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臺灣竹材的現代創新(1987 -2018)

第四章 戰後臺灣竹製品的工藝傳統與現代創新(1945-2018)

第二節 戰後臺灣竹材的現代創新(1987 -2018)

民國 61 年-76 年 (1972-1987) 外銷竹製品到達鼎盛因應外銷農產品需求,

圖 12 老師傅,為傳統編竹工匠的工作場景,影像中座落在層層疊疊的大型竹 編容器中的老師父,以純熟的技法,依容器大小,手工生產一件件獨一無二的 竹編製品。

小結,此時期依著產業發展,包括農業、礦業等,竹製品隨之發展出更多 用途的盛裝器。而同一形狀尺寸的竹器,可以盛裝各種不同內容物,像是曝曬、

收納、搬運、工作檯面等,依功能有著多樣性的使用搭配方式。

第二節 戰後臺灣竹材的現代創新(1987 -2018)

竹製品在生活型態改變後,內需市場及外銷市場,皆呈疲弱,除了工業大 量生產的替代品取而代之,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竹工藝產品因人力成本低、具 價格競爭優勢,取代臺灣的外銷市場需求。依據〈臺灣竹材與竹產品進出口現 況分析〉,竹編產品的進口量統計,2003 年至 2013 年逐年成長,達兩倍以上。

進口國家來源依據 2010 年統計,越南占 65%,中國占 30%。 顯示臺灣日常生 活竹製品的需求仍有,因自產內銷成本太高,業者多以進口竹製產品內銷。 反 觀臺灣竹編製品出口統計,自 2003 年至 2013 年,總出口下降,2013 年出口量 為 2003 年 6%,出口國以印尼、日本降幅最多。2013 年的竹製家具出口量至 2003 年,也降近 10%。176

176 林俊成、黃名媛、鄭伃萍,〈臺灣竹材與竹產品進出口現況分析〉,《臺灣林業》10 月號,

(2016),依據財政部關務署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庫整理

67

表 4 竹材與竹產品出口價值與類別 (2003 年-2013 年)

資料來源: 林俊成、黃名媛、鄭伃萍,2016年,〈臺灣竹材與竹產品進出口現況 分析〉,《臺灣林業》,10月號,依據財政部關務署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庫 整理。

臺灣竹藝約可分為傳統藝術與創新工藝。傳統藝術以延續傳統手工編織的 竹編創作。現代工藝以設計師與竹藝師或竹材加工者合作,完成以竹為材的設 計作品,設計與生產分工。以下將依據材質性、功能性、藝術性的表現,進行 探討。

一、 傳統藝術

以傳統編織為基礎,製造者在花器、盤、籃子及其他容器上,以不同的編 織方式,來呈現作品的藝術感,作品則以觀賞為主,功能性較少。竹編製作過 程,圖14 為顏水龍於《民俗臺灣》工房圖譜單元中說明,一是席地而坐,剖竹 為竹編技術中最難之處,也是決定竹編器物的好壞。二是竹藝師傅剖竹時的手 腳並用,先將竹材前端剖開,用右腳食拇指夾住竹簧一端,右手握住另一端藉 此將竹材撕開,同時左手食拇指握住竹篾兩側剖開處,藉以調整角度並控制竹 篾的厚度。

68

圖 15 工房圖譜-竹細工

資料來源:《民俗臺灣》第三卷第四期 (1943 年 4 月 5 日)

編織技法有以單一編法,以重複的幾何圖形,採均衡表現,以呈現美感 ; 或以粗細交錯編織,增加層次感,以圖像呈現於器物上; 或以漸層線條的編織 手法; 或以進階的斜編法及間插法表現。藝師背景及作品特色分述如下,就藝 師選擇上,以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有黃塗山177, 李榮烈

178、 張憲平179

黃塗山,1926年生,南投縣竹山鎮人,為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第二期學 生,師承池田信一及二神先生,作品特色以傳統技法為基礎,以單一編織,以 均衡呈現美感,亦有粗細編織,增加層次感,以圖像呈現在器物上,作品如圖 15 花器、燈飾,傳承弟子有邱錦緞、林秀鳳、葉寶蓮、涂素英等。李榮烈,

1936年生,南投草屯人,於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學習竹藝。將漆藝與竹編結合,

籃胎漆器茶具,茶盤以人字三目編製,茶壺茶杯以山道紋編製,以竹密邊上漆,

突破了竹編容器無法裝液體的限制,提昇竹器具的用途,傳承弟子有徐暋盛等。

張憲平,1943年生,苗栗人,祖父家中經營藺草編織涼蓆,知名於苑裡,父親 開立工廠,生產手工織草蓆,耳濡目染下自學。張憲平繼承家業,提及 1973 年竹編已是沒落產業,當時生產竹編燈籠僅剩關廟一家,三十餘歲自學竹藝編

177民國94 年工藝歸屬於民族藝術,主管機關為教育部,為傑出工藝匠師設置「民族藝術薪傳 獎」與「重要傳統藝術藝師」,黃塗山先後於民國82 年與 87 年獲獎。

178105 年度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人士竹工藝籃胎漆器 179105 年度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人士竹籐編

69

織。作品特色擅長以虛實對比、鏤空來突顯竹編的特色,以幾何、交錯、漸層 及圖案線條編織手法,保有作品的輕、雅、滑、韌,傳承弟子有潘三妹等。

小結,在竹編藝術作品,創作者在作品器腹上展現技巧,有以對稱、規律、

統一的編織方式,展現如雕刻般的圖案。或以竹編疏密鏤空呈現竹子特色,如 張憲平。有以融合多種編織技法,如吳盛宗。或是與異材料的結合,如李榮烈。

圖 16 矢紋花器 圖 17 仕女包、斜紋長皮夾、斜紋零錢包

資料來源: 國立工藝研究所 黃塗山,1996,47 x 28x 15 公分。材質/ 桂竹。技法/矢 紋編織,左右對稱。南投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 邱錦緞,2016,35x27x14 公分 (後立),

11.5x2x19.5 公分(左前),10x5x9 公分(右前),材 質/桂竹、皮革、拼布。技法/斜紋編織。南投

二、 創新工藝

另外,以竹子為材,透過加工技術層壓,製作生活用的產品,包括文具、

家具等。風格可呈現典雅樸實、自由流暢等多樣變化。設計師將設計納入產品,

同時需考慮竹子的耐久性、美觀性。例如劉文煌以隱藏竹扣鎖與插榫,無螺絲,

自行創作文具盒、提籃茶組、玄機盒、百寶箱等,自立品牌,經由百貨公司打 開通路。空間設計師張文信,以層積竹材為材料設計家具,層積竹材以數片竹 片膠合而成,可以增加板材使用面積。

圖 18 禾園果盤

70

大禾竹藝工坊,2018, 300x275x20mm,材質/ 層積竹材,南投

戰後初期,著力於工藝的教育推廣,藉此培養國人美感,首推顏水龍。臺 灣竹編器物,在日治後期已稍有生產規模。金關大夫曾發表多篇文章180,表達 其觀察臺灣竹器的獨特風格,與日本細緻工法不同。顏水龍在《臺灣工藝》181 中,提及臺灣工藝具有天然、手工、簡單的特質,正吻合國際市場的喜好。從 生產外銷來看,戰後時期進入工業大量生產,手工產品的替代品增加,產品需 強調差異化,由需求方提供設計藍圖,臺灣手工業代工生產,無需生產者構思 產品設計,林媛婉提及「臺灣工藝產業所出產的器物基本上並不與臺灣人民的 生活方式相關。」182 長期代工下將扼殺原生創作,與生活脫節。對於臺灣庶民 的審美觀,顏水龍曾撰文表示,「早年臺灣的百姓生活在飢寒當中,幾乎每個 人都必須拼命的工作,才能得到溫飽的情形下,要他們欣賞繪畫美術,是很奢 侈的期望。」183,顏水龍終身致力於工藝教育、工藝生活的推廣,他相信從生 活器物中體會美,來發展臺灣風土特色的工藝。本論文所探討的竹器, 長時間 的累積下,已發展成簡易、多功能的竹器產品,實用性所傳遞的美感,不同於 藝術性的層次。顏水龍提及「希望讓大家開發鄉土資源、製作生活器物,將美 的要素注入生活感覺中。這件工作,直到現在,我仍然不死心,仍盼望臺灣能 發展自己風土特色的工藝品、注入現代生活的每一個空間中。我始終確信,美 必須活在生活中,而不是博物館、或美術館。」 在推廣庶民美學,透過生活器 物,是最為直接且能潛移默化。

180 金關大夫對臺灣竹器文化感想,以散文〈竹〉(1939)、〈臺灣的竹製品〉(1941)、〈竹細工之 村〉(1942)、〈臺灣工藝 瞥見記〉(1942)。

181 顏水龍,《臺灣工藝》(1952),頁 107。

182 林媛婉,〈臺灣工藝研究的議題-一個後殖民文化論述的觀點〉,《設計學報》第 9 卷第 2 期(2004)

183顏水龍,〈生活的美〉,《藝術家》第218 期(1993 年 7 月),頁 384-5。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