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次世界大戰後 (1945-),從事竹製品加工者,以南投竹山及臺南關廟為盛,臺灣 手工業產值已遠超過日治時期,但也因為過於以代工為導向,漸漸失去臺灣鄉 土特色。在 1970 年以後,因工業化大量製造的生活用品,將手工竹製品取而 代之,竹製產業漸趨沒落。工業產品與早期竹製品相較,缺少與自然共存的思 維,以及手工製作的溫度。

民國 94 年 (2005) 文建會頒布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法規中定義的文化資產,

係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傳統工藝歸屬於無形文化資產,指流 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民國 99 年 (2010) 由文化部頒 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工藝產業屬於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政府以培育、

輔助推廣的角色,推動自有品牌以推廣國際,文創法對工藝所採行的方式為推 廣行銷,以及擔任培育的角色。民國 105 年(2016)修正後頒布的文資法,文 化部為主管機關,對於傳統工藝採紀錄管理針對文化資產者,進行調查、登錄、

管理及維護。 其中,修正條文第三條將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 文化價值,分為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在無形文化資產下,除傳統工藝美術之 外,增加傳統知識與實踐,係指各族群或社群,為因應自然環境而生存、適應 與管理,長年累積、發展出之知識、技術及相關實踐。

臺灣竹製品的演變,從日用品至農村工具,乃至於到經濟產業,累積相當 深厚的實用功能及造型美感。現今從生活用品轉向裝飾工藝、地方特色造景藝 術及現代建材的創新應用。臺灣為島嶼型國家,自有史以來,則有貿易活動,

文化產業在貿易活動中具有獨特性及在地性,與大量製造的產品不同。文化產 業需要內需市場的支持,以及觀光及外銷的推廣,臺灣具備豐富的創意能量,

若能與臺灣生活文化結合,運用在地獨特的竹材資源,使傳統工藝的美好特質 得以轉型發揮,來延續臺灣本土特質及文化內涵。

二、研究動機

(一)整理臺灣竹的特有本質

台灣因地理位置兼具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加上地形關係,低海拔有叢生竹,

高海拔有散生竹。與鄰近國家同為竹製產品輸出國,在環保議題關注下,竹製

3

產品將是熱門的未來產品,期望在自然條件以及材質應用上,更精確地為臺灣 竹製品定位。

(二)了解竹與臺灣庶民文化的關係

記憶中筆者小時候的生活用具中,有不少竹製品。像是竹子作的大罩子,

直徑有 70 - 80 公分,側身繪製花鳥圖案,用以覆蓋在餐桌上方,以防止蚊蠅接 近菜飯。也有大中小型的竹篩,功能各有不同,用以曝曬需要保存的食材,農 家出生的父親對於隨手用竹材作出廚房用具,是家常便飯的事。小學寒假作業 製作燈籠,以竹材經火烤後,可以彎曲造型,作為燈籠的骨架,再以紙糊成造 型燈籠。謝籃更是家家必備祭祖用的提籃。這些曾經是生活中隨時可見的竹器、

竹製品,製作者是以甚麼思維進行製作? 製作品與當地文化有什麼相互影響因 素? 諸葛正於〈臺灣地方工藝史的脈絡與意義〉 中提及「製造它的人,與產 生這些工藝品的需求,都反映著背後有著將這些人與物結合起來的產業與社會 整體」 6。本論文希望嘗試從當時的日常生活中重新檢視,在飲食、居住、交 通及育樂中使用竹製品,進一步對於民俗趣味及生活文化的了解,體會製作者 經歷從劈竹、剖竹、編織等過程,用心製作的心意,以培養欣賞手工藝的美感 及溫度。透過生活做為工藝對象的探討,將工藝產業史的研究,重點關注人、

物、 地的歷史脈絡,藉此初步建構以生活為探討面向的竹製產業。

(三)分析臺灣竹製品的歷史發展要件

臺灣竹製產業發展與政府政策,有著密切關係。自日治時期,臺灣因殖民 地的關係,在產銷策略上,以外銷日本為主,此時竹製品銷售至日本,依客戶 的需求,逐漸帶動臺灣竹製品的設計能量與加工產業的升級。戰後時期經濟待 興,民生物品缺乏,因應農具需求而生的竹製品,需求量大,以平價供應一般 民眾消費,民國 50 年左右,傳統純手工家庭或個人製造,採用簡單的機械加 工,有工廠生產竹製品,依照國外訂單的設計生產並外銷。民國 62 年 (1973) 臺灣省政府頒佈「臺灣省手工業輔導辦法」,推動「客廳即工廠」生產政策,

6 諸葛正,〈臺灣地方工藝史的脈絡與意義〉,《臺灣工藝》第 38 期(國立臺灣工藝發展中心,

2010)

4

以外銷為導向的手工業品迅速成長,手工業外銷金額在民國 76 年 (1987) 達到 最高峰,此後生活形態的改變,竹製品逐漸被其他產品所取代,中國經濟開放,

挾廉價勞工及龐大市場的衝擊,再加上臺灣土地及工資的上漲,業者也紛紛外 移到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國,竹製產業漸走向衰退。

竹製產業演變,自生活用品竹器至戰後外銷竹製品,至今以無形資產及文 創產業,以竹工藝視之,不同階段影響竹製品的因素,有生活需求、市場需求、

政府政策。想探討的是,除了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政策推動、或國外市場需 求,源於國內自發性的需求,是生活所需或與民間信仰有關? 有哪些因素影響 當時的人購買竹製品作為日用品或是贈禮使用。政策上的改變,對於原本存在 生活中的器物,會有什麼影響?

筆者曾於民國 89 年- 91年 (2000 – 2002) 擔任傳統藝術雜誌雙月刊 7 編輯,

任職期間對臺灣的傳統藝術保存紀錄,有粗淺的了解,在採訪傳統藝術各領域 的貢獻者,深深感受到當時的傳統產業,已非民生產業,市場需求不再,紮實 技藝面臨嚴重的傳承問題,隨著傳統技藝製造者漸漸地凋零,臺灣曾有的珍貴 文化,也將會漸漸淡化。希能藉由本論文,選擇以竹器、竹製品、竹工藝為探 討的品項,以生活器物的角度,試圖找到更多與生活的關聯性,以及產業復甦 的可能性。綜整而論,在生產機械化、貿易流通以及網路消費盛行的現代,更 需回歸臺灣本土的傳統工藝,進行歷史、自然資源、人文生活及現況的探討,

臺灣竹製品有百年歷史,在藝術能量及風俗民情上,已奠基深厚基礎。本研究 動機,希望透過文獻及採訪,整理出竹製產業與當時生活文化,試圖找出臺灣 竹工藝的傳統本質,讓珍貴的傳統藝術流傳下來。

7創刊於1999年的《傳藝》雙月刊,原名《傳統藝術》,於 2006 年更名為《傳藝》,是由文建會 策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主題涵蓋傳統戲曲、舞蹈、戲劇、工藝、音樂、民俗技藝類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