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 《慈經》與當代慈心禪之交涉

第二節 慈心禪方法論

本研究第二個目的是以《慈經》為基礎,對比當代正念治療之慈心禪在修習方法上 之異同。從上述有關禪修的文獻整理可了解,慈心禪雖然是禪修的一種,但 「禪修」

(meditation)一詞並非某一特定宗派特有的方法。本文探討的慈心禪是特定由佛教傳統

《慈經》改編而來,是屬於南傳上座部佛教特有禪法182。相較於佛教傳統中的許多不同 種類的禪修法門,特別在漢傳佛教中,由於禪宗成為晚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代名詞183,禪 宗發展出許多廣為眾人熟知的禪法。例如:祖師禪特別指中國禪宗祖師主張「不立文字,以心 傳心」的禪法184,臨濟宗與曹洞宗為中國禪宗的兩大派,臨濟禪強調當下頓悟的話頭禪,

常與與曹洞禪主張無言無說、忘情默照來明心見性的默照禪相提並論。本研究探討的慈 心禪以巴利課誦本中的《慈經》為基礎,則屬於南傳上座部禪法185,而非藏傳或漢傳佛 教的傳承。從上述整理《慈經》與當代慈心禪的修習方法,本研究發現一些需要進一步 探討的問題,包括慈心禪的前準備、對象、念誦;慈心禪與正念禪、定禪之關係等,綜 合於本節討論:

一、 慈心禪的前準備

181 余德慧 2010,頁 103-104。

182 那南毛里 2004。

183 賴永海 1990,頁 291。

184 陳義孝 2002,頁 308。

185 Hofman, et. al. 2011,頁 1127

從上一節的論述中可發現,當代正念治療與傳統佛教《慈經》的修習均有提到修習 慈心禪之前的準備,正念治療普遍認為正念禪是慈心禪的前準備,建議修習慈心禪前最 好先修習正念禪。透過上述的討論可以了解,當代正念學者之所以認為正念禪是慈心禪 的前準備,主要是將正念視為專注力或覺察力的訓練,不同於傳統佛教認為正念禪是遍 重如實觀照的觀禪的訓練,因此正念治療中的正念禪對應到傳統佛教中均偏向定禪的修 練,而慈心禪本身即是定禪的修練。從正念治療的角度,修習慈心禪之前需先作專注力 的訓練,在傳統佛教中慈心禪即偏重專注力的訓練。若排除字面上傳統佛教與當代學者 對正念的定義不同,從兩者的本質上著重的修練角度不同來看,兩者在修習方法上的關 係即顯而易見,再次突顯出當代學者對於傳統佛教名詞重新解構定義的現象。

除了注意力訓練外,《應作慈經》即提供了慈心禪的前準備。《慈經詳解》(Radiating Loving-Kindness)將《應作慈經》內容中提及的十五項特質合稱為「前分行道」,指培育 慈心之前必須實踐的修行186。此十五項特質分別是(1)能幹、(2)正直、(3)坦誠、(4)好教、

(5)柔軟、(6)不驕傲、(7)知足、(8)易扶養、(9)少俗務、(10)生活簡樸、(11)寂靜諸根、(12) 聰明、(13)不粗魯、(14)不耽溺俗家、(15)不惡作、惡口。《慈經詳解》認為不能完成這 些修行的人不只是不可能生起慈心,也不可能培育其他禪修。相較於當代慈心禪研究發 現僅僅1次7分鐘的慈心禪訓練即可對自己與陌生人產生小至中等強度的正向感受,而結 論即使是短期的慈心禪均可使心理功能產生正向影響。但其它研究則發現禪修老手與新 手在大腦的反應不同(如:Hutcherson187)。傳統佛學也認為禪修的能力需時間與練習才能 發展出來(見Grossman188)。當代學者為了符合研究的方便或縮減時間等,已對慈心禪作 了或多或少的修正(如:7分鐘的慈心訓練)。有些慈心禪的練習也搭配了正念禪或其它禪 法,例如:有些非臨床研究的慈心禪課程是由每周1次,每次60分鐘,共6次的課程所組 成(如:Fredrickson等人189; Pace等人190),在此6次課程中並非僅只練習慈心禪,因此對 於未來慈心禪成效的研究,慈心禪的短期修練效果與長期修練效果應要分開比對,推論

186 瓦謝達 2007,頁 21。

187 Hutcherson, et. al. 2008,頁 720-724。

188 Grossman, & Van 2011,頁 219-240。

189 Fredrickson, et. al. 2008,頁 1045-1061。

190 Pace, et. al. 2010,頁 310-315。

上不應僅歸於慈心禪的成效,可以整體當代正念治療的成效來說明為宜191

二、 慈心禪修的對象

慈心禪修的對象在當代正念治療中並無嚴格限制,認為慈心禪可以是簡單地在原來 的姿勢中保持安靜,持續引導這些慈愛的感覺朝向某人、朝向特定的對向、或所有人類

192。與早期佛教慈心修習注重散發對象的順序,並提出某些對象不適合散發慈心的方式 不盡相同193(表四)。特別是當代慈心禪強調可順序對(1)親近而親愛的人、(2)中性和陌生 人、(3)難纏的人或仇敵散發慈心194,與早期佛教慈心禪的要求相反。《清淨道論》提及 上述理由,初學者如果一開始就嘗試對一位他不喜歡的人視為親愛的人般散發慈心給 他,容易令自己感到疲憊,這正如嘗試對一位親愛的人視為陌路人般同樣感到困難。極 愛者甚至現起少許的痛苦,也會使修習者悲傷。一生專研上座部佛教的帕奧禪師建議只 取一人作為禪對象時,是絕對不可以採異性的。倘若單取一位異性來修習,貪欲就可能 會生起,而障礙禪修。然而,散播給一切有情、一切有息、一切男人、一切女人時,則 可以把異性包括在內195。此外,若把非瞋非愛的人置於尊重敬愛之處也會疲倦的;初學 者亦不宜把仇敵作為觀想對象,因忿恨心可能會生起;如果專對異性修慈,則修習者難 免慾念生起。如對死者修慈,絕對不能得證安止定(已入禪定)與近行定(已靠近禪定)196

那南毛里197與帕奧禪師198均建議慈心禪剛開始修習時,應首先將慈心散發在自己身 上,反覆這善願:「願我得到快樂及遠離一切苦惱」或「願我能遠離怨敵與困難及生活 愉快」。然而,只是對自己生起慈心,這還不是圓滿的慈心禪,只散播慈心給自己是不 可能證得慈心禪定,散播慈心給自己只是用來推己及人替他人設想,正如自己想得到安 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其他一切眾生也同樣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

191 Hofmann, et. al. 2011,頁 1131。

192 Hofmann, et. al. 2011,頁 1128。

193《清淨道論》提及不對六種人修慈愛,包括(1)不愛的人、(2)極愛的朋友、(3)非瞋非愛者、(4)敵人、(5)異性、

(6)死者。

194 James, et. al. 2005,頁 288。

195 帕奧 2009,頁 47。

196 明法 2008,頁Ⅲ。

197 那南毛里 2004。

198 帕奧 2009,頁 47。

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如此,修習者的心就會變得柔軟、和善、寬容、以及魴為別人 著想199。由於培育出「願我得到快樂」這個善願及以慈心對待自己作為基楚,其後便會 逐漸開始關心到其他所有眾生的福祉和快樂,感受到他們的快樂猶如自己的快樂。正如 自己想快樂而不想痛苦,想生存而不想死亡,其他的眾生也是有如此意願的。所以修習 者首先應熟習對自己充遍慈心,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選擇一個最喜歡、最仰慕和最尊敬 的人作為觀想對象,將慈心向他散發開去,憶想他親切的語言和美德,並發起「願他得 到怏樂」等善願。若對自己和他人都能生起慈心,這才是達至圓滿的慈心禪的方法。

表四:慈心禪修對象比較表

當代慈心禪 早期佛教慈心禪 過患

(1)不愛的人 ○ ✕ 疲憊

(2)極愛的朋友 ○ ✕ 悲傷

(3)中性者 ○ ✕ 疲憊

(4)敵人 ○ ✕ 瞋恨

(5)異性 ○ ✕ 貪欲

(6)死者 ○ ✕ 無法禪定

說明: ○表示可散發慈心;✕表示不可散發慈心

因此,慈心禪一開始可將慈心向一些要好的朋友或一些敬愛的人散發出去。男眾找 一些會升起恭敬心的男眾,比如法師或老師,女眾也找一些女眾的法師或老師,向會升 起恭敬心的人散發慈心。這個人出現在面前要看得清楚,不用太遠也不用太近,重要的 是這些人必需臉帶微笑。不管他是行住坐臥,都必需處於快樂狀態的姿勢。如果他臉上 沒有這些喜悅的微笑的話,很多人會很難,因為我們看到喜歡的人受到痛苦,反而沒辦 法升起慈心,反而會和他們一樣感到痛苦,所以不管怎麼樣。這個物件一定要面帶微笑

199 帕奧 2009,頁 48-49。

會比較好200。當能夠極專注於該影像時,已經接近慈心禪定(近行定)。

然後,再將慈心向中性(不喜歡也不厭惡)的人猶如好友般散發出去。一直到達對任 何人都能住於慈心的禪境。至此,慈心能無礙地從自己散發到所有眾生身上;或在一次 之中將慈心散發到某一類眾生身上;或在一次之中將慈心散發到某一個方向中的所有眾 生;或將慈心次序地向不同類別的眾生散發開去。帕奧禪師建議應先散播慈愛給只有少 許瞋念的人,把極恨者留在最後201

為了避免對瞋恚散發修慈心,反而因做不到引發更加瞋恨感。明法比丘建議如果對 怨敵起慈心,還會夾雜瞋心時,則他應該對以前的愛者、極愛者、非瞋非愛者任何的人 數數而入慈定,出定之後,再頻頻對敵人行慈,除去瞋恨202。因此,實修時應先散播慈 愛給你敬愛的人、你親愛的人、以及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直到慈心變得強而有力時,

再把禪定之光照向你討厭的同姓者,然後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者沒有仇敵,願此善 者沒有內心的痛苦,願此善者沒有身體上的痛苦,願他愉快地自珍自重。」選任何一種 方式修習,直到證得禪那。

若無法證得禪那,帕奧禪師建議以《清淨道論》裡所述的種種方法省察。例如:當 人用膳時,他會挑棄不吃的骨頭,只剩下自己喜愛吃的肉。而每個人都會有某些可愛或 可敬的優點,在此不應理會你討厭的人何醜惡或卑劣不堪的缺點,而只是省察他的優 點,然後再播慈愛給他。若如此修行還是無法證得禪那,就應該激起對你討厭的人的悲 心。因為一切眾生皆逃不過生、病與死。若人還是凡夫(puthujjana),那他就還未脫離惡 道(apaya),所以一切眾生皆極可憐愍。若還是不行,分別諸界是另一可實施的方法,省 察「我是生氣他的哪一個部分? 我是生氣他頭髮嗎? 還是他的體毛? 還是他的指甲? 他 的皮膚? 肉? 腱? 骨? 骨髓?等等」;或分別他的四界:「我是生氣他的地界? 水界? 火界?

還是風界?」或者,在以智慧辨別五蘊後省察:「我是生氣他的那一蘊? 色蘊? 受蘊? 想 蘊? 行蘊? 還是識蘊?」。

此為配合早期佛教的正念禪修-四念處之身念處,特別在慈心禪遇到困難時可以正

此為配合早期佛教的正念禪修-四念處之身念處,特別在慈心禪遇到困難時可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