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情意教學目標的教材設計

第三節 社會組織與文教發展

本單元主要是在强調本土認同的情感經驗。生於台灣,長於台 灣,豈可不識台灣之風土民情與台灣鄉土文化!身為台灣人,自然當 知台灣事。飲水要思源,在享有現今富裕與繁榮的果實,難道不應緬 懷先賢蓽路藍縷之艱辛與付出!

本章節的主要認知重點包括:〈地方意識逐漸取代祖籍意識〉、〈臺 灣民間信仰〉、〈唐山祖與開台祖〉、〈文教發展〉及〈西方傳教士〉。 就〈地方意識逐漸取代祖籍意識〉而言,必先解釋來臺漢人的祖籍為 何大多為閩粵二省及結合基隆本土來引導其鄉土意識,然再輔以諺語 加強學生對當時漢人開闢新天地的艱辛與苦楚;〈臺灣民間信仰〉單 元,先期解釋為何臺灣民間信仰為何可說是一種文化現象,再解釋臺 灣民間信仰其實也是本土化的產物,當學生對臺灣民間信仰有一基本 的認識之後,再以故事來呈現守護臺灣人民的諸位神明,因與學生生 活經驗相近,其情意的感染應較為顯著;在〈唐山祖與開台祖〉的單 元中,介紹祠堂的意涵,以引導學生慎終追遠的美德;就〈文教發展〉

來說,清領時期要到十九世紀中葉才逐漸開展,這就需要向學生解 釋,為何清領前期臺灣文教不甚發達,並可以諺語來印證。除了可讓 學生思考為何臺灣的文教發展要到十九世紀中葉才逐漸開展之外,亦 可向學生說明文教的發展是需要其它條件相配合才行的,社會有如一 個有機體,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不可偏廢。在〈西方傳教士〉單 元裏,課本僅提及馬雅各和馬偕兩名牧師對臺灣社會的貢獻,研究者 再舉另外三名傳教士的事蹟,並以「愛」做為出發,只要凡事有愛,

便不會有怨尤,社會就會詳和,也期待透過西方傳教士的大我行誼,

能對學生達到見賢思齊的目的。

壹、地方意識逐漸取代祖籍意識

清領前期,來臺漢人大部分來自福建、廣東兩省。由於移民禁令 之故,無法攜家帶眷,因此同鄉往往聚集同居,守望相助,所以祖籍 意識強烈。但移民日久,本土意識逐漸抬頭,「泉州人」、「漳州人」

等概念,逐漸為「下港人」、「頂港人」所取代,而形成了一句俗諺「頂 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頂港即淡水港之意,下港即安平港。當時 臺灣陸路交通不發達,治安也堪慮,因此水運仍扮演南北交通之要 道,淡水及安平即是臺灣貨物南北之集散地。1860 年後,淡水及安 平又稱為「正港」,正港二字又成了品質保證的代名詞。由於淡水及 安平成為臺灣南北之主要交通孔道,「下港人」成了南部人的代名詞,

「頂港人」成了北部人的代名詞,沿襲至今。

但是,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清領前期陸續移居來臺的漢人大部 分來自福建、廣東兩省呢?

一、【解釋】:為何來臺漢人多來自閩粵兩省

福建、廣東兩省分屬東南丘陵與嶺南丘陵,因此地形崎嶇、耕地 狹小;因為地形崎嘔,所以交通不便,交通不便造成往來不易,因此 閩、粵兩省方言歧異;因為耕地狹小,無法養活眾多人口,因此造成 多餘人口勢必無法進行農耕生活,必須另尋他處或從事非農生活。此 外,東南丘陵與嶺南丘陵為谷灣式海岸,多天然良港,可以從事海外 活動。

準此,即可瞭解為何中國東南沿海自古即盛行海外移民與海外貿 易。再者,台灣的氣候屬熱帶和副熱帶季風氣候,與東南丘陵與嶺南 丘陵的氣候相同,同是高溫多雨且生長季長的類型,況且僅一水之 隔,基於求生存的強烈渴望,自然勇於冒險來台。

二、【諺語】

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

課堂提示:形容清代來臺漢人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平安渡過「黑水 溝」,順利抵達台灣。

情意導引:

透過諺語及解釋,想像一下,如果你(妳)所處的環境與當時的 閩、粵兩省相同,你(妳)會為了心目中理想的桃花源(台灣)而遠 離家園嗎?即使路途是沒有安全感的「黑水溝」!而敢於冒險來臺 者,是不是很具有冒險犯難的性格呢!

三、【解釋】

「由於渡臺禁令的限制,這些移民大多無法攜家帶眷,因此多是同鄉 移民住在同一村莊,沿用原鄉為地名,以此凝聚向心力。」(課文)

關於漳、泉、客民的地理分布,有兩個說法:一是「先到先佔」

的說法,認為泉人先來,佔最好的地區,也就是沿海平原;漳人次到,

所以往內陸平原,客人最晚,所以只剩靠山的丘陵地。另一說法是,

漳、泉、客民之所以定居於不同的地區,是與他們的原鄉生活息息相 關。根據學者研究,泉州人「捨本逐末」的風氣很盛,他們靠海維生,

過著行賈、魚撈、養殖為主業的生活,所以他們自然選擇濱海地區居 住。漳州雖然與泉州緊鄰,但農業一直是經濟基礎與生活中心,選擇 內陸平原乃順理成章之事。客民原是山鄉,他們在山地一直過著農耕 的生活方式,對他們而言,海是陌生的,故能在與故鄉相似的地理環 境從事山區農耕78

情意導引:

你(妳)認為以上兩種不同的說法,哪一個比較有道理?雖然大 體來說,泉人靠海,漳人在陸,但對我們基隆市而言,卻是恰恰相反 的。基隆市區在淸時是漳人地盤,七堵山區卻是泉人的區域,由基隆 市的著名觀光景點-廟口-即供奉開漳聖王,可知基隆市區確實是由 漳人所開發的。咸豐三年(1853),基隆(當時稱雞籠)爆發了大規 模的漳泉械鬥,死傷百餘人,由於死者多為羅漢腳,漢人相信人死後 若無定所,將成為孤魂野鬼,會危害陽間,因此大眾集資建了老大公

78 參閱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 69~71。

廟,每逢農曆七月,便會舉辦法事以超渡亡魂,時至今日,不曾中斷,

這就是現今聞名全臺的雞籠中元祭的由來。從那時起,基隆地區再沒 有發生械鬥事件了。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對於每年農曆七月基隆的 盛事,自然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是,希望各位同學能更了解基隆,

更愛護基隆。

貳、臺灣民間信仰

台灣乃移墾社會,大批從閩粵來臺之拓荒者多為年輕力壯的單身 漢(即羅漢腳),在遠離家園至陌生的土地闢草萊、斬荊棘,過著極 危險又寂寞的生活,於是乎信仰乃成為拓荒者求生意志的力量來源與 精神寄託,而寺廟即信仰之具體呈現。信仰展現了社會集體意識,寺 廟即社會聚落的具體而微。宗教信仰在台灣移墾社會的重要性,自不 待言。

雖然台灣社會宗教生態相當多元,有政府主導祭孔大典的「國家 儒教」;有以儒教道德倫理為教條的「教派儒教」,如一貫道、天帝教 等;有大乘佛教系統的「淨土宗」、「禪宗」、「密宗」等,也有「民間 佛教」(阿彌陀佛崇拜、觀音崇拜、地藏王崇拜);還有十九世紀中葉 傳入台灣的基督教及天主教,更有二次大戰終以後傳來台灣的伊斯蘭 教、摩門教、統一教等等。可是真正能夠左右台灣人風俗習慣,以至 於他們的心態及社會價值觀的宗教,則是「台灣民間信仰」這個屬於 台灣人的傳統宗教79。台灣民間信仰乃是斯土根深蒂固的文化現象,

因此,我們應該對台灣民間信仰有一基本的認識,然再進一步培養「對 同胞有愛,對土地有情」的胸襟與情操。在課文畫龍點睛的描述中,

需要更多的解釋及補充說明,才能有效達到情意教學目標。

一、【解釋】:台灣民間信仰是一種文化現象。

卓克華在其《從寺廟發現歷史》中有如下的敘述:

在綿延近四百年的開拓過程中,除鄭氏有計畫的大規模移 民經營台灣外,清領時期幾乎都是民間不顧禁令,冒險渡海而 至。這一批批冒險渡海而來的移民中,十之八九來自閩粵,蓋 閩粵兩省瀕海,山多地瘠,開墾不易,居民迫於生活所需,以 臨海之便,遂向海外發展,於是紛紛離鄉背井,渡海來台,在 台灣建立起「原鄉模式」的新天地。也就是說在這天地中,帶 有移民社會的烙印,同時也保留母體文化的型態。移民們各自

79 參閱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1996),頁 4~5。

帶來了他們家鄉的生活習尚、宗教信仰,形成台灣各地多采多 姿,各見特色的地方色彩。拓荒是一種艱辛危險的生活,從大 陸閩粵沿海或單身或結伴渡海移民來台的拓荒者,多係年輕力 壯的單身漢(本省俗稱羅漢腳)。他們抵台後,櫛風沐雨,胼 手胝足,辛勤勞動,創造他們理想的新天地。然而他們遠離故 鄉、家人,失去了家庭的溫暖,放眼蒼茫大地,與天鬥,與地 鬥,與人鬥,與疾病鬥,與生活鬥,每當白日辛勤勞動後,在 夜晚休息,總不免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感懷,尤 其在大雨淒風、疾病苦痛之時,愈感寂寞空虛,鄉思滿懷,在 此思鄉情切之情懷下,在他們開創的新天地中,不免諸多模仿 家鄉故土的一切風習。加之拓荒時又必須面對克服種種困難,

除了抵抗天災地變外,對於時而出草劫殺的原住民,與農作的 種植收成更為注意,這些除了彼此互助團結以盡人事外,其他 的只好聽天由命了,因此在單調的生活中,增添了精神寄託的 信仰。及至經濟力量許可,便醵資建立寺廟,一則答報並祈求 神明的庇佑,再則略以慰藉思鄉之苦,三則更可利用慶典廟會 增添歡樂生活,聯繫彼此感情。80

情意導引: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 實世界裏過活,而這股精神泉源,往往就是宗教信仰,因為宗教信仰 給人帶來生活上的希望及慰藉。然而,請同學們試想,在一個充滿不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 實世界裏過活,而這股精神泉源,往往就是宗教信仰,因為宗教信仰 給人帶來生活上的希望及慰藉。然而,請同學們試想,在一個充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