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省思

宗教有其特別的一套知識與信仰體系,其中的宗教語言與個人與團體成長 互動的經驗,實在不是單純用學術語言就能完全進行瞭解。由於研究者並非慈 濟人,雖極具興趣並努力參與慈濟相關活動,傾聽報導人的心聲,嘗試在相同 的頻率語言中,從報導人的立場洞悉整個女性改宗的過程,然而仍免不了傾聽 不到當事者歷經改宗時的內心掙扎與自我心靈對話質疑的隔閡,因為自己畢竟 沒有身處在宗教這神聖的帷幕中,使用的語言、手勢,總能讓人一眼看穿,即 使有些報導人很熱心,願意侃侃而談,但是自己總不免心生畏懼,擔心誤解報 導人的本意,所幸在好友小瑜老師的不斷提醒,以及指導教授不斷的鼓勵,再 加上我對慈濟的教義不停地涉獵,終於讓我可以勇敢的面對主要報導人,並且 以超然的態度來進行我的研究,也讓我從一個宗教的門外漢逐漸瞭解宗教對人 的意義及功效,至此研究也許暫時告一段落,但是今後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種 選項-「宗教」,宗教安定人心的力量將使我更有勇氣面對人生諸多的挑戰。

從四位報導人的身上我學習到女性的韌性是無可取代的,儘管我們身處父 系社會,但是在強調「男女平等」的今日,女性一樣可以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

不再只是好媽媽、好太太,在慈濟這個佛教團體裡女性也可以和人產生良好的 互動,即使只是善念的傳遞,也足以促進整個社會的祥和與安定。最後,慈濟 女性「為佛教、為眾生」努力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著實令我深感佩服,

並再次肯定慈濟功德會對普羅大眾的隨緣隨喜。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興祥(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台北:遠流。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 北:聯經。

丁仁傑(2007)。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產?-以台灣佛教 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台灣社會學刊,第 38 期,1-55。

王文科、王智弘(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五南。

王士峰、王士紘(2002)。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之研究-佛教慈濟功德會實證。

載於鄭志明(主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 23-48,嘉義:南華大學宗 教文化研究中心。

王俐雯(2005)。慈濟單親媽媽超越逆境之敘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249-265),台北:巨流。

江燦騰(1992)。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出版。

江燦騰(1995)。台灣佛教五十年來發展史的回顧與檢討。歷史月刊,第 92 期,90~95。

朱妍綸(2004)。慈濟教師組織文化之研究─以高雄區教師聯誼會為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何日生(2008)。慈濟實踐美學(上)生命美學。台北:立緒文化。

何惠妙(2006)。結與解--一個女兒對母親生命口述史的研究。佛光大學生命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世偉(2002)。台灣宗教閱覽。台北:博揚文化。

李亦園(1983)。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56 期,1-28。

李丁讚(1996)。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 1895~1995。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第 81 期,19-52。

李秉儒(2007)。慈濟基金會環境倫理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 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祥(2010)。信徒參與宗教團體之動機與忠誠度之研究:以朝陽慈善功德 會為例。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振英(1997)。宗教是個人與社會安定的力量。載於劉真(主編),宗教與教 育(頁 277-288)。台北:正中書局。

阮大年(1997)。有靈的活人。載於劉真(主編),宗教與教育(頁 265-276)。

台北:正中書局。

呂祥芳、陳柏州(2003)。「四合一」新架構運作三個月證嚴法師期許志工:平 面關懷、直線功能、彼此成就、提攜後進。慈濟道侶,第 427 期。

林本炫(1993)。關於當今「新興宗教」的理論與研究。載於林本炫(編譯),

宗教與社會變遷(頁 11-61)。台北:巨流。

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本炫(2003)。改信過程中的信念轉換媒介與自我說服,載於林美容(主編), 信仰、儀式與社會(頁 547-58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國立清華大 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怜幟(2004)。社會網絡對基督教改宗的影響。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偉華(2005)。『恢復傳統』還是『馴化傳統』:「基督宗教做為細道邦部落與 司馬限部落泰雅族人生活實踐」的反思。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凱蒂(2006)。改宗概念的考察與重建:一個台灣宗教社會學的反省。刊於 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會議。

松山民生和氣慈誠隊編組圖(2011)。三千世界立體琉璃同心圓。2012 年 4 月 1 日,取自

http://syk2011.pixnet.net/blog/post/79565949-%e6%9d%be%e5%b1%b1%e6%b0%91

%e7%94%9f%e5%92%8c%e6%b0%a3%e6%85%88%e8%aa%a0%e9%9a%8a%e7%b 7%a8%e7%b5%84%e5%9c%96-%e4%b8%89%e5%8d%83%e4%b8%96%e7%95%8c

%e7%ab%8b%e9%ab%94%e7%90%89

洪膺詮(2008)。從天神到上帝:1950 年代布農族望鄉部落集體改宗之研究。

東海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梓榆(2008)。一位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認同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淑清(2000)。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 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頁 95-149)。

高雄: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熏芳、林盈助與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oseph Alex.著。質化研 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Cohen, Louis; Manion, Lawrence;

Morrison, Keith.著。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

徐淑靜(2006)。慈濟基金會社區志工管理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元智大學 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唐桂香(2010)。一位慈濟資深志工生命故事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涂建平(2002)。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台東師 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榮攀(2004)。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

張軒愷(2003)。宗教改宗的理性選擇分析-以基督教為例。東海大學宗教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惠如(2008)。一刀未剪的童年-一位女性園長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培新(2004)。台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張恭啟、于嘉雲(譯)(1989)。Keesing, R.著。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陳麗娟(2008)。改宗與皈依歷程-以後解嚴佛教團體之信徒為例。佛光大學宗 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陳美華(2008)。在街頭運動之外的社會實踐-台灣佛教二十年來的在地展現。

載於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頁 299-322)。台北:群學。

陳錫卿(2010)。慈濟環保生命教育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陳文德(1999)。胆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88 期,35-6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蓓燕(2008)。靜思語教學推動全校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振甫(2001)。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 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世慧(2005)。現代宗教的認同形式——以慈濟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杏枝(2007)。宗教追尋者和非追尋者改宗行為模式的比較:一個新興宗教 團體信眾資料的分析。台灣宗教研究,6(1),113-147。

莊雅仲(1993)。再 現 、 改 宗 與 殖 民 抗 爭 :十 七 世 紀 荷 蘭 統 治 下 台 灣 的 殖 民 主 義 與 傳 教 工 作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15 期,131-166。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創發(2009)。成為基督徒生命轉化歷程之研究-以宜蘭G教會為例。佛光 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游鑑明(2009)。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台北:五南。

黃倩玉(2000)。時勢造英雌: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載於蕭 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 460-501)。台北:巨流。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國超(2001)。「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秀花(2006)。【20 啟航】人文篇:與理想簽約,追尋純淨醫病關係。慈濟 月刊,477。

葉春榮(2006)。宗教改信與融合-太祖與神明的交換。載於葉春榮(主 編),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 199-225),台南縣政府。

葉文鶯(2004)。杏林見聞-老兵志工李多壽。慈濟月刊,369,48-49。

楊宜音(譯)(1997)。Starbuck, Edwin Diller.著。宗教心理學。台北:桂 冠。

楊惠南(2006)。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

慈濟基金會(1994)。慈濟精神研習會研習手冊。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慈濟全球資訊網(2010)。台灣環保聯絡窗口。100 年 7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 gory&layout=blog&id=56&Itemid=310&lang=zh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 gory&layout=blog&id=56&Itemid=310&lang=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