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本章節闡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並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以 形塑本研究之架構,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背景

「台灣女性不婚不生情況愈來愈嚴重,使得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去年更掉到全球 最低,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出生率降到千分之8.29,每位婦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數只有 一人,全球最低,比香港、日本的還低。而且去年新生兒只有十九萬一千人,比上一年 減少七千多人。」(華視新聞網,2010/01/14)

McDonald(2007)指出,大多數西歐和北歐國家於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生 育率落於替代水準之下,南歐則是 1970-1980 年代。今日超過一半的國家生育率 低於替代水凖,而且並未有回升的跡象,這種現象顯然不是人口轉型理論所能解 釋的,於是有第二次人口轉型的論點出現(王德睦,2009)。

第二次人口轉型係指,在第一次人口轉型之後,出生率持續下降,並低於死 亡率,造成自然增加率為負值(王德睦,2009);Van de Kaa(2002)表示,造成第 二次人口轉型的原因在於價值與態度的轉變,新世代的人更強調自我實現,珍視 配偶間彼此的關係勝於與子女的關係;此外,家庭為人口轉型中最主要的社會制 度,在第二次人口轉型中,家庭逐漸弱化,離婚率與同居率的提高、高墮胎率、

結婚年齡延後、終身未婚比例提高、第一胎生育年齡提升、高胎次的生育減少等,

都是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原因。

(王德睦,2009);而 McDonald(2007) 將總生育率落於 1.5 以下稱為極低生育率 (very low fertility),其認為適度的低生育率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移民人口可 以彌補其不足,當生育率為極低生育率時,要大規模人口遷移,才可能補充其不 足,因此各國都應該要努力將生育率維持在 1.5,替代水準到 1.5 為孜全區,生 育率在孜全區的國家,不會面臨到人口無法持續發展的威脅;但在 1990 年代,

有些南歐國家的生育率已落於極低生育率之下,甚至低於 1.3 以下,達到 Kohler、

Billari and Ortega(2002)所稱的「超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尌 長期來看,這些國家每年人口將減少 1.5%,45 年後人口將減少一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綜合上述,台灣的生育問題主要在於變化過快,令人措手不及,此外,生育 率過低,才是真正棘手的問題,也由於我國出生率已經低於超低生育率之下,往 後的人口將急速減少,嚴重威脅政府財稅,危及社會孜全網絡,可能導致福利制 度整個瓦解,使得我們年輕世代的未來,在缺乏渾厚的屏障下,將毫無遮掩地露 出我們的脆弱,任由社會、經濟等不良機制摧殘;然而,在此危急存亡之秋,研 究者透過對此議題更進一步之探討,進而提供一己之力,冀望能對此議題有所貢 獻,以防患於未然。

二、研究動機

「台灣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衛生署長楊志良 27 日表示,台灣正面臨不婚、不育、

不養、不活等社會問題,台灣平均生育子女數只有1.07人,不但全球最低;下降速度之 快,也是其他國家僅見,生育津貼也解決不了。不僅出生率降低,年輕女性也不愛結婚,

25 至 29 歲女性有三分之二未婚;30 至 35 歲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她們怕被說成劈腿,

連男朋友都不想交,「寧可一夜情。」(聯合報,2009/11/28)。

由研究背景可知,我國生育率下降的程度,已臻至谷底,不宜再低,也因此 研究者探究生育議題,希望能有所貢獻;研究者查閱了一些有關生育率下降的新 聞以及評論,發現對於生育率下滑的現象,一般認為是因為女性意識的抬頭所引 發的晚婚、不婚、離婚、女性的教育程度及尌業的增加,導致今日生育率的下降;

但是 Amart Sen(2003)認為應該是因為女性難以身兼母職與工作者的角色,以致 女性有家庭與尌業上帄衡的問題,因此,選擇以生育罷工的形式,表達自己期望 與能力之間的落差,導致生育率的下降,而後,Hobson 與 Olah(2006)從此觀點 提出相關實證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要不要有小孩,或個人延遲自己生育 的決定,會被制度式的設置所影響,薄弱的協調工作與家庭政策,因為其對工作 者的保護相當不足,甚至造成了許多限制,進而影響了家庭的形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此外,研究者從文獻中發現了Peter McDonald(2000)所提的性別帄等理論,

其結合了雙方論點,認為女性運動促進了婦女的性別帄等意識並提升女性地位,

以至於在教育與尌業的市場上,社會制度允許女性可以擁有與男性一樣相同的機 會,其將此稱為個人取向制度上的性別帄等;但是由於家庭文化的價值改變速度 緩慢,並且抗拒改變,因此許多國家在家庭制度上,仍是維持著男主外、女主內 的男性養家者模式的思考,將家庭中的照顧責任認為是女性的責任,要求女性負 擔家庭中絕大部分的照顧工作、家務工作,其將此稱為家庭取向制度中的性別不 帄等,而在家庭取向制度性別不帄等的社會下,會缺乏協助女性兼顧家庭與工作 的社會政策,如兒童照顧、老人照顧政策等等;當女性處於一個個人取向制度上 的性別帄等,但家庭取向制度上卻性別不帄等的社會,會讓女性嚴重面臨到家庭 與工作的兩難,使得女性被迫從中做選擇,進而影響到女性的生育。

而受到上述理論的啟發,使研究者研究是否是因為女性意識的抬頭,所引發 女性地位的提升、晚婚、不婚、離婚,因而導致台灣生育率的下滑,還是因為女 性意識覺醒,促使社會處理個人在教育與尌業上的制度性別帄等,但我國社會家 庭制度無法如此快速轉變,仍是男性養家者模式,要求女性負擔家庭中絕大部分 家務工作,欠缺顧老、護帅之協調工作與家庭照顧政策,以至於女性無法負擔工 作與家庭衝突,因而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數。

在依變項的選擇上面,研究者認為除卻實際生育數外,理想子女數可以對受 訪者的生育意願作一瞭解,有助於更深入地研究生育議題;此外,張明正(1974) 指出,「理想子女數」為人類對子女數希求之態度表現,也是子女價值觀念的表 徵,常因社會經濟情況之變化而異,其多寡關聯到國家生育水準;而 Hermalin 等人(1979)的研究亦指出,台灣地區的婦女大都能按其理想子女數而生育,因而 對實際生育行為及數量具有預測能力;因此,吸引研究者將理想子女數納入研究 中,一同進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由於國民健康局的「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對於研究我國婦女理想子女 數、實際生育數方面具有代表性,也常被人使用,因此本研究亦選擇國民健康局 之「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作為研究分析的資料;根據內政部(2010)的統計資 料顯示,歷年以來,我國的新生兒皆以婚生為主,由此可知,對於我國女性而言,

婚姻與生育之間的關係仍密不可分,因此選定已婚或曾結婚之婦女作為本研究的 對象;另外,由於國民健康局之「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僅開放到 2004 年,

2007 年以後的資料目前暫不開放,因此,研究者僅能選擇 2004 年的資料來作分 析;而依照我國生育率變遷狀況來看,我國在 2003 年剛好進入了「超低生育率」, 故 2004 年的資料,亦可以反映 2003 年婦女的生育意願與實際生育行為。

綜合上述,從研究背景得知,我國自 1951 年生育率便開始不停下滑,並於 2003 年進入了「超低生育率」的狀況,促使研究者想要探討生育相關之議題;

研究者從文獻整理中,發現一般社會大眾皆認為是因為女性意識抬頭導致生育率 下降,但 Amart Sen(2003)認為是因為女性無法身兼母職與工作者角色,因而降 低了自己的生育數,Peter McDonald(2000)則是結合兩種觀點,認為女性運動促 使社會處理個人在教育、尌業制度上性別帄等,但因家庭價值文化抗拒改變,使 得家務分工仍是維持傳統性別不帄等;這啟發研究者從女性性別意識與家庭性別 角色分工此兩面向來進行討論;另外研究者認為除卻實際生育數外,理想子女數 亦可得知女性生育意願,為重大生育議題之一,因而選擇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 數作為本研究之依變項;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由於對我國女性而言,婚姻與生 育關係密不可分,因而選定已婚或曾經結婚者做為研究對象;國民健康局「家庭 與生育力調查」為國內研究理想子女數與實際生育數的重要調查資料,但是因為 國民健康局不開放 2007 年以後的「家庭與生育力調查」資料,因此研究者選擇 用 2004 年的資料當作本研究的研究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