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至康熙 38 年(1699)吞霄土官卓个、卓霧、亞生因不滿漢人通事征派無虛 日,從而率眾反抗,殺通事及其同夥十數人。清廷為鎮壓這次反亂,派遣兩標 官兵以及北路參將前往征討外,並且調動南部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四社番為前 鋒,然而四社番死傷者眾,征討無力。最後只好派人約舊社土官阿莫率領岸裡 社番,自吞霄山後包抄,才得以平亂。由於岸裡社社番善戰,在此之後的動亂,

均協助清廷平息動亂,屢建奇功(見表 3-1-1),清廷極力鼓勵「生番」岸裡社 民歸附,在康熙 54 年(1715),清廷因功授阿莫為岸裡社大土官,諸羅縣並頒 給「信牌」。4(見圖 3-1-1)

在同年(康熙 54 年),在漢人鼓勵之下,岸裡社與土官阿莫聯合阿里史社、

拺社、烏牛欄社與樸仔籬社

,共同向清廷請墾大甲溪南岸臺中盆地大部分土地,

而在次年獲得諸羅縣的批准與曉諭。

土地範圍為:

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甲溪,東南至阿裏史,

西南至捒加頭。

5

「東至大山」即今豐原市觀音山,「西至沙轆大山」即今大肚山,「南至大姑婆」

即今西屯,「東南至阿里史」即今潭子鄉,「西南至捒加頭」即今西屯市水堀頭。

阿莫與有大甲溪,臺中盆地北部廣大未墾地,其中現在神岡鄉一帶的原野,昔

2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臺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頁 44。

3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臺灣風物》42(4),頁 162。

4 同前註,頁 162;蔡志展,《神岡鄉志.緒論》(2007 年未刊稿),頁 1-9 至頁 1-10。

5《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頁 764-768。

稱「阿河巴草埔」,屬於巴宰海族社群的活動地域。6阿莫的土地請墾能夠被官 方所接受,與岸裡社屢次協助清廷平亂所建立的軍功息息相關。7

圖 3-1-1 諸羅縣委用阿莫土官之信牌

資料來源;轉引自陳炎正,《神岡鄉志,史略篇》(2007 年未刊稿),頁 3-25。

6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南投:省文獻會,1984)頁 69、頁 82。

7 同註 52,頁 41。

表 3-1-1 岸裡社助官平亂年表

獻》,1983,頁 150。(本表轉引自: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臺 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頁 40。)

岸裡社的請墾雖然獲得官方的同意,但取得之土地西半部為大肚、沙轆、牛 罵等拍暴拉族的祖遺鹿場,8因此岸裡社取得土地之後,曾與拍暴拉族發生土地 所有權的糾紛。從康熙 55 年到雍正 10 年(1716-1732)的十餘年間,兩族為了 土地爭奪不已而構頌公庭,導致大甲西社林大武厘、牛罵沙轆社加已等共同作 亂,岸裡社頭目敦仔與張達京督率社民協助追剿,並擒獲歹「番」解案的結局。

9

岸裡社穫得土地所有權後,阿莫為了便於統治,從原居地大甲溪北岸蔴薯 舊社大舉南遷至今神岡鄉的大社村與岸裡社一帶。阿莫之所以大舉遷移聚落,

也與自然環境有關,岸裡社番原居地蔴薯舊社,地處大甲溪河床北岸大甲、大 安兩溪之間的后里臺地東部,地勢約海拔 90 至 100 公尺間,臺地上的赫土層呈 緩斜起伏,大多為旱埔,並不適合農業發展。另外一方面,舊社臨近大甲溪岸,

常遭水患清害,常遭水岸侵害,因此移居大甲溪南岸較佳的環境也是較理想的 抉擇。10

岸裡社土官阿莫因屢建軍功而成功獲得大甲溪南岸臺中盆地大部分土地,

不過阿莫等請墾的動作並非主動之行為,學者認為以當時僅會簡單農業生產技 術的平埔族人而言,對於土地利用的知識是相當有限的,且缺乏土地所有權的 觀念,其主動請墾的行為應與漢人張達京的建議有關。11

張達京,字振萬,號東齋,原籍廣東大埔縣人(見圖 3-1-2)。來臺初期,

先至彰化平原一帶,然後北上與舊社巴宰海族交易,與土官阿莫交好。康熙 50 年(1711),番社部落突然發生瘟疫,張達京略懂醫理,以草藥為番民治病,成

8 同註 52,頁 42。

9 同註 53,頁 160。

10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頁 299-300。

11 同註 52,頁 43。

功治癒眾人,社民感激之餘,乃與張達京結親,遂成為「番駙馬」。雍正 3 年

(1725),清廷需要有才幹人才來熟悉番人民情,教化歸化番民,遂以張達京「熟 諳番情,精通番語」,而且「撫綏招徠」之功,被任命為岸裡社第一任通事。張 達京上任通事以來,不僅負責教化社民,往後並以其特殊身份(番駙馬、通事、

業戶)為己廣置田地,招佃開墾。因此張達京在岸裡社的重要政策決定均有其 一定影響力,如歸化、請墾或是南遷大社,尤其以南遷之後的土地開墾,如下 埤、上埤的開築,更是加速臺中平原的農業發展。12

圖 3-1-2 岸裡社首任通事 張達京

資 料 來 源 : 陳炎正,《神岡鄉志.史略篇》(2007 年未刊稿)頁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