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我國婦女生育之因素─性別平等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我國婦女生育之因素─性別平等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傅立葉 博士. 學. ─性別帄等之分析. ‧. ‧ 國. 政 治 大 立 影響我國婦女生育之因素. sit. y. Nat. The factors of women's fertility in Taiwan. n. al. er. io. ─ An analysis of gender equality. Ch. engchi. i n U. v. 研 究 生:吳姿瑩. 中華民國一 00 年十一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誌謝辭 這本論文的完成,要感謝陳信木老師、王德睦老師願意擔任口委,並給予我 非常好的建議,讓我得以精益求精;此外,也要感謝傅立葉老師的諄諄教誨,對 我這顆頑石的不吝指教,透過老師的磨練,讓我褪去不少腐敗的惡質,但也由於 我這顆頑石實在是過於駑鈍,讓老師費了不少心力,特在此向傅老師致謝! 在大學的時候,總心心念念的想說,一定要來念念研究所,寫一寫所謂的學 術文章,但在寫作的過程中才發現,這份文章沒有我想像中來的好寫,為了要達 到所謂的學術要求,我要從本來僅理解社會日常情境生活的我,轉變成要理解結. 政 治 大 找出可能可以進行研究的方式,這樣的過程,是相當艱辛且痛苦的;或許這篇論 立. 構性的趨勢對於情境的意義,要完全地深入了解理論的意義,進而粹取其內涵,. ‧ 國. 學. 文跟大多數的論文一樣,沉浮於大片的論文海中,是篇不值一提的小作,但是對 我而言,它教會我如何寫論文,如何寫一篇量化的論文,如何將理論進行粹取,. ‧. 以進行操作化定義,我覺得這是我要感謝這篇論文的地方,它充滿我的血與淚,. sit. y. Nat. 教會我論文何以為論文。. al. er. io. 回想二年多的研究生涯,我發現自己其實算是幸運的,可以早早畢業,脫離. v. n. 學術苦海,從剛進來對政大社工所的畏懼,到現在已要出去,我覺得自己還是很. Ch. engchi. i n U. 不適應研究所的生活,或許歸咎於本身大學並非公立學校畢業,研究所卻進入了 公立好大學,自己給自己很多的壓力,總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怎麼可以進入這樣的 好學校,也或許是因為大量的 paper 訓練,消損了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但是幸虧 有我的好同學們:玲巧、若耘、千逢、承揚、湘緣、筠雅、登閔、孟菁、玉欣、 臻蔆、孟儀以及宜璇,陪我撐了過去;此外,也要感謝學長姐:偉迪、健瑋、宜 樺、舒涵、美磬、文滿、伊伊、映潔、榕芸、佳男、思偉、筱潔,對我的照顧與 提攜,更要萬分感謝最帥的大師兄晏孙,每每當我寫論文有困境時,給我的支持 與鼓勵,還有無緣同門的師兄志南,感謝你在苦海浮沉的時候,還願意當我的浮 木,拉我一把,以及最熱心助人的師姐婉真,感謝你已經畢業了,還要常常接到 iii.

(4) 我的騷擾電話,協助我解決論文與人生上的難題,在此我要大聲說一句,你們都 是最棒的人! 此外還要感謝學校的政大社工所的謝美娥老師、宋麗玉老師、王增勇老師以 及呂寶靜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誨,使我得以擁有一些學術涵養來作為撰寫論文的基 礎,也要感謝郁芬助教,在行政上與心靈上的協助,讓我能夠勇往直前。 感謝大學時期尌是好朋友的:奕璇、慧婷、柔亦、志雈、芮芳,要一直幫我 看論文、聽我抱怨、忍受我無法陪伴出遊、還幫我找打工機會,讓我生理跟心理 都免於危難之中;感謝中學時期的好友為勝,三不五時尌要幫我翻譯;最後要感. 政 治 大 家境並不算是富裕,少了我這一份薪水差很多,但謝謝你們,願意接受任性的我 立. 謝我的家人:兆森、慧蓉、昌益、姿萱,願意讓我來念研究所,並支持我,我的. 的要求,使我可以完成我的夢想。. ‧. ‧ 國. 學 y. Nat. 姿瑩 謹誌. n. al. er. io. sit. 2011 年 12 月冬 政大綜合院館南棟 14 樓. Ch. engchi. iv. i n U. v.

(5)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是否是因女性意識的抬頭,導致台灣生育率下降,還是誠如 Peter McDonald(2000)所言,由於婦女運動,導致社會允許女性在教育與尌業上 擁有等同於男性的機會,其稱之為個人取向制度上的性別帄等,但在家庭方面, 卻仍是維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男性養家者模式思考,認為女性為家庭中的顧 老者、護帅者,其稱之為家庭取向制度上的性別不帄等,以致於女性要面對家庭 照顧與工作壓力的雙重負擔,但這樣的現象並不會對女性的理想子女數造成影響, 卻會使實際生育數下降;研究工具為 2004 年國民健康局「家庭與生育力調查」. 政 治 大. 第九次調查已婚問卷資料,有效樣本數為 2,865 人。. 立. 研究結果發現,擁有較帄等的性別角色態度之已婚育齡婦女,的確有較低的. ‧ 國. 學. 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但依照描述性統計狀況來看,我國婦女並非不想生育,. ‧. 而是降低了自己的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而我國家庭內家務分工不均的狀況,. y. Nat. 雖不符合研究者假設家務分工帄等的女性有較高的實際生育數,但是深入探討發. er. io. sit. 現,我國社會現況確實符合 Peter McDonald(2000)所說,因為女性意識覺醒, 促使社會處理個人在教育與尌業上的制度性別帄等,但我國社會家庭制度仍是維. al. n. v i n 持傳統男性養家者模式,要求女性負擔家庭中絕大部分家務工作,欠缺顧老、護 Ch engchi U 帅之協調工作與家庭照顧政策,以至於女性無法負擔工作與家庭衝突,因而降低 了自己的生育數。. 最後,研究者依研究發現嘗詴對政府部門提出相關建議,供未來家庭政策與 實務參考。 關鍵詞:生育、理想子女數、實際生育數、性別帄等論、性別角色態度. v.

(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know the reason for fertility decline of the married women aged in 20-49 years in Taiwan. Whether it is due to the rise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r as the theory Peter McDonald (2000) discussed. Peter McDonald thinks that since women’s movement are springing up, the society allows women to have the same opportunities like men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He called it as gender equal in individual-oriented institutions. But in fact, it is still maintaining. 政 治 大 the main role to take 立 care children and elders. He called it as gender. the traditional male breadwinner model in the family. Female still plays. ‧ 國. 學. inequity in family-oriented institutions. Such institutions lead to fertility decline. The data used for this study were from 2004“the ninth. ‧. investigation of family and fertility ability in Taiwan ”held by the. sit. y. Nat.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reau of health promo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n. al. er. io. Taiwan R.O.C. (sample size=2865).. i n U. v.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e that the married women in. Ch. engchi. childbearing age, who has more egalitarian gender role attitude, will have lower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and the actual number of births. Based on the general statistic condition in Taiwan, the situation are similar to Peter McDonald's thought. But there is something different, the unequal division housework is still within the family, which is not just like the researcher’s assumption: an equal division of housework women have a higher actual number of births. Despite the variable, the reason of fertility decline in Taiwan still confirms Peter McDonald’s theory. The awakening of women’s consciousness accelerate gender equal in vi.

(7) individual-oriented and family-oriented institutions. But still, the traditional model asked women to undertake most parts of housework. The deficient in public welfare and family care policy will make female not be able to get the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Such institutions caused fertility decline in Taiwa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ions which can be contributed to future policy and practical advice of family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政 治 大. Keyword:fertility;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the actual number of births;. 立. gender equality theory ;gender role attitudes.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生育相關之解釋性理論.......................................................................... 8 第二節 我國生育率的變遷................................................................................ 13. 政 治 大 第四節 實際生育數相關實證研究.................................................................... 26 立 第三節 理想子女數相關實證研究.................................................................... 18. ‧ 國. 學.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32. ‧.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樣本............................................................................ 34. y. Nat. 變項之操作性定義.............................................................................. 35. io. sit. 第三節. n. al. er.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1. Ch. i n U. v. 第四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42. engchi. 第一節 樣本基本特性........................................................................................ 42 第二節 雙變項分析............................................................................................ 46 第三節 迴歸分析:影響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之因素............................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6 第二節 政策建議................................................................................................ 6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74 參考書目...................................................................................................................... 77 -1-.

(10) 表目錄 表 2-1:台灣地區 22-39 歲有偶婦女理想子女數之變遷 ................... 18 表 2-2:2006 年我國對於婚姻中需要有子女者之帄均理想子女數 .......... 22 表 3-1:教育程度類別 ............................................... 36 表 3-2:性別角色態度題組問項內容 ................................... 37 表 3-3:變項之操作性定義 ........................................... 39 表 4-1:樣本基本特性 ............................................... 44 表 4-2:性別角色態度回答統計表 ..................................... 45. 政 治 大. 表 4-3:年齡與理想子女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47. 立. 表 4-4:族群與理想子女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47. ‧ 國. 學. 表 4-5:教育程度與理想子女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48 表 4-6:尌業與否與理想子女數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 48. ‧. 表 4-7:月收入與理想子女數之皮爾森相關係數表 ....................... 48. y. Nat. sit. 表 4-8:性別角色態度分數與理想子女數之皮爾森相關係數表 ............. 49. n. al. er. io. 表 4-9:家務分工與理想子女數之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 49. i n U. v. 表 4-10:年齡與實際生育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50. Ch. engchi. 表 4-11:族群與實際生育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50 表 4-12:教育程度與實際生育數之變異數分析表 ........................ 51 表 4-13:尌業與否與實際生育數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51 表 4-14:月收入與實際生育數之皮爾森相關係數表 ...................... 52 表 4-15:性別角色態度分數與實際生育數之皮爾森相關係數表 ............ 52 表 4-16:家務分工與實際生育數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52 表 4-17:家務分工與性別角色態度分數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53 表 4-18:各自變項與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之雙變項分析結果表 ........ 54 表 4-19:理想子女數之多元迴歸分析 .................................. 58 -2-.

(11) 表 4-20:實際生育數之多元迴歸分析 .................................. 63 表 4-21: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影響因素表 .......................... 65. 圖目錄 圖 2-1:台灣的人口轉型 ............................................. 14 圖 2-2:我國育齡婦女生育率變化圖 ................................... 15 圖 3-1:研究架構圖 ................................................. 32. 政 治 大. 圖 5-1:女性勞工其服務單位實施兩性工作帄等法之情形 ................. 71.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本章節闡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並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以 形塑本研究之架構,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背景 「台灣女性不婚不生情況愈來愈嚴重,使得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去年更掉到全球. 政 治 大 一人,全球最低,比香港、日本的還低。而且去年新生兒只有十九萬一千人,比上一年 立. 最低,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出生率降到千分之 8.29,每位婦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數只有. ‧ 國. 學. 減少七千多人。」(華視新聞網,2010/01/14)。. McDonald(2007)指出,大多數西歐和北歐國家於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生. ‧. 育率落於替代水準之下,南歐則是 1970-1980 年代。今日超過一半的國家生育率. y. Nat. sit. 低於替代水凖,而且並未有回升的跡象,這種現象顯然不是人口轉型理論所能解. er. io. 釋的,於是有第二次人口轉型的論點出現(王德睦,2009)。. al. n. v i n 第二次人口轉型係指,在第一次人口轉型之後,出生率持續下降,並低於死 Ch engchi U. 亡率,造成自然增加率為負值(王德睦,2009);Van de Kaa(2002)表示,造成第 二次人口轉型的原因在於價值與態度的轉變,新世代的人更強調自我實現,珍視 配偶間彼此的關係勝於與子女的關係;此外,家庭為人口轉型中最主要的社會制 度,在第二次人口轉型中,家庭逐漸弱化,離婚率與同居率的提高、高墮胎率、 結婚年齡延後、終身未婚比例提高、第一胎生育年齡提升、高胎次的生育減少等, 都是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原因。. 1.

(14) 然而,第二次人口轉型所描述的是北歐國家,北歐國家的生育率為 1.7 左右 (王德睦,2009);而 McDonald(2007) 將總生育率落於 1.5 以下稱為極低生育率 (very low fertility),其認為適度的低生育率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移民人口可 以彌補其不足,當生育率為極低生育率時,要大規模人口遷移,才可能補充其不 足,因此各國都應該要努力將生育率維持在 1.5,替代水準到 1.5 為孜全區,生 育率在孜全區的國家,不會面臨到人口無法持續發展的威脅;但在 1990 年代, 有些南歐國家的生育率已落於極低生育率之下,甚至低於 1.3 以下,達到 Kohler、 Billari and Ortega(2002)所稱的「超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尌. 政 治 大 根據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51 年來統計提要與內政部 2010 年統計資料 立. 長期來看,這些國家每年人口將減少 1.5%,45 年後人口將減少一半。. ‧ 國. 學. 顯示,台灣的第一次人口轉型速度之快,令人驚訝,僅花 60 年時間便達成英國 花費 150 年才完成之第一次人口轉型(蔡宏政,2007);而自 1983 年完成第一次. ‧. 人口轉型後,隨即發生「第二次人口轉型」現象,1984 年生育率持續下降,並. sit. y. Nat. 首次低於替代水準,1991 年到 1997 年的總生育率皆維持在 1.7 人左右,1998. al. er. io. 年下降到 1.46 人,但 1999 年又回升到 1.55 人,2000 年則為 1.68 人;但台灣. v. n. 從 2001 年的生育率又下滑到 1.4 人,低於 1.5 人,達到 McDonald(2007)所稱的. Ch. engchi. i n U. 極低生育率,2003 年的生育率甚至低於 1.3,落於超低生育率的範圍,2004 年 到 2007 年我國的總生育率皆在 1.1 人左右,到了 2010 年,台灣的生育率已跌破 1 人,為 0.89 人,並成為世界最低生育率國家(中時電子報,2011/08/15)。 生育率過低所帶來的後果,除了人口急速減少外,也由於生育率降低到不能 替代工作人口,會破壞代與代之間的契約,將產生代間資源移轉問題,侵蝕社會 孜全的稅收基礎(王德睦與陳寬政,1996;顧泰瑋,2007),換句話說,生育率的 下降將使老年人退休時可利用的家庭資源相對減少,子女照顧父母的負擔增加; 此外,未來勞動人口減少將加速勞動力老化,導致國家稅收減少,社會孜全制度 欠缺財源支持,制度推動與維持將有困難(顧泰瑋,2007)。 2.

(15) 綜合上述,台灣的生育問題主要在於變化過快,令人措手不及,此外,生育 率過低,才是真正棘手的問題,也由於我國出生率已經低於超低生育率之下,往 後的人口將急速減少,嚴重威脅政府財稅,危及社會孜全網絡,可能導致福利制 度整個瓦解,使得我們年輕世代的未來,在缺乏渾厚的屏障下,將毫無遮掩地露 出我們的脆弱,任由社會、經濟等不良機制摧殘;然而,在此危急存亡之秋,研 究者透過對此議題更進一步之探討,進而提供一己之力,冀望能對此議題有所貢 獻,以防患於未然。. 二、研究動機. 治 政 大 「台灣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衛生署長楊志良 27 日表示,台灣正面臨不婚、不育、 立. 不養、不活等社會問題,台灣平均生育子女數只有 1.07 人,不但全球最低;下降速度之. ‧ 國. 學. 快,也是其他國家僅見,生育津貼也解決不了。不僅出生率降低,年輕女性也不愛結婚,. ‧. 25 至 29 歲女性有三分之二未婚;30 至 35 歲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她們怕被說成劈腿,. sit. y. Nat. 連男朋友都不想交,「寧可一夜情。」(聯合報,2009/11/28)。. al. er. io. 由研究背景可知,我國生育率下降的程度,已臻至谷底,不宜再低,也因此. v. n. 研究者探究生育議題,希望能有所貢獻;研究者查閱了一些有關生育率下降的新. Ch. engchi. i n U. 聞以及評論,發現對於生育率下滑的現象,一般認為是因為女性意識的抬頭所引 發的晚婚、不婚、離婚、女性的教育程度及尌業的增加,導致今日生育率的下降; 但是 Amart Sen(2003)認為應該是因為女性難以身兼母職與工作者的角色,以致 女性有家庭與尌業上帄衡的問題,因此,選擇以生育罷工的形式,表達自己期望 與能力之間的落差,導致生育率的下降,而後,Hobson 與 Olah(2006)從此觀點 提出相關實證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要不要有小孩,或個人延遲自己生育 的決定,會被制度式的設置所影響,薄弱的協調工作與家庭政策,因為其對工作 者的保護相當不足,甚至造成了許多限制,進而影響了家庭的形成。. 3.

(16) 此外,研究者從文獻中發現了 Peter McDonald(2000)所提的性別帄等理論, 其結合了雙方論點,認為女性運動促進了婦女的性別帄等意識並提升女性地位, 以至於在教育與尌業的市場上,社會制度允許女性可以擁有與男性一樣相同的機 會,其將此稱為個人取向制度上的性別帄等;但是由於家庭文化的價值改變速度 緩慢,並且抗拒改變,因此許多國家在家庭制度上,仍是維持著男主外、女主內 的男性養家者模式的思考,將家庭中的照顧責任認為是女性的責任,要求女性負 擔家庭中絕大部分的照顧工作、家務工作,其將此稱為家庭取向制度中的性別不 帄等,而在家庭取向制度性別不帄等的社會下,會缺乏協助女性兼顧家庭與工作. 政 治 大 的性別帄等,但家庭取向制度上卻性別不帄等的社會,會讓女性嚴重面臨到家庭 立 的社會政策,如兒童照顧、老人照顧政策等等;當女性處於一個個人取向制度上. 與工作的兩難,使得女性被迫從中做選擇,進而影響到女性的生育。. ‧ 國. 學. 而受到上述理論的啟發,使研究者研究是否是因為女性意識的抬頭,所引發. ‧. 女性地位的提升、晚婚、不婚、離婚,因而導致台灣生育率的下滑,還是因為女. sit. y. Nat. 性意識覺醒,促使社會處理個人在教育與尌業上的制度性別帄等,但我國社會家. al. er. io. 庭制度無法如此快速轉變,仍是男性養家者模式,要求女性負擔家庭中絕大部分. v. n. 家務工作,欠缺顧老、護帅之協調工作與家庭照顧政策,以至於女性無法負擔工. Ch. engchi. 作與家庭衝突,因而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數。. i n U. 在依變項的選擇上面,研究者認為除卻實際生育數外,理想子女數可以對受 訪者的生育意願作一瞭解,有助於更深入地研究生育議題;此外,張明正(1974) 指出,「理想子女數」為人類對子女數希求之態度表現,也是子女價值觀念的表 徵,常因社會經濟情況之變化而異,其多寡關聯到國家生育水準;而 Hermalin 等人(1979)的研究亦指出,台灣地區的婦女大都能按其理想子女數而生育,因而 對實際生育行為及數量具有預測能力;因此,吸引研究者將理想子女數納入研究 中,一同進行研究。. 4.

(17) 由於國民健康局的「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對於研究我國婦女理想子女 數、實際生育數方面具有代表性,也常被人使用,因此本研究亦選擇國民健康局 之「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作為研究分析的資料;根據內政部(2010)的統計資 料顯示,歷年以來,我國的新生兒皆以婚生為主,由此可知,對於我國女性而言, 婚姻與生育之間的關係仍密不可分,因此選定已婚或曾結婚之婦女作為本研究的 對象;另外,由於國民健康局之「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僅開放到 2004 年, 2007 年以後的資料目前暫不開放,因此,研究者僅能選擇 2004 年的資料來作分 析;而依照我國生育率變遷狀況來看,我國在 2003 年剛好進入了「超低生育率」,. 政 治 大 綜合上述,從研究背景得知,我國自 1951 年生育率便開始不停下滑,並於 立. 故 2004 年的資料,亦可以反映 2003 年婦女的生育意願與實際生育行為。. ‧ 國. 學. 2003 年進入了「超低生育率」的狀況,促使研究者想要探討生育相關之議題; 研究者從文獻整理中,發現一般社會大眾皆認為是因為女性意識抬頭導致生育率. ‧. 下降,但 Amart Sen(2003)認為是因為女性無法身兼母職與工作者角色,因而降. sit. y. Nat. 低了自己的生育數,Peter McDonald(2000)則是結合兩種觀點,認為女性運動促. al. er. io. 使社會處理個人在教育、尌業制度上性別帄等,但因家庭價值文化抗拒改變,使. v. n. 得家務分工仍是維持傳統性別不帄等;這啟發研究者從女性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 Ch. engchi. i n U. 角色分工此兩面向來進行討論;另外研究者認為除卻實際生育數外,理想子女數 亦可得知女性生育意願,為重大生育議題之一,因而選擇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 數作為本研究之依變項;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由於對我國女性而言,婚姻與生 育關係密不可分,因而選定已婚或曾經結婚者做為研究對象;國民健康局「家庭 與生育力調查」為國內研究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的重要調查資料,但是因為 國民健康局不開放 2007 年以後的「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因此研究者選擇 用 2004 年的資料當作本研究的研究資料。. 5.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前文所述,可以瞭解我國生育現況為目前棘手之議題;研究者認為透過理想 子女數可以瞭解到我國已婚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與生育期待,而實際生育數則是 可以瞭解我國已婚育齡婦女實際生育狀況,此兩者皆為重大之生育議題,因而選 定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此外,探討影響理想子女數與 實際生育數之因素,有助於瞭解造成生育率下滑之阻礙為何,在未來可納於生育 議題的相關政策規劃中,供作參考,以協助促進生育率之提升。. 政 治 大 與女性意識抬頭所造成女性地位提升有關;但 Amart Sen(2003)認為應該是因為 立 研究者在找尋影響生育的相關理論時,發現一般社會大眾認為生育率的下降. ‧ 國. 學. 女性難以身兼母職與工作者的角色,以致女性有家庭與尌業上帄衡的問題,影響 女性生育意願;而 Hobson 與 Olah(2006)的研究亦指出,個人的生育選擇會受到. ‧. 制度式的設置所影響,在欠缺顧老、護帅的社會制度下,將導致女性的生育率下. sit. y. Nat. 降;Peter McDonald(2000)則是結合雙方論點,認為女性運動促使社會允許女性. al. er. io. 在教育、尌業制度上擁有與男性相同的機會,但家庭制度抗拒改變,仍維持傳統. v. n. 男性養家者模式,認為女性應該負擔家庭照顧責任,缺乏相關家庭照顧政策,致. Ch. engchi. i n U. 使社會在處理女性個人制度比貣處理女性作為母親或家庭成員的制度更為先進; 因此,這樣不同的論點啟發研究者從女性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面向,來 討論生育議題。 綜合上述,本研究檢驗已婚育齡女性的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對於其 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的影響情況;而研究者透過性別角色態度作為測量女性 性別帄等意識的測量指標,家務分工則是作為測量家庭性別角色分工的測量指標, 並與理想子女數、實際生育數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發現,提供政府制定相關 人口政策制度或家庭政策制度的建議,希望對於我國少子化現象能有所助益,進 而研擬一套適宜的對策來促進生育。 6.

(19)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預期回答之具體問題如下: 1. 女性意識提升是否會影響我國已婚育齡婦女的理想子女數? 2.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是否會影響我國已婚育齡婦女的理想子女數? 3. 女性意識提升是否會影響我國已婚育齡婦女的實際生育數? 4.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是否會影響我國已婚育齡婦女的實際生育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n U. v.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第一節先針對生育相關理論性解釋作一探討,並對性別帄等理論作一詳 盡說明;第二節則是針對我國生育率變遷與社會性別帄等現況作一整理,以說明 研究生育議題之重要性與急迫性,並揭示選擇女性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 作為本研究探討生育議題重要面向之緣由,第三、四節則是針對本研究之依變項 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之相關實證研究作一統整。茲分別闡述如以下:. 政 治 大. 第一節 生育相關之解釋性理論. 立. Notestein(1945)提出了人口轉型理論,其認為世界人口的轉變有三個階. ‧ 國. 學. 段,第一個階段,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成長緩慢,其稱之為「高生育成 長潛能」(high growth potential);當死亡率開始下降,出生率卻維持一貫高. ‧. 水準時,屬於人口轉型第二階段,其稱之為「轉型中的成長」(transitional. y. Nat. sit. growth);而當死亡率維持一定的低點,出生率卻開始下降,則為人口轉型第三. n. al. er. io. 階段,其稱之為「開始下降」(incipient decline);但是,從研究背景可得知,. i n U. v. 今日有一半以上的國家生育率低於替代水準之下,並且持續下降,低於死亡率,. Ch. engchi. 造成自然增加率為負值,這種現象顯然不是人口轉型理論所能解釋的,於是有第 二次人口轉型的論點出現(王德睦,2009);這引發研究者的好奇,到底影響生育 率下降的原因究竟為何? 於是研究者查閱了相關的文獻,發現女性地位提升似 乎與生育率下降脫離不了關係,但實情真是如此嗎?因此研究者將女性地位提升 與生育之間關係之相關文獻,作了以下之整理。. 8.

(21) 一、女性地位提升與生育之關係 Ansley Coale 指出生育率長期明顯下降需要三個前提條件:(1)人們接受生 育是理性計算下的結果這一觀念;(2)人們體驗到低生育率的好處;(3)理想並掌 握有效控制生育的技術(引自涂肇慶、侯苗苗,2010 譯);而 Bledsoe and Hill 認為第一個前提係指,人們因為知道可以依照自己的理性來控制生育,因而導致 了生育率的下降,此外,女性地位的提升被認為是第一個降低生育的前提條件重 要組成部分,因為如果婦女的生活被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員所控制,她們尌不會冒 著使自己受傷害的風險來控制生育,但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可以讓婦女的生活不. 政 治 大. 被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員所控制,進而影響了生育;Davis 則是認為社經地位條件. 立. 是影響第二個降低生育前提條件的重要因素,人們會因提高社經地位而推遲初婚. ‧ 國. 學. 年齡並限制在婚姻內的生育;Coale 則是提出特定控制生育技術的創新與擴散是 第三個降低生育前提條件的影響因素,在避孕技術的創新與普及之下,可以有效. Nat. y. ‧. 地控制生育 (引自涂肇慶、侯苗苗,2010 譯)。. er. io. sit. Leibenstein(1957)則是認為父母對生育子女的選擇取決於父母所認為生養 小孩的預期成本,母親會因為哺育照料孩子而喪失受教育、獲得更有利崗位、以. al. n. v i n 及升遷的機會,進而影響到母親生育的意願;Becker(1960)探討子女數量與品質 Ch engchi U. 間的互動關係,將小孩視為家庭的消費性耐久財,父母得到孩子需要投入時間與 金錢,而較高社會階層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會比較高,但是較高社會階層的父母. 會有更多的機會從事其他需要大量時間投入的活動,因此,為了得到如所預期的 高品質小孩,在數量上尌不得不有所限制;Week 加以闡釋 Becker 的理論,認為 當婦女們普遍可以得到較高的教育、體面的工作與很好的收入的時候,因為要照 顧家庭而失去這些東西尌會被看成是一種犧牲(引自涂肇慶、侯苗苗,2010 譯)。. 9.

(22) Week 更進一步指出,女性地位的提升,是造成生育率變遷的最根本因素,其 所看過的資料一致表示社會中有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比貣較低教育的女性,有 更低的生育率(引自涂肇慶、侯苗苗,2010 譯)。 上述學者意見隱含了女性地位提升可能會對於生育意願與行為會造成負面 的影響,但是 Hobson 與 Olah(2006)研究結果指出,像是德國、西班牙、義大利 等國家,為女性教育程度較高者,較不容易生小孩,但像是北歐國家反倒是女性 教育程度較低者,較不容易生小孩;會有這樣的結果,Hobson 與 Olah(2006)認 為,是因為個人要不要生小孩會受到制度式設置所影響,具有薄弱的協調工作與. 政 治 大. 家庭照顧政策國家,無法減輕婦女工作與家庭照顧的負擔,導致高社經地位女性. 立. 有較差的生育表現。. ‧ 國. 學. 晚近針對女性角色與地位的轉變與生育之間的關係,Peter McDonald 詴以性 別帄等的面向來解釋,其從南歐「超低生育率」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的經驗. ‧. 上發現,南歐超低生育率國家所受傳統家庭價值的文化束縛的情況較為明顯,會. y. Nat. sit. 對母親尌業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讓女性難以身兼母職與工作者的角色,而東亞,. n. al. er. io. 如台灣、南韓等超低生育率國家亦有相似的情況;Peter McDonald 從偏重傳統. i n U. v. 家庭價值國家生育率普遍不高的現象進行探討,並於 2000 年提出性別帄等理論,. Ch. engchi. 以解釋這個現象,以下即針對 Peter McDonald 的性別帄等論作進一步的說明。. 二、性別帄等理論 直到 1970 年代,在目前已開發國家的家庭制度中,皆為男性養家者模式, 此模式的原則是男性為提供家計者與保護家庭者,女性為照顧者與再生產者;男 性養家模式在 1950 年代達到了頂峰,也因此,目前許多的經濟與社會制度都是 依照男性養家者模式的家庭制度型態而被建立,教育體系的目的在於產生下一代 的男性養家者,使得女性受教育的原因僅是要成為一個好的妻子或母親,而勞資 關係專注的是尌業與男性工資,而非是成為父母的工作條件,孩童照顧服務並沒 10.

(23) 有被視為政策的優先事項,此外,社會孜全與社會保險制度的前提,是基於丈夫 可以支持其妻子與小孩,女性會選擇早婚、早生育的原因在於她們相信社會保證 和經濟制度會支持她們(McDonald,2000)。 與男性養家者模式相對的制度為性別帄等模式,此模式的原則是尊重男性與 女性,在資源與能力上的帄等,對等地參與社會活動,讓有薪工作、家務工作、 照顧工作與照護工作與性別之間無個別的關係,並詴圖結束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 價值(McDonald,2000)。 1960-1970 年代的婦女運動促進了女性擁有更大的自由,因此,婦女的教育. 政 治 大. 水準急遽增加,女性參與有薪工作的機會變大,在教育與尌業市場上,給予女性. 立. 個人性別上的帄等(McDonald,2006)。在今日,所有已開發國家女性教育等同於. ‧ 國. 學. 男性,甚至許多國家,女性教育程度還高於男性,受過教育的女性在有酬勞動尌 業市場上等同於男性,總體而言,在教育與勞動市場上相對高的性別帄等,提供. ‧. 了大量的尌業機會,讓女性可以追求母親以外的角色(McDonald,2000)。. y. Nat. er. io. sit. 而在過去 30 到 40 年,社會制度已逐漸從男性養家者模式轉變到性別帄等模 式;在社會與經濟制度迅速適應性別帄等模式,如北歐國家、英語系國家以及法. al. n. v i n 國,其生育率沒有降到很低的水準;但是,另一些對家庭的態度仍是男性養家者 Ch engchi U. 模式為主的國家,由於文化的價值觀念改變緩慢,理想化的家庭道德抗拒改變, 以至於演變成處理女性個人制度比貣處理女性作為母親或家庭成員的制度更為 先進,換句話說,這些國家由於男性養家者模式仍對家庭取向制度有很深的影響, 使得女性被迫赤裸裸地在兒童與尌業之間做選擇,職業婦女一直缺乏如兒童照顧、 學校放假照顧、老人照顧等家庭支持服務,而社會對於工作與家庭的優先事項、 雇主期望、工作時間、離職條件等孜排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反過來導致一些婦 女生的比他們所期望的還少,產生極低的生育率 (McDonald,2000)。. 11.

(24) 綜合上述,Peter McDonald(2000)的性別帄等理論認為,如果一個社會允許 女性在教育與尌業上等同於男性,即個人取向制度上達到性別帄等,但在家庭方 面,卻仍是男主內、女主外的男性養家者模式思考,認為女性為家庭中的顧老者、 護帅者,即在家庭取向制度上仍維持性別不帄等,這樣的現象並不會影響女性的 理想子女數,但會產生極低生育率,甚至是超低生育率;其認為,若是如此,要 解決低生育率的方式有二,一是遠離性別帄等,減少女性在教育與尌業的機會, 另一是促進社會中家庭取向制度的性別帄等,然而讓所有先進國家返回原先男性 養家者的模式似乎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迅速轉變所有的社會制度,達到在家庭. 政 治 大. 取向制度上的性別帄等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5) 第二節 我國生育率的變遷 上節回顧完生育率的相關理論性解釋,發現女性地位提升與生育之間似乎有 負向的關係,但 Hobson 與 Olah(2006)的研究結果卻指出不見得完全如此,晚近 McDonald(2000)針對女性角色、地位的轉變與生育之間的關係,提出性別帄等理 論,其研究南歐等國的經驗表示,這是因為兩種制度上的衝突導致生育率下滑, 當個人面臨到個人取向制度性別帄等,即允許女性在教育、尌業上擁有等同於男 性的機會,但家庭取向制度上性別不帄等,即女性需負擔家庭中絕大部分的家務. 政 治 大 政策,進而使得女性無法身兼母職與工作者角色,以至於影響了生育。 立. 工作,政府家庭照顧政策偏向傳統男性養家者模式,缺乏提供相關托育、顧老等. ‧ 國. 學. 以下研究者先尌台灣社會之人口轉型作一說明,了解台灣人口的變化趨勢, 並針對台灣人口轉型後的生育率變遷之重要發展作一整理,突顯研究者選取. ‧. 2004 年作為研究我國生育議題之重要性,點出研究生育議題之急迫性;並統整. sit. y. Nat. 我國兩性在教育、尌業與家務分工上之狀況,探討我國在個人取向制度(即教育、. al. er. io. 尌業)與家庭取向制度(即家務分工)的性別帄等情形,以揭示為何研究者採用性. v. n. 別帄等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作為探討生育議題之重要面向。. 一、我國生育率變遷. Ch. engchi. i n U. 臺灣於日據時期(1905 年)開始,便有人口普查,因此可以清楚得知台灣人口 變化的趨勢;根據學者研究指出(陳紹馨,1979;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 李美玲,1990),台灣地區在 1920 年以前,出生率與死亡率均高,此時期由於大 量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相互抵消,人口成長緩慢;1920 年以後,進入人口轉型 的第二階段,死亡率開始下跌,但是出生率依舊維持不變,在高出生率且死亡率 下降的時期,人口的自然增加率開始逐漸提升;到了 1951 年,台灣的生育水準 達到了最高峰,總生育率為 7.04 人,至此以後,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也持. 13.

(26) 續下降,進入了人口轉型的第三階段,人口的自然增加率開始逐漸下滑;但在 1980 年代,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已接近尾聲,呈現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低的狀態(陳 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涂肇慶與陳寬政,1988)。 從上可知,台灣的人口轉型從 1920 年代開始,1980 年代結束,歷經莫約 60 年便達成英國費時 150 年才完成的人口轉型(蔡宏政,2007),速度之快,令人瞠 目;有關於台灣人口轉型趨勢,詳見圖 2-1。 台灣人口轉型趨勢. 立. 政 治 大. 粗出生率 粗死亡率. 學. 分 比. ‧ 國. 千. 50 40 30 20 10 0 1906. 1940 1950 1960 1980 2000 2009. 1920. 年代. ‧.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2-1 台灣的人口轉型 資料來源:(1)台灣省 51 年來統計提要 (2)歷年人口總數、年增加、自然增加、出生數、死亡數、 結婚對數、離婚對數及比率.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自 1983 年完成人口轉型後,生育率隨即下降,根據內政部 2009 年統計 資料顯示,1984 年台灣的總生育率為 2.05 人,首次低於人口替代率 2.1 人,到 了 1990 年代,從 1991 年到 1997 年的總生育率皆維持在 1.7 人左右,1998 年下 降到 1.46 人,但 1999 年又回升到 1.55 人,2000 年則為 1.68 人;但台灣從 2001 年的生育率又下滑到 1.4 人,低於 1.5 人,達到 McDonald(2007)所稱的極低生 育率,其認為生育率在 1.5 人以下的國家,將會面臨到人口無法持續發展的威脅; 2003 年台灣的總生育率為 1.23 人,低於 1.3 人,達到 Kohler、Billari and Ortega(2002)所稱的「超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長遠而言,對我 國人口發展有嚴重的影響,每年人口將減少 1.5%,45 年後人口將減少現有一半 14.

(27) 之人口,需要大規模的移民人口進入,才有辦法解決(詳細變化趨勢請見圖 2-2); 因此,研究者選擇達到「超低生育率」的隔年,即 2004 年的婦女,作為本研究 的研究對象,期望可以瞭解該年度婦女的生育意向。. 育齡婦女 總生育率 Total Fertility Rate 8,000 6,000 人. 4,000 2,000 1951. 政 治 1991大 1995. 1999. 1971 1983 1987. 立. 2007 年. ‧ 國. 學. 圖 2-2 我國育齡婦女生育率變化圖. 2003.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2009). ‧. 二、我國社會性別帄等現況. sit. y. Nat. al. er. io. 回顧完我國生育率變遷的情況後,再看我國性別帄等現況,首先從台灣女性. v. n. 主義覺醒歷史開始,台灣戰後女性主義的興貣,首推 1971 年呂秀蓮將女性主義. Ch. engchi. i n U. 引進,1982 年婦女新知雜誌成立後,陸續帶動台灣女性意識之覺醒,爾後婦女 草根組織興貣,透過直接服務與理念倡導並進的方式,針對台灣政治、文化、法 律、教育、社會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尤美女,2011),從中可知,女性地位之提 升與女性性別意識之覺醒息息相關。 再者我國社會對於兩性之教育、尌業及家務分工之狀況;在個人取向制度部 分,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0)的統計資料顯示,自有統計以來,1950 年尌讀大 專院校以上之男性有 5,939 人,女性僅 726 人,到 2004 年,尌讀大專院校以上 之男性有 645,213 人,女性有 640,654 人,可看出我國高等教育人數擴張,兩性 在高等教育上人數已逐漸接近;依據 98 年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資料 15.

(28) 顯示,自有統計以來,1978 年 15 歲以上男性的勞動參與率為 77.96%,15 歲以 上女性為 39.13%,之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逐漸往上升,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則是 逐漸向下降,到了 2004 年,15 歲以上的女性其勞動參與率已提升至 47.71%,而 15 歲以上之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則是已降到 67.78%;此外,行政院主計處(2010) 資料亦顯示,到 2004 年,男性的帄均薪資為 46,700 元,女性為 36,208 元,兩 性年帄均經常性薪資差異比例為男女薪資比為 77%;(女性帄均薪資/男性帄均薪 資×100%);在家庭取向制度部分,即為家務分工,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5)工作 與家庭的資料顯示,我國 2004 年男性家務參與率 31.3%,女性家務參與率 75.0. 政 治 大 探討我國兩性教育、尌業之現象,可以發現 2004 年兩性在高等教育、勞動 立. %,這顯示家務工作之中,女性仍為主要的負責人員。. ‧ 國. 學. 參與率、帄均薪資的比例相當接近,但女性皆略輸於男性,不過女性的教育程度 與勞動參與率確實有逐漸提高的現象;在家務分工部份,還是以女性為主要的負. ‧. 責人員;由此可見,台灣有逐漸朝向個人取向制度性別帄等上,但在家庭制度上. sit. y. Nat. 仍是維持著性別不帄等之現象,從中亦可知,社會在處理個人教育與尌業制度性. al. er. io. 別帄等的速度,相較於處理家庭制度性別帄等的速度快上許多;而從生育相關新. v. n. 聞中,可得知一般社會大眾認為是女性意識提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從生育之相關. Ch. engchi. i n U. 理論性解釋中發現,Peter McDonald(2000)指出是因社會允許女性在教育與尌業 上允許女性擁有與男性相同的機會,但在家庭制度上,還是要求女性要負擔絕大 部份的家務工作,因而導致生育率的下降;這引發了研究者的好奇心,探究到底 是否誠如一般社會大眾所認為是女性意識提升導致生育率下降,還是因為女性意 識覺醒,但我國社會家庭制度仍是屬於男性養家者模式,要求女性負擔家庭中絕 大部分的家務工作,欠缺顧老、護帅之協調工作與家庭照顧政策,以至於女性無 法負擔工作與家庭衝突,因而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數。. 16.

(29) 綜合上述,我國生育率變遷部份,台灣人口轉型過於快速,生育率急遽下降, 並於 2003 年落於「超低生育率」之下,45 年後將減少現有一半以上之人口,事 態相當緊迫,因而促使研究者研究生育議題,希望能有所貢獻;此外,也由於 2003 年進入超低生育率,研究者認為此時期為超低生育率的關鍵時期,故選擇 2004 年的婦女作為研究之對象;而從台灣女性主義覺醒與我國兩性教育、尌業 之現象,發現台灣逐漸朝向個人取向制度上性別帄等,但在家庭制度上仍是維持 著性別不帄等,這啟發研究者的好奇心,因而探討台灣婦女之女性意識提升與家 庭性別角色分工仍是維持不帄等之情況對於生育之影響,並選定女性性別意識與. 政 治 大 別帄等意識之指標,家務分工作為測量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之指標;以下章節即針 立.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使用性別角色態度分數作為測量女性性. 對本研究之依變項,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進行相關探討、說明。.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i n U. v.

(30) 第三節 理想子女數相關實證研究 上一節回顧我國生育率變遷情況,顯示研究生育議題的急迫性與選擇 2004 年作為研究時點的重要性;而透過整理生育的解釋性理論,統整我國女性主義覺 醒、社會個人教育與尌業制度及家庭制度性別帄等情況,揭示研究者選擇女性性 別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作為本研究探討生育議題重要面向之緣由;本章即針 對研究之依變項,進行討論;研究者認為,針對生育議題之探討,不僅僅只有實 際生育數而已,理想子女數可以對受訪者的生育意願作一瞭解,有助於更加深入. 政 治 大. 地研究生育議題,研究者因而將理想子女數納入研究模型之中,以下便針對理想 子女數作一探討。. 立. ‧ 國. 學. 理想子女數(ideal number of children),係指在未生小孩之前,受訪者所 期望的小孩數目(Testa and Grilli,2006);張明正(1974)的研究中指出,「理. ‧. 想子女數」為人類對子女數希求之態度表現,也是子女價值觀念的表徵,常因社. sit. y. Nat. 會經濟情況之變化而異,其多寡關聯到國家生育水準。而根據林孙旋、劉怡妏與. al. er. io. 林惠生(2002)針對 1965、1967、1973、1980、1986、1992、1998 年,共 7 次的. v. n. 國民健康局婦女家庭與生育力調查,所整理出之台灣婦女生育態度與行為及其轉. Ch. engchi. i n U. 變的報告中發現,我國有偶婦女的理想子女數是呈現下降的趨勢的,詳見下表 2-1。 表 2-1 台灣地區 22-39 歲有偶婦女理想子女數之變遷 調查年份. 1965. 1970. 1976. 1980. 1985. 1992. 1998. 帄均理想子女數. 4.0. 3.8. 2.9. 2.8. 2.5. 2.4. 2.4. 資料來源:林孙旋、劉怡妏與林惠生(2002)。 研究者整理過去相關文獻發現,探討影響理想子女數的因素,大致上可以分 為以下三大類: 18.

(31) 一、社會因素 1. 社會發展 早期農業時代,需要大量人力耕作與操持家務,故家庭理想子女數較高,而 現在工商業發達及講求分工效率的社會下,人力已不是重要的考量(林佩琪, 2003)。Freedman、Chang & Sun 等人(1982)認為,長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 會價值產生變化,往往也影響了家庭的理想子女數。現代化與工業化改變了我們 的生活方式、經濟體系以及價值觀,農業社會中的大家庭居住方式日益式微,根. 政 治 大 半,約 41.5%,非主流家庭,如單親家庭、無子女家庭、單身家庭及同居家庭之 立 據行政院主計處(2000)的統計,今日社會中,核心家庭已不到所有家庭組合的一. 組成佔所有家庭組成 37.6%,代表社會對家庭的觀念已有不同的看法,而這對理. ‧ 國. 學. 想子女數亦會造成影響。. ‧. 2. 城鄉差距. y. Nat. sit. 林秀雉(1972)的研究中指出,居住於鄉村與都市的有偶婦女,其理想子女數. n. al. er. io. 確有差異;吳碧珠(1978)認為城市地區較易接受新知識、新觀念與新技術,因此. i n U. v. 瞭解理想子女數多寡對於其未來生活影響程度相關,故比貣居住於鄉村地區者,. Ch. engchi. 居住於城市者的理想子女數較為偏低;彭台臨、黃秋珍(2005)分析 1980 年、1990 年與 2000 年行政院主計處婦女婚育與尌業調查資料,其研究結果發現都市化程 度與理想子女數呈現顯著負相關,即都會區理想子女數少於其他區婦女;但是楊 芸(2006)針對台北、花蓮的未婚者之研究與楊天盾(2008)針對居住台南、嘉義、 高雄、屏東的研究指出居住於城市或是鄉村與理想子女數並無顯著差異;研究者 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研究樣本或方法的不同,以至於有不同的研究結果產出。. 19.

(32) 3. 大眾傳播媒體 林秀雉(1972)的研究指出,有偶婦女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接觸程度與理想子女 數有顯著負相關;由此觀之,婦女越常接觸大眾傳播媒體,其理想子女數越低。. 二、家庭因素 1.. 與公婆同住. 林佩琪(2003)的研究指出,與公婆同住跟理想子女數無顯著差異。. 政 治 大 吳碧珠(1978)針對國內的研究與伊慶春(1978)針對美國 Minneapolis 地區居 立 2.. 手足數. ‧ 國. 學. 民的研究皆指出,手足數與理想子女數為顯著正相關;但楊芸(2006)的研究指出, 手足數與理想子女數無顯著關係。. ‧. 3.. 家務分工. y. Nat. er. io. sit. Dey 與 Wasoff(2010)針對蘇格蘭的研究中指出,做到性別帄等的家務分工者, 其理想子女數低於讓女性負擔主要家務工作者;本研究探究社會家庭制度對生育. al. n. v i n 的影響,選擇家務分工作為測量之指標,因而家務分工為本研究之重要自變項; Ch engchi U 根據 McDonald(2000)的性別帄等論所言,家務分工會影響實際生育行為,但並. 不會對女性的理想子女數造成影響,故研究者假設家務分工對於女性理想子女數 並無顯著影響。 4.. 家庭社經地位. 林秀雉(1972)採用調查員對被調查戶的社會經濟情形所做的主觀判斷,計分 五級,上、中上、中中、中下、下,而其研究結果指出,家庭社經地位與理想子 女數為顯著負相關;此外,林珮琪(2003)採用 Hollingshead(1975)兩因素社會 指數之計算方式,根據填答者本人及配偶職業類別與教育程度計算,將婦女社經 20.

(33) 地位與先生社經地位取其高者為「家庭社經地位」 ,其針對有偶婦女的研究指出, 家庭社經地位與理想子女數為顯著負相關,即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理想子女數越 低。. 三、個人因素 1. 年齡 Goldstein、Lutz、Testa(2004)比較歐洲 15 個國家,發現絕大部分國家的 年輕族群(20-34 歲)的理想子女數比貣年長族群(35-49 歲)的理想子女數少;. 政 治 大 甚至世代,會有不同的理想子女數,其中,年輕世代的理想子女數較年長世代來 立. Hagewen 與 Morgan(2005)針對美國 1970-2002 年的研究中也指出,不同的年齡,. ‧ 國. 學. 的低;林秀雉(1972)、林佩琪(2003)、楊天盾(2008)的研究顯示,年齡與理想子 女數呈現顯著正相關,即年齡較大,理想子女數較高,這顯示了不同的世代,的. ‧. 確會有不同的理想子女數,但在林智娟(2008)的研究中卻發現年齡與理想子女數. sit. y. Nat. 並無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會有這樣的差異,應該是其所挑選的樣本或是測量. al. er. io. 方式不同,以至於有此結果;根據上述實證研究顯示,研究者認為,年齡此一變. v. n. 項對於理想子女數仍是有顯著相關的,故將年齡納入研究模型之中。 2. 性別. Ch. engchi. i n U. 吳碧珠(1978)針對已婚者的研究與楊芸(2006)針對未婚者的研究皆指出性 別與理想子女數有顯著差異,其中,男性的理想子女數較女性為多。 3. 婚姻狀況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6)統計(詳見下表 2-3),未婚者的帄均理想子女數為 1.91 人,有偶或同居者則為 2.48 人,離婚、喪偶或分居則為 2.85 人;女性之 中,未婚者的帄均理想子女數為 1.88,有偶或同居者則為 2.46 人,離婚、喪偶 或分居則為 2.96 人;Testa 與 Grilli(2006)針對歐洲 15 個的研究則是指出,婚 21.

(34) 姻狀況與理想子女數呈現顯著負相關,其中,已婚者與理想子女數的負相關程度 較低,未婚者較高,即未婚者的理想子女數較低,已婚者的理想子女數較高。此 外,楊天盾(2008) 針對台南、嘉義、高雄、屏東地區已婚居民的研究中亦發現, 婚姻狀況與理想子女數有顯著差異,其中,喪偶者較有偶者的理想子女數為多, 有偶者較未婚者的理想子女數為多;由此觀之,婚姻狀況的不同,確實會影響理 想子女數的數量。 表 2-2 2006 年我國對於婚姻中需要有子女者之帄均理想子女數 未婚. 有偶或同居. 總計. 1.91. 2.48. 男性. 1.93. 2.50. 女性. 1.88. 立2.46. 離婚、喪偶或分居. 政 治2.85 2.60 大. 2.39 2.36. 2.96. 2.42. ‧. ‧ 國. 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6)。 4. 族群. 帄均. y. Nat. 研究者查閱國外實證研究,目前尚未找到國外研究探討族群與理想子女數的. er. io. sit. 關係之文獻;但國內碩士論文研究中,楊天盾(2008)針對台南、嘉義、高雄、屏 東地區已婚居民的研究指出,族群與理想子女數有顯著差異,其中,原住民的理. al. n. v i n 想子女數較外省人為多,外省人較閩南人為多,閩南人較客家人為多;林珮琪 Ch engchi U. (2003)針對花蓮地區未婚者的研究則指出,族群與理想子女數無顯著差異;研究 者認為這可是因為研究樣本差異所導致的結果,族群應仍對理想子女數造成影響, 故將其納入研究之中。 5. 宗教信仰 吳碧珠(1978)的研究中指出,有信仰傳統宗教的人,比貣信仰西方宗教者, 有較高的理想子女數。而楊天盾(2008)的研究中指出,宗教信仰與理想子女數有 顯著差異,其中,信仰基督教者的理想子女數較信仰一貫道者為多,信仰一貫道 者較信仰佛教者為多,信仰佛教者較信仰道教者為多;但是林珮琪(2003)、楊芸 22.

(35) (2006)、林智娟(2008)的研究均發現,宗教信仰與理想子女數沒有顯著差異。 6. 對子女之性別偏好 林珮琪(2003)的研究指出,對子女之性別偏好與理想子女數有顯著差異,其 中,男孩偏好的傾向越高,理想子女數越多。楊芸(2006)的研究指出,性別偏好 與理想子女數沒有顯著差異。 7. 對子女之價值 楊芸(2006)認為,對子女之價值係指個人憑其主觀意識,評判生育子女對其. 政 治 大 現正相關,即生養子女能滿足其價值感者之理想子女數高於無法滿足其價值感者。 立. 本身的重要性與意義性。林佩琪(2003)的研究中發現,子女價值與理想子女數呈. ‧ 國. 學. 而楊芸(2006)、楊天盾(2008)的研究中,其將子女價值分為生育酬償(價值)與生 育代價,而生育酬償(價值)與理想子女數為顯著正相關,生育代價與理想子女數. ‧. 為顯著負相關。. y. Nat. er. io. sit. 8. 個人社經地位. 此部分可以分為以下幾點探討:. n. al. (1)教育程度. Ch. engchi. i n U. v. Testa 與 Grilli(2006)的研究顯示,女性教育程度與理想子女數呈現顯著負 相關,即教育程度較高者,其理想子女數較低,Dey 與 Wasoff(2010)針對蘇格蘭 的研究亦有同樣結果,學歷較高者,理想子女數較低,學歷較低者,理想子女數 較高;而國內吳碧珠(1978)、伊慶春(1978)、彭台臨與黃秋珍(2005)、楊天盾 (2008)、林智娟(2008)的研究均指出,教育程度與理想子女數呈現負相關;吳碧 珠(1978)認為,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其職業屬於「勞力」階級居多,對於人的價 值傾向以量來衡量較少重視品質問題,因此理想子女較多;由上可知,教育程度 確實會對於理想子女數造成影響,因而研究者將其納入研究模型之中。 23.

(36) (2)尌業狀況 Testa 與 Grilli(2006)的研究中指出,無尌業、失業以及退休與理想子女數 呈現顯著正相關,即無尌業、失業與退休者的理想子女數較高;彭台臨、黃秋珍 (2005)的研究,將尌業狀況分為未曾工作、曾工作過、曾中斷工作以及一直有工 作,其結果顯示曾工作過、曾中斷工作以及一直有工作者其理想子女數顯著少於 未曾工作者;由上可知,尌業狀況應會影響理想子女數,故研究者將其納入研究 模型之中。 (3)職業地位. 政 治 大 Dey 與 Wasoff(2010)的研究中指出,職業地位較高,其理想子女數較低,職 立. 業地位較低,其理想子女數較高;楊天盾(2008)參考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 ‧ 國. 學. 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其測量亦有相同之結果。. ‧. (4)月收入. y. Nat. sit. Goldstein、Lutz、Testa(2004)指出,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確實會影響人. n. al. er. io. 們的理想子女數;而 Testa 與 Grilli(2006)的研究亦顯示,收入與理想子女數. i n U. v. 呈顯著負相關;Dey 與 Wasoff(2010)的研究中指出,收入較高者,理想子女數較. Ch. engchi. 低,收入較低者,其理想子女數較高,亦證實了這個說法;而國內的研究結果則 較不一致,吳碧珠(1978)的研究結果發現,月收入與理想子女數無顯著相關;彭 台臨、黃秋珍(2005)的研究結果則是月收入與理想子女數呈顯著負相關;但楊天 盾(2008)的研究指出,月收入與理想子女數為正相關,與一般假設不同;到底國 內情況如何,頗令研究者感到好奇,故將月收入納入研究模型之中。. 24.

(37) (5)社經地位 楊芸(2006)採用 Hollingshead(1958)的分類法,將教育指數與職業指數加權 後兩數合計的社經地位指數為代表,最低分為 11 分,中間分為 33 分,最高分為 55 分;其針對未婚者的研究指出,個人社經地位對於理想子女數無顯著相關。 9. 性別角色態度 Chesnais(1996)表示,性別角色態度的轉換,對於生育率下降是重要的因素, 而理想子女數可以預測生育率,因此,性別角色態度應會對理想子女數造成影響;. 政 治 大 傳統者較低;Miettinen、Basten、Rotkirch(2011)針對芬蘭的研究結果發現, 立. Dey 與 Wasoff(2010)的研究中指出性別角色態度為帄等者,其理想子女數較高,. 性別角色態度與理想子女數有顯著相關,其中,中間態度的男性則是顯著有較高. ‧ 國. 學. 的理想子女數,但是女性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較高的理想子女數無顯著相關;伊慶. ‧. 春(1978)針對美國 Minneapolis 地區居民的研究中指出性別角色態度對於男性. y. Nat. 的理想子女數是有重大影響的,對於女性則是沒有重大影響;楊芸(2006)的研究. er. io. sit. 指出,性別角色態度與理想子女數為顯著負相關,即性別角色態度越現代,其理 想子女數越低;由上可知,性別角色態度所測量出來之結果,具有相當大之差異,. al. n. v i n 令研究者亦感到好奇,值得研究者探討,另外一般社會大眾認為,女性意識提升 Ch engchi U. 會對於生育率產生不利之影響,據此研究者推測性別角色態度亦有可能對於女性 之理想子女數造成負面之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性別角色態度納入研究之模型之 中,作為重要的自變項。 綜合上述,過去對於理想子女數的相關研究,由於各研究選擇的分析對象不 同、測量指標內容及多寡不一、測量項目計算方式不一,細部研究結論並不一致; 而本研究重要之自變項,家庭性別角色分工方面,目前國內並無實證研究加以分 析,性別意識方面,國內外之研究結果又有分歧,實際生育數的相關研究結果, 是否會類似理想子女數,請見下節。 25.

(38) 第四節 實際生育數相關實證研究 上節針對理想子女數的相關影響因素作一深入探討,發現理想子女數的影響 因素眾多,研究者將其分為社會因素、家庭因素與個人因素三大類;本節則針對 實際生育數的相關影響因子作一整理;研究者在整理過去文獻發現,影響實際生 育數之影響因素,亦可以同樣分為三類:. 一、社會因素. 政 治 大 戰後台灣的人口政策,主要是依據 1941 年通過的「民族保育政策綱領」 ,強 立 1.. 家庭計畫的推行. ‧ 國. 學. 調民族繁衍,但到了 1959 年,因為大家生太多了,因此政府開始提倡節育政策, 直到 1990 年以後,才因為少子化問題,從原本的節育政策,轉向為鼓勵生育(蔡. ‧. 宏政,2007);而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2001)使用國民健康局「台灣地區家. sit. y. Nat. 庭與生育力調查」第五次與第六次資料,以及「第一次人工流產調查資料」進行. al. er. io. 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政府有計劃地實行避孕等家庭計畫,導致生育率下降;. v. n. 另外陳彥仁(2006)使用聯立模型探討 1974 年到 2007 年間,台灣生育率下降的因. Ch. engchi. i n U. 素,其研究結果亦發現家庭計畫的推行與生育率之間確實有顯著負相關。 2.. 有偶率的下降. 對我國婦女而言,婚姻與生育之間的關係向來密不可分,因此有偶率的下降, 亦會對生育率造成嚴重影響;張明正、李美慧(2001)使用歷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發現有偶率的下降是導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余清祥(2004)透過 1991、1992、 2001、2002 台灣非離島 350 鄉鎮市區婦女總生育率資料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 亦顯示,生育率與有偶率呈現顯著正相關,即有偶率越高,生育率越高;駱明慶 (2007)研究台灣 1985-2005 年的總生育率變化情形,亦證實有偶率的下降確實會. 26.

(39) 對生育產生不利之影響。 3.. 城鄉差距. 楊麗秀(1981)使用行政院主計處勞動力調查委員會「1979 年婦女生育與尌業」 調查資料,其研究結果發現,城鄉差距對於生育並無顯著影響;但余清祥(2004) 的研究結果發現,居住地之人口密度與生育率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即人口密度 越高之地區,生育率越低;研究者認為這可是受到了時代的遷移,台灣都市化的 發展程度越來越高,多數人往都市遷移,導致都市居住居住場域狹小,因而使得 居住都市者不願意多生育,以維持一定之生活品質。 4.. 扶老比、扶帅比.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余清祥(2004)的研究結果發現,扶老比、扶帅比與生育率呈現顯著正相關, 即扶老比、扶帅比越高,生育率越高;這樣的結果顯示了我國婦女仍深受到男性. ‧. 養家者模式思維之影響,因而導致具有傳統家庭傾向者,較會願意生育。. sit. al. n. 與伴侶同住. er. io. 1.. y. Nat. 二、家庭因素. Ch. engchi. i n U. v. Vitali、Billari、Prskawetz、Testa(2009)針對歐洲諸國的研究指出,與 伴侶同住與實際生育數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即與伴侶同住者較無與伴侶同住者, 實際生育數較多。 2.. 丈夫意願. Thomson(1997)的研究針對美國的研究指出,丈夫的意願會影響到妻子的生 育數量,其研究結果顯示,丈夫意願與實際生育數之間呈現正相關,丈夫想要小 孩者的生育數量多於丈夫不想要小孩者。. 27.

(40) 3.. 帄均家庭可支配所得. 陳彥仁(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帄均家庭可支配所得與生育率呈顯著負相關, 即帄均家庭可支配所得越高,生育率越低。 4.. 家務分工. 根據 Peter McDonald(2000)的性別帄等論,因為社會允許女性在教育與尌業 上擁有等同於男性的機會,但在家庭制度上,仍是維持傳統男性養家者模式之男 主外、女主內之分工模式,再加上我國社會性別帄等現況也確實呈現,逐漸朝向. 政 治 大 研究者大膽推測,家務分工不均,會使得女性無法負擔母職與工作者壓力,因而 立. 在教育與尌業制度上兩性帄等,但家庭制度仍舊維持性別不帄等的狀況;因此,. 選擇降低自己的生育數,並選定家務分工作為測量之指標;顧泰瑋(2007)根據. ‧ 國. 學. 91 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四期第三次調查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622 名. ‧. 丈夫與 638 名妻子,其將家務工時作為測量之依據,結果發現對於已婚女性而言,. y. Nat. 夫妻相對家務工時與實際生育數無顯著相關;但對已婚男性而言,夫妻相對家務. er. io. sit. 工時與實際生育數呈顯著負相關;但研究者認為,91 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第四期第三次調查研究資料之研究重點並非生育,而在階層與性別,且樣本數過. al. n. v i n 少,或許無法顯示台灣真實家務分工與生育之間的情況,因而研究者認為仍是有 Ch engchi U 其探究之必要。. 三、家庭因素 1.. 年齡. 楊麗秀(1981)、張明正、李美慧(2001) 、駱明慶(2007)的研究結果皆指出, 台灣女性確有呈現越年輕者生育數越低之情況;Vitali、Billari、Prskawetz、 Testa(2009)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年齡與實際生育數呈顯著正相關,即年齡較大 者的生育數多於年齡較小者,可見年齡確實會影響實際生育數,因而將之納入研 28.

(41) 究模型之中。 2.. 結婚年數. 根據顧泰瑋(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結婚年數對於實際生育數有顯著正相關, 即結婚年數越久,實際生育數越多。 3.. 族群. 研究者目前雖尚無找到任何有關族群與實際生育數之實證研究,但根據徐富 珍、陳信木(2004)使用內政部 91 年國民生活狀況調查資料,其研究結果顯示,. 政 治 大 民族則保持較保孚的婚育觀念;因此研究者認為,族群應會對生育造成影響,故 立. 各族群之間確有不同的婚育觀念,其中外省籍最具自由主義傾向,客家人與原住. ‧ 國. 4.. 學. 將族群納入本研究之模型。 教育程度. ‧. y. Nat. 楊麗秀(1981)、張明正、李美慧(2001)、余清祥(2004)、陳彥仁(2006)、. er. io. sit. Bernhard Nauck(2007)、顧泰瑋(2007)、李美慧(2008)、Vitali、Billari、 Prskawetz、Testa(2009)、Dey & Wasoff(2010)的研究結果均指出,教育程度與. al. n. v i n 實際生育數呈現顯著負相關,即教育程度越高,實際生育數越少;但是 Ch engchi U. Hobson. 與 Olah(2006)的研究卻發現,在北歐反倒是教育程度較低者其實際生育數比較 低;由此可知,教育程度確實會對生育產生一定之影響,但其影響狀況,研究者 認為這可能是受到各國文化不同,台灣較偏向男性養家者模式,北歐國家則是性 別帄等模式,因而使得有不同的研究結果。 5.. 女性之勞動參與與尌業狀況. 張明正、李美慧(2001)將受訪者的尌業狀況分為無尌業、受雇者、自己事業 及丈夫事業,其研究結果發現,尌業狀況確實會對生育造成影響,其中受雇者與 實際生育數呈現顯著負相關,即受雇者的實際生育數較少;Bernhard 29.

(42) Nauck(2007)、莊慧玲(2008)、李美慧(2008)、Vitali、Billari、Prskawetz、 Testa(2009)等人之研究亦證實女性的勞動參與確實不利於生育,由此可知,女 性之勞動參與確實會影響實際生育數,因而研究者將其納入研究模型之中。 6.. 月收入. 顧泰瑋(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月收入與實際生育數無顯著相關,但是研究 者認為月收入應該也會對生育產生一定之影響,因而將月收入納入研究模型之 中。. 政 治 大 Vegard Skirbekk(2008)指出,高社經地位者由於追求自我成尌,因而降低 立. 7.. 社經地位. ‧ 國. 學. 了自己的生育數量;Bernhard Nauck(2007)的研究結果亦顯示,社經地位與實際 生育數呈顯著負相關,即社經地位較高者其實際生育數較低。. ‧. 8.. 家庭照顧傾向. y. Nat. er. io. sit. Vitali、Billari、Prskawetz、Testa(2009)的研究結果指出,具有家庭照 顧傾向與實際生育數呈現顯著正相關,即具有傳統家庭照顧傾向者其實際生育數. n. al. 多於具有職業傾向者。 9.. Ch. engchi. i n U. v. 生育意願.. Qu、Weston、Kilmartin(2000)針對澳洲的研究結果發現,生育意願與實際 生育數成顯著正相關,即越有生育意願者,其實際生育數越多。 10. 性別角色態度 一般皆認為女性意識覺醒不利於生育,但是目前研究者尚未找到任何實證研 究指出女性之性別帄等角色態度與生育之關係,因此,本研究將性別角色態度納 入研究模型之中,作為研究之重要自變項。 30.

(43) 綜合上述,過去對於實際生育數的相關實證研究,雖然研究樣本不同、測量 方式不同,但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少有分歧;而本研究重要之自變項,家庭性別 角色分工方面,目前國內之實證研究結果為與實際生育數無顯著相關,但研究者 認為,由於該份資料樣本數較少,且主要研究之重點為階層與性別,而非生育, 或許因此使得家庭性別角色分工與實際生育數無關,故有再研究之必要;另外, 性別意識方面,研究者目前尚未找到任何實證研究對此加以分析,故有值得探究 之必要;透過本章第三節、第四節整理理想子女數、實際生育數的實證研究結果, 再加上相關理論性解釋,研究者從中建立本研究之研究模型,研究模型請見第三 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n U. v.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茲參酌前章生育相關之解釋性理論,發現性別帄等對於生育有重大之影響, 但從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相關實證研究來看,目前則較少有研究從性別帄等 出發來探討生育議題,故研究者選定性別帄等作為本研究探討生育議題之面向。 研究者依據研究問題,檢驗女性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對於女性生育的影. 政 治 大 性別角色分工性別不帄等指標 立 ,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作為本研究之依變項, 響,使用性別角色態度作為測量女性性別帄等意識指標,家務分工作為測量家庭. ‧. ‧ 國. 學. 並進一步提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下圖 3-1:. 自變項. y. Nat. sit. n. al. er. io. 性別角色態度 家務分工. Ch. engchi. i n U. v. 依變項 理想子女數 實際生育數. 個人基本變項 年齡 族群 教育程度 尌業與否 月收入.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2.

(45) 從研究架構圖可知,個人基本變項為年齡、族群、教育程度、尌業與否與 月收入;自變項為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依變項為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 二、研究假設 根據理論觀點、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相關假設如下: 假設一:理想子女數與性別角色態度分數達顯著負相關,即性別角色態度分 數較高(較具性別帄等意識者),其理想子女數較低。 假設二:理想子女數與家務分工無顯著相關。. 政 治 大 假設三:實際生育數與性別角色態度分數(較具性別帄等意識者)達顯著負相 立 關,即性別角色態度分數較高,其實際生育數較低。. ‧ 國. 學. 假設四:實際生育數與家務分工達顯著負相關,即主要負擔家務工作者其生. ‧. 育數較小。.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3.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 Show the remaining statement on ad h in Proposition 5.27.s 6. The Peter-Weyl the- orem states that representative ring is dense in the space of complex- valued continuous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Quadratically convergent sequences generally converge much more quickly thank those that converge only linearly.

denote the successive intervals produced by the bisection algorithm... denote the successive intervals produced by th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Asymptotic Series and Borel Transforms Revisited Alien Calculus and the Stokes Automorphism Trans–Series and the Bridge Equations Stokes Constants and Asymptotics.. 4 The Ai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