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戒癮歷程

從上節中了解到藥物成癮之歷程中包含了戒癮與復發歷程,因此本章 節將從戒癮與復發歷程著手,從中探討戒癮認知出現與用藥復發之時機,

以及戒癮與復發之間的關係。

壹、 戒癮改變歷程

蔡佩真(2016)指出戒癮的成效與動機的強度有關,因此協助藥癮者邁 開改變的步伐,這是啟動戒癮至為關鍵的因素。藉由 Prochaska et al. (1992) 說明改變階段的螺旋模式(圖 1),得知藥癮者行為改變的歷程會經歷「懵 懂期」、「沈思期」、「準備期」、「行動期」、「維繫期」、「復發期」,且多數人

會使個體變得意志消沉並抗拒思考行為改變,個體將會回到懵懂階段,並會 停留一段時間,但經由研究證實,大多數復發並不會無止境的繞圈旋轉,而 且他們不會一直到退回到開始的地方,相反,每一次復發後再次循環,他們 可能從錯誤中學習,並於下次循環,嘗試不一樣的事物。以下針對各階段,

解釋藥癮者的心理認知與行為表現。

圖 1 改變階段的螺旋模式

資料來源: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p.1104.

一、 一切都在掌握中(懵懂期)

個體於改變前期,無法看見自我的成癮的問題,認為一切都在自我掌握 中,然而在這樣的認知中,同時也不會認為自己有行為改變的必要性。謝菊 英、蔡春美與管少彬譯(2007)懵懂期是「誰?是我嗎?」的階段,這階段 個體並不否認任何事,反而是其他人認為你在「否認」,此時只有家人、朋

懵懂期 準備期

沈思期

維繫期

行動期 終止

友看見你的問題,而自我卻看不見。透過 Prochaska et al. (1992)說明當懵懂 期的個體會進行心理治療,往往是來自於他人的壓力(例如:威脅離婚之配 偶、威脅解雇之雇主、威脅斷絕父母關係),因此只要壓力產生,甚至是可 以產生改變的,但壓力消失時,通常很快便恢復原本的生活狀態,且處於此 階段之個體會出現對承認與修改問題產生抗拒「就我而言,我沒有任何需要 改變的問題」、「我想我有缺點,但我真的沒有需要改變的」。

二、 戒與不戒(沈思期)

個體已體會到藥物帶給自身的問題,因此思考是否要戒除藥癮,但內心 又容易受到藥帶來之好處而搖擺不定,因此內心戒與不戒的兩股力量開始 拉扯,對於戒癮出現猶豫不決的現象產生。Prochaska et al. (1992)將沈思形 容為「你知道想去哪,但還沒完全準備好」,提到此階段是個體認識問題存 在,並認真思考如何克服,但尚未做出戒癮承諾並採取行動,而此階段中認 真的思考自身需要改變為何,是本階段之重要因素。且郭文正(2012)提到 此時期為戒癮歷程中需要的時間較長,原因來自此階段較多內心之衝突,謝 菊英等人譯(2007)沈思期是「好的……,但是……」階段,此時個體在「

一方面」與「另一方面」的衝突中拉扯,「一方面,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快克

,只要吸幾口,我就不再無聊;另一方面,老闆已經注意到我的工作表現不 佳。」

三、 生命的轉捩點(準備期)

藥癮者已下定決心要戒毒,雖然有了動機,但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感,個 體是否能堅持戒癮行動、行動是否順利、能否成功戒毒產生懷疑與不安,這 樣的不確定感使行動前產生較大的心理變化,而無法產生就有效之行動,因 此 Prochaska et al. (1992)提到此階段雖然減少了個體的問題行為,但還未出 現有效之行動,例如:停止酗酒、物質使用,但會於不久的將來採取有效之

江振亨(2003)提到重整期,是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在自認被判重刑之 後的長期沈思之後,此時察覺自我對藥物付出太多青春,加上家庭變故身陷 囹圄,對自我產生自責;而服刑中家人關心亦促使思考自己的人生。然而在 過程中不僅因家人而產生動機,年紀、信念、刑期…等都會促使個體的戒癮 動機。

四、 看見自我(行動期)

個體停止過去行為模式,改變原來生活習慣,會清楚並堅持自我戒癮動 機,並擬定具體改變計畫並付諸行動,從 Prochaska et al. (1992)說明此階段 為個體克服問題,改變行為、經驗與環境的時期,個體對自我支持的聲音為

「我真的努力改變」、「任何人都可以談論我實際所做的改變」,因行動期有 明顯之行為變化,需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在後續行動的維持是十分 重要的。郭文正(2012)提到若戒癮者已對自己生活型態做了特定而明顯的 修正,遠離成癮物質,且行動足以降低罹患成癮相關疾病的機率時,便可確 認其真正處於行動期,而 Prochaska et al. (1992)也提及於行動期,表示個體 已成功維持六個月以上的成癮行為改變,而此階段之重點在於,個體將目標 修正於可達成之目標並且有明顯之努力改變之行為產生。

五、 克服困境(維持期)

個體一段時間已不在依賴成癮藥物,此階段為改變的穩定期。Prochaska et al. (1992)說明了維持期是個體努力預防復發以及鞏固戒癮行動的階段,此 階段成癮者常見的對話為「我現在需要加強確立行動,維持已做出之改變」

、「我來這裡是為了防止問題復發」,因此於此階段之重點在於穩定行為改變 以及避免復發,並且某些行為是可以就此維持一生。謝菊英等人譯(2007)

維持期是「磨練」階段。個體穩扎穩打,持續進步,獲得支持,逐漸適應新 的生活模式,克服心理困境。

六、 短暫的跌倒(復發期)

郭文正(2012)說明個體可能會存在於高風險的環境中,行動力無法貫 徹,個人內外在環境之影響下,而再次使用藥物,謝菊英等人譯(2007)復 發期是「回到原點」重新出發,表示個體並未貫徹對自己或他人的承諾,可 能只是短暫復發,未必是回復到過去的用藥情形。

貳、 藥癮復發與

Marlatt 與 Gordon 認為復發為個人企圖改變或是修正目標行為之退步 或是挫折,換而言之,復發就是回到治療處遇前之狀態,在復發之過程中會 產生「停藥與用藥」之間擺盪,而復發之概念有兩種相對定義,一是復發即

「復發與戒絕」二分法,二為復發是一種固態復萌、惡化、退落的行為或情 況,而這裡如同成癮光譜之中的兩端來回擺動(引自張柏宏、郭文正、鄭安 凱,2008)。

聯合報針對藥癮議題寫出 5 則藥癮故事,其中一位受訪者阿捷曾比喻 戒癮如同在善惡兩端擺盪,阿捷說「偶爾一軟弱,就被惡的一端吸引,這時 候需要有人拉一把、勸幾句」(黃信璁等人,2017)

而這裡的概念與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之跨領域模式中的復發期之 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復發可能來自存在高風險之情境中,內外在因素之 影響而產生復發,雖說如此,從 Marlatt 與 Gordon 的復發理論中提中成癮 光譜兩端來回擺動或者甚至產生心理糾結,因此研究者更認為其復發之概 念,會存在於跨領域模式中的沈思期,此階段將會思考用藥與不用藥對自身 與周遭環境之效用進行思考與評估,這也是本次研究想要探究其戒癮認知 形成,存在於光譜兩端擺動,其背後之想法與信念。

備註:該模型也適用於酒精以外的物質使用者 2 復發歷程的認知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Larimer, M.E., Palmer, R.S., & Marlatt, G.A. (1999), p.152.

而 Larimer, Palmer and Marlatt (1999)指出藥癮者復發現象,與高風險之 情境、因應技巧、自我效能後果期待、因果歸因等因素有關(圖 2),說明 Marlatt 與 Gordon 所提出之復發預防模式中影響復發可分為,直接因素(例 如:高風險情境、因應技巧、預期結果與破戒效應)與內隱認知前置情境(

人際因素可分為三種決定因素,一、因應人際衝突,例如與雇主或是同事產 生爭執;二、社會壓力,例如遇見以前用藥的朋友邀約;正向情緒狀態增強

,與用藥朋友聚會慶祝。

Larimeret al. (1999)說明個體之因應能力才是促使復發與否之重要關鍵

,當個體如能對高風險情境執行有效的因應策略,會比缺乏因應策略而產生 復發的可能性低。Marlatt 與 Gordon 說明當無法出現因應技巧時,將很快出 現後果預期,產生對藥物將帶來正向效果的期待,對多數人而言,喝杯酒或 抽根菸和壓力有關連,如「喝一杯一定能幫助我度過這些」或「如果我能抽 菸,我會覺得更放鬆」當中「一定能幫助我」以及「我會覺得更放鬆」是此 模式之一般信念,而這也物質使用者復發之決定因素(引自陳妙平,2005;

郭文正,2016)。

陳妙平(2005)說明個人有信心可以因應高危險情境的感覺和自我效能 的察覺有關,如「我知道我可以掌控它」的感覺,反之,無論任何原因產生 因應技巧執行失敗,則將會因此失敗經驗而降低自我效能,如「我是沒用的

,我不能掌控它」,因此提高了復發之可能性。因此,Larimeret al. (1999)當 個體能成功經歷與因應高風險環境,其自我效能將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反之

,較低自我效能將認為自我無法因應高風險環境下抗拒物質之誘惑。

預期結果,陳妙平(2005)說明個體透過過去經驗,預期物質帶給自身 之正向效果。因此 Larimeret al. (1999)提到當正向之預期結果於高風險環境 中將被凸顯出來,因個體期望物質能立即解決自身消極情緒與衝突,而破戒 效應,為個體專注於最初戒癮失敗經歷之情緒中,並將失敗經歷歸咎於自身

,進而逃避失敗經驗並合理的使用物質,例如:「我沒有毅力,永遠無法戒 酒」。

Marlatt 與 Gordon 說明藥物濫用者復發與內在認知相關。個體外在需求 與其所欲求之歡愉大於自我實現時,生活型態將產生失衡,此時個體將會感 受到一種必須「追上」過去之失落時光之壓力中,也會出現被剝奪感,因此 為了滿足外在需求,便開始回到高風險環境,並合理化自身行為(引自郭文

Marlatt 與 Gordon 說明藥物濫用者復發與內在認知相關。個體外在需求 與其所欲求之歡愉大於自我實現時,生活型態將產生失衡,此時個體將會感 受到一種必須「追上」過去之失落時光之壓力中,也會出現被剝奪感,因此 為了滿足外在需求,便開始回到高風險環境,並合理化自身行為(引自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