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次大戰後,臺灣農業產銷設施受嚴重破壞,農業生產環境惡化與農業生 產萎縮。不過在政府與農界人士努力下,在民國 40 年(1951)初,生產即恢復 戰前水準,之後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農業發展持續穩發展。1神岡鄉的農業配 合政府政策的推動,並且發展地方產銷農產品,以下將討論神岡鄉在戰後農業 各項的發展。

第一節 農業政策之演變

就臺灣整體經濟發展而言,工業化早在日本統治期間即已萌芽,昭和 14 年

(1939)時,工業生產總額已超過農業生產總值。至昭和 16 年(1941)太平洋 戰爭爆發,臺灣成為日本軍方南進的基地,大力發展軍需工業,使臺灣工發展 更為迅速。但由於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失敗,致使臺灣的工業在戰爭時亦受到 嚴重破壞,以及原料資材輸入困難,生產陷入停頓,導致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 經濟退回農業經濟為主的社會。民國 38 年(1949),國民政府遷台,沿襲了日 本殖民地式的工業化政策。先行發展農業,實施土地改革,提高農民生產意願,

積極增進農業生產。並且自民國 42 年(1953)起至民國 61 年(1972)為止,

共計實施五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在「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 業」的策略下,農業生產雖然在數量上有增加,但針對農業及農民的財稅政策,

卻是用來「擠壓」農民,增加其負擔。

在「農業培養工業」的策略下,在民國 52 年(1963)工業生產佔國內生產 毛額的比例,再次超過農業。自此之後隨著經濟成長與工業發展,加上政府採

1 江榮吉,<臺灣近代農業之發展>,《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146。

取「重工輕農」政策,導致臺灣的農業結構從根部起的大變革,農業生產自民 國 57 年(1968)開始長期衰退,至民國 75 年(1986),農業總生產僅佔國內生產 毛額的 5.6%。

戰後臺灣農業發展隨著臺灣農業政策的改變而演,這時期重點大致可分為

(1)增產糧食、掌握糧源以及穩定糧價(糧食產銷統制)

(2)扶植自耕農(農地改革)

(3)改進農民組織(農會與合作社合併改組)

(4)農業培養工業發展(低糧價及低工資政策)

(5)促進農業現代化(研究發展農業新科技)

(6)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新興作物)

(7)加強農村公共設施

(8)提高農民所得 2

根據吳田泉《臺灣農業史》,他將戰後臺灣的農業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茲介紹如下:

壹、重建時期-民國 34 年至 42 年(1945-1953)

戰後初期,生產尚未恢復,物資奇缺,物價暴漲,人民生活困苦,農業的 重建工作,一直到民國 36 年(1947)二二八事件後,撤銷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正式成立臺灣省政府,並由徐慶鐘任農林處長之時,開始積極展開農業重建工 作。戰後臺灣由於戰時受到破壞,肥料生產停頓,進口受阻,生產困難,糧食 缺乏,加上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二百萬人,使人口急遽增加,必須加速恢復生產,

以提供足夠的糧食。此時期的農業發展,以生產設施的重建以及加強增產為目

2 吳田泉,《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頁 373-375。

標,加強米、糖增產,以爭取外匯。由於農政當局與農民共同不斷努力,臺灣 農產在短時間內,恢復戰前的水準,且大都超過日治時期的最高紀錄。且農產 迅速恢復,不僅可滿足國內需求,並且還有多餘可供外銷,其所獲得之外匯成 為工業化初期機器設備所需資金得主要來源,因此戰後農業是促進臺灣經濟發 展的主要原動力。

在農業生產恢復之後,臺灣農業發展重心,進入推行「健全組織」、「建立 制度」的階段。其目標有三:

(1)健全農業組織,使農業試驗研究與農業行政配合,農業推廣系統與組織化

(2)積極養農業技術人才,研究發展農業新科技

(3)建立國際水準現代化農業,使臺灣居於亞洲熱帶農產的領導地位

民國 39 年(1950)元月,台灣省農林處升格為農林廳,重新整理農林行政機構,

統一事權,以配合新農政。另外一方面,調整農林水產試驗機構及各區農業改 良場,改隸農林廳,將農業試驗與推廣教育合而為一,又實施農會與合作社合 併,改組成省、縣(市)、鄉鎮三級制農會,並在各基層設置農事小組,繼續推 行改進工作,使農會成為農民團體,並接受農林廳的指導監督。

戰後初期臺灣農業能夠迅速發展,是在小農制度之下,建立嚴密的組織,

聯繫農業經濟活動,有效的創造利用進步的技術,以克服生產環境,達到增產 的目的。3

貳、成長時期-民 43 年至 56 年(1954-1967)

此時期為臺灣農業的快速成長時期,亦為農業支援工業發展,經濟起飛的

3同註 157,頁 373-375。

時期。臺灣農業生產在戰後的恢復工作進行順利,且實施「耕者有其田」,使大 部分農民成為自耕農,提高生產意願,並透過各鄉鎮農會的農事小組,全面推 廣農業教育,革新耕種技術,改善化學肥料、農藥施用方法,以及擴大水利與 其他生產設施。因此各種作物個別產量不斷提高,而且複種指數以及總產量亦 在民國 56 年(1967)達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此一時期成長顯著的作物有蘆筍、

高粱、香蕉、玉米、柑橘類、鳳梨、大豆、蔴類、樹薯,其次為蔥頭、茶、菸 草、小麥、甘藷、米,而原料甘蔗成長幅度最小。

隨著臺灣工業化的進展,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增加,生活水準提高,

對於果實、蔬菜的需求開始增加,在此時期的各項農產品中,增產最高者為果 實生產,成長率高達 14.5%,蔬菜次之,為 5.4%。但農業為了支援工業發展,

在財經政策方面,採取了低糧價政策、肥料換穀制度、隨賦徵購、教育捐及水 利工程費與推業推廣費用之分攤等,都是加重農民的負擔。

民國 43 年至 57 年(1954-1968)間,先後實施四期的「經濟建設四年計畫」, 目的是促進臺灣工業化。民國 49 年(1960)以前,工業發展政策採「進口代替」

的內銷導向,即進口工業所需的原料在國內加工生產,以內銷市場的需求帶動 了島內的工業發展。民國 42 年至 49 年(1953-1960)的工業平均成長率達 7.6

%,奠定了之後工業發展的基礎。農業部門為了支援工業發展,以出口農產品,

來爭取充裕的外匯。一直到民國 50 年中期,由於工業內銷市場狹小,改採「出 口擴張」的外銷導向發展策略,加上當時國際經濟穩定,出口擴張政策相當成 功,使工業生產在民國 52 年(1963)起,再次超過農業生產。在輸出貿易方面,

民國 41 年(1952)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佔輸出總值的 91.9%,其中米、糖二 項即佔有 77.7%;至民國 50 年(1961)米糖出口佔農產品出口的 33.2%,米、

糖在輸輸總值中大幅降低,到了民國 55 年(1966)更下降到 16.6%。輸出結構

上,不僅農工之間有巨大的改變,農業部門也有顯著的變化,特別時新興產品 洋菇、蘆筍輸出的快速成長,已取帶過去米、糖在輸出農產品的地位。

在這段期間,臺灣農業發展的重點,是以加強增產,達成糧食自足,提供 農業資源,支援工業化,拓展外銷,爭取外匯,促進經濟發展。但在農家經濟 方面,卻少被重視,農家所得與非農家所得相比,反而有逐漸偏低的趨勢,這 也導致後期農業發展的衰退。4

參、衰退期-民國 57 年至 69 年(1968-1980)

此時期為臺灣農業的衰退期,也是農、工業發展不平衡時期。臺灣產業結 構在此時期急速轉變,是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的階段。在民國 40 年(1951)

在農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的 56.7%,至民國 75 年(1986)已降為 17%。

戰後農業發展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成長後,但到了民國 57 年(1968)以後,由於工 商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農業工資急遽上升,農用資材本偏高,農 產品價格不穩定,農民所得偏低,以及國外農產品進口等種種因素,導致臺灣 的農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為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政府積極推行農業 機械化,來降低勞力工資的支出,但在開放大宗農產品進口之下,使農產品相 對價格持續降低,抵銷了機械性技術創新的利益,農民無利可圖,被迫放棄利 用間作、裏作,耕作趨於粗放,浪費不少農地資源。

這段期間,由美國進口大宗穀物(主要為小麥、玉米、黃豆等)每年平均 達 400 萬公噸,不但影響國內稻米的產銷,更剝奪農民兼種雜糧的收益。加上 公營企業的臺糖公司與大宗穀類進口商的民營企業,乘便兼營大養猪場及養雞

4 同註 157,頁 379-383。

場,其規模既大,成本也低,因此生產遠比一般農戶養猪、養雞的副業更加有 利,使得農家養猪、養雞備受打擊,這也是造成農民所得偏低得原因之一。

臺灣農業長期衰退的原因,基本上由於農業與工商業發展不平衡所導致,雖然 政府對於臺灣農業面臨的困難,提出相關對策,如民國 61 年(1972)宣佈「加 速農村九大重要措施」;民國 62 年(1973)設置「糧食平準基金實施保證價格 計畫收購稻穀辦法」;民國 64 年(1975)頒行「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民國 67(1978)推行「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 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畫」,但皆未能貫徹落實施行。5

肆、變革時期-民國 70 年至民國 79 年(1981-1990)

此一時期吳田泉稱為「臺灣農業結構的變革時期」,亦是農產生產持續衰 退,農產貿易逆差急遽增加,農業問題急遽惡化的時期。政府農業政策仍有缺 失,以及美國農產品的大量湧入傾銷,使臺灣農業發展面臨嚴重打擊,農村社 會面臨崩潰的危機,引發農民自力救濟運動。

政府雖然陸續推行因應政策,如民國 71 年(1982)的「加強基層建設提高 奴民所得方案」;民國 74 年(1985)「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培育 八萬農業大軍」以及「發展精緻農業」,但是效果不彰。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衝 擊下,大量的外國農產品,特別是美國,持續不斷將大量穀物、水果向臺灣傾

政府雖然陸續推行因應政策,如民國 71 年(1982)的「加強基層建設提高 奴民所得方案」;民國 74 年(1985)「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培育 八萬農業大軍」以及「發展精緻農業」,但是效果不彰。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衝 擊下,大量的外國農產品,特別是美國,持續不斷將大量穀物、水果向臺灣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