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董事之受任人義務與外國立法例比較與評析

第三章 董事對股份有限公司之義務─以善良管理人義務與忠實義務為中心

第六節 我國董事之受任人義務與外國立法例比較與評析

第一項 我國公司法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與外國法比較與評析

第一款 與英美法之注意義務比較

英國法上所謂注意義務,係指董事在作成決定之前,有義務瞭解、掌握所有 可合理取得之重要資訊,並據此作成經營決定者英國法上對於董事注意義務規範,

於英國法之規定乃認為,董事之注意義務係基於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董事執行職務 之合理期待,以及董事個人知識、技能與經驗之要求。就其內涵觀之,與我國法 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近乎相似,故我國學者多認為於公司法第23條第1項引進該 當注意義務時,直接明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理由所在145。但本文認為公 司法第23條第1項所稱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與民法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並無 不同,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並非我國公司法所創設,而屬我國民法上固有義務,

所以並非係透過公司法第23條第1項之增設而引進英美法之注意義務。

不過我國法對於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之標準係採客觀標準判斷,其所欲 表達者係屬注意「程度」之問題,而對於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之內涵,未如英美 法明確且細緻化之操作標準,將之區分為監督義務、質詢調查義務、資訊充足義 務以作為注意義務之具體判斷標準,相較之下顯得我國法在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之判斷標準上則過為抽象而不明確。顯然,英美法之注意義務與我國所謂善良管 理人注意義務有所不同。

而且,英國法並非將董事定義為專業人士,因此仍以一般人之注意程度為斷。

此外,英國法院強調即使職位同為董事,但執行功能不同之董事其注意程度判斷

145參考黃銘傑著,公司治理與企業金融法則之挑戰與興革,2006 年 9 月,第 79 頁,元照出版有限 公司出版。

54

仍有高低之不同;再者,公司規模大小不同,業務種類亦千變萬化,這些因素均 為判斷基礎,不可將董事同等視之。英國法院並強調在決定董事是否已盡注意義 務時,必須採取具有彈性之態度。關鍵之一在於其是否以誠實且合理之方式執行 業務146

如前所述,英美法對於注意義務之判斷係採彈性之標準,原則上以客觀標準 為斷,但若該董事個人之能力超過一般客觀標準,此時其主觀注意程度亦為要求 標準。又得依其執行功能不同之董事在劃分其注意義務,而非如我國法僅僅規定 同一善良管理人之客觀標準。

如在美國法上,董事就公司業務之執行,實際上多交由其下之經理人負責處 理,是以按權責相符原則,美國實務就董事之商業決定,在過失程度漸漸傾向達

「重大過失」。析言之,英美法對於董事應負之注意義務,其乃將義務與個人之地 位緊密結合,並且對於不同職位之人,有其不同之期許與規制;對於義務之內涵 與適用皆詳盡探討之,而非單純論斷過失責任之有無,更非得以空泛之標準認定 董事行為是否合於社會大眾之期許147

不過,本文認為是否因為董事就公司業務之執行部分,交由其下之經理人負 責執行,即得將其過失程度予以放寬,是有疑問的,蓋若是以權限觀之,董事執 行公司業務之權限並無因將其權限下放而有所異動,反而相對地,在經理人執行 董事所託付之事務處理上,董事更應盡到監督義務。至於美國經營判斷法則在我 國公司法是否得以適用,待本章節第二項論述。

結論上,本文認為英美法之注意義務與我國法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所描述之 內涵概念是相近,雖立法說明指出:「本次修法參考英美法之規定,增訂公司負責

146參照曾宛如著,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2002 年 10 月,第 11 頁,學林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出版。

147參照王文宇著,公司法論,2016 年 7 月,第 134 至 135 頁,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55

人之『忠實義務』及『注意義務』,……以補充現行法之缺漏。」等語,但是我國 民法已有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實無援引英美法之注意義務作為補充之必要。

然而,我國對於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之判斷標準,流於形式之認定,尚欠妥適,

蓋董事在公司業務執行上,可能因公司業務種類之不同、業務執行事項之不同等 因素,在注意義務程度上考量應亦有所不同,始為合理。對於此部分,要就現行 法解釋可能有其困難,未來是可作為立法例之考量。

第二款 與日本法之善管注意義務比較與評析

就從董事與公司間之法律關係上,我國公司法所採委任關係與日本公司法所 採之委任關係相同,法律關係基礎差異性較為不大。同以善管注意義務為判斷基 準而言,我國法所採之標準乃以,依一般社會上之觀念,認為具有相當知識及經 驗之人對於一定事件所能注意者,客觀決定其標準;至於董事有無盡此注意義務 之知識或經驗,在所不問,同樣以注意義務為日本公司法判斷基準上,善管注意 義務與該善良管理人具體之能力或注意力無關,而是根據其職業、社會上、經濟 上之地位,被一般要求之程度的注意義務。其實,在注意義務之判斷上,並無太 大差異。

但是從日本公司法董事對於公司之責任已經建構類型化判斷基準,在判斷董 事之責任上自成一套體系,在注意義務違反之判斷上,已建構一套不同於美國法 之經營判斷法則來作為注意義務判斷之標準,甚至還細分監視義務或是建立內部 控制系統義務等義務作為判斷標準,反觀,我國公司法第 23 條第 1 項董事對於公 司之責任仍僅停留於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判斷,而尚未建立一套完整 判斷標準之體系,此為我國公司法尚未完善之處。

第二項 經營判斷法則之引進

經營判斷法則在日本法與美國法均有所適用,惟在效果上有相當差異,是否

56

得以完全移植至我國公司法上,國內學者以及實務是有不同見解的。

第一款 我國學者之態度

一、 肯定說

國內學者多數係支持經營判斷法則於我國公司法之適用,其理由是以可鼓勵 有能力者勇於擔任董事以經營公司、鼓勵董事從事可能有風險之具潛在利益的投 資計畫、股東乃相當程度自願承擔不正確商業判斷的風險、避免法院陷入錯綜複 雜的公司決策之困境、法院承認事後爭訟是評價公司商業決定得最不完美的設計 等148。學者表示贊同法院引進經營判斷法則之作法,進一步認為無需法典化的傾 向149

二、 保留說

有學者採取保留之態度認為,在相當多的情形下,股東不滿的對象為董事會 所做之決定。在現在趨勢下,凡法律或章程未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已完 全成為董事會的權限,而且股東不得再於股東會推翻。此種運作可能引起為數可 觀之問題。有無必要引入給予董事庇護之經營判斷法則,是可以討論的。或許,

著眼於目前追究董事責任仍十分貧瘠之實務現況,尚無引進之必要,但其確實提 供一個思考方向150

三、 否定說

反對學者認為,由於我國之市場機制與社會規範未如美國成熟,若貿然移植 美國作法,將助長不肖董事之氣焰,有不良之影響151

148參照劉連煜著,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之運用,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五)」,

第 20 至 21 頁,元照出版。相同見解,參照黃銘傑著,公司治理與企業金融法則之挑戰與興革,2006 年 9 月,第 81 頁,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49參照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之運用,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五)」,第 37 頁、第 39 頁,元照出版。

150參照曾宛如著,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2002 年 10 月,第 37 頁,學林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出版。

151參照邵慶平著,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作為法制移植的策略,第 57 期,

2005 年 12 月,第 201 頁,台北大學法學論叢。

57

第二款 實務見解

一、 否定經營判斷法則之適用:台灣台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4844 號判決 本件原告主張:被告 A 除係原告公司之董事長外,更是股東美商力特公司在 新加坡百分之百投資設立之利特遠東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下稱利特遠東公司)負 責人,被告 A、B、C 為直接圖利,其負責經營之利特遠遠東公,在未得股東會同 意下,逕自將原告所營之電子買賣業(本是買賣股東美商力特公司電子產品)變 更,指示原告之經理人(即日後被告 D)將台灣廠商之訂單移轉至利特遠東公司,

再由該公司交貨於台灣廠商,原告角色由買賣變成賺取用金之三角貿易居間者。

被告 A 竟只給予原告 6.1%之佣金,使原告毛利降低,致持續虧損,幾到無法繼續 經營地步,而圖利利特遠東公司。被告董事之行為,在無股東會決議下,逕自將 原告營業項目變更為三角貿易,導致原告短少 4.15%利潤之收入,公司改變交易模 式,圖利其他公司。被告 D 為原告公司經理人,卻與被告 A 等董事共謀圖掏空原 告,均違反忠實義務與善良管理人之義務。是被告援引經營判斷法則為抗辯。

承審法院認為:被告雖援引美國法院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建立之「經營判斷法 則」(Business Judgement Rule)即推定不具個人利害關係與獨立自主之董事,其所 為之經營決策係依據充分資訊之基礎,基於誠信,認為此項決策符合公司最大利 益,如因該項決策被訴,法院僅審究原告之主張與舉證是否足以推翻此項經營判 斷法則之推定,如不足以推翻,則法院不得進一步審查經營決策之實體內容,以 避免重複度判斷董事經營決策違失呈現後見之明之審理原則,而認原告等人舉證

承審法院認為:被告雖援引美國法院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建立之「經營判斷法 則」(Business Judgement Rule)即推定不具個人利害關係與獨立自主之董事,其所 為之經營決策係依據充分資訊之基礎,基於誠信,認為此項決策符合公司最大利 益,如因該項決策被訴,法院僅審究原告之主張與舉證是否足以推翻此項經營判 斷法則之推定,如不足以推翻,則法院不得進一步審查經營決策之實體內容,以 避免重複度判斷董事經營決策違失呈現後見之明之審理原則,而認原告等人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