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康熙 22 年(1683)年清軍攻取臺灣成功,臺灣設立一府三縣,岸裡社雖隸 屬諸羅縣,但在康熙 27 年(1688)知府蔣毓英所纂的《臺灣府志》云:「若半 線以上,則非使令之所能及也」,顯示清廷在大肚溪以北,包括岸裡社,尚未獲 得控制。8康熙 38 年(1699),發生吞霄社反漢事件。清廷派兵,而北路參將常 太,誘使岸裡社番從山後包抄,吞霄社之亂才得以彌平。9康熙 54 年(1715)

岸裡社頭目阿莫委授為岸裡九社之土官總領,次年此以阿莫為首的岸裡五社,

包括岸裡社、烏牛欄社、樸子籬社、阿里史社和掃捒社,10請墾臺中平原中北部 的開墾獲得允准,土地範圍為「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

北至大甲溪,東南至阿裏史,西南至捒加頭」,此為岸裡社獲賜土地,取得使用 權之濫觴。11

岸裡社土目在取得大片墾地之後,從大甲溪以北之地(今臺中縣后里鄉)

南遷,移居到神岡鄉大社村和岸裡村一帶。在神岡鄉及附近地區發展成「岸東」、

「岸西」、「岸南」、「西勢尾」、「蔴裡蘭」等所謂岸裡五社,形成後來的「岸裡 大社」。因阿莫的大土官地位,使他的勢力不斷擴張,其範圍及於今豐原市的「葫 蘆墩社」、「崎仔社」、「翁仔社」,再加上在后里原居地的「蔴薯社」,就成為一

7 同註 32,頁 166-168。

8 蔡志展,《神岡鄉志.緒論》(2007 年未刊稿),頁 1-6。

9 翁佳音,頁 164。

10 蔡采秀,<臺中地區的拓墾組織與產業開發>,《中縣文獻》,第六期,頁 45。

11 洪慶峰總編,《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頁 99。

般所稱的「岸裡九社」,12岸裡九社的分佈大約如下:蔴薯屯舊社位在今后里鄉 舊社,岸東社、.岸西社、岸南社約在今神岡鄉大社、社南、岸裡等村;蔴裡蘭 社、西勢尾社在今神岡鄉岸裡村;翁仔社在今豐原市翁社、翁子、翁明等里;

樸仔籬社則在今豐原市朴子里。13

圖 2-2-1 岸裡社蕃把守之圖

資料來源:轉引自陳炎正,《神岡鄉志.史略篇》(2007 年未刊稿),頁 3-26。

12 同註 35,頁 1-7。

13 同註 37,頁 45。

在岸裡社各社入主定居在神岡、豐原一帶後,臺中平原的拓墾就掌握在該 族與漢人張達京家族手中,在乾隆年間協助清廷四處平亂,勢力達到高峰。乾 隆 56 年(1791)清廷設番屯,岸裡社番擔任北路千總,大肚、沙轆以及牛罵等 社,則被編組為阿里史小屯,隸屬岸裡。不過約在 1920 年代嘉慶、道光年間以 後勢力以後走下坡,取而代之的是漢人的土豪勢力,到十九世紀以後地方勢力 完全由漢人所掌握。14

從雍正年間開發的「下埤」、「上埤」到道光年間開發的「下溪州圳」,漢番 以「割地換水」方式合作,帶動整個神岡農業經濟的發展。漢業戶與番業戶分 別招佃開墾,社會上形成大租戶、小租戶與佃農之間的關係。跟著粵民的腳步,

漳、泉墾民緊追於後,使神岡鄉到乾隆年間,已經是一個多元族群的漢文化社 會。15

神岡鄉的地名由來,起源於清領時期。最早稱為「成崗庄」,成莊時間應該 在雍正到乾隆初年間(1733~1760),阿河巴草埔經過水圳開發之後;而到嘉慶年 間(1796~1820)稱「神崗庄」。道光前期(1821~1836)則改稱「新廣莊」並紀錄於 當時《彰化縣志》的官書上。這個改變,陳炎正認為「隨著大批泉州人移墾神 岡地區,竟將客家『神崗』諧音訛傳為『新廣』而沿用至今」,是值得參考的。

至於「成崗庄」、「神崗庄」、「新廣莊」、「新崗庄」、「神崗」、「神岡」、「神講」、

「神降」,無論是北京話、閩南話、客家話發音,都非常相似,值得進一步探討。

16

神岡鄉的地名起源於清領時期的一個聚落名稱,目前神岡鄉境內的許多聚

14 同註 32,頁 160。

15 同註 35,頁 1-9。

16 同註 35,頁 1-15。

落亦在清領時期即陸續形成,根據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17,對神岡鄉聚 落發展的說法,神岡鄉各聚落形成時間與地名之由來可能如下:

「大社」 :地名昔稱「岸裡大社」 ,日治時期勘查土地,改稱「大社」 。在雍正元年 (1723),已是平埔族大聚落。 「望樓」就是「望寮」是大社的瞭望台,築 有望遠寮,曾是漢番的交易中心,在今高速公路豐原交流道附近。

*「社口」 :社口村萬興宮建於雍正 12 年(1734),證明當時已成莊,且具有規模。

*「三角仔」 :原是客籍移民稱作「三閣仔」 ,在乾隆 36 年(1771)漳州詔安人呂祥省入 墾前就已成莊。

*「北莊」 :其地名之由來,是因位於張達朝(張達京之兄)率客籍移民所開發的「大 埔厝莊」(今潭子鄉大富、大豐兩村)之北而得名,為早期開發的據點,成 莊也不遲於乾隆初葉。

*「圳堵」 :又名「圳島」 ,該村土地祠有乾隆 40 年(1775)香爐刻有「浮圳莊」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