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想像力在教育方面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想像力在教育方面之相關研究

(個案研究) 是影響想像力的因素。

二、除了低真實性的玩物之外,幼兒也

業中產出怪物類型轉換變通程度

(行動研究) 寫作能力,有顯著的效果。

新組合為主」;而國小高年級學童

討論。

例」

針對以上論文的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歸納如下:

一、研究主題

從研究主題來看,有一篇是發展想像力評量,有一篇探討圖畫書的閱讀,有 二篇分別探討想像遊戲及想像作業,有二篇分別是關於教師介入及學生課堂表現 的探討。其餘九篇都是探討想像或想像力課程方案的實施。

二、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方面,十五篇中有五篇是以幼稚園的幼兒為對象(陳淑鈺,2004;

陳美君,2007;張素紋,2008;葉紹國,1976;葉貞蘭,2010;),八篇是國小 學生(王依仁,2011;江星標,2009;江孟鴻,2011;江欣穎,2009;彭玉丹,

2009;黃尹,2011;賴美辰,2011;蕭靖慧,2010),一篇是高中生(陳藝菁,

2004),一篇是大專生(林東毅,2011)。大多數的研究集中在國小階段,因為幼 稚園階段的幼兒的想像仍屬於無意想像的階段,在進入國小之後,經由老師的教 導,才逐漸往有意想像發展(董奇,1995)。所以國小階段可以說是孩童想像力 開始蓬勃發展的起始階段,對於想像力教學相關的研究更顯得需要。 

 

三、研究方法

從研究方法來看,十五篇想像力教學相關論文中,採量化研究取向的有六篇

(江星標,2009;林東毅,2011;陳藝菁,2004;張素紋,2008;葉紹國,1976;

葉貞蘭,2010)。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有九篇(王依仁,2011;江欣穎,2009;江 孟鴻,2011;陳淑鈺,2004;陳美君,2007;彭玉丹,2009;黃尹,2011;賴美 辰,2011;蕭靖慧,2010),九篇質性研究論文中有五篇是採用行動研究(江孟 鴻,2011;陳美君,2007;彭玉丹,2009;黃尹,2011;賴美辰,2011)。從這

五篇論文可以看到,以行動研究進行課程的探討,旨在透過過程中各種資料的回 饋,及時修正課程的內容及實施方式,以期在研究的歷程中,讓課程方案更臻完 善。因此,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希望在不斷修正的歷程中省思、調整,找出最 適合學生的課程方案,提升學生的想像力表現。 

 

四、研究結果

綜合以上各篇相關論文之研究結果,發現在教學上,經過老師規劃設計課程 並予以實施,對於學生的想像力表現都有正面的助益。但前提是老師必須具備規 劃想像或想像力課程的背景知識與能力,有步驟的引導學生學習,並對學生的表 現予以支持,學生就能在想像力的表現上有所提升。 

 

小結

想像力成為令人振奮的現象,是起源於教育的領域上,對個體個別化的注 意,並因緣於創造力之故(蔡淑桂,1999)。自從教育部自民國 89 年起陸續推動

「創造力與創意設計教育師資培訓計畫」、「創造力教育 91-94 年度中程發展計 畫」,於 2002 年元月完成並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03),國內的 創造力研究方興未艾地蓬勃發展,相較之下,想像力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努力 空間。也因此目前有關想像力的研究,在數量上仍不及創造力,而有關國小想像 力課程方面的,更是一塊亟待我們灌注培育的秧苗之地。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想 像力教育相關的研究在未來將會猶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值此同時,也希望本研 究能夠為這個領域灌注涓滴細流,提供一點小小的心力。並透過這個研究,為想 像力教育的土壤灑上養分,接著,就靜待學生的想像力能夠如春苗初露般的盎然 而生。如同 Torrance 所說的,你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想像力,是導致你未來可能成 功的一個動力。所以,一個積極的對未來之想像力將會帶給你信心和勇氣,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