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慈濟的教義與志業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慈濟的教義與志業

慈濟是一個制度化宗教,除了有特定的組織及制度之外,還有其專屬的經典 及理念,以下將針對其教義與志業做更深入的剖析。

壹、慈濟的教義 一、人間佛教

承繼印順法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志言,證嚴法師一心一意為佛教還 原教義、為眾生點亮心燈,而展開慈濟的眾多志業(張榮攀,2004)。詮釋 人間佛教,證嚴法師提出「人格成佛格就成」、「涅槃寂靜不是在死後,而是 在當下,在此時此刻,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就是涅槃寂靜」。甚至進一步 將印順法師所提「緣起即性空」,轉化為付出無所求。付出是緣起,無所求 就是性空的根本。無受者,無給予者,也沒有給予這件事,而付出的人還向 接受幫助的人表達感恩,正是徹底在實踐中學習體驗三輪體空的妙法(何日 生,2008:130-131)。

證嚴法師(1989)主張人人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自許,每個人有兩隻眼 睛、一雙手,五百個人集合在一起,就有一千隻眼睛、一千隻手,這也就是 一位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了。人如果有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見到苦難的眾 生就會起不忍的悲心,有了慈悲心,我們就會伸出雙手去救助他、扶持他,

因此打造一個聞聲救苦的菩薩網是法師畢生的心願。

法師的思想理念受法華經「淨化人心」與地藏經「知孝道、明因果」的 啟發,以<無量義經>所倡導的「慈悲喜捨」為依歸,並以「佛法生活化」

及「行經」的模式來構築「人間佛教」的實踐藍圖(釋證嚴,2008)。透過 對佛教經典的重新詮釋,每個人在日常的慈善布施中,就是在行菩薩道,法 師主張修行的道場就在人間,而不必透過寺廟或僧侶,到後來完全以布施為

中心,透過布施來體現佛理,即所謂「佛教是理,慈濟是事」,用事來顯理

(李丁讚,1996)。

另外,為了破除民國五○、六○年代佛教給人的不好印象,證嚴法師堅 持不趕經懺、不受供養,秉持唐朝百丈禪師的信念:「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所以至今靜思精舍的生活始終堅持自立更生,修行者的日常所需都必須自己 耕種、做手工,以獲取工資養活自己,讓全部會員所捐的善款都回到慈濟基 金會,以幫助窮苦的眾生(何日生, 2008)。

林宜璇(1996)研究指出證嚴法師的人間佛教包含以下的理念:

(一)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不要把人與菩薩劃分開來,讓人人都有 行善的機會,人人都來共修佛法。

(二)詮釋生活觀念以融入佛法:為了讓佛法能夠走進人間,證嚴法師常 以人們容易接受的語言和文字來闡述一些生活觀念,像是生命、工 作、財富、外貌、神通等。

(三)佛教是民間的教育,要通過人事的磨練:以佛教精神配合社會背景 與生活型態來教導眾生,所以從事各種救濟活動就是促使民間瞭解 佛教的最好方法。

(四)濟貧教富的平等性:學佛不應有性別、年齡、學歷、職業等區隔,

行善中的施者與受施者更不應有高低之分,唯有兩者同時互動才能 完成「佈施」的工作。

(五)現世可以創造淨土:證嚴法師認為心靈淨化後,當下所處的環境即 為淨土。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庭、社會,以達天下 無災難。

王俐雯(2005)也指出證嚴法師的人間佛教理念包含了「佛教生活化,

菩薩人間化」、「做中學,學中做的生活實踐哲學」、「能通過人事磨練的民間 教育」、「濟貧教富的平等性」、以及「創造人間淨土」等五項;而由此也建

構出包含了「談長情、說大愛」、「平等、無私、無國界的大愛精神」、「自利 利人的工作倫理」、「誠、正、信、實」、以及「凡事感恩」等五種慈濟人文 精神。

因此,秉持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證嚴法師提倡「佛法 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理念,一來振興佛教,讓大家都能認清佛教的真正 教義;二來希望人人都能實踐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做一個在現世創造淨土 的菩薩。因為真正靈感的菩薩是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們如能腳踏實地的接受 佛陀的精神,身體力行去教人、救度眾生,用種種方法引導人心、淨化人心,

即是人間的菩薩(釋證嚴,2008)。

二、慈濟宗門

慈濟的“慈”就是讓「佛法生活化」,讓社會人士接受;“濟”就是給 物質上的濟助與精神上的愛與佛法,因此於 2006 年證嚴法師正式宣稱成立

「慈濟宗門」(釋德汎,2006)。慈濟宗門的法脈不只是信佛、皈依三寶、念 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要堅守「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的宗旨,靜思法脈-內修誠正信實清淨心;慈濟宗門-外行慈悲喜捨菩薩 道,守志、守戒、守心、守德(李秉儒,2007)。換句話說,要走入靜思法 脈這個道場就要殷勤精進,而且思路正確,接著就要起而行動,走入人群,

用心用愛付出(釋證嚴,2008)。

佛教教義裡的「六度波羅蜜」闡述修行者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般若,運用在慈濟世界裡,布施就是行善,行善之後必須持戒,也就 是縮小自我,付出無所求,持戒之後要忍辱,做到善解包容,忍辱之後對於 侮辱我們的人要度化他,才是真正的精進,做到事圓、人圓、理圓,就能自 在清淨達到禪定,最後解脫煩惱才能真正進入智慧般若的境地(何日生,

2008)。

《法華經》提到;佛陀一大事因緣出現人世間,是為開顯人生真實相,

讓眾生「開、示、悟、入」得以進入佛的知見。「開、示、悟、入」四字包 含許多微細的道理,證嚴法師將之歸為兩大類:一是啟發良知、運用智慧;

一是走入人群行菩薩道。菩薩有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 量,也就是大慈悲心。四無量心的具體展現,慈無量,即慈善志業:悲無量,

即醫療志業;喜無量,即文化志業;捨無量,即教育志業。因此,更期勉慈 濟人要勵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 無求(釋證嚴,2008)。

慈濟不同於其他佛教團體之處,還有一個重要的創建,那就是樹立居士 佛教的機制典範。居士們,亦即志工,深入社會各個角落,予樂拔苦,菩薩 所緣,緣苦眾生,真正體現佛教入世之精義。過去強調僧侶修行覺悟之道,

如今轉而成為居士志工的濟世修行,印證佛陀的思想中僧俗本無分別的理 念。正是這種對於居士修行的肯定及熱情,使得證嚴法師在數十年間啟發無 數的慈濟委員、慈誠,及投入各項志業的志工走上菩薩大道(何日生,2008)。 三、實踐哲學

證嚴法師常說:「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對的事情,

做就對了。」(引自陳錫卿,2010:52-56)在在顯示實踐是學佛最好的方法。

何日生(2008)認為慈濟的實踐場域不是透過公權力的強制,而是經由接觸 苦與貧得到啟發。慈濟人的奉獻是自發、自願的,行善對於慈濟人不是任務,

而是一種使命,只要親身實踐,主觀的個人與客觀的世界就開始互動而結 合,因此慈濟的實踐法門其真正意義在於突破主客體分離的困境,將正向價 值觀導入,改善社群,又賦予更高的心靈層次,讓個人在付出的行動中獲得 情感真正的覺醒。

證嚴法師更時常提醒大家:懷抱無常、因果觀,以戒慎虔誠的態度對待 身邊的人、事、物,從過程中體會佛法的真義。強調實踐,走入人群中付出。

因此即使在講解佛陀義理時,他也以日常生活經驗的體悟為主(劉軒維,

2011),強調「讀經不如行經」、「做,就對了」,以《法華經》中菩薩不計條 件的利他實踐為楷模,重視社會實踐以有形的事業涉入社會(丁仁傑,1999)。

再者,實踐的方式:首先要親身接觸,只有親身接觸才能感受到貧苦,

直接深入疾苦,才能激發悲心;其次要尊重與感恩,不分宗教、種族、國 界,以平等心關照一切有情眾生,發揮長情大愛;最後還要濟貧教富,讓 富有的人懂得並捨得布施;讓貧苦的人獲得幫助後也能為他人付出。透過 利他,達到度化自己。慈濟的宗教精神從過去祈求佛的保佑,轉化為激發 自我的愛心、成為自性佛;將對佛的恭敬轉化為對眾生的恭敬(何日生,

2008)。易言之,慈濟強調在生活中實踐佛經中的精神,不斷地將理念內化 至個人的言行舉止,將信與願化作行動,經由不斷地學習成長慧命,並積 極向周遭的人宣傳慈濟的理念(劉軒維,2011)。

綜而言之,證嚴法師個人以及遍及國內外各地的慈濟人,都具有佛陀的慈 悲心,都是想對社會盡一份心力,在慈濟道場的氛圍裡,人人都自然而然產生 一種互相關懷的氣息,正因為宗教教義深入每個人的心中,慈濟人才能堅守信 念,在每一場救援中走在最前面,而且守到最後面。宗教「勸人為善」的目的,

在證嚴法師的巧妙轉化下,變成「用心即專業」,強調「治心才能治本」。於 是近幾年慈濟積極推行「鼓勵正向」、「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寧靜心 靈改革,就是為了將佛教的義理具體的實踐在民眾的生活世界中,並賦予新的 內涵,期能扮演社會中一個發揮社會教化的重要佛教團體。

貳、慈濟的志業

慈濟的四大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後來又加上國際賑災、骨 髓捐贈、社區志工與環境保護,稱為「一步八法印」,由於積極的社會參與,

慈濟一直在安定社會人心這方面發揮極大的作用(丁仁傑,2007)。以下將分 別介紹慈濟的各項志業:

表 2-2-1:慈濟的志業(研究者自行繪製)

ㄧ、慈善

慈善志業主要包括急難救助、長期濟助、國際賑災等(賴家陽,2002)。

源於證嚴法師的一念悲心,原本只為濟貧解困的慈善志業,在慈濟功德會成 立的第一年就救濟了 31 位孤老殘病貧者(引自唐桂香,2010)。至 1991 年 對孟加拉風災伸出援手,又對大陸華東水患展開賑濟,才開啟了慈善國際化

源於證嚴法師的一念悲心,原本只為濟貧解困的慈善志業,在慈濟功德會成 立的第一年就救濟了 31 位孤老殘病貧者(引自唐桂香,2010)。至 1991 年 對孟加拉風災伸出援手,又對大陸華東水患展開賑濟,才開啟了慈善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