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自民國八十九年從事國中歷史教學以來,已有七個年頭,

深知每一個國中學生都是一塊璞玉,亟待教師適當的切磋琢磨才能成 材成器。而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潛在的能力,是所有身為 教師者責無旁貸之責任。

就研究者從事國中歷史教學的經驗而言,第一年太偏重歷史知識 的記憶與理解,課後學生普遍反應不佳,覺得歷史是一門無聊學科。

深感挫折之餘,曾深刻反省課堂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式是否恰當,才 逐漸領悟到十三、四歲的國中學生,似不宜將歷史教學重心完全放在 歷史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因為國中歷史教學目標不在將學生教育成歷 史學家。若將國中歷史教學完全建立在認知領域上,強調歷史知識的 記憶與理解,將無從獲得知識的感動,更遑論情感的昇華,學生當然 覺得枯燥乏味,進而討厭歷史。

然而大多數教師將歷史教學重心放在認知領域,是受到升學主義 和考試制度宰制的結果。因為國中升學管道並非多元,只有基本學力 測驗一途。而考試內容都是以紙筆測驗方式測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在 考試領導教學之下,教師的教學自然而然地偏重認知能力。但是,為 考試而教學只能將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不僅違背九年一貫教改的精 神,也無法讓學生喜歡歷史,反而討厭歷史,排斥歷史。這樣的結果,

豈是國中歷史教學的目的。

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們早已有正確的國中歷史教學目標。以民 國八十三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中的「認識台灣--歷史篇」為例,其 教學目標是:

1. 認識各族群先民開發台澎金馬的史實,加強承先啟後,繼往開 來的使命感,並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

2. 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環境,培養愛鄉愛國的情操與有世界觀的胸

襟。

目標、情意教學活動與情意教學評量等欠缺瞭解,加上課堂教學時數

歷史情意教學解決下列問題:

一、 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意義是什麼?

二、 落實歷史學科情意教學目標的教材內容如何設計?

三、 實踐歷史學科情意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如何進行?

四、 測量歷史學科情意教學目標的教學評量如何實施?

二 文獻探討

有關情意教學的專書或學位論文,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純學 理的探討;另一則是課堂上的行動研究。在純學理探討的專書有陳英 豪的《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8,此書主要是在強調隨著知識爆炸、

變遷急遽的現代社會,讓學生學習如何面對未來變動不居的社會,把 握解決問題與創造革新的方法,乃成為一個人生活中極為重要的能 力。因此,激發學生思考,可以幫助學生在思想上富於冒險性,在人 格上充滿獨立自信,啟發他們的想像力,使他們重視自已的推理與猜 測,使自己成為產生知識的喜悅的人。因此,結合創造思考與情感教 育的方法,給予研究者在擬定情意教學目標和實施情意教學活動中,

有不少的啟示;鍾聖校的《情意溝通教學理論》9強調情意教學的本 質是溝通,理性和感性的溝通,藉著溝通促進理性與感性之協調統 整,以達到邁向美感與倫理的人生。唐淑華的《說故事談情意》10強 調說故事是理想的情意教學方法,藉著故事來瞭解人文世界,以故事 的逼真性和生動來說服人,其最終目的在於討論,由討論來達到情意 目的。然而,討論即是一種構通,與鍾聖校的《情意溝通教學理論》

的意旨不謀而合;1964 年,克拉斯沃爾(D.R.Krathwohl)、布魯姆

(B.S.Bloom)、馬西亞(B.B.Masia)等人所著的《教育目標分類:

情意領域》(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將情意行為的發展分為不同的層次,由簡單到複 雜、從具體到抽象的層次脈絡,有助於筆者進行情意教學時,引導學 生走向情意教學目標的目的與依據11

在學位論文方面,有陳金盛的《情意目標的教學與評量之研究》

12,此篇論文主要是在分析情意領域教學目標的內涵以及此一領域目

8 陳英豪等,《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4)。

9 鍾聖校,《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0 年 9 月。

10 唐淑華,《說故事談情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4。

11 本交參考的是黃光雄等譯《情意教學目標分類》,復文圖書出版社,1983。

標與認知、技能兩個領域的相互關係,並歸納分析可以達成情意目標

效果達顯著水準,但「個人適應」、「人際適應」效果則未達顯著水準;

不同性別效果亦未達顯著水準;但實驗組學生對情意課程有高的滿意 度,且大部分都認為情意教學對他們很重要;顧淑芬的《運用繪本實 施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我會愛精選繪本》19為例》以「人事智 能」概念作為教學設計之主要內涵,配合《我會愛精選繪本》發展出 的一套教學方案。目的是以適當穩定的情意表達為基礎,透過尊重、

欣賞、關懷與寬容的情意態度,達成「自知」、「自省」、「自尊」、「自 適」的自我概念;以「同理」、「尊重」、「親和」、「引導」的態度尊重 別人;在人我互動方面能達到「幽默」、「包容」、「適分」、「化解衝突」

等十二項情意目標;林昭瑾的《《伊索寓言》之情意教學--以新竹國小 四年六班為例》20以主題的方式在國小四年級的綜合課進行《伊索寓 言》的情意教學,透過提問與討論的教學法進行合作學習;孫燕燕的

《「知情意並重」的情意教學如何融入國小自然科-以一位國小自然 科專任教師為例》21,該研究結果顯示「知情意並重」的自然科情意 教學能達成自然科所欲達成的認知目標,且有助於學生情意素養的提 昇;謝美蓉的《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

22,該研究以選擇自然科「種番茄」與「動物的身體」單元,使用溝 通理性感性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活動;唐嘉蓮的《以高一國文科教材 進行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23旨在透過轉化教材中的背景及內容情 境,使其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並在研究者的導師班國文課堂上進行 情意教學,以達到解決學生所遭遇到的課業學習、同儕互動、家長期 望、升學及職業選擇等問題為主要目標。

19顧淑芬,《運用繪本實施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我會愛精選繪本》,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 教學碩士班,2005。

20林昭瑾,《伊索寓言》之情意教學--以新竹國小四年六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 士班,2006。

21孫燕燕,《「知情意並重」的情意教學如何融入國小自然科-以一位國小自然科專任教師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2000。

22謝美蓉,《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 研究所,2002。

此外復文圖書出版社於 1996 年出版《開放教育情意教學》24一 書,書中網羅多位學者對情意教學理念之闡釋與說明,以及多位教師 實施情意教學的經驗分享,共計有五十三篇論文,茲不一一贅述。該 書其中若干篇對歷史情意教學頗有啟示或助益,茲說明如下:尹廉榮 在〈建構開放教育的「情意教學」〉一文中強調,缺乏感性的教學活 動不會產生知性的學習;缺乏心智活動的教學,也不可能激起學生的 感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情意教學必須寓於認知教學活動歷程之內

25。而歷史教學就是明顯的例子,若無歷史事實(認知)做基礎,何 來的情意培養呢?所以歷史的認知教學目標對情意教學目標而言,應 是緊密相關的。但文中對情意教學方法仍屬原則性的介紹,欠缺具體 的方法與步驟。劉昭銘在〈淺談情意教學〉一文中認為,文史的發人 深省在情意教學的範疇中26,研究者認為文史的發人深省,實際上指 的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僅是認知領域的最 高階段,也是《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的教育目的之一,同時也是引 導學生從認知進入情意的契機。楊涵茵的〈「故事」教學在情意教育 領域中的應用〉一文,對故事教學是相當肯定的,認為故事教學即是

「真善美」的結晶,教材的真、故事的美、兒童的善27。如此地論述,

若放在歷史教學上也是完全吻合的、歷史情意教學當然要從事故事教 學,因為歷史本身就是故事的一種呈現。但該文著重於說故事的技 巧,應更深入剖析說故事之後,應透過何種教學方法以有效落實其所 設定之教學目標。王淑敏的〈情意領域及教學策略〉一文中提及將知 識與情意教學為一體,猶如將兩支水源合流在一起,以指導學生正確 認識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文中舉《紅樓夢》為例,賈寶玉的風流倜儻、

瀟灑多情與林黛玉的芙蓉柳眉、藝冠群英,二者皆令人心嚮往之。讀 書的學習,不但要提升知識的層次,更要打動心坎,使人身心愉悅,

24 鄧運林,《開放教育情意教學》,高雄市:復文國書出版社,1996 年 10 月。

25 尹廉榮,〈建構開放教育的「情意教學」,《開放教育情意教學》,頁 73。

26 劉昭銘,〈淺談情意教學〉,《開放教育情意教學》,頁 141。

27 楊涵茵,〈「故事」教學在情意教育領域中的應用〉,《開放教育情意教學》,頁 405。

這也是情意教學的價值所在28。《開放教育情意教學》一書中收錄有關 情意教學的論文,除了理論性的介紹與說明外,在實務方面,全都是 國小階段的介紹,且大多偏重藝能科方面的指引,在國中課程方面,

仍付之闕如。然而其它有關情意教學實務方面的論文或專書,也全都

仍付之闕如。然而其它有關情意教學實務方面的論文或專書,也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