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情緒勒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回應,這也說明了科技侵犯使得使用者處於一種被監視的情境下,反而侵犯到使 用者的隱私(Barber & Santuzzi, 2015;Day, Paquet, Scott, & Hambley, 2012)。

科技可及性

科技可及性指的是科技具有隨時隨地、可以輕鬆地被訪問的特性(Barley, Meyerson, & Grodal, 2011),然而,科技可及性也意味著使用者會長期使用或是頻 繁使用,反而可能成為一種壓力源(Hung, Chen, & Lin, 2015),洪為璽等人(2010) 在研究科技相關壓力時,發現壓力產生的原因主要由科技本身功能特性及科技功 能衍生的其他特性所產生,其中,科技本身功能特性包含科技複雜性、易用性、

一般性、可及性等;Yu et al.(2009)則表示使用者會因為行動科技的有用性、易用 性、可及性、一般性而產生使用行動科技之意圖並實際使用,但可能因為使用者 失去對行動科技之控制而產生行動科技壓力,當人與行動科技裝置互動時就可能 存在一些潛在的負面結果。

隨著行動科技的蓬勃發展,行動科技隨處可見,也因為如此產生一些負面的 情緒(Hoffman, Novak, & Venkatesh, 2004),根據以上文獻回顧發現,無所不在科 技壓力確實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例如:工作壓力、角色壓力),卻沒有研究顯示無 所不在科技壓力會造成一些負面的情緒影響,故本研究將朝向情緒面發展,想要 了解無所不在科技壓力與情緒勒索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情緒勒索 一、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為Forward(1997)最早提出,透過和許多患者的訪談後,Forward 發 現這些患者在與他人溝通或談論問題時,他們非常容易受到他方情緒的影響,導 致患者感到混亂,Forward 將這個過程稱為情緒勒索,Forward(1997)定義情緒勒 索是通過操縱情緒來影響或控制,情緒勒索者(Emotional Blackmailer)透過口頭或 肢體語言要求被勒索者做某些事以達到勒索者的目標,而勒索者的行為會使被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索者有不舒服的感覺。情緒勒索大致上分為四種類型(Forward, Frazier, & Newman, 1997):

1. 施暴型(Punisher):清楚表達出需求,並要求別人來達成,忤逆他們就得承擔 後果,可能是情感上關係不如以往、金錢或資源被裁撤等,例如:上司要求 員工額外完成另一件工作,不答應將影響考績。

2. 自虐者(Self-Punisher):如果你不聽從他們,他們將採取某些行動,讓被威脅 者有一種需要為所有事情負起責任的感覺,例如:如果你不接下這個案子,

那我就只好放棄這個機會。

3. 悲情者(Suffer):他們會表現出沮喪沉默的模樣,甚至含著淚水,但就是不說 出真正的原因,使別人感到困惑,產生罪惡感,例如:母親要求兒子做某件 事,兒子不從,母親則哭訴兒子不孝順,使其產生罪惡感。

4. 欲擒故縱者(Tantalizer):相較於前三種類型,欲擒故縱者並不會讓被勒索者 產生負面情緒,他們會允諾被勒索者只要順從我的要求就會提供獎勵,即使 要求困難仍會盡力去達成,直到最後才會發現,這只是一場名為勒索的騙局。

Forward 利用 FOG:恐懼(fear)、義務 (obligation) 及罪惡感 (guilt) 表現情 緒勒索,如果你不聽我的話,就讓你付出代價,貼切形容受害者身陷於情緒勒索 時,有如掉入迷霧(fog)一般的情境,情緒勒索是通過操縱情緒來影響或控制被勒 索者,勒索者使用濃霧掩蓋他們的操縱,因此即使聰明能幹的人也看不到他們正 在發生的事情(Forward, 1997)。Chen (2010)表示情感勒索通常是經過六個階段的 周期,或是六個症狀:要求(demand)、抵抗(resistance)、壓力(pressure)、威脅(threat)、

順從(compliance)和重複(repetition),情感勒索發生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心理治 療師將其視為情感虐待,並提供解決方案來幫助人們理解和理解保護他們免受情 緒上的勒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1 情緒勒索六階段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周慕姿(2017)繪製而成

周慕姿(2017)指出情緒勒索除了六項特徵外,還牽涉罪惡感、自我價值感與 安全感三項元素,情緒勒索者非常擅長貶低你的自我價值,引發罪惡感,以及剝 奪安全感,下列為三項重要元素的整理:

1. 貶低你的自我價值:讓你覺得自己並不重要,他們才是重要的。

2. 引發罪惡感:讓你覺得你有義務和責任去達到他們的要求,如此一來你才顯 得有價值。

3. 剝奪安全感:情緒勒索者會威脅奪走你的重要事物,讓你感到焦慮害怕,為 了減輕不安與恐懼,你只能聽從他們,讓自己有安全感。

勒索的基礎就是威脅恐嚇,常以不同的形態產生,情緒勒索者了解你們會很 在意、珍惜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更知道一些你們心中的秘密,只要無法達成情緒 勒索者的目的時,為了使你們讓步,他們就會利用這層親密關係威脅恐嚇你們。

情緒的經驗和理論研究已經延伸到許多領域,其中情緒勒索則大多集中在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Vingerhoets(2009)使用 588 名參與者探討自我隱瞞和主觀幸福感,並確實發現這 種關係部分是由情緒勒索和標籤調節;Liu (2010)探討了員工對情緒性勒索的感 知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共收集到員工的有效問卷299 份,為企業和學者提供了 一些結論性建議;劉仲矩與周玉涵(2016)以情緒認知理論作為核心理論來探究,

針對現任公職人員發放實體問卷,研究發現公職人員對於情緒勒索認知和工作壓 力與離職傾向都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而工作壓力對於公職人員情緒勒索認知與 離職傾向之關係具有干擾中介效果;陳映羽與王嘉伶(2017)回收 284 份問卷探討 職場情緒勒索對服務破壞行為之關聯性,與人格特質是否對其產生干擾效果,研 究顯示正面情緒勒索、負面情緒勒索以及任一人格特質皆會影響員工之服務破壞 行為,其中以負面情緒勒索影響力較大;柯小萍(2010)研究職場親朋好友面對上 司、同事情緒勒索與工作績效關聯,研究結果發現職場情緒勒索會負面影響工作 績效。然而,在資訊科技領域卻很少被提及,隨著科技的進步,透過資訊科技我 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本研究欲探討科技是 否會帶來情緒勒索,並帶來甚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