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男性的居住流動:生命歷程觀點

第三節 成年晚期:依賴?還是代間對「家」的再製?

三、 生硬的代間關係維繫

武雄、進郎和茂榮的兒子求學時就移居外地,反倒他們同住在台北市的女 兒每週會主動碰面,形成研究參與者夫妻的空巢期生活中,親子互動機會是由女 兒主動營造的現象。而天助只生兒子,大兒子退伍後赴美求學就離開台灣至今,

小兒子則因親子關係失和而斷絕往來,天助回想養了兒子二十幾年,「小孩一下 子不在身邊有很多失落感」,並說自己 55 歲就要開始習慣小孩子不在身邊:「這 種習慣是無奈。」永順雖然同樣也只生兒子,但因為住的近加上家族互動緊密,

兒子媳婦捨不得他們搬到安養院,時常以電話聯繫希望他們搬回原住處。對照天 助的小孩移居美國後,即便兒子回台灣在他們的房間安裝「美國的市內電話」,

但是他說下一代打電話來的機會不多,若是有打來多半是媳婦打給太太聊聊家庭 近況,父親與兒子談話機會並不多,還得間接從太太或媳婦瞭解彼此近況:

我感覺這個人喔!年輕的時候,跟子女生活。老了後,感覺說變得疏遠太大。

現在的人,你要跟子女,像你就要主動找機會。啊如果你沒有找機會喔,好 像就是不見!90%這樣像我們不聯繫他,也不會主動跟我聯繫,可能他側面 曉得說媽媽說你怎麼樣怎麼樣。但是可能我們一個月兩個月都沒有談過話,

很可憐。(天助)

晚年的親子關係維繫,可以看出傳統上父親不像母親把積極營造親子關係當 作養育。直到晚年,生硬的父子(女)關係,讓老父親即便想多親近兒子或女兒 也不習慣直接表示。

內政部(2009)調查老人認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68.5%的受訪者認為 是「與子女同住」,其次15.6%是「僅與配偶或同居人同住」。矛盾的是,社會 文化期待異性戀子女應結婚成家,但是調查中老年父母希望晚年與子女同住。另 外,「與子女同住」可能是缺乏性別敏感度的統計問項,因為老年父母與親生子 女同住的現象並不常見,跟兒子住或跟女兒住的意涵也不相同。這是用語上以「子 女」含糊概括「兒子」的簡稱,因為實際上台灣老人的居住安排仍以三代或兩代 同堂為多數,其中與「子女同住」是與已婚兒子同住的比例最高。曾瀝儀、張金 鶚和陳淑美(2006:47)解釋原因是華人父系社會對兒子的重視程度較高,兒子 也分到較多家產,以致於老人晚年傾向住在已婚兒子家裡,是有分產對象、以及 以分產隱含奉養晚年父母責任的意涵。此外,也可能因早年挹注教育或經濟資源 是以兒子優先,因此老年父母也較期待晚年與兒子同住。

訪談中,男性老人(與配偶)所談的與下一代維繫關係或互動,多半是指兒

子(的家庭)。雖然女兒(或媳婦)比兒子更主動與父母親聯繫,但是女兒經常 在男性老人的話題裡「銷聲匿跡」,因為男性老人有「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 的水」的傳統觀念:「三個女兒都嫁在台北市, 嫁出去就別人的」(進郎)、

跟兒子比較親。台灣人說的一句你知道嗎?兒子女兒啦,我們要看兒子屁股 不要看女兒的臉!這個意思你知道嗎?要看兒子的屁股不要看女兒的臉,

女兒嫁出去別人的啦!妳再好,也不要去肖想啦!兒子再差也要靠兒子啦!

要看兒子的屁股不要看女兒的臉。(茂榮)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也具體呈現在出嫁儀式。在傳統結婚迎娶 中,當新郎最後要迎娶新娘到男方家時,發動的轎車需故意緩慢前行,好讓女方 父親在車上或門外潑一門水,象徵女兒嫁出去猶如覆水難收、就是男方家的人了。

同時,新娘會在車上丟出一把扇子,象徵與娘家「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或意 謂丟掉「大小姐脾氣」,再由女方家人(通常是新娘兄弟)把扇子撿到過去新娘 的睡枕下「藏拙」。研究參與者在言談中,鮮少提及女兒或許就是受這般性別觀 念影響,這也無形中劃了父女關係的界線,無論女兒如何貼心、孝順,仍然偏袒 兒子:

女兒很孝順沒錯,女兒很有心,很有心很好啊!但是你知道嗎?人家說的中 國人的風俗就是這樣啦!男生的財產比較多,分給男生隨便你分。不過現在 [法律規定]平分,沒差?!沒差?!也一樣啦!因為這個習俗民眾的風俗很 有關係。要看兒子的屁股不要看女兒的臉,因為妳嫁出去就嫁出去對不對!

啊兒子再怎樣也是都顧兒子,兒子再差也沒關係啦!(茂榮)

但也因為兒子是財產繼承的最大贏家(例如幫兒子置產、分家產給他),使 父親把資源移轉到兒子時,也期待「父/母子關係延續」和「養育責任」:「養父 母你難道沒責任?(太太:他很孝順耶!)可以說沒責任嗎?沒責任說不過去。」

(茂榮)

(一) 獨厚「內」孫女的三代同堂

現今老人世代的長壽現象,使成年子女有現成的「補充性的照顧人力」。茂 榮提到在他們那一代,隔代教養(grandparenting)並不普及:「以前爸爸媽媽早 就往生了啊!不然你老人還來哄騙你的小孩喔?(太太:以前沒有啦)婆婆可以 騙替你哄騙孫子、替媳婦哄騙孫子(太太:媳婦要上班啦!)不然老人哪裡壞了?」

(茂榮)

不過,即使祖父母輩樂於分擔照顧責任,其實還是由祖母擔任主要照顧者,

爺爺只是娛樂性地「弄孫」。而老夫婦照顧孫子女也比照顧「外孫」常見,形成 暫時的「三代同堂」(短暫的「從(兒)子居」)或「隔代教養」(把小孩接到阿

公阿嬤家裡照顧)的居住安排,例如茂榮的太太把外孫女接到家裡照顧,等嬰兒 能走路時再接「回去」,不像孫子是住到自己家裡。這再製了女兒嫁出去就是「外 人」的界線,老年母親不得住到女兒家照顧「外孫女」,卻能住到兒子家裡顧孫。

(二) 等食=沒生產力、依賴的老人?

老年夫妻拜訪成年子女的時候,理當又遇上是否要分擔家務工作的問題。天 助指出:

因為你住那裡沒有幫忙家務,心理過不去啊!她〔指媳婦〕在忙,啊 你吃飽只有閒閒坐在那裡等吃飯,對不對?!」他更仔細說明同樣在職的媳婦,

從早上六點忙到晚上十點(上班、接送小孩到安親班、煮晚餐、接小孩回家、看 小孩功課、準備水果),在一旁乾瞪眼的老年公婆,無法幫上任何忙的時候會有 精神壓力。他太太還沒關節炎的時候,去美國兒子家還可以幫忙分擔家務,比他 總是幫不上任何忙還好,「無法分攤家事」也是他顧慮要在兒子家待多久的考量 因素,凸顯出在擔心是否打擾下一代但又渴求親情的矛盾心理中,無法以「『家 務勞動』換取『合法住宿』」掙扎。倒是太太有幾次都比他晚回台灣,因為她「多 多少少幫的上忙」。天助內化的精神壓力,既反映男性老人的「勞動(工作)價 值」也反映不想「成為負擔」的心態。

第四節 小結

本章節原本想採用 Watkins 和 Hosier(2005)的分析架構討論研究參與者的 家的經驗意涵,但發現他們以「居住安排」和「階段性發展任務」的生命階段區 分標準比較適用於中產階級家庭和社會時間/常態生命史穩固的社會,未必適用 於台灣的老人世代。當用在六位研究參與者的經驗脈絡時,它缺乏部份文化適切 的(culturally-appropriate)分析單位或考量,例如老人世代生命早期缺乏年齡階 層效應、性別和家的文化實作是無所不在的影響勢力、世代間生命歷程的相互關 聯性、代內生命歷程前後經驗的相互關聯和生命晚期長壽下的階段性意涵等,所 以本章節提出不同的階段特質命名。

生命早期的教育與社會背景提供個人的族群身份認同。父母是否能扮演子女 發展情感依附的「安全堡壘」(security base),刻劃早期家經驗的意涵。缺乏父母 之愛的研究參與直言「沒有家的溫暖」、「得到的愛不夠」,得到父母之愛的研究 參與者認為早期的家經驗很「正常」、「一般」。同時,缺乏父母之愛(物質和情 感支持)的兒童,提早結束「依賴」,或把家庭資源匱乏投射為離家的理由。他 們並非不需要家或依賴,而是生活選擇受限時,他們尋求獨立、自立、自主、自 足,以擺脫成為家庭之累的宿命,但這也讓他們提早「離家」。先賦地位是他們 與中產階級小孩的差異,持續求學的兒童進入「青年期」之際,他們早已進入職 場成為廉價的全職童工,並承襲消權與弱勢的社會和家庭地位,「青春期」在彼

時是一個富有階級色彩的特權。提早獨立的兒童,從早期有限的性別角色和親職 社會化中學到「男尊女卑」或「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追求社會向上流動和 獨立是終生努力的目標,這些也是使他們與家疏遠的「男性特質」。

而當研究參與者都成家、進入職場後,工作價值與性別分工(男性屬於職場,

女性屬於家庭)變成他們普世的價值,這也設下了男人生活上分不開女人的基礎。

他們忙著養家活口而對幾十年工作時期家的經驗「印象不深」,其中職業類型、

工作時間、甚至早期承襲的親職社會化經驗,都影響他們公私領域界線的調節。

不過,男性在此時期所需的社會認可、角色認同和追求社會地位,還是導致他們 鮮少投注於親職實作的主因。即便有,也是以「物質支持」為主、且優先給兒子 的父職實作,形成一種男性世代間自立與自利優勢的循環。此時期的中後期出現 關鍵的生命階段分割點:成年子女離家獨立(建立自己的家庭),中老年夫妻開 啟空巢期互依生活,自此雙邊以「家庭」對「家庭」的單位互動,相互影響各自 往後家的生命歷程經驗。空巢期引發親子界線拿捏、夫妻互依品質和男人開始在

不過,男性在此時期所需的社會認可、角色認同和追求社會地位,還是導致他們 鮮少投注於親職實作的主因。即便有,也是以「物質支持」為主、且優先給兒子 的父職實作,形成一種男性世代間自立與自利優勢的循環。此時期的中後期出現 關鍵的生命階段分割點:成年子女離家獨立(建立自己的家庭),中老年夫妻開 啟空巢期互依生活,自此雙邊以「家庭」對「家庭」的單位互動,相互影響各自 往後家的生命歷程經驗。空巢期引發親子界線拿捏、夫妻互依品質和男人開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