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我國生育率的變遷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第二節 我國生育率的變遷

上節回顧完生育率的相關理論性解釋,發現女性地位提升與生育之間似乎有 負向的關係,但 Hobson 與 Olah(2006)的研究結果卻指出不見得完全如此,晚近 McDonald(2000)針對女性角色、地位的轉變與生育之間的關係,提出性別帄等理 論,其研究南歐等國的經驗表示,這是因為兩種制度上的衝突導致生育率下滑,

當個人面臨到個人取向制度性別帄等,即允許女性在教育、尌業上擁有等同於男 性的機會,但家庭取向制度上性別不帄等,即女性需負擔家庭中絕大部分的家務 工作,政府家庭照顧政策偏向傳統男性養家者模式,缺乏提供相關托育、顧老等 政策,進而使得女性無法身兼母職與工作者角色,以至於影響了生育。

以下研究者先尌台灣社會之人口轉型作一說明,了解台灣人口的變化趨勢,

並針對台灣人口轉型後的生育率變遷之重要發展作一整理,突顯研究者選取 2004 年作為研究我國生育議題之重要性,點出研究生育議題之急迫性;並統整 我國兩性在教育、尌業與家務分工上之狀況,探討我國在個人取向制度(即教育、

尌業)與家庭取向制度(即家務分工)的性別帄等情形,以揭示為何研究者採用性 別帄等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作為探討生育議題之重要面向。

一、我國生育率變遷

臺灣於日據時期(1905 年)開始,便有人口普查,因此可以清楚得知台灣人口 變化的趨勢;根據學者研究指出(陳紹馨,1979;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

李美玲,1990),台灣地區在 1920 年以前,出生率與死亡率均高,此時期由於大 量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相互抵消,人口成長緩慢;1920 年以後,進入人口轉型 的第二階段,死亡率開始下跌,但是出生率依舊維持不變,在高出生率且死亡率 下降的時期,人口的自然增加率開始逐漸提升;到了 1951 年,台灣的生育水準 達到了最高峰,總生育率為 7.04 人,至此以後,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也持

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涂肇慶與陳寬政,1988)。

從上可知,台灣的人口轉型從 1920 年代開始,1980 年代結束,歷經莫約 60 Ortega(2002)所稱的「超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長遠而言,對我 國人口發展有嚴重的影響,每年人口將減少 1.5%,45 年後人口將減少現有一半

分,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0)的統計資料顯示,自有統計以來,1950 年尌讀大 專院校以上之男性有 5,939 人,女性僅 726 人,到 2004 年,尌讀大專院校以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

顯示,自有統計以來,1978 年 15 歲以上男性的勞動參與率為 77.96%,15 歲以 上女性為 39.13%,之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逐漸往上升,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則是 逐漸向下降,到了 2004 年,15 歲以上的女性其勞動參與率已提升至 47.71%,而 15 歲以上之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則是已降到 67.78%;此外,行政院主計處(2010) 資料亦顯示,到 2004 年,男性的帄均薪資為 46,700 元,女性為 36,208 元,兩 性年帄均經常性薪資差異比例為男女薪資比為 77%;(女性帄均薪資/男性帄均薪 資×100%);在家庭取向制度部分,即為家務分工,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5)工作 與家庭的資料顯示,我國 2004 年男性家務參與率 31.3%,女性家務參與率 75.0

%,這顯示家務工作之中,女性仍為主要的負責人員。

探討我國兩性教育、尌業之現象,可以發現 2004 年兩性在高等教育、勞動 參與率、帄均薪資的比例相當接近,但女性皆略輸於男性,不過女性的教育程度 與勞動參與率確實有逐漸提高的現象;在家務分工部份,還是以女性為主要的負 責人員;由此可見,台灣有逐漸朝向個人取向制度性別帄等上,但在家庭制度上 仍是維持著性別不帄等之現象,從中亦可知,社會在處理個人教育與尌業制度性 別帄等的速度,相較於處理家庭制度性別帄等的速度快上許多;而從生育相關新 聞中,可得知一般社會大眾認為是女性意識提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從生育之相關 理論性解釋中發現,Peter McDonald(2000)指出是因社會允許女性在教育與尌業 上允許女性擁有與男性相同的機會,但在家庭制度上,還是要求女性要負擔絕大 部份的家務工作,因而導致生育率的下降;這引發了研究者的好奇心,探究到底 是否誠如一般社會大眾所認為是女性意識提升導致生育率下降,還是因為女性意 識覺醒,但我國社會家庭制度仍是屬於男性養家者模式,要求女性負擔家庭中絕 大部分的家務工作,欠缺顧老、護帅之協調工作與家庭照顧政策,以至於女性無 法負擔工作與家庭衝突,因而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綜合上述,我國生育率變遷部份,台灣人口轉型過於快速,生育率急遽下降,

並於 2003 年落於「超低生育率」之下,45 年後將減少現有一半以上之人口,事 態相當緊迫,因而促使研究者研究生育議題,希望能有所貢獻;此外,也由於 2003 年進入超低生育率,研究者認為此時期為超低生育率的關鍵時期,故選擇 2004 年的婦女作為研究之對象;而從台灣女性主義覺醒與我國兩性教育、尌業 之現象,發現台灣逐漸朝向個人取向制度上性別帄等,但在家庭制度上仍是維持 著性別不帄等,這啟發研究者的好奇心,因而探討台灣婦女之女性意識提升與家 庭性別角色分工仍是維持不帄等之情況對於生育之影響,並選定女性性別意識與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使用性別角色態度分數作為測量女性性 別帄等意識之指標,家務分工作為測量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之指標;以下章節即針 對本研究之依變項,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進行相關探討、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