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限制與建議

一、 研究對象之限制與建議

在研究對象上,試圖列出以下五點研究限制:

1. 男女比例不均:本研究五名研究參與者,其中包含四位女性,僅有一位男性。

亦與樣本結構相符,共蒐集 75 人透過網路填寫 ECR 量表,其中女性 54 人,男性 20 人,1 人未填寫性別。篩選出符合研究參與者標準後,隨機抽取出焦慮/矛盾依 附與安全依附風格者,男女比例不均。因此,在本研究結果討論中,未納入性別 之相關討論。故未來研就可試圖將性別之變項,納入考量因素。

2. 無特定區分同性戀、雙性戀,或異性戀等,假定其愛情關係影響不受此限。故 未來研究可試圖蒐集不同性取向之智慧型手機愛情故事有何異同。

3. 研究參與者均居於北部,因此在其他地區的成年前期之成人,在使用智慧型手 機之愛情故事是否有所異同,也待後續研究再行探討。

二、個人研究法之限制與建議

愛情關係,實屬伴侶兩人共同之經驗,因此以配對研究,以「關係」為分析 單位似乎為較理想之做法(吳嘉瑜,民 94)。但本研究因人力與物力的考量,選 擇以較容易招募到研究參與者、分析資料較不複雜之個人研究法。

但與配對研究仍有相似之處,包含對問題界定集中在關係層次,也就是兩人 的互動型態,如第四章皆可發現以兩人之愛情關係為主軸來呈現其愛情故事;分 析資料是兩者間的互動型態或關係;或是對資料的解釋與意義的延伸也是關係性 的(Thompson & Walker, 1982)。如第五章之詮釋。

但因僅蒐集愛情關係裡頭的其中一方之經驗,因此資料僅包含自己如何看待 對方、自己如何看待關係(吳嘉瑜,民 94),以及自己如何看待對方看待關係。

未能同時比較對方是如何看待關係,並統整其愛情關係真實之樣貌。因此,在未 來研究上,可試圖以配對法來蒐集伴侶雙方之愛情故事,以更趨近於雙方對於關 係之知覺。

三、愛情依附風格之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因研究者自身研究動機,以及人力與物力之限制,僅蒐集焦慮/矛盾依 附與安全依附風格者,兩種依附風格。缺乏錯亂依附風格與逃避依附風格之資料,

無法以統整性之方式來探索不同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間之關係。

綜合第二點,個人研究法之限制,本研究僅蒐集單獨一方之愛情依附風格,

缺乏研究參與者伴侶的愛情依附風格之資料。故未來研究一方面可再增添錯亂依 附風格與逃避依附風格之愛情故事,進而可同時蒐集伴侶雙方之愛情依附風格,

並加以比對,且更深入與精確的了解「關係」之品質。

四、對於往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為一初探型研究,試探智慧型手機和愛情關係之關聯,但其中包含議 題甚廣,許多部分皆可切割出為一研究,以做更精緻之探究。如(1)伴侶間 LINE 和 WhatsApp 之愛情故事,其對話內涵之分析是本研究之缺乏,像是文字與圖片

之使用,以及每對伴侶獨特使用方式對愛情關係之影響等;(2)可試以 Benjamin

(1979)的社會行為結構(簡稱 SASB 模式),以人際行為為分析脈絡,去探索伴 侶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行為上,在其愛情關係裡所扮演之意義為滋潤性行為或破 壞性行為,以做其依附風格和人際行為之討論,亦是有其價值之處;(3)Facebook 關係設定之行為是否與愛情關係中其他相關變項有關,亦是一項獨特且有趣之研 究主題,如交往時間長短、性別或交友名單人數等,與關係狀態不同設定是否有 其不同;或(4)在愛情關係衝突情境時,使用智慧型手機之動機、內涵、意義,以 及對關係和衝突情境之影響。

以上試圖從本章之研究結果,發展出未來研究可能之方向,以更擴充智慧型 手機對人們,對愛情關係影響之豐富內涵。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慶福(民89)。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 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17-201。

吳文嘉(民 95)。不同依附風格老人之憂鬱與社會支持之關係。私立東吳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豪(民 88)。網際網路虛擬社群之象徵互動之探索—以 irc.hinit.net 為例。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民 94)。配對研究的行與思-以一個受訪家庭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

27,71-92。

李煉祥(民100)。智慧型手機軟體商店之商業模式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 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維倫(民 93)。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 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賴憶嫺(民98)。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 報,25,275-321。

李靜如(民 96)。大學生的成人依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寂寞與憂鬱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論文。

汪文聖(民90)。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 究,12,49-76。

周子堯(民101)。商務市場選購智慧型手機的行為研究 –以台北都會區的商務 人士為研究對象。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

林佳玲(民89)。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羿妏、陳昭秀(民 101)。大專院校生的批判思考意向與 Facebook 特性對其 資訊驗證行為的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8,17-36。

林捷安、陳盈芊、邱璿蓉、洪承昀、張維純、彭國芳(民101)。免費App軟體下 載意圖之研究。取自勤益科技大學典藏機構網站:http://ir.lib.ncut.edu.tw /handle/987654321/3862,民101年10月9日。

LINE 官方網站(民 101 年 9 月 22 日)。傳送有趣的獨家貼圖,與 LINE 體驗歡 樂的溝通時刻【官方網站】。取自:http://campaign.naver.com/linesticker/zh- hant

邱秋雲(民 91)。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吉諒(民 101)。手機螢幕-寫給「低頭族」。取自聯合報網站:http://udn.com /NEWS/READING/X5/7196539.shtml,民 101 年 7 月 9 日。

孫頌賢(民 101)。【愛情關係中成人依戀風格分類公式之建立與探討研究】。

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孫頌賢(民 95)。大學生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德馨、劉惠婷、陳薪卉、劉峻廷、謝昀東、蘇浚欽、陳儀蔓、吳懿軒、瞿佑安、

陳世鴻、姜柔萍(民 101)。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取自財團法台灣網路資訊 中心: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民 101 年 7 月 9 日。

高淑清(民 97)。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許伶楓(民 99)。大學生追逃型配對伴侶的人際行為知覺之研究:焦慮/矛盾型 與逃避型依戀風格配對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許芷浩(民100年)。智慧型手機使用成長快,Google公佈使用者行為調查。取自 電子商務時報網站: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10826221 233,民101年7月22日。

陳芝菁(民100)。智慧型手機選單介面資訊呈現型式之設計研究。國立臺灣科 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名(民96)。台灣智慧型行動電話裝置廠商發展動態與布局分析。取自資策 會MIC市場情報中心網站: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 _promote.asp?docid=CDOC20080111002,民101年9月6日。

程淑華(民99)。兩性在嫉妒情緒及引發情境之差異性研究。復興崗學報,99,

125-150。

黃思齊(民 100)。永恆聯繫,輕連結,強控制:手機愛情故事。臺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玫君(民93)。年輕族群行動文字簡訊使用研究初探。資訊社會研究,6,235-282。

維基百科 Wikidedia(民 101)。Facebook。民 101 年 7 月 26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歐貞延(民94)。GO TO CYBERLOVE—從網路看親密關係的轉變。南華大學 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嘉文(民101)。社群行事曆的育成平台及其商業模式。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蕭源都、修偐驊、王儒弘、汪孟動、林凱逸(民101)。智慧型手機服務品質之研 究。華人經濟研究,10,131-164。

修慧蘭(譯)(民9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G. Corey)。台北市:

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1)

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ssessed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Hillsdale, NJ:

Erlbaum.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echhofer, F., & Paterson, L. (2000). Principles of Research Desig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Routledge.

Benjamin, L. S. (1979).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ifferentiation failure. Psychiat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42, 1-23.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r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 (pp.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ampbell, L., & Marshall, T. (2011). Anxious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processes :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 1219-1249.

Carlyne, L. K. (2011). Facebook and mySpace: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face-to-face intera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75-78.

Cassidy, J., & Berlin, L. J. (1994). The insecure/ambivalent patter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65, 971–981.

Cassidy, J., Shaver, P. R., Mikulincer, M., & Lavy, S. (2009).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influences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pai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 463–478.

Cohen, M. Z. (Ed.). (2000).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for nurse researcher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llins, N. L. (1996).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10–832.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0). Adult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644-663.

Darvell, M. J., B.Behav.Sc., Shari P. Walsh, P. D., & Katherine M. White, P. D.

(2011). Facebook tells me so: 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understand partner-monitoring behavior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2), 717-722. doi: DOI: 10.1089/cyber.

2011.0035

Downey, G., Freitas, A. L., Michaelis, B., & Khouri, H. (199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close relationship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rejection by romantic partn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545–560.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1143–1168.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Norton.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Giorgi, A. (1985). Sketch of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In A. Giorgi (Ed.), Phenomenology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p. 8-22). Pittsburgh, PA: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Gonzales, A. L., Hancock, J. T., & Pennebaker, J. W. (2010). Language style matching as a predictor of social dynamics in small grou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7, 3-19.

Gormley, B. (2005). An adult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gender symmetry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Sex Roles, 52, 785-795.

Grinter, R. E., & Eldridge M. A. (2001). 'y do tngrs luv 2 txt msg?' In Prinz W., M.Jarke, Y.Rogers, K.Schmidt & V.Wulf (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ECSCW '01, Bonn, Germany.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219-238.

Haddon, L. (1998). The Experience of the Mobile Phone.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Social Knowledge, 1-13.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olmes, J. (1994).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11, 62-76.

Junghyun, K., and Jong-Eun R. L. (2011). The Facebook paths to happiness: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Facebook friend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359-364.

Kennedy MC. (2009). Facebook and panopticism: healthy curiosity or stalking?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crips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Ohio.

Kirkpatrick, L. A., & Davis, K. E. (1994). Attachment style,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502–512.

Lampe C., Ellison N., Steinfield C. (2006). A Face(book) in the crowd: social

Lampe C., Ellison N., Steinfield C. (2006). A Face(book) in the crowd: 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