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戒癮認知形成之探討

透過上節對於物質成癮歷程的探討中,可發現復發是一個光譜的兩端,

在於思考用與不用的過程,更是於戒癮動機過程中,沈思期的重要轉捩點,

其背後之認知會是本次研究想探討之目的,因此透過認知理論,來了解自身 認知的形成,以及透過社會認知論來探討環境對於戒癮認知形成的影響,其

目的想探討個人自身信念是否會於用藥歷程中的環境刺激而產生改變,更 深入了解其復發與戒癮歷程中,用藥抉擇背後其信念。

壹、 認知理論與信念

施教裕(2012)說明認知涵蓋了各種心理活動現象的過程,如感覺、情 緒、知識、概念化、想像、夢想等,可說是無所不包,並提到認知決定個人 存在的本體主體性、思考方式及生活型態的一切範疇。因此認知模式的假設 中,提到人的情緒以及行為都會受到他們對於事件的觀點所影響,並不是情 境本身決定個體感受到什麼,而是如何解讀情境之方式,其方式便會影響自 身情緒(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文煜譯,2003)。由此可知認知代表 對於情境理解的方式,這方式會影響個體之行為。

認知與行為取向學派認為人具有可朔性與學習力,而人的行為深受內 在認知與信念系統之影響,因此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需要改變其認知(郭文 正,2016)。而內在認知與信念系統之關係,於認知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的 假設中說明,信念、行為、情緒、身體反應彼此都是相互關連的(修慧蘭、

鄭玄藏、余鎮民、王淳弘譯,2016)。

因此說明個人信念與認知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由認知與行為取 向學派對人類行為與社會適應問題之發生的基本假設中,可發現信念影響 個體對於環境與事件的理解,並藉此做出行為反應,而要改變個體行為需要 先改變個人之內在信念與認知,基本假設如下(施教裕,2012):

一、 信念影響個體的認知,並藉由認知影響個體的行為、情緒與感覺;

二、 認知會隨著個人與環境之間訊息的流通而產生變化;

三、 核心信念是對人、萬物以及世界的存在保持無條件的正向信念;

四、 人的認知架構以認知三角為基礎,認知三角為個體與環境互動中,對

五、 個體因自動化思考和習慣性反應,因此無法自我察覺,導致無法改變 個人習慣性的不理性信念。

施教裕(2012)說明 Aaron Beck 與 Judith Beck 始終認為人的認知架構 及思考方式之依據,就是信念,特別是核心信念,以及其背後的真理假定及 最終價值判斷標準。梁雅舒等人(2003)說明個體對自己、他人與世界的一 些特殊信念,源自幼兒時期發展出來並為個體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核 心信念,而這核心信念被認定為絕對真理,就是對於事情「應該」就是要這 樣,而這裡的核心信念與藥癮者之用藥信念有著密切關係。從江振亨與林瑞 欽(2000)說明藥物濫用者的心理特質中,認知扭曲與非理性想法為其特質 之一,顯示用藥歷程中信念會影響其戒癮抉擇。

貳、 藥癮者之用藥信念

於第二章中說明成癮歷程包括了戒癮歷程與復發歷程,而本研究探究 其戒癮與復發歷程中,戒癮背後之信念,而此信念可能會與自身非理性信念 產生拉扯,因此透過對用藥信念的了解來探究,用藥信念與戒癮之間的關係

。Carnes 認為上癮起源於上癮者之信念系統,即上癮者對自己的看法,及對 外界事物的看法。然而上癮者的信念系統往往是錯誤的或受損的,由於其思 考受損,容易扭曲事實,例如,否認自己有問題,採取自我防衛機轉(忽視 自己的問題、淡化問題或責怪他人);合理化思考(假如我不喝一杯,就會 覺得壓力越來越大);相信自己所說的謊言;疑心病重,認為自己不可信,

別人亦不可信(引自陳妙平,2005)。

因此藥癮者於多數研究中都說明其信念系統是受損的,而從認知理論 中來看,其信念來自於個體之核心信念,並源自幼兒時期所建構出中心思想

。因此從程冠豪(2005)針對受戒治者人研究中發現三種不同的認知型態,

其毒癮者吸毒行為認知包括:「吸毒為破壞正常生活的元兇」、「對毒品難以

割捨但又急欲擺脫的兩難」、「吸毒不是大不了的事」,而這三種戒癮認知型

資料來源:引自程冠豪(2005),16;Beck, Wright, Newman, & Liese, 1993, p.44.

參、 社會認知論與戒癮信念

選擇用社會認知論來探究戒癮信念之原因,研究者認為環境因素與個 人信念是相互影響的,閱讀許多新聞專題中的戒癮故事,發現環境中的人、

事、物能夠讓一個人開始省思,也可能放下對藥物的執著。

簡珮如(2012)透過對國內毒癮用藥信念之研究整理發現,大多是概括 性地針對毒癮者的吸毒信念探討,國內並無針對各戒癮階段探究其用藥信 念,唯有更仔細去釐清戒癮各階段之用藥信念,而非只是廣泛性的認知理解

,對於毒癮者的戒癮治療才能提供個別化處遇。在文獻的閱讀上較無法充分 的得知戒癮階段之用藥信念,因此會透過理論與戒癮、復發歷程之中探討其 戒癮認知的形成原因。

聯合報針對藥癮議題寫出戒癮故事(黃信璁等人,2017):

一、 阿德說:「有一天,我聽到媽媽對我朋友大吼『你們不要再來毒害 我兒子了…』」當時睡夢中的他聽見母親的聲音,因此決定想要改 變原來的生活,找一份固定工作;到加油站應徵因站長的一句:「 年輕人明天就來上班」也因此讓自己感受到被祝福,好像可以重新 開始」。

二、 阿飛說:「我把過去不會做的事擺到生活中,朋友圈開始不一樣。」

三、 小海說:「不想讓罹癌父親一再失望」;「如果可以重來,我希望找 個有興趣的課程好好讀,才不會像現在這樣,一個字都不會寫。」

從第一節中透過文獻的討論中,發現了從用藥到濫用甚至成癮是一個 漸進的歷程,其中包括了許多生理、心理、社會化因素促使成癮的產生,而 第二節開始了解了整個成癮歷程包括了戒癮與復發歷程,其中復發的概念 來自個體在光譜兩端的抉擇,此時的思考符合了戒癮歷程中的沈思期,而抉 擇背後之因素是本研究想要探究之議題,在復發抉擇過程中,自我效能佔一

決定性之因素,會透過環境而產生,個體是否能因應受藥癮誘因之環境,此 能力為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又會受到信念之影響,因此透過社會認知論來 了解影響認知之因素。

Bandura 提出社會學習論,強調個體行為受到環境中別人的影響,個體 不必靠直接經驗,只需要經由觀察模仿即可建立新的行為或改變舊行為(引 自程冠豪, 2005)。社會學習理論的另一個重要觀點,就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體對自己有無能力達成目標之信念,會影響目標的達成。

當個體有較強的信念或相信自己有能力能達成目標時,將會達成目標的可 能性會較大,反之,當自身效能或自信心不足時,容易想要放棄,進而達成 預期達成之機會較小(張宏哲、林昱宏、劉懿慧、徐國強、鄭淑芬譯,2013

)。

施教裕(2012)說明了社會學習論中所提出之「ABC 典範」,強調標的 行為的學習及改變,可透環境中進行和完成,故藉由正面增強的前置事件及 其所導致事件的正面經驗結果,即可重新塑造新的正向行為。Bandura(1978

)認為,影響個人行為(Behavior, B)的焦點在於個人因素(Person, P)與 環境因素(Environment, E)並將這三個因素之關係予以串聯,形成 PBE 互 動模式(圖 4)。莊雪華、黃繼仁與江佳勳(2014)說明此模式強調個人認 知與外在行為的彼此影響,而行為產生後又會形成個人之認知、想法、信念

,其中環境因素意指個人之外任何能影響其個人之客觀因素,如同儕激勵、

家庭關係、生活壓力等;而個人因素意指個人特質、動機、意識判斷及有意 圖之行動等,個人主要係透過符號能力、預知能力、替代能力、自我調節能 力與自省能力等五種基本能力的運作,來驅使、調節與維持其行為。

圖 4 PBE 互動模式

資料來源:Bandura, A. (1978), p.345.

而 Bandura (1978)說明 PBE 互動模式強調三元的相互作用,且發現環 境條件與行為是相互作用,這三個互相作用因素也會因個人而異,在不同情 況下會有所不同,某些情況下,環境條件對於行為起了強大的行為制約作用

,形成重要決定因素,例如:如果人們跌落很深的水裡,無論他們的認知與 行為可能是獨特且多變的,他們會立即開始游泳之行為,因此有時行為將是 相互系統中的重要因素。莊雪華等人(2014)說明個人行動不僅會受到行為 後果與環境條件之控制,也會受到個人認知歷程之影響,個人有一部分為環 境之產物,但同時個人能夠選擇、創造與改變環境之能力,因此也是環境之 創造者。

從 PBE 互動模式中可發現個人與環境的調節進而形成行為產生,而行 為產生將形成另一新的認知出現,從第二節中討論的復發歷程認知行為模 式中,Marlatt 與 Gordon 說明復發現象會因自我效能(self-efficaacy)、結 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ies)、因果歸因(attributions of causality)及決策 歷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es)影響復發的可能性,而這四個因素強調整 個環境對於個人認知的影響,因此研究者嘗試透過社會認知論之概念解釋 復發之情境,受到那些因素之影響,進而了解戒癮信念是如何產生。

個人行為

(Behavior, B)

個人因素(Person, P)

環境因素

(Environment, E)

從蔡教仁(2008)的研究結果顯示,毒品經驗與戒癮認知之間的關係,

從蔡教仁(2008)的研究結果顯示,毒品經驗與戒癮認知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