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慈經》:慈心禪的起源

第一節 《應作慈經》

《應作慈經》(Karaniya mettā sutta)也被譯為《慈心應作經》141,為著名的慈心禪故 事中佛陀教導的經典142,經文如下143

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能幹、正直、坦誠、好教、 柔軟、不驕傲;

136 瑪欣德編譯 2009b,頁Ⅷ。

137 瓦謝達 2007,頁 7。

138 修慈心的效益:(1)好入睡,(2)好醒來,(3)不見惡夢,(4)人人敬愛,(5)為非人敬愛,(6)諸天保護,

(7)不為火、毒、刀所傷,(8)很快入定,(9)容顏有光,(10)臨終不混亂,(11)若臨終前未貫通上位得 生於梵天界。

139 明法 2008,頁Ⅱ。

140 黃慧音編曲 2004。

141 慈濟瓦 2009,頁 184。

142 瑪欣德編譯 2009b,頁 195。

143 明法譯 2008,頁 1。

知足、易扶養、少俗務、生活簡樸;寂靜諸根、聰明、不粗魯、不耽溺俗家;

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

願他們自得其樂!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會驚慌的或是穩固的,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 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願他不 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願他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

而忿怒或反擊。好像母親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同樣地,他也對 一切已生的(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無 論上方、下方與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

只要他沒睡著,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不墮入邪見,持戒 並且具有智見;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應作慈經》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一個人若要能獲得幸福及內心安祥寧 靜的話,所必須具備的特質共十五項,第二部分說明了如何散發慈心。其中,第一部分 開頭提及「若要得到寂靜,應該善巧於作利益」,指善於有益修行的人應該實踐的修行,

義注提到「應該修行」(Karaṇīyam) 是指應該做或實踐的事,在這尊佛的教化期裏,最 應該修行的就是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因此義注提到三學便是應該做或實踐的事。「有 益」(Attha)這個字的意思是「應當時時刻刻實踐的修行」,另一個意思是「自己的幸福」。

在佛陀的教化期裏,自己的真正幸福是證悟道果與涅槃(magga- phala nibbàna),而導致 證悟它們的原因就是正確的善修行。在瞭解這些修行之後嘗試修行的人,以及在修行之 後證悟道果與涅槃的人,這些人稱為「善於幸福的人」(atthakusala)。義注中也提到那些 不 瞭 解 修 行的 利 益 的人 , 以 及雖 然 瞭 解但卻 不 修 行 的人 是 「 不善 於 幸 福的 人 」 (anatthakusala)。要能獲得幸福及內心安祥寧靜必須具備的十五項為:

一、 能幹(sakko;able)

能幹包括正直(不詐)與坦誠(不誑),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慈經詳解》補充《中 部.菩提王子經》(Majjhima Nikàya, Bodhiràja-kumàra Sutta)裏的論述,說明「有能力者」

是指具備這五支(有信心、健康、誠實、精進與聰明)的人:144

菩提王子問佛陀「尊者,接受佛陀的教導之後,比丘需要多久才能夠證悟阿拉漢道 果?」佛陀回答「王子,關於這一項,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善於駕馭象的技 能?」王子回答「是的,尊者。」佛陀接著問他「如果有個人來,想要學習駕馭象 的技能,如果他沒有信心、不健康、狡詐、懶惰與不聰明,他是否能夠學成?」「尊 者,即使是只有這五項因素之一,他都已經無法學成,更何況是擁有所有五項因素。

「如果另一個人有信心、健康、誠實、精進與聰明,他是否能夠學成?」「尊者,即 使是只有這五項因素之一,他都已經能夠學成,更何況是擁有所有五項因素。」「王 子,同樣地,有五精勤支(padhàniyaïga):對佛陀有信心、健康、不狡詐也不虛偽地 如實表露自己、精進、睿智。具備這五支者能夠迅速地達到修行的目的(涅槃)。」

二、 正直(ujū ;right)

正直為質直(ujugata)、不歪、不曲。《清淨道論》 的解釋是「不取兩種極端依於中 道而行道故,捨棄了身語意的彎曲及不正等的過失行道故,為正直行道。」

三、 坦誠(suhuju;upright)

坦誠直譯為非常正直。(心中)湧現不缺德且得到(自己)認定為坦誠。坦誠是內心的 不誑,不說妄,不隱瞞過失,不自我欺騙。十波羅蜜的真實(sacca)就是指正直與坦誠。

《慈經詳解》補充正直與非常正直是五精勤支之一,也就是不狡詐也不虛偽地、如實地 向佛陀與同修表露自己。狡詐與虛偽的人不只是無法對別人有慈愛,而且也很難修行其 他善法。正如彩色只有在乾淨的畫布上才能夠清晰與明顯地呈現,並不能夠在骯髒的畫 布上這樣呈現,同樣地,善法只能夠在清淨的心裏持續地生起,善法沒有機會在受到污 染的心裏生起。因為正直非常重要,所以教了兩次(即正直及非常正直)。

《慈經詳解》以幾個方式來解釋這兩個詞。它提到「正直」並不會只是正直了一次 便滿足,也不會因為在年輕時正直便滿足,因此會終生不斷重複地付出努力,不使自己

144 瓦謝達 2007,頁 22。

的正直退減,這就是「非常正直」。除此之外,去除身體及語言的狡猾是「正直」,去 除心的狡猾則是「非常正直」。也提到透過增上戒與增上心來達到正直,以及透過增上 慧來達到非常正直。只有透過證悟阿拉漢道果才能圓滿正直與非常正直。所以義注讓人 知道,如果要證悟阿拉漢道果,就必須時時刻刻透過修行來保持正直的心。

四、 好教(suvaco;meek, easily-speakable-to)

好教包括好調教,易受教。難受教的人是訓誡他別做某件事時,他不接受訓誡或者 他會保持沈默,不予理睬。也有些人雖然接受了訓誡,但是並沒有遵照訓誡來做,反之 繼續做壞事。這樣的人離證悟殊勝的境界很遠。然而易受教者樂於接受別人的訓誡。他 也會邀請別人在未來訓誡他。他根據訓誡來修行。這樣的人非常接近殊勝的境界。難受 教者不明白別人訓誡他是為了他的幸福,也不喜歡被訓,以為別人是想要做老師。這樣 的人是傲慢者(thaddhamàna),是個頑固的人,不遵從訓誡,也不遵從訓誡者。不只是很 難修行慈愛,也離其他的佛法修行很遠。然而,透過以柔軟心歡喜地遵從訓誡及訓誡者,

由於心與慈愛相應,即使沒有刻意去修行慈愛,慈愛早已經存在。作為一個希望獲得真 正幸福的人,不會不願意遵循佛陀的教法。因此,他肯定很接近道果與涅槃。

五、 柔軟(mudu;gentle;malleable)

柔軟是柔和、不僵硬。換句話說「柔軟」是:不皺眉(苦瓜臉)(abhā kuṭ iko; grimaces),

和藹可親(uttā namukho welcoming, ready to speak),談得愉快(sukhasambhā so;easy to talk with),關懷語(paṭ isanthā ravutti),意指像淺灘(sutitthaṁ )一樣容易上岸。在這裏的「柔 軟」並不是指與粗野/粗魯(pharusa)相反的柔軟或溫和,而是指與傲慢(thaddha固執∕不 肯改)相反的柔軟。怠惰不修行及只有少許信心的人不能夠達到修行的目的,他們是頑 固的人。有信心及(善法)欲(chanda)、熱忱與精進的人能夠依法修行,他們是柔軟的人。

正如一塊未經提煉的金並不柔軟,不能被塑造成裝飾品,同樣地,固執的人(amudu)不 能柔軟地修行慈愛。正如一塊經過提煉的鈍金柔軟,適合被塑造成裝飾品,同樣地,柔 軟的人(mudu)能柔軟地根據各種修行來修行,例如慈愛。義注進一步解釋柔軟的溫和這

一項含義。正如一個好的港口,許多(船)能夠輕易地停泊在那裏,以它作為避風港,在 身體及語言方面溫和的人受到喜愛。他們已經擁有慈愛,因為他們不皺眉頭,而是顯露 愉快的面容,說友好的話,為人友善。因此修行慈心禪對他們來說很容易。

六、 不驕傲(anatimānī ;not proud)

不驕傲即為謙卑,不會因為出身高貴等會造成自大的原因而輕視別人是不自大。自 大的人不會顧慮別人,因為他認為他們不是與他同等級的人。由於這是沒有慈愛的相,

慈愛怎麼能夠在這種人心中生起?不自大的人溫和,他尊敬上司,肯幫助與悲憫屬下,

所以即使沒有刻意地修行慈心,他也已經擁有慈心。自大的人對別人驕慢,以及妒嫉別 人。禪修時,他以我慢及鬥爭的態度來修行,因此他又怎麼能夠在佛法上證得殊勝的成 就?即使非常微細的我慢心都會障礙修行,自大就更別說了。由於它是慈心禪的障礙,

所以教導不應該自大(anatimànã)。

七、 知足(santussako;contented)

知足指滿足與滿意,也就是、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滿意(sakena tussako)、對自己現 有的東西滿足(santena tussako)、對一切東西一視同仁的滿足(samena tussakoti)等為知 足。對所得之物、所擁有之物及所發生之事感到知足的人是知足者。對所得之物感到不 知足的人會:憂慮地致力於尋求所要的東西,或找不到自己所要的東西時感到不開心與 生氣,或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時想要獲得更多等等。這種人離擁有慈愛很遠。對於所獲 得的任何東西都感到知足的人,由於他的心寧靜,不會對找不到自己所要的東西感到不 開心或生氣,他擁有適合慈愛在他心中生起(的因緣)。因此教導這項素質作為慈心禪的 基本修行。

八、 易扶養(su-bharo;easy to support)

易扶養是容易被扶養,好護持的人。在依靠別人時,對別人所給的任何東西感到不 滿足的人是難護持。反之,對別人所給的任何東西感到滿足的人是易護持。有四種人:

自己難護持的人;自己容易護持的人;別人難護持的人;別人容易護持的人。得到甜的 東西時想要酸的東西,得到酸的東西時卻想要甜的東西的人是自己難護持的人。反之,

無論自己得到的東西是好或壞都感到知足,以及繼續自己的工作或修行的人是自己容易 護持的人。有些人甚至會在討取及(從別人之處)獲得質量優良的東西時表示不滿意。他 會對別人抱怨,甚至是當著施主的面前罵說「為什麼供養這樣(差)的東西!」,然後把東 西捨給他人。這種人是別人難護持的人。另有一人可能會對施主供養給他的任何東西都 感到滿足,無論東西是好或壞,也無論是多或少,他都表現喜悅。這種人是別人容易護 持的人。難護持的人很難培育慈愛及其他修行。因此,為了能夠培育慈愛及其他修行,

所以教導應該易護持。

九、 少俗務(appakicco;unbusy)

少俗務是少有作務之事。少作種種事務,包括少作園林,少廢話,少結伴等。若人

少俗務是少有作務之事。少作種種事務,包括少作園林,少廢話,少結伴等。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