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臺灣人權促進會的創立

第二節 成立過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等議題,具體支援其他領域訴求的社會運動。在半官方性質的「中國人權協會」

之外,「臺灣關懷中心」可算是第 1 個臺灣本土化的人權機構,為當時「黨外」

得以持續灌輸人權主張的管道。42

第二節 成立過程

如前所述,1970 年代以來,由於政治反對運動蓬勃發展,「人權」不再只是 抽象的概念,許多與人權相關的具體行動、主張或組織,開始被作為政治反對運 動的訴求及追求改革的手段。事實上,隨著外在環境的轉變,政治反對運動過程 中所聚集的這些能量,已逐漸擺脫在政治領域中進行體制內權力競逐的框架,轉 向具有高度自主性、明確議題導向的民間團體運作模式。1984 年「臺灣人權促 進會」成立及後續工作的逐步推展,正代表著這股積聚已久的能量被完全釋放,

以建立具有民間能量的市民社會為目標,開始在政治領域之外,追求一個更加成 熟的人權社會。43因此,本節主要討論臺權會的籌備、成立過程及組織架構。

一、籌備到成立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政治異議份子遭到逮捕淪為政治犯,政治犯的 救援及人權問題受到重視,受到以「美麗島事件」政治受難者家屬為核心成立的 關懷中心的影響,時任立法委員的江鵬堅亦有意成立一個國際性的人權組織。

441984 年 12 月 10 日正值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的 36 週年紀念,以 江鵬堅為首關心人權的學者、律師及社會人士所推動的以保障及促進國內外人權 為目的的國際性人權機構—「臺灣人權促進會」,即在臺北市正式宣佈成立,為

42 郭松穎著,〈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

頁 77-78。

43 郭松穎著,〈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

頁 78。

44 李勝雄口述、嚴婉玲訪談整理,〈李勝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口述訪 談,http://www.digitaltahr.org.tw/digitaltahr-2/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oral.jsp,瀏覽日 期:2013 年 5 月 5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臺灣第 1 個由民間成立之國際性人權組織。45

1984 年 8 月江鵬堅等人開始進行成立臺權會的籌設,從籌設到正式成立共 歷經 7 次籌備會議、其中包含 2 次發起人會議及 2 次創會會員會議。從 7 次籌備 會議的會議紀錄可以發現,籌備過程中除了討論臺權會的組織架構、發起人名 單;制定、審議章程等基本問題外,針對臺權會與政治運動、國際人權組織之間 的關聯性及是否登記為合法團體等問題皆有討論。46

1984 年 8 月 25 日舉行的臺權會第 1 次籌備會議,參加者有江鵬堅、李勝雄、

郭吉仁、張晉城、史菲菲、黃宗文、施瑞雲、顏尹謨,會中就組織名稱、架構、

入會方式、成立時點及章程草案加以討論,並做成以下決議:

一、本會定名為「臺灣人權促進會」。

二、會員包括基本會員、贊助會員、榮譽會員。

三、會員入會採半公開方式,即應由基本會員推薦,經執行委員會 審查通過始成為會員,推薦對象以關心人權且未曾參與破壞人 權行為者為對象。

四、決定在 1984 年國際人權日 12 月 10 日對外正式宣布成立本會。

五、由江鵬堅擬定章程草案。47

依本次會議紀錄,此一人權組織正式定名為「臺灣人權促進會」,並訂於 1984 年 12 月 10 日的國際人權日正式成立。其後舉行的第 2、3 次籌備會議,則進一 步確認江鵬堅、李勝雄、郭吉仁、張晉城、史菲菲、黃宗文、施瑞雲、顏尹謨、

顏錦福、洪奇昌、鄭欽仁為臺權會籌備小組成員,由江鵬堅擔任召集人,持續就

45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聲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 1 期(1985 年 2 月),頁 2;臺灣人權促進會,〈創會經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 1 期(1985 年 2 月),

頁 3。

46〈臺灣人權促進會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digitaltahr-2/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jsp,瀏覽日 期:2013 年 5 月 5 日。

47 臺灣人權促進會,〈創會經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 1 期,頁 3;〈臺灣人權促進會第一 次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metadata.jsp?ident=M00 0-001b,瀏覽日期:2013 年 5 月 5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該會之章程草案及發起人名單進行討論,尤其是發起人名單敦請層面極為廣泛,

包括國內知名的學者、醫生、律師、企業界與教會人士等。48

第 1 次發起人會議(即第 4 次籌備會議)於 1984 年 9 月 27 日在臺大校友社 舉行,與會人士除原來參與籌備的成員外,尚有張忠棟、劉福增、林鐘雄、張國 龍、黃爾璇、湯金全、巫永福、徐慎恕、白義豐、林世華、林永豐等學者及社會 人士參加。會中討論激烈,一致贊同成立該會,並強調該會應保持公正、超然的 立場、超越政治與黨派,並且決議由徐慎恕擔任召集人與陳水扁、李勝雄、郭吉 仁、張忠棟、江鵬堅、李鴻禧、胡佛、張晉城等 9 人成立組織章程草案專案小組,

協助修正章程草案。49 隨後,在 10 月 13 日召開的第 2 次發起人會議(即第 5 次籌備會議)中,組織章程草案專案小組由郭吉仁代表提出修正經過報告,並繼 續推選發起人。50

1984 年 11 月 18 日召開第 1 次創會會員大會(即第 6 次籌備會議),會中由 主席江鵬堅宣讀原章程草案,再宣讀原章程草案之修正及增訂意見,並逐條審議 通過臺權會的組織章程,並決議通過後之組織章程由郭吉仁、顏尹謨、張晉城進 行後續文字修飾的工作。除此之外,在此次會議中另有幾項決議:

一、第 2 次創會會員大會前繳交同意書,確認會籍;

48 〈臺灣人權促進會第二次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 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metadata.jsp?ident=M00 0-002b,瀏覽日期:2013 年 5 月 5 日;〈臺灣人權促進會第三次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 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metadata.jsp?ident=M00 0-003b,瀏覽日期:2013 年 5 月 5 日。

49 臺灣人權促進會,〈創會經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 1 期,頁 3;〈臺灣人權促進會第四 次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metadata.jsp?ident=M00 0-004b,瀏覽日期:2013 年 5 月 5 日。

50 〈臺灣人權促進會第五次籌備會議紀錄〉,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 議紀錄,

http://www.digitaltahr.org.tw/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metadata.jsp?ident=M00 0-005b,瀏覽日期:2013 年 5 月 5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豐共同主持的「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記者會在臺大校友會館召開。臺權會的執 行委員尤清、洪奇昌、黃爾璇、顏尹謨、郭吉仁等皆出席這場記者會,黨外的省 議員游錫堃、蘇洪月嬌、及蘇東啟等人也都親赴會場致賀。此外,尚有創會會員、

來賓、記者等約 40 多人前來共襄盛舉。秘書長林永豐並在記者會中,宣讀了「國 際人權聯盟」、「國際特赦組織」、「亞洲資料中心」、以及美國參議員甘迺迪、眾 議員索拉滋、眾議員李奇的賀電。55

在記者會上,會長江鵬堅親自宣布臺權會成立聲明,並正式宣告該會於次日 正式成立。「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聲明內容如下:

1948 年 12 月 10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明白揭 櫫「承認人類社會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平等而不可讓與的權利,

乃是世界上自由、正義及和平的基礎」、「忽視與侮滅人權,將產生 蹂躪人類良心的野蠻行為,人類享有言論及信仰的自由,免於恐不 及匱乏的自由的世界之出現,乃是一般人們的最高願望」,本會同 仁秉持保障人權的信念,選擇在「世界人權宣言」36 週年紀念宣 布成立,更具意義。

「臺灣人權促進會」乃是一超越任何黨派之民間組織,係由一 群關懷人權、熱心服務的人士所結合,我們的成員包括有大學教 授、律師、醫師、企業界、宗教界、青年朋友、公職人員等各界人 士,同時為建立本會公正超然的聲譽,本會章程明定,嚴禁會員利 用本會名義或標誌對外從事競選活動。

「人類一家」,只要是人,不論在什麼地方出生,在什麼環境成 長,都應該享有人的尊嚴,以及自由平等的生存權利,人權國際化 是當今世界的潮流,透過國際間的宣言、公約以及國際人權組織加 以推動。人權的獲得,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也是人類至仁 至理至愛理想社會的基本內容,人權的工作,更是任重而遠。我們

55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記者會記實〉,《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 1 期(1985 年 2 月),頁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竭誠希望大家熱烈支持及參與。56

此聲明內容明白指出,臺權會選擇於 12 月 10 日成立之意義及宣誓捍衛人權的決 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更清楚的表示臺權會超越黨派、不為任何政黨或 政治團體作嫁的立場。

然而,參與這場記者會的記者們,所關心的並非臺權會成立的價值及未來的 發展方向,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他們所關心的是「臺灣人權促進會」的成立,

是否可以視為向強人威權體制「挑釁」的行徑。因此,在這場記者會中,「中國」

與「臺灣」用語的敏感性;臺權會與中國人權協會的區別;以及所謂「黨外」與 爭取「人權」兩者間的微妙關連性等成了主角。然而,由於參與臺權會成立的成 員,對於堅持臺權會之民間團體自主性,必須要跟政治領域有明確的分野,故面 對記者的提問江鵬堅會長亦秉持著此一原則回應。57

在記者會上,各界對於在「中國人權協會」之外,成立「臺灣人權促進會」

之意義、兩者間的區別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等問題多有疑問。對此江鵬堅會長 回應:

人權組織並不具有「排他性」和「獨佔性」,所以「中國人權

人權組織並不具有「排他性」和「獨佔性」,所以「中國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