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藥癮者,逆境中的轉機

壹、 藥癮者需要被了解

以社會大眾的立場,藥癮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行為,屬於偏差行為,王 立柔(2016)將更生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曾吸毒的,一種是不曾吸毒的,且

不起吸毒者。吸毒被認為是沒有自制力的行為,非常不入流,沒人會在意藥 癮者用藥之脈絡,只有嚴格的斥責與審視,然而這樣的社會觀感,延續至藥 癮家庭產生對藥癮議題的恐懼、迴避與掩蓋。王倩倩(2012)說明有些父母 認為孩子吸毒就是犯罪,是一種羞辱,甚至不敢承認,蔡佩真(2016)說明 在華人文化中重視面子與尊嚴,而多數父母都對於子女藥物濫用而感到丟 臉、羞愧、抬不起頭、有濃重的失敗感。

面對社會對於藥癮者之觀感,王立柔(2016)訪問了藥物成癮者:「我 相信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想要吸毒,是每個人面對問題時,呈現出來的態度不 一樣,處理方式就不一樣。可是世界不會看到你的需要,會看到你錯就是錯

,罪該萬死。但事出有因,我們會去看到他的需要。這個信仰就是這樣,什 麼叫憐憫?憐憫就是看到這個人的需要。」對此什麼才是藥癮者之需要,我 認為戒癮認知出現時,背後之信念即是藥癮者之需要,為此研究者想透過故 事的方式,呈現這群被社會去脈絡化的藥癮者找尋戒癮認知出現之歷程,了 解藥癮者之需要是什麼?

貳、 藥癮者的逆境、抉擇

一名曾涉及吸毒、販毒、參與人蛇集團而被判處9年刑期的黑道大哥劉 祐誠,人生有近三分之一於監獄中度過,在服刑期間接觸到信仰,開始反省 自己的人生,他說:「說了一個謊就要圓另一個謊,有時候一直補補不完,

補到最後都沒辦法。」這樣的惡性循環,讓他感到厭倦,決心出獄後要過一 個不一樣的人生(林孟蓉、葉庭妤、蘇智妍、江佩珆,2014)。劉祐誠出獄 後的創業之路並不順遂,從未想過要放棄走回頭路,因為他說:「有人曾經 問過我,你是怎麼樣,你一天賣個3、400元,這樣你還要賣,不過我的看法

,我不要再被關了,因為現在只剩下我媽媽一個人而已,我也不能讓我媽媽 常常在那煩惱,所以我在那裡不管賣多賣少我都沒關係」(TVBS NEWS,

2014)。

從劉祐誠的故事中感受到改變會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就如故事所說,說 了一個謊就得繼續圓另一個謊,而改變會從經歷中發芽,當然不是所有經歷 都會促使改變,也會有挫敗的時候,而當挫敗之後會做怎樣的決定?一蹶不 振還是再次努力?

於劉祐誠的故事中,因思考年長母親的感受、不願再進監獄而產生改變 的契機,但不是短時間內就會產生改變,改變是會受到生活經歷之影響而使 戒癮認知逐漸增長,中間可能會經歷多次對於是否再次用藥的抉擇,當抉擇 出現時其戒癮認知便會出現,因會考量用藥與不用藥的後果,但最後抉擇的 結果不一定會因戒癮認知出現就此不再用藥,當藥癮者體認到用藥帶給自 身之好處大於戒癮的好處時,繼續用藥的可能性就會較高,在戒癮抉擇中,

研究者認為選擇繼續用藥背後的信念會是藥癮者心癮的來源,陳碧珍(2006

)指出戒毒要戒除其「身癮」及「心癮」;而戒了「心癮」才有辦法擺脫毒 品的殘害,因此心癮會存在於藥癮者的戒癮歷程中不斷出現,而我想透過認 知形成歷程來了解藥癮者戒癮背後之信念是如何與心癮產生對話。

戒癮歷程將會伴隨多次「戒與不戒」的抉擇,其中戒癮信念與心癮產生 對話,將會提高成功戒癮的機會,一位阿捷(化名)歷經九年戒毒時間與自己 的對話:「你一開始改變那個生活圈,你朋友都變了,你的想法改變了,你 原本是跟他們想法是一樣的,但你想法變了,你感覺你好像沒朋友,你都一 個人,你又沒辦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又不願意和他們過生活,那搞得好像 兩邊不是人,那你底是什麼?」(劉宜峰、許瑋琳,2017)。阿捷的故事中,

九年的戒癮之路,他不斷的在與心癮拔河,脫離過去出生入死的朋友而感到 孤單,無法融入周遭環境的困境,這些因素都有可能當一位藥癮者在戒癮抉 擇時的考量,而戒癮認知將會如何戰勝心癮呢?

回顧過去至今藥癮者戒癮認知相關碩博士研究中,透過關鍵字「藥癮者

」、「毒癮者」「戒癮認知」、「戒癮信念」收尋發現藥癮者戒癮認知相關議題 之研究僅有一篇,此篇論文以量化方式探究戒癮認知與戒癮途徑間的關聯 性為目的,其研究結果得知當「自我意志」強,且有「家庭、朋友」支持、

排除「環境干擾」為主要影響戒癮之重要因素(蔡教仁,2008),相較於上 述研究內容,本研究將焦點關注於時間軸上戒癮認知的形成與演變,描繪出 戒癮認知背後的信念,透過信念的觀察了解藥癮者於戒癮歷程中的戒癮認 知強度,發掘戒癮認知的阻力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