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男性的居住流動:生命歷程觀點

第二節 成年前期:獨立、互依

勞動人力,這恐怕是當時缺乏勞動保障,資本家以「學習技術、出師」為號召,

實際上讓青幼年人口淪為廉價家庭幫傭(helper)的陷阱。茂榮花三年四個月恍 然大悟,決定隻身上台北,尋找另一個獨立的機會。

第二節 成年前期:獨立、互依

成年前期是一個模糊的分野,沒有特定標準,特別在教育機會不普及的時代,

很難有「早期→青春期→成年前期」的生命階段劃分。先賦地位(ascribed status)

在年長一代的生命早期到成年前期之際,更是發揮關鍵的影響力。進郎、聰鳴與 茂榮自生命早期就開始工作尋求經濟獨立,武雄、永順和天助則得以持續就學累 積人力資本,雙方意涵完全不同。從他們日後的生活重心,可以發現:對提早追 求獨立的進郎、聰鳴和茂榮來說,「自立」是不斷縈繞在他們成年期的生活目標。

另外,他們較早與原生家庭分離,在成年期乃至晚年期也較少經營自己建立的家 庭,比起武雄、永順和天助更有複製早年「男尊女卑」與「男主外、女主內」經 驗的現象。早期在原生家庭中的性別社會化(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和親職社 會化(parenthood socialization)經驗,會影響日後自己對小孩的教養態度跟代間 關係,而這些經驗也具備社會階級的色彩。

如何設定早期進入成年前期的分野?如果採 Watkins 和 Hosier(2005)的「獨 立或互依的居住安排」標準,會有難以抽取「成年前期」家的經驗特質的窘境,

因為研究參與者獨立的前因和年紀大不相同,也甚至沒有獨立的經驗:武雄16 歲到日本求學、進郎20 歲考取司法普考後分發至台中法院、永順 25 歲婚後與太 太搬到工作地點附近、天助28 歲與太太在工作地點租屋、聰鳴 34 歲因普考分發 與妻小搬到台北、茂榮國小畢業後住到工廠老闆家掙錢,25 歲娶妻搬出老闆家。

所以,以下所用的「獨立」概念,是指經濟上和成熟發展後的獨立,而這也剛好 是他們離開原生家庭、進入自己婚後建立家庭的階段(碰巧這六位研究參與者婚 後都不再與原生父母同住)。這六位研究參與者都是有婚姻經驗的異性戀者,「家 是兩個夫婦建立起來的,夫婦是一個家的基本」(聰鳴),所以下列成年期的家的 意涵,是以已婚男性、婚姻/親子關係和家庭經營作為基本框架,討論「工作價 值」、「照顧下一代的階段性任務」和「空巢期:與成年子女分離」。

一、 工作價值:男主外,女主內

家裡小孩都太太顧啊!不然怎麼辦?小孩女人顧啊!男人賺錢啊!(茂榮)

六位研究參與者婚後都是主要的賺食者(breadwinner),太太和小孩都隨著 他們換工作地點而搬家。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把這個時期的男人和女人區

隔成「外人」、「內人」,男性把時間和精神投注於職場,男性從工作場所獲取社 會身分認同,而太太主掌家務,形成男性屬於工作、女性屬於家庭的生命階段。

在研究參與者的眼中,女性在家的從屬地位是讓他們「可以放心在外工作」、「賺 錢養家活口」的支持角色。進郎提到「[事業]成功男人的背後,必有個賢內助」, 不僅點出工作是他認同的男性角色價值,也影射女性是「不可或缺」的幫手:

比如說外面也受什麼刺激回來,回家你也會會說出口啊!心情比較不開心 啊!你的另一半感覺到,……看她會不會安慰你,還是幫你排解什麼的,

那些都很重要。倒是如果她反而刺激你的話,你就什麼人都不合了,她還 要煽風點火?她會說本來就是這樣嘛!啊你是主管你何必跟他計較,那個 諒解的雅量,你就要有那個量嘛!讓他一點,本來就是這樣。啊人家說一 個,別說一個公司啦!你如果那個地位,管那麼多人,各種人都有都不一 樣,啊這個海川可以說變成說有容乃大,種種類似這種她會安慰你,賢內 助就是這樣子。(進郎)

而即便家庭有經濟支出的壓力,男性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人時,太太仍考 量要「持家」而選擇兼差工作補貼家計,雙方僅守「男主外,女主內」的界限與 分工:

我在台北生活很辛苦。(太太:對啊!)(問:59 年…小孩那時後才 3、4 歲。)(太太:對啊!)小孩那個...(太太:小孩真的,生活過不去啊!還 要靠我姐姐接濟啊!)很辛苦喔!(太太:還租房子喔!)(問:那時候兩 個夫妻都工作小孩誰照顧?)(太太:嘻嘻!他沒在管!)那個時候...(太 太:我是臨時工啦!隨時可以回家。)(問:part-time 的?)(太太:對!)

剛開始她那個[工作],也是可以照顧小孩,也可以。(太太:對!隨時回家。)

不有影響啦!(永順)

「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使男性的親職和家務事參與的程度比女 性低,有研究參與者被問及這個階段的家的經驗,提到因為參與程度不高所以「沒 什麼印象」,相對地,他們總暢談工作內容或職場經驗。只是,進郎現在回想那 個時期的工作投入,認為是男性角色的認可和維持社會地位之「必要」,所以投 注不成比例的時間到工作上是一定得接受的角色期待。此外,早期的生活困境,

也讓他更合理化「工作職場」和「家庭」間不成比例的時間分配:

(問:你上次有說你對家的觀念比較淡薄…)就搬來搬去,我自己要工作。

與兒女見面的時間也不多,說實在的(問:年輕的時候?)對對!就是內 人照顧,其他我就不管事。尤其是在營業單位喔,要賺錢。這個經營的主 管都要用頭腦,一直在想一個東西,沒有什麼心喔有辦法再照顧家裡。(問:

想工作的事比較多?)就是啊!(問:那會現在想起來,沒什麼心可以照 顧家裡,有遺憾或什麼感觸嗎?)不會不會,那時後說起來事業狂、事業 狂。可是你不一樣啊〔指自己是主管職〕!那樣的話,我看老闆不會認可 你...(問:老闆不會認可?)對啊!因為我們是男人啊!又我說過我是苦 過的人,感覺那時候,認為那是應該的,自己磨鍊。對啊!就是說,對家 比較沒憧憬嘛!可是喔,反正還好啦!我內人對家的看顧管理喔,她也蠻 [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啦!(進郎)

二、照顧下一代的階段性任務      

男性研究者提到自己的父職參與(fatherhood involvement)是以物質供給照 顧下一代。值得注意的是,職業類型/工作時間會影響他們的親職參與。任職公 務員的永順和天助,朝九晚五的緣故讓他們比武雄、進郎和茂榮,有更多親子互 動的時間和機會。反倒武雄從事研發工作,進郎則是從公務繁忙的書記官、檢察 官再到外商公司的經理職位,茂榮從事運輸業更是長時間到處奔波,他們的工作 不允許他們有太多時間待在家裡,而聰鳴更自認「知識不足」所以下班都窩在書 房裡「自己看書一直進修啊!」。此時永順和天助對「成家」的觀念,除了提供 經濟來源外,就是養育下一代、培植他們的人力資本:想辦法讓小孩「不像自己 那麼辛苦」。永順直指成家後,依家庭生命週期區分養育下一代的階段性任務—

物質安全、教育機會和成就、發展自主性和成年後結婚獨立,並認為這是「標準 的」(一般人)的教養程序目標:

我是覺得喔,各階段不同而不同。比如說,那時候小孩子還小三四歲,而 且薪水很低,那時候就是物質生活很欠缺,金錢很重要啊!變成說一個月 多個兩千塊三千塊都覺得很重要啦!那個是家庭的覺得最重要的是錢啦!

多些錢比較好過日子,剛開始出來小家庭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都是白手 出來嘛!兩手空空出來,那時後覺得金錢很重要,剛剛青年覺得金錢很重 要!

後來慢慢孩子大了,我覺得好像孩子慢慢大了,當然我們因為那個薪水慢 慢調整嘛!就不是剛開始那樣對金錢急迫的感覺。孩子慢慢都,不要讓孩 子還過我們那麼苦的生活,那教育很重要!如果接受了比較高的教育的話,

他將來可能就業的機會就比較多比較好!就趕快注意讀書、子女的教育,

覺得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等到慢慢說孩子也成長了,那那個就覺得說,好像對!教育他慢慢成長,

我們也不必太刻意怎麼樣了,慢慢這樣發展啊!到孩子成年的時候,我們 就覺得好像是要幫孩子找對象啦怎麼樣啦!

就是一般這樣的人走過來啦!我覺得會對家庭什麼的事情最重要,那個 會使得家庭階段成長會不同的!不是ㄧ直不變,我是這樣覺得這樣。(永順)

不過在訪談這幾位男性時,有時候他們回想往事或描述下一代時,會自動忽 略女兒,例如問到進郎、茂榮和聰鳴有幾個小孩的時候,他們起初提到的數目都 已經扣除女兒,是不是有女兒或有幾個女兒是靠追問來的。武雄是因為自己小孩 數少(兩女一男),他總不會回答自己只有一個獨生子?永順和天助則是只有兒 子的狀況。部份研究參與者「重男輕女」的態度,也反映在教育資源投注的性別 不平等。聰鳴共生兩女四男,但是他提到對子女的期望時,忽略女兒,表達願意 傾全力培養兒子:

我希望我的小孩喔!他只要能讀書,我房子賣掉給他讀都沒關係。你將來自 己去賺更多,說不定…我也希望…人家怕小孩出國將來不認你還是怎樣,

我…你要是有辦法留學喔!你最好,我比方四個小孩四個國家,我老了去 這樣子周遊世界一樣。(聰鳴)

這樣的父職實作,導致男性比女性更具社會流動的優勢。如果他們的下一代 在家庭社會化中,繼續複製這樣的觀念與教養實作,將形成男性間世世代代「自 利」與「自立」優勢的循環。早期在他們原生家庭中,長子與兒子擁有就學機會,

女兒卻被拋售作童養媳或面臨早婚的命運,到他這一代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複製教

女兒卻被拋售作童養媳或面臨早婚的命運,到他這一代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複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