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自有史以來即有文獻紀錄竹與生活的緊密關係,因全島竹的自然資源 取之容易,由於質地堅韌,以竹管、竹篾作為生活器物,製作各種功能性器具,

供日常生活用。從南島語族到原住民,應用非常多元,筒狀的竹作竹罐子以醃 獸肉、多個竹筒綁在一起汲水、竹酒杯不掛柄,筆者於 2017 年在烏來鄉遇到 泰雅族耆老,背著六腳眼背簍,空鬆通風的編織技法,可以裝農作物,販售農 作物的族人說耆老在部落有教竹編編簡單的器物。對於原住民或漢人而言,因 為生活需要,以各種編織技法,例如入口防漏設計以捕魚,口寬、口窄的設計,

粗編、細編的編法,提握及強化,製作者將工具的功能提升到最大,也最為實 用,顯示先人的智慧。而曾經為生活而存在的編織技能,漸漸因為生活型態的 改變,有可能會消失。

透過竹生活器物與產業發展的梳理,以下對於生活中復甦竹製品,提出幾 點建議:

一、竹材特質

臺灣因地形起伏大的關係,同時具備亞熱帶及溫帶氣候的竹種。竹遍佈全 臺,以西半部中低海拔為主要竹林範圍。臺灣庶民依竹的特性,用途不同,竹 子質地硬的,像是麻竹、刺竹,庶民取其堅固特性,用於住屋架構、大型工具 像竹筏等 ; 而質地具彈性的如桂竹,庶民取其堅韌、抗彎特性,用以製作家具、

編織器物。在地域上,也因桂竹面積較廣,臺灣庶民使用桂竹作為生活器物者 居多。質地柔軟的長枝竹,以日治時期的關廟地區,廣泛用於編織,關廟的器 物有竹笠、竹椅、竹篩等。

因環保意識的興起,以竹為材的產品,漸漸受到重視。同為亞洲地區竹器 產品輸出國家,近期中國及東南亞竹器以低價、簡易編織的竹器外銷,產品品 項以生活用具為主,臺灣自這兩地進口的竹產品,數量有明顯提高。日本竹工 藝則走精緻高端路線,銷售對象為收藏家。臺灣的竹工藝,以創意設計生活用

94

具,設計師設計與製作者生產,近年國際展覽有受到市場的注意,但產品品質 及大量生產上,仍需要更嚴謹的產品品質檢驗測試,以及量產的能力。

二、庶民生活及歷史脈絡

對原住民而言,利用自然資源製作生活用品,為最直接且自然不過的事,

原住民本著崇敬自然,與自然共存的信念,在生活及祭典上,依需要情境就地 取材製作工具,器形與漢人相似,在編織的表現上,則有不同的表現,像是高 山與平地生活型態、經常遷徙與否及各族信仰的差異。

漢人與竹的關係,顏水龍、江韶瑩及其他學者,認為臺灣竹工技術,可溯 及至閩粵移民臺灣的清朝時期,信仰文化也源自於閩粵地區,移民依照傳統習 慣製作工具,將之帶來臺灣,與臺灣當地自然產生技術交流。對臺灣本島人而 言,自清朝經日治至今,統治者的不同,對於竹製品的定位也不同。清朝末期,

已有臺灣地方的日常生活用品,成為精緻工藝者,為官員、文人、商賈回鄉時 贈禮親友的禮物,能作為代表當地的特產,表示產品有著技法精良、材料特殊 等特質,為原鄉所沒有的。但若臺灣本島中上階層需要精緻竹大型家具,除了 購買價高者的木材家具外,也會進口中國工匠出產的竹材家具。

日治時期,隨著統治者的更迭,竹製品的發展,除了延續在地物產特色,

成為日本人回國的伴手禮。日治初期,為展現日本施政成果,在多次的展覽會 中,竹器更成為重點宣傳的臺灣物產之一,可見竹器在日治時期為日本人重點 扶植的工藝產品之一。日治後期設立的竹山傳藝所,以開課方式教授竹編技能,

不同於以往一對一的師徒傳授、家族傳授的方式,是為有計劃地培育訓練,此 時培育的學員,如黃塗山、李榮烈以教授精緻、裝飾性的竹編作品,也有學員 朝產業發展。產品朝向裝飾性、技法的變化,來增加美感。自此開始有設計與 生產分工。日治時期農業仍為最大宗人口,南北向交通建設、西洋文化引進,

臺灣本島正開始朝向現代化的生活,日治末期有知識份子計畫推動造型文化運 動,試圖將原本屬於庶民的生活用品,以更多的活動及議題討論,讓民眾關注 工藝與生活的關係。

95

戰後時期,因政策因素及工業產品興起,政府鼓勵手工業外銷,手工藝產 業包括竹製品,因外銷導向關係,生產方式以代工滿足國外需求,此種模式漸 與原存在於生活中的使用需求脫離,此時臺灣本島生產人口,也有大幅度的變 化,從多數農業人口,轉向工業、服務業。經濟型態的轉變也影響了竹產品的 發展。竹曾為生活器物,精緻者則成為地方代表性的物產,像是嘉義竹器質優 遠負盛名,後歷經日本政府在展覽會中形塑竹為臺灣特色物產之一,戰後國民 政府力推手工業外銷,竹製品曾在國外市場熱銷過。

至今,因環保議題、文創產業尋找在地特色、設計師的創作素材,曾經消 失在生活中的竹器,又再度有復甦的契機。由生活中培養美感,是最為直接的 方式,日常生活使用手工製作的產品,為家庭裡最常接觸,經常使用的,在選 擇器物上,可透過大量的比較,了解產品的優劣差異。在使用時,開放感官純 粹與器物互動,從視覺感受器物的形體,色澤,從觸感感受材料的差異,從使 用上感受順適度,像是籃子的提握、碗口的大小、深度等,才能體會器物的美 好。公部門需要持續不間斷地以生活為中心,像食衣住行育樂的主題、或某項 工藝品的深度展覽,以歷史、人物為軸,透過展覽、議題的討論,讓民眾了解 臺灣工藝的價值,更懂得如何欣賞,進而使用。

三、產業現況

產業鏈上游供應商,近年因臺灣自製的竹產品售價過高,銷路有限,同時 從中國及東南亞進口的廉價竹製品逐年增加,導致上游竹材供應商,為求生存,

改作經濟作物或結束營業。因此下游竹製品製造商取得料源更加困難及單一。

竹製品的製造者以個體戶居多,即批竹材料後開始加工,收入狀況並非穩定,

有的個體戶製作兼銷售,設立門市自行銷售。或製造者單純只進行生產,舖貨 給通路銷售,通路有實體及虛擬,實體通路及網路平臺,皆依照產品售價再銷 售的百分比例或收取上架費用,目前有部分製造者採共同採購的形式,似顏水 龍所提工房概念,而教學及生產則各自經營。另外也有少數以企業形態經營,

將設計與製造分工,推出一系列以竹為材的竹製產品,舖貨到百貨公司或飯店 通路,試圖以環保、符合現代生活的創新結合,進行生活提案。目前竹製品生 產製造者,有意識到市場需求,唯消費者對於物品美的欣賞,以及選購物品上

96

具環保意識,才能復甦曾在臺灣各地發展蓬勃的竹製產業。

97

98

99

蔡美麗,《文化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 1979-1999》(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 論文,2001)

(四)期刊

文化部,《2015 年臺灣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15 年 11 月),頁 65

王仁、陳財輝、劉瓊霦,〈臺灣長期忽視的生物資源-竹〉,《臺灣林業》第 36 卷第3 期 (2010 年 12 月),頁 12-18

王義仲,〈竹林經營對減緩溫室效應之助益〉,《林業研究》專訊第18卷第1期 (2011年2月),頁8-11

立石鐵臣,〈關廟庄にて五〉,《民俗臺灣三下》第3 卷 10 號通卷 28 (臺北:南 天書局,1998 ),頁 18

顏水龍、陳奇祿,〈臺灣民藝與臺灣原始藝術座談會〉,《臺灣風物》第二十八 卷第三期 (1978),頁43-55

江韶瑩,〈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臺灣美術》第四卷第二期 (1991 年 10 月),頁 22-43

阮昌銳, 〈臺灣民間宗教習俗談民間藝術的發展〉,《傳藝雜誌》第 115 期 (2014 年 10 月),頁 18-31

李依依,〈二 O 一三工藝師駐園創作專訪系列-徐睯盛:回應命運呼喚的竹編 人生〉,《傳藝雙月刊》105 期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3 年 4 月 ) , 頁 98-101

李贊壽,〈百年回顧-二十世紀臺灣住民生活竹器〉,《工藝季刊》第八期,

(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01),頁 80-87

林玉茹,〈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臺北:中研 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 年 2 月),頁 135-168

林承緯,〈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

《藝術評論》(THCI) 第 18 期 (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2008),頁 167-195

林承緯,〈柳宗悅與台灣民藝〉,《文資學報》第 2 期 (臺北:國立臺北藝術 大學出版,2006)【審查制】,頁 71-88

100

101

要傳統藝師特展》(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10),頁 14-27

謝宗榮,〈臺灣普渡文化中的民俗工藝〉,《傳藝雜誌》第 106 期(宜蘭: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2013年4月),頁18-27

(五) 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3 年(1900 年 4 月 29 日),竹椅狀決,第 596 號 6 版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 38 年 7 月(1905)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 年 9 月(1905)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3 年 (1910)

(六)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第一統計書》,(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897)

《臺灣總督府第十四統計書》,(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明治 45 年 (1912)), 頁 0396 - 0396

〈竹製品製造業〉,(總督府殖產局,昭和 8 年(1933)), 頁 0274 – 0275,統 計年代不明

〈臺灣商工統計第十九次〉,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七)日記

《黃旺成先生日記》,大正五年及大正一年 (1916 年 1 月 2 日,1912 年除夕)

《水竹居主人日記》,明治 41 年(1908 年 3 月 8 日)、明治 42 年(1909 年 6 月 1 日)、昭和 4 年(1929 年 11 月 13 日)

《吳新榮日記手稿》, 昭和 8 年 - 民國 56 年(1933 - 1967)

102

103

附錄

採訪整理一

受訪者:徐暋盛(以下簡稱徐)

採訪者:莊欣闐(以下稱筆者)

時間:2018 年 3 月 31 日 10:30-15:30 地點:盛之華竹藝館,埔里

筆者:徐老師對手工藝有興趣的生活背景為何?

徐:小時候,埔里有 400 多家家庭工廠,手工作聖誕樹上的裝飾品,放學就在 做。對於手工藝特別上手。

筆者:徐老師從事竹工藝,領域橫跨編織器物、竹製家具及大型裝飾藝術,目 前主力在哪?

徐:主要是大型裝飾藝術,因為產業的關係,竹製家具幾乎沒有市場,竹編織 除了客製,就是自己創作,很難有買賣,除非舉辦個展,可能會有交易。 這裡 是(係指位於埔里的盛之華台灣竹藝館)展售中心及個人工作室。

徐:主要是大型裝飾藝術,因為產業的關係,竹製家具幾乎沒有市場,竹編織 除了客製,就是自己創作,很難有買賣,除非舉辦個展,可能會有交易。 這裡 是(係指位於埔里的盛之華台灣竹藝館)展售中心及個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