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禪修與慈心禪

第一節 禪修簡介

第一節 禪修簡介

本研究探討之慈心禪(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為禪修(meditation)的方法之一。在 了解慈心禪之前,需先對禪修及其方法有一整體概觀,並分析慈心禪與其它禪法之異 同,才能了解慈心禪於禪修中的定位。本節將對禪修作一簡介,下節再由慈心禪故事了 解其源頭,最後一節說明慈心禪的操作方法。

一、 禪修宗派法門

禪,為「禪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略稱,意譯為靜慮、思維修。英譯為 meditation。禪修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印度吠陀(Vedic)瑜伽傳統、佛教(Buddhist)禪修傳統、

道教(Taoist)煉丹術、基督教(Christian)靜坐冥思等。此外,猶太教(Cabalistic)與依斯蘭教 的穆斯林(Muslim)均有禪修方法,英文均統稱為meditation。

(一)、吠陀傳承(Vedic Tradition)大約始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記載於古印度的吠陀 經典中63,解釋吠陀經的奧義書(Upanisad)將禪定稱為瑜伽(yoga),其梵文有合一、相應 的意思,亦即透過禪定達到內在真我的統一64

(二)、佛教傳承(Buddhist Tradition)是西元前528年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開悟成佛 之後所教導的禪修法門。禪修可以指一種三味65的境界,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或 指修行進入四禪境界的方法,也就是止禪與觀禪。後續被歷代禪師自行開展成各式各樣 的禪法,例如:慈心禪、動中禪、以及各種不同方式的呼吸禪等;佛教到了中國發展出 禪宗,則有如來禪、祖師禪、臨濟禪、曹洞禪、默照禪等廣為中國人熟知的禪法66。由 於,本文探討的慈心禪專屬於佛教傳承的方法,另將慈心禪與其它禪修方法之異同於後

63 朱衣譯 2005。

64 郭敏俊譯 2003。

65 三昧(梵文Samādhi),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意指專注於所緣 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因此又可被譯為定。

66 賴隆彥譯 2004。

文作進一步說明。

(三)、道家傳承(Taoist Tradition)大約在西元156年,中國的漢景帝時期,竇皇后熱愛 黃老之道學,黃帝和李耳(老子)被尊稱為道祖。其修練禪修或仙功的核心都在於採先 天之一氣。當代流傳的太極、內丹、外丹、氣功、香功、胎息(龜息)法等,都屬於道家 傳承的法門67

(四)、基督禪修(Christian Meditation)約在西元第二世紀,有一群被稱為荒野神父 (Desert Fathers)的基督教修士團體,他們離世隱居過著非常單純的生活,並以禪修的方 法來親近神,而在往後的1000多年內,靜坐冥想學風蒸蒸日上地成為基督教修行上的重 要方法。一直到西元1500年間的初期,馬丁路德不贊成神秘主義,羅馬的天主教堂才全 面查禁修士教導靜坐的風潮68

(五)、猶太禪修(Cabalistic Meditation)約在西元1000年,這個據說從古代就一直流傳 下來的猶太神秘傳承,在歐洲被彙編成正式的禪修法典。禪思是猶太教徒與神合一的一 個方法69

(六)、穆斯林禪修(Muslim Meditation)大約在西元1000年,也是猶太教徒熱衷於禪修 的同一個時代裡,回教裡一個被稱為蘇菲(Sufis)的穆斯林教派也把禪思併入他們例行的 禮拜儀式之中70

上述整理發現,禪修(meditation)一詞並非某一特定宗派特有的方法,而是各宗派透 過靜慮、思維修等各種方法之統稱。由於,本研究探討慈心禪是源自早期佛教中的《慈 經》,特定屬於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禪法71,有需要進一步比對慈心禪與佛教其它禪法(如:

祖師禪、默照禪)之異同,以更了解慈心禪在禪法中的定位,文中將有進一步說明。

二、 當代禪修風潮

當代禪修風氣的新里程碑約於西元1967年馬哈西大師(Guru) 從印度喜馬拉雅山上的

67 馬濟人 1997。

68 李家遠、蔡美玲譯 2001。

69 周偉馳譯 2002。

70 李亮等人 2006。

71 Hofmann, et. al. 2011,頁 2117。

茅蓬走入英國倫敦的大都會開始,進而轉進美國諸大城市,全力宏揚他獨創的「TM超 覺禪修」,轟動了西方世界,成為著名的 馬哈西瑜伽(Maharishi Mahesh Yogi),改寫並 復甦瑜伽法門72。西元1979年,美國的卡巴金(Kabat-Zinn)結合佛教禪修(如:正念禪、慈 心禪等),在麻省大學的醫學中心開辦舒壓門診,成立「醫療正念中心」(The 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全力推動正念減壓(MBSR)的診療工作。

由 於 卡 巴 金 提 出 Mindfulness-based 用 語 之 後 , 越 來 越 多 研 究 探 討 正 念 治 療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的成效,在學術上每年約有上百篇的研究以此為主題,慈心 禪也普遍地運用於正念治療之中。因此,若要探討當代的慈心禪,以卡巴金之後提出正 念治療為範圍,將可獲得較多學術參考文獻,此為本研究以當代正念治療之慈心禪作為 研究主題的原因之一。

西元1987年間,東京大學畢業的春山茂雄博士(腦內革命一書的作者),開始在日本 各地開設田園都市醫院,融合東、西方醫學的精華,並正式使用禪修的技術來進行壓力 釋放與疾病治療。西元2003年9月,達賴喇嘛與受過西方學術訓練的科學家們在美國頂 尖的麻省理工學院召開佛教禪思與神經科學討論會時,再度提出呼籲,希望科學家們能 夠同時擷取東方禪修和西方科學的精華,開發出一種非宗教性的課程,而能幫助一般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舒解壓力,平衡身心,免於負面情緒的傷害。美國的保羅愛克曼教 授 (Paul Ekman) 立即回應達賴喇嘛的呼籲,而成立挑戰時代的情緒平衡計畫 (CEB project:Cultivating Emotional Balance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

2004年,全美相關領域的菁英人士又進一步結合,成立了心靈和生命學院(Mind and Life Institute),有計畫地研討和論述這項課題。科學家們以功能磁振造影(fMRI)、腦電 波(EEG)肌電波(EMG)、神經影像(neuroimaging)等醫學科技,針對禪修者身心放鬆的狀 態進行深入的科學探究。威斯康辛大學精神醫學教授戴維森首開先鋒,將神經科學結合 心理學領域,使用功能性磁振顯像研究禪修如何改變大腦機制與身體活動,希望推動禪 修訓練以改變大腦活動,進而改變情緒。

2005年11月心靈與生命學院在華盛頓召開一連三天的專題研討會,主題是靜修的科

72 李錦芬譯 1998。

學和臨床運用(The Scien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editation),這是基於三十多年 來,人們對於禪修在醫藥和生物醫學科技中所呈現的功能,和對未來臨床應用上的興趣 與日俱增的緣故。

雖然,上述近代的禪修方法也談到慈心(如:達賴喇嘛73),由於本研究探討當代之慈 心禪主要以當代正念治療為範圍,卡巴金提出「以正念為基礎」(Mindfulness-based)之後,

世界各地紛紛成立正念中心或正念治療診所,經統計美國至少已有三百家以上的正念診 療所,學術上每年約有上百篇以正念為主題的研究發表74。因此,本研究探討當代正念 治療中的慈心禪, 以Mindfulness-based為名且使用慈心禪之方法為主,並統稱為當代正 念治療中的慈心禪。然而,當代正念治療中的慈心禪主要由佛教中的《慈經》改編而來,

其它近代探討慈心禪修的方法,若不是以《慈經》為基礎,不易進行學術上的比對,故 排除於本研究範圍之外。

三、 台灣本土的禪修發展

目前台灣較為盛行的禪修方式大致上有阿南達瑪迦靜坐、內觀中心的禪法、以及正 念禪法等,試分述如下:

(一) 阿南達瑪迦乃梵文Ananda Marga的譯音,意為喜悅之路,由當代靈性導師,雪 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於1995年所創設之靈性暨社會服務組織。

阿南達瑪迦成立之宗旨為自我了悟與社會服務。在自我了悟方面結合古代瑜伽修鍊,經 由靜坐、瑜伽、以及道德遵守,從事身、心、靈各個層面的全方位鍛鍊,以提昇自我。

是一套具有科學性、實證性的靈性修持。經由種種修練法門,包括靜坐、瑜伽體位法、

靈性哲學之研究等的一系列生命科學鍛鍊,漸漸擺脫身心束縛與混沌不明,從而踏上喜 悅的境地75

(二) 台灣內觀中心76採用毘缽舍那(Vipassana)禪法,簡稱內觀或觀禪。最早在印度

73 十四世達賴喇嘛 1996,頁 93。

74 李燕蕙 2011,頁 110。

75 阿南達瑪迦瑜珈靜坐協會 2000。

76 台灣內觀中心 2010a。

阿育王時期,由佛教二位尊者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 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下傳鐵吉(Saya Thetgyi)、烏巴慶 (Sayagyi U Ba Khin)、以及葛印卡(S. N. Goenka)等人。其中,葛印卡於1996年將此法門 反哺印度,其後遍傳歐美、日澳、泰國、尼泊爾等地。台灣內觀中心認為,內觀對於全 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 宗教或宗派。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 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三) 台灣本土正念禪法

根據呂凱文於2011年「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上,以《正念學在台灣的本土化與 多元化》為題發表的論文所示77,上座部佛教相關的正念禪法與上述內觀教法大約是在 解嚴時期(1987)前後傳入台灣。依傳入國家的分類,主要以緬甸、泰國、以及越南等三 國的法脈為大宗。例如馬哈西禪師(Mahasi Sayadaw, 1940~1982)、帕奧禪師(Pha Auk Sayadaw, 1934-),以及上述內觀傳統的緬甸在家人烏巴慶(U Ba Khin, 1899-1971)、葛印 卡(S. N. Goenka, 1924-)系統;至於泰國傳入者,以阿姜查禪師(Ajahn Chah, 1918-1992)、

朗波田禪師 (Luangpor Teean, 1911-1988),以及最近在台灣更為興盛的法身寺 (Wat Dhammakaya)系統較為出名。常駐於法國梅村的越南籍一行禪師(Ven. Thich Nhat Hanh, 1926- )的禪法也常被翻譯為中文在坊間流通上市。另外,除了斯里蘭卡駐台灣佛教代表 的強帝瑪法師外,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法脈弘化在台灣的開展較不明顯。

到了2001年,呂凱文撰寫了國內第一篇關涉初期佛教思想的博士論文《初期佛教「緣 起」概念之析論》通過審核,可視為這幾十年裡正念禪法傳入台灣社會後,教育學術研 究單位回應這股風潮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呂凱文結合了本土的正念學資源,設計出 適合台灣社會生態環境需求的「正念治療」(Mindfulness-based Suffering Therapy, MBST) 專題課程,於大學院校與社區大學中普及化地流傳,再於2012年11月成立「台灣正念學 學會」(Taiwan Mindfulness Association, TMA)。呂氏採用MBST的名稱除了延用「正念 為基礎」(Mindfulness-based)的命名外,更保留了佛教四聖諦裡關於「苦難與終結苦難方

77 改編自呂凱文 2011,頁 126-131。

法」為宗旨,以佛教傳統四念處禪法為基礎,包含了動態與靜態的禪觀,強調六根觸境 時如何以「慈悲喜捨」的法作意配合呼吸出入來交替運用,同時相當重視學員間彼此心 得交流與分享;有別於傳統佛教禪林了生脫死、僅重視個人內省、禁語、自修的禪風。

法」為宗旨,以佛教傳統四念處禪法為基礎,包含了動態與靜態的禪觀,強調六根觸境 時如何以「慈悲喜捨」的法作意配合呼吸出入來交替運用,同時相當重視學員間彼此心 得交流與分享;有別於傳統佛教禪林了生脫死、僅重視個人內省、禁語、自修的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