布 的渡臺禁令,對臺灣是否有正面的助益?如果助益不大,清政府又為

52 轉引自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3),頁 82。

何要頒布禁臺禁令呢?

其實渡臺禁令反映了清廷消極治臺的政策,由補充教材可知,官 員任期短,導致來臺官員抱持五日京兆之態度,因而吏治不良;軍隊 三年輪班,兵員又非臺人,因此軍紀差,公權力難以穩定社會治安。

以上種種也是民變迭起之遠因。雖然清廷頒布移民禁令,其目的在防 臺而非治台,但仍擋不住移民的浪潮,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的生計 問題,不是一紙政令可以扺擋的。

然而,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今日的臺灣社會。由於臺灣經濟結構 的轉型及對外貿易市場的轉變,使得臺灣的製造業廠商必須遷移至中 國和東南亞,換取廉價的勞工,以降低生產成本;再者,今日臺灣社 會已是服務業稱雄,尤其是金融業,為了擴展金融服務市場,西進大 陸已成趨勢,也不是政府戒急用忍政策所能阻擋的。以古可以鑑今,

學生也可以透過歷史的理解及情意的感染,來思考今日臺灣政府是要 對大陸採取開放或是消極的禁止?究竟要如何做才是對我們臺灣人 民是最有利的結果,值得吾人深思。

另外,課文提到「移民偷渡情形依然普遍」,那麼,當時移民者 又為何要來呢?想必移民者是視台灣為人間樂土才會前來。但又是如 何干犯禁令偷渡來臺呢?其間必然經歷大風大浪的艱難險阻。歷史無 法重演,我們可由諺語和故事來讓學生體悟當時移民來台的艱辛及其 緣由。

一、【諺語】

諺語乃前人智慧之結晶,社會生活之縮影,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諺語生動地表現了當時的生活形貌,對歷史的認識,有畫龍點睛之效。

1.六死三留一回頭

課堂提示:十個從唐山到台灣的人,平均有六個會死於黑水溝的風 浪,三個幸運者能移留下來,另一人則因風浪太大而折 返,由此可見渡台的艱辛。

2.台灣錢淹腳目

3.台灣好吃賺

課堂提示:以上兩個諺語都是在表示同樣的意思。清初,台灣沃野千 里,不論生番熟番,人口均少,且平原僅是熟番的獵場而 非耕作地,不愁可資利用之土地。再者台灣「俗尚奢侈、

宴會必豐。男子衣服多用綾綢,即傭販之輩,非紗帛不褲。

婦女出門少肩輿,麗服華飾,擁傘而行。54」雖言過其實,

但仍可反映出台灣謀生是較容易的。55 情意導引:

透過諺語的了解,同學們可以試想,假若你(妳)是當時閩粵人 士,你(妳)會為了求生存而抛家棄子遠離家園嗎?教師可藉此問題 引導學生培養冒險犯難的精神,為了理想而奮鬥是值得嘉許的。

二、【故事】

故事除可增補課文內容的不足外,其趣味性亦可有效吸引學生對 課文認知部分的關注。但故事的重點在於事後的討論,教師應對故事 內容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由學生的不同答案,引導學生進行批判 與反省,進而形成其價值或理念的澄清,做為達成情意教學目標-價 值性格化-的基礎。

以下針對「移民偷渡情形依然普遍」之情形,試舉兩則歷史故事 做為課文之補充教材。

1.客家先民難渡台(原作改寫)56

清朝占領台灣之後,雖然開放商人及農民到台灣經商或 墾田,但其中極為嚴苛的「移民三禁」,卻強制限定廣東惠州

、潮州的客家人渡台。這禁令引起了許多的揣測與不平的聲浪

,尤其是廣東地區的客家人,更是怒氣填胸,有人咒罵,有人 無奈,也有人灰心沮喪。

只因為當清軍與鄭軍在澎湖大海交戰的那一役中,客家子

54 尹士良纂修,〈民風土俗中卷〉(《台灣志略》,文建會,2005),頁 274。

55 參閱戴寶村,《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台北市玉山社,2004。

弟曾把施琅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但禁令關不住惠州、潮州地區居民冒險來台的堅強信念。

因此,偷渡情形仍然普遍。其方式是從廈門乘小漁船到大擔島

,換大船到澎湖,再換漁船到台灣鹿耳門。後為躱避官兵,改 在打鼓(高雄)、東港、大甲、北港、新港、鹿港等小港登陸。

廈門港口的深夜,除了海風的呼嘯聲之外,就只有停泊在 港口的漁船,因著海面波浪的移動而相互碰撞的聲音。今天入 夜之後,忽然出現一批批的人,他們以七人一組的方式,陸陸 續續登上了小艇,六艘小艇以緩慢划的方式,漸漸的駛離了廈 門港。

小艇駛離了廈門港,約一個多小時之後,海中央出現兩艘 稍大的船,小艇靠近大船,然後小艇上的人陸陸續續登上了兩 艘接應的船後,大船往台灣的方向前進著。

東邊的天空,泛起了灰濛濛的一片……

黃昏時分,開始下起雨來,也開始起風,風兩逐漸增強,

狂風掀起的大浪,開始吞吐著這兩艘船。

一場暴風雨後,原來有二十六人,只剩下十一人,其餘都 葬身於險惡的黑水溝。

當即將登陸上岸時,卻看到了一整的清兵,沿著海岸線一字排開 等著他們……

2.黃榮洛的〈渡台悲歌〉

勸君切莫過台灣 台灣恰似鬼門關 千個人去無人轉

知生知死誰都難(節錄)

「橫渡黑水溝」,既象徵著對桃花源的追尋,也隱含著死生 不知的恐懼。一七一七年完成的「諸羅縣志」描述移民的處境 是「舍祖宗之丘墓、族黨之團圓,隔重洋而渡險,竄處於天盡

海飛之地」

偷渡的口岸是廈門。偷渡客每人收費白銀六兩至八兩,但 有的不肯把船駛到岸邊:「比到岸,恐人知覺,遇有沙汕,輒趕 騙離船,名曰『放生』。沙汕斷頭距岸尚遠,行至深處,全身陷 入泥淖中,名曰『種芋』。或潮流適漲,隨波漂溺,名曰『餌魚』

。」

即使是合法的渡台,也要擔風險。台灣海峽常有不測風雲,

運氣不好的便要葬身波濤。因此不論偷渡與否,大家上船前都要 先去媽祖廟拜拜。傳說中長髮白衣,在暗夜的海邊提一盞燈,為 海上船隻照亮歸途的這位海上女神,是三百年間移民橫渡黑水溝 時,祈求賜福的主要對象。而若能順利抵台,事業有成之後往往 在台灣建媽祖廟謝恩還願,媽祖就這樣成為台灣民間最普遍的信 仰。

媽祖祥和寧靜、慈眉善目的面容,不知撫慰了多少移民顛沛 流離的心情。而鹿港媽祖廟旁分列的「民安物阜、海靜波平」八 個字,正是從古到今,台灣人民共同的願望57

情意導引:

客家子弟被嚴禁移民,是否有欠公平?『放生』、『種芋』、『餌魚』, 你(妳)對這些動詞有何感想?「橫渡黑水溝」是不是真的需要「大 無畏」的勇氣才能成行,但卻不保證一定可以成功?若你(妳)面對 未知恐懼,是否會想要一股精神力量,以支撐你(妳)在困境中過活?

宗教信仰是否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

就以上先民渡海的故事而言,故事本身可讓學生注意到先民渡海 來台所遭遇之種種困境,以及先民為求生存所展現的大無畏精神,亦 可更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瞭解移民禁令的時代背景與對「黑水溝」的 恐懼。然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對其本單元所應具

有之情意教學目標。總之,由於歷史教科書受限於篇幅及授課時數,

文字敘述較為簡略,但是卻在字裏行間隱藏微言大義等待老師去發掘

文字敘述較為簡略,但是卻在字裏行間隱藏微言大義等待老師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