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獻分析法

依據史料了解臺灣竹製品發展的歷史脈絡。自有竹工以來,其身分皆為一 般庶民,無留下當事人的手稿或日記等,第一手資料以當時的統計資料,例如 殖產局及政府統計書,以及報紙報導、圖錄照片、私人藏品、製造者的訪談自 傳,透過傳記中的口述訪談,與所蒐集的文獻進行分析,來完善史料蒐集。第 二手資料包括各時期的地方縣志、期刊、私人日記及著作及政府出版品等。

(二) 訪談法

除了透過文獻分析,了解當時期的竹器與生活的關係,對於現代生活中的 竹器發展,以訪問方式,擬定採訪大綱,並事前與受訪者溝通採訪內容,逐字 記錄。受訪對象選擇,以製造者及公部門進行深入訪談,採訪曾任工藝所所長,

目前兼任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翁徐得教授,以及早期從事竹編研究調查、目前為 漆藝家黃麗淑老師。採訪製作者同時也在地方縣市開立的竹工藝課程之中生代 竹藝老師,技術橫跨竹編、竹家具及大型裝置竹藝術,師承李榮烈的徐暋盛老 師,以及新生代竹編老師陳詠笙,師承涂素英。在公部門部份,採訪工藝研究 中心技術組組長姚仁寬。另外整理關廟地區,臺南竹協會理事長張永旺於 2016 年的廣播稿。原訂採訪對象包括,師承張憲平的潘三妹、曾與日本設計師合作 的邱錦緞,皆為女性,但因故無法受訪,甚為可惜。對製造者、公部門兩者設 計不同的問題。採訪製造者,以基本資料、學習歷程、發展經歷、對市場的看 法及未來規劃,進行開放式訪談。採訪公部門以基本資料、教育推廣、地域推

16

廣、產業扶植與創新、民眾認知進行開放式訪談。依據採訪結果整理出共同主 題,包括(1)竹子特色、(2)技藝傳承、(3)竹材取得、(4)生產與市場、

(5)工藝與設計、(6)生活器物、(7)社區推動之七個主題,希望透過採 訪來了解目前竹製產業發展遇到哪些問題,國內市場供需狀況,竹技藝的傳承 現況,政府協助推廣及產業媒合的情形,以第一的訪談資料,了解目前竹製產 業,以提供竹工藝發展的建議方向。

二、研究目的

(一)在自然條件、材質應用上,更精確地為臺灣竹製品定位。

(二)嘗試找出臺灣竹的文化本質。從臺灣傳統竹製品在生活及節慶習俗的應 用,探尋器具本身所隱含的臺灣特質。

(三)透過歷史軸線來看臺灣竹製品的發展,以文獻研究分析臺灣竹製品一度 興盛外銷,與當時的政府政策及民間發展有何關聯性,作為現今推廣竹工藝與 創新的參考。

章節安排上,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依據江韶瑩在〈臺灣工藝之美〉文中 提到構成臺灣工藝樣貌40,由幾個主流文化累積而成,包括漢民族文化、閩粵 地方文化支脈、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文化、日本大和民族以及大中國文化。其中,

因臺灣原住民的竹器,在未受漢人移墾前,早已在生活中使用,與漢人的風格 技法不同。漢人移墾後,與臺灣本島風格技術相互揉合,帶入閩粵地區的風格,

故在第二章的安排,先探討臺灣竹子自然特質,不同竹的特性製作成不同用途 的竹器。再者,南島語族的竹器,乃至於漢人,探討不同生活型態孕育出的生 活器物,各自呈現不同風貌。第三章,日治時期獨立一章進行探討,由於日治 之後開始有竹製品的外銷,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簡易的編織生產,已是普遍的現 象,且開始有較完整的數據紀錄貿易。因為當時臺灣本島對於竹製品及外銷對 竹籠器需求量增加,因有大量的勞力進行製作,供給無虞。在生產傳承上,日 治前期,竹器改良工場登報招生,以一年為期的有薪受訓吸引學徒。日治後期,

40江韶瑩,〈民族心、鄉土情、工藝大獎〉,《臺灣工藝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17

始由日本政府成立傳習所,聘請老師開立課程,教導學生學習基本剖竹及進階 編織等訓練,開始建立有系統的傳授技術及美感。第四章,戰後時期為手工業 外銷從鼎盛趨於衰落,在生活需求的必要性降低後,竹製品則轉型成現代創新 工藝。第五章,竹工藝在臺灣的現況,透過採訪教育、公部門及製造者,探討 如何再一次地將竹製品融入生活之中。

18

19 面積,以印度面積最多(11,361,000 公頃),其次為巴西(9,300,000 公頃),中國排名第三

(5,444,000 公頃)從 1990 年到 2005 年,15 年間竹林面積成長幅度較大的國家為中國及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