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情緒教育之探究

壹、情緒的意義

從字義上來看,Emotion 一詞來自於拉丁文 emovere,原意是指「移動」

(move)或是指「激起」(stir up)。韋氏大字典(1982)以生理觀點來定義「情 緒」,認為情緒是一種生理上的不穩定、不平衡,通常人們會主觀經歷到強烈的 感覺,例如愛、恨、慾望或害怕,且在明顯的行為表現之前會出現神經肌肉、呼 吸、心血管、荷爾蒙等其他方面身體的改變。 William James 在 1884 年以及 John Watson 在 1942 年,都曾從生理層面來定義情緒,指出情緒會伴隨一些不 同於札常或基準的行為而改變,而且這樣的改變是擴及全身的(楊佳樺,2012)。

情緒既複雜又抽象,其定義隨著學者不同的主張而異,學者持著不同的觀點,

進行與情緒相關的研究支持其情緒的論點,最早是從生理學的觀點,美國心理學 家 James 與丹麥的生理學家 Lange 提出詹郎二氏情緒論(James-Lange theory),

認為情緒是人們對身體變化所產生的知覺,如經由哭而發覺自己有難過的感覺,

由笑的生理反應才感覺到快樂的情緒。

認知與生理結合的「斯辛二氏情緒理論」(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

認為生理反應確實先於情緒經驗,但產生何種情緒經驗是由認知因素決定,而情 緒經驗起源於對刺激情境的認知與對生理變化的認知,因此重視個體對自己的認 知解釋與歸因,所以也稱「情緒歸因論」。

Lazarus 的「認知評估理論」(cognitive-appraisal theory)主張認知評估事情 緒中的關鍵因素,在相同的環境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是因該環 境刺激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意義則來自於不同的認知評估。

從上述情緒相關理論研究中可瞭解到情緒是受到相當重視的議題,不論情緒 的引發是單純的生理反應、心理反應、認知反應、行為反應,或是由彼此交互作 用下所引發的複雜心理狀態,都清楚的告訴我們情緒的複雜性,及難以精確掌握 的程度(馮觀富,2005)。

Goleman(1995)認為情緒是指個體感受到的思想、生理和心理的狀態及行

38

為々Lazarus(2000)指出「情緒是我們因外在或內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生理上、

主觀意識上和行動傾向上的反應」(引自李選,2003)。

張春興(2007)提到情緒是個體受到刺激後所產生的狀態,個體能察覺並感 受到情緒,但情緒本身不容易被控制,且情緒會導致個體在身體及心理上產生變 化,此變化對個體的行為來說,是有干擾或是促進的作用,可以分為喜、怒、哀、

樂、愛、惡、欲七種。許文禧(2011)將情緒定義為由外在事件或內心的身心狀 態刺激所引發的複雜心理歷程,不同的個體對同樣的刺激有不同的解讀及因應行 為。表 2-2-1 為情緒定義之彙整。

表 2-2-1 情緒定義彙整表

學者/研究者 情緒的定義

Ellis

(1979)

情緒是一種生理上的喚醒狀態,此狀態引發個體行動或擴大札 在進行的行動。

Kleinginna

(1981)

情緒是一組織複雜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所產生的交互作 用,受到神經系統和荷爾蒙系統的調節,它可以〆

1.引起感情經驗〆諸如警覺愉快或不快樂的情感。

2.產生認知歷程〆有關情緒的知覺作用、評價和分類工作。

3.活化一般的生理適應成為警覺狀態。

4.導致行為〆這些行為是表達的,不一定是目標導向及適應的。

Plutchik

(1994)

情緒是一種自我的感受,情緒存在於社會行為與人際互動中。

Lazarus

&Lazarus

(1994)

情緒包含六項心理要素,包含〆個人目標的結局、自我或自 尊、評價、個人意義、刺激事件以及行動傾向。

Goleman

(1995)

情緒是指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及相關的 行為傾向。

Scherer

(2005)

情緒由五個關鍵要素構成,包含 1.認知評價〆提供的事件和 對象進行評估々2.身體症狀〆生理的情感體驗成分々3.行動 的傾向〆一個激勵的運動反應的準備和方向々4.表情〆面部 和聲樂表情幾乎總是伴隨著一種情感狀態進行溝通的行為反 應和意圖々5.情感〆主觀情緒狀態的經驗。

Schacter 與特定模式的生理活動有關聯,其關聯可能是札向或是負向

39

(2011) 的經驗。

Izard

(1991)

情緒是被經驗的感覺,這些感覺會刺激、組織及引導我們的 知覺、思考與行動。

王淑俐

(1995)

情緒是一種內在的不安,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感受及生理變化。

此種身心感受是屬於意識層面的情意部分,感受強烈時會促使 個體採取外在行動。

黃德祥

(1995)

情緒為個體對刺激做反應所獲致的主觀感覺與個冸的經驗。情 緒也是一種意識狀態,對個體有促動或干擾的作用。

張春興

(1999)

情緒是個體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々對情緒 狀態之發生,雖為個體所能體驗,但對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 行為反應,卻不易為個體本身所控制,故對個體之生活極具影 響作用。

吳英璋

(2001)

情緒是一種可以進行人際溝通和了解自我及他人的能力,人 際溝通透過個體的情緒表達,而了解自我及他人則是透過情 緒的覺察。

葉重新

(2004)

情緒是指個人在受到某種刺激之後,所產生的心理狀態。情 緒包含生理上的激動、認知上的感受以及表現出來的行為。

楊俐容

(2006)

情緒是刺激所引發的心理感覺,個體不但會在外表上表現出 來 ,身體內部也會產生生理變化,此外個體會對情緒刺激進 行認知。綜合生理反應、外表變化和認知評估,尌會產生情 緒經驗,促使個體去作出情緒反應。

曾娉妍

(2011)

情緒是由內、外在刺激引發的一種反應狀態,這些狀態是由 個體的心理感受、生理反應、認知評價及外顯行為交互作用 而成。

黃惠惠

(2002)

情緒是受到外在刺激或感受到身體生理的變化,產生心理失衡 或主觀激動狀態,引起生理、心理、行為反應,以及進行認知 評估

唐璽惠等

(2005)

情緒包含內在感受與外部表現。內在感受是指,當個體遇到 環境變化時,內心產生主觀的心理感受,有時個體也無法清 楚描述自己的感覺々外部表現是指,身體內部反應,例如,血 壓升高、賀爾蒙濃度改變々身體外部反應,包括,臉部表情、聲 音變化及肢體動作等改變。

陳秀蓉 情緒具有複雜的性質。情緒的發生,與情境刺激下所引發的變

40

(2006) 動有關,而變動的因素含生理反應、感覺、認知和行為反應四 個層面。當情緒被刺激所影響時,前面所說的四個成分幾乎同 時作用,同時影響個人。然而引發不同情緒的因素除了與外在 或內在情境刺激有關外,個人對情境的評價差異,更是決定人 們經驗到的情緒類型。

蔡秀玲與楊 智馨

(2007)

情緒包括生理、心理、認知及行為四個反應層面。當經驗某 種情緒時,會感到一些生理反應,例如〆心跳加快、呼吸急 促々也會感到主觀的心理感受,例如〆愉快、不安々

另外個體對於引發情緒的事件或刺激情境,作出解釋和冹 斷,以及因情緒而有外顯行為的表現。

資料來源〆常雅珍(2005)々蘇聖雅(2016)々馬文倩(2018)。

綜上所述,情緒的發生源自於外在事件或個體內在生理的刺激,大腦接受刺 激後,依著認知冹斷而產生,當情緒發生時,伴隨著心理主觀感受,以及生理、

行為的反應。個人冹斷產生主觀心理感受,因此相同事件依著解釋觀點不同,而 產生不同的情緒,並引發不同的生理、行為反應。因此在情緒教育中,教師可由 認知觀點著手出發,讓學生對引發情緒的事件,做出理性的評估解釋,進而產生 理性的行為反應(蘇聖雅,2016)。

貳、情緒的特性

對於情緒特性的全盤了解,有助於情緒教育課程之規劃及實踐,故綜合國 內學者對於情緒特性的主要之特性(唐璽惠等,2005々馬文倩,2018々張春興,

1993々曾娉妍,2011々楊俐容,2006々蔡玉華,2005々蔡進雄,2009)〆

一、情緒有主觀性

Ellis 於 1977 年提到人的行為及情緒接受到個體的認知習慣所影響,我們會 持續以一些不冺自己的想法或是無效用的問題解決方法,如果要改變行為及情緒,

必頇要先認識自己對於事實解釋的傾向,並詴著去除自我設限的認知習慣(馬文 倩,2018)。

張春興(1993)指出個體所經驗到的情緒事件是主觀性的,因為個體的知

41

識經驗不同,針對相同的刺激不一定會引起相同的情緒經驗。蔡玉華(2004)也 指出個人對情境、刺激及文化背景、人際互動、自我目標的了解與評斷結果影響 情緒經驗的產生。

二、情緒由刺激所引發

情緒是由刺激引發的,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並不會毫無緣由地發生。

刺激的來源分為內在及外在刺激,內在刺激指的是個體內在所經驗到的感受所引 起的情緒,例如〆個體的身體狀況不佳,容易感到生氣或是沮喪々個體外在環境 中的人、事、物是造成個體情緒的外在來源,例如〆個體因為朋友不理會自己而 感到難過,或是因為他人的一句讚美變得開心(曾娉妍,2011)。

三、情緒有普遍性

唐璽惠等人(2005)提出人類的情緒是與生俱來、自然的反應,且對於情緒 的札、負向影響是普遍存在的,可以透過教育和學習個體對於情緒管理之能力。

且從觀察動物的研究中發現,情緒有其普遍性,因為人類的基本情緒和表示是天 生且共通的,情緒表現的功能即為求生和適應環境(曾娉妍,2011)。

四、情緒有可變性

情緒的可變性在於個體情緒的深度和廣度反應會因為年紀增長及身心發展 成熟而漸漸轉變,亦即個體的情緒反應並不是一成不變(曾娉妍,2011)。

五、情緒有動機性

張春興(2009)提到情緒與動機兩者間的關係,一是情緒的產生是伴隨著 動機性行為,二是情緒本身即是動機,個體產生的不同情緒,與動機是否得到滿 足有關,而當觸發行為的動機來源是情緒時,個體所產生的行為即為情緒性行 為。

六、情緒有其作用結果

刺激引發情緒,連帶地會影響後續的行為,只是情緒的種類或是強度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