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竹材的生活器物與產業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竹材的生活器物與產業發展之研究"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行政暨管理組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廖仁義 博士. 臺灣竹材的生活器物與產業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Taiwan Bamboo Craft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研究生: 莊欣闐 撰. 中華民國 107 年 8 月.

(2) 謝誌. 本篇論文的完成,首先感謝父親給予我選題的靈感,父親喜歡就地取材製 作生活用品,家中的小木椅及廚房蒸煮用的竹篩,使用時可以感受到父親手工 製作的溫度及溫暖。母親在職進修以及論文寫作,從旁給予我支持,正面樂觀 的態度也深深影響我。. 謝謝一直從旁細心教導我的指導教授廖仁義老師,撥空周末時間,好讓我 從新竹北上討論論文內容,廖老師的學術專業及風趣幽默,在論文學習及生活 滋養上,獲益良多。另外,非常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林承緯老師及白適銘老師, 在論綱及畢業口試,都給予十分寶貴的意見,以及治學的嚴謹態度,讓筆者在 論文研究上,得以更加完整豐富。. 本論文的受訪者,在第一時間的邀約就同意受訪,感謝徐暋盛老師、陳詠 笙老師、翁徐得教授、黃麗淑老師及姚仁寬組長等人接受採訪,以及臺南市竹 會秘書蔡惠婷協助,給予張永旺理事長廣播稿的同意授權,使得採訪過程十分 順利,在採訪過程中,受訪者更不吝分享自身的經驗以及個人看法。. 工作之餘撰寫論文,的確需要花費更多精神、專注及創意,感謝研究所同 學音竹、玲玉、堯琦及小黑同學們的加油及打氣。. 最後,要感謝先生的支持,不時叮嚀我的進度,多次陪伴我南來北往與受 訪者及指導老師討論。. I.

(3) 中文摘要. 臺灣竹子豐富,臺南曾有過工藝村之稱,家家戶戶編製竹器的景象,一家 大小都能編上一手的工藝活兒,也曾為臺灣 70 年代帶進不少的外銷產值,同 時累積了臺灣獨特且深厚的工藝技法。90 年代工業革命大量生產製造塑膠製品, 漸取代生活竹器。近代,臺灣創意能量屢在國際競賽及展覽中表現優異,如能 傳承臺灣傳統竹工藝技術及精神,竹產品則將是兼具環保概念、可充分表達東 方意象的潛力產品。. 本論文將探討臺灣竹工藝的自然條件、生活民俗以及產業發展。比較竹材 特質上與鄰近國家的差異,竹材應用於庶民生活中與臺灣文化的關聯性,在歷 史脈絡上,竹材產業的興盛衰落與市場需求及政策的關聯,以及近期政府推廣 成效與民間情形。章節安排,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從臺灣竹的地理因素及竹 特色,從文獻了解南島語族及清朝時期的臺灣,在日常生活如何就地取材,應 用竹材於生活及節慶中。第三章及第四章,分別探討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依 生產型態、貿易情形、傳承與推廣來探討產業變化。第五章,透過產業、公部 門之採訪及資料整理,了解竹工藝的傳承、產業現況,試著以工藝生活角度, 提供竹產業發展的解決方向。. 透過文獻分析及現況採訪,為臺灣竹工藝定位,從生活習俗中找出臺灣竹 的文化特質。探尋曾經盛極一時臺灣竹材產業的歷史發展要件,藉以作為現今 推廣竹材傳統工藝與創新的參考,重拾庶民深厚的在地文化,找出臺灣竹工藝 的獨特精神,以及臺灣竹工藝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關鍵字: 生活器物、竹產業、竹器、竹製品、竹工藝、臺灣工藝. II.

(4) 英文摘要 Subtract The natural resource of bamboo is rich in Taiwan. It had been developed a craft village in Guanmiao Dist., Tainan. Everyone can produce the bamboo products by hand made. The bamboo industry brought much export income in 1970 and it also accumulates the unique and deep craft skills. Then the industrial products replace the bamboo products in 1990. Taiwan young people win 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nowadays and it can be a potiential power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kills. It can express the green and Taiwan spirit to the world.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na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folk cultur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bamboo. This thesis will find out the relevance among the market demand, government policy and bamboo industry. Chap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Try to reappear the using of bamboo products in the daily life and festival by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during Qing dynasty periods in chapter 2.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bamboo industry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pattern, trade model, marketing promotion and life style will be discussed in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Try to find out a way to resolve the decline of bamboo industry in chapter 5.. To analysis the character of bamboo from the custome and the faiths of Taiwan people by analysi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 The designers and community buliders can base on the abundance of traditional art and create a new page of bamboo products. By review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is beautiful traditional art, to provide the possiblity of bambo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near future.. Keyword: Bamboo, Crafts, Bamboo Industry, Taiwan Crafts. III.

(5)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文獻與分析..............................................................................................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15 第二章 從自然到生活:臺灣竹材與生活器物........................................................ 19 第一節 臺灣竹材的自然條件.................................................................................... 19 第二節 臺灣南島語族的竹生活器物........................................................................ 23 第三節 漢人移墾以後的竹生活器物....................................................................... 27 第三章 日治時期竹器的生產活動............................................................................ 35 第一節 竹工的養成及社會地位................................................................................ 39 第二節 產銷風氣........................................................................................................ 41 第三節 生活型態:手工文化與日常生活............................................................... 50 第四章 戰後臺灣竹製品的工藝傳統與現代創新(1945-2018).............................. 59 第一節戰後臺灣竹製品的工藝傳統(1945-1987)..................................................... 60 第二節 戰後臺灣竹材的現代創新(1987 -2018)...................................................... 66 第五章 臺灣竹工藝的發展與產業現況................................................................... 71 第二節工藝生活......................................................................................................... 87. IV.

(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3 參考文獻..................................................................................................................... 97 附錄採訪整理一:徐暋盛 ......................................................................................... 103 附錄採訪整理二:陳詠笙 ......................................................................................... 109 附錄採訪整理三:翁徐得、黃麗淑 ......................................................................... 113 附錄採訪整理四:姚仁寬 ......................................................................................... 121 附錄廣播整理五:張永旺 ......................................................................................... 125. V.

(7) 表次. 表 1: 1912 年- 1942 年,臺灣竹細工品產值 (臺幣元) .......................................... 47 表 2: 1945 年至 1960 年農用時期,竹細工推廣傳承之重要事件 ....................... 61 表 3: 1981-1995 年,其他竹製品銷售值 ................................................................ 64 表 4 竹材與竹產品出口價值與類別 (2003 年-2013 年) ......................................... 67. VI.

(8) 圖次. 圖 1 森林主要優勢樹種分佈 ..................................................................................... 20 圖 2 阿美族魚簍 ......................................................................................................... 25 圖 3 太魯閣族米籃 ..................................................................................................... 25 圖 4 鄒族女背簍......................................................................................................... 25 圖 5 泰雅族竹編竹籃 ................................................................................................. 26 圖 6 賽夏族生活印象 ................................................................................................. 26 圖 7 竹管厝模型........................................................................................................ 30 圖 8 工藝狀況報導.................................................................................................... 45 圖 9 篾店 ..................................................................................................................... 48 圖 10 拈卵籃 ............................................................................................................... 53 圖 11 路邊小吃攤 ....................................................................................................... 54 圖 12 賣小雞小販 ....................................................................................................... 65 圖 13 老師父 ............................................................................................................... 65 圖 14 畚箕、米籮 ....................................................................................................... 65 圖 15 工房圖譜-竹細工 ............................................................................................. 68 圖 16 矢紋花器 ........................................................................................................... 69 圖 17 仕女包、斜紋長皮夾、斜紋零錢包 ............................................................... 69 圖 18 禾園果盤 ........................................................................................................... 69 圖 19 竹蒸籠 ............................................................................................................... 71 圖 20 臺灣 2017 年竹產業產銷 ................................................................................ 79 圖 21 寶貝 ................................................................................................................. 107 圖 22 宜蘭頭城東嶽殿神將竹架 ............................................................................. 112 圖 23 竹茶盤 ............................................................................................................. 119 圖 24 張永旺授權書 ................................................................................................ 126.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臺灣竹子資源豐富 1 ,早年庶民就地取材使用竹子作為日常生活、烹調器 具及建築用材等,應用十分廣泛,其中桂竹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因堅韌、 富彈性、質輕及加工容易,庶民的生活器具中大多以桂竹製作。. 清康熙 39 年 (1700)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2 記載:「郡治今臺南無樹,惟 綠竹最多,一望猗猗,不減渭濱淇澳之盛。」可見康熙年間,臺灣竹林茂盛之 狀。早在漢人入墾之前,臺灣原住民已使用竹子,以竹、木作為建材,搭建的 住屋,用竹籐編成的漁撈用具及搬運貯藏用的竹器,以及竹製樂器如口簧琴、 鼻笛等,螺旋編法更是南島語系民族的工藝獨有特色。明清時期,由中國閩南 地區的移民所帶入的工藝技術3 ,與臺灣本土技術揉合。連橫《臺灣通史》4 書 中〈工藝志〉,紀錄臺灣工藝有紡織、刺繡、雕刻、繪畫、鑄造、陶製、煆灰、 燒焿、竹工、皮工等項目,此時竹工被歸類為工藝,工藝可以充分發揮物的作 用,使民眾富足,包括精神與物質層面。5 日治時期 (1895-1945),引進新的設 備,改良加工技術,成立工藝傳習所,臺灣竹製品始由自給自足轉變為外銷的 經濟產業,1943 年來臺的日本民藝學者柳宗悅,對於臺灣工藝相當肯定。第二. 1. 李桃生,〈森林資源現況與展望〉,行政院第 3465 次院會會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5 年 9 月 10 日)。臺灣森林覆蓋率達 60.71%,為全球平均值之 2 倍;森林每公頃蓄積達 228 立方公尺, 於世界排名第 19 名,居於亞洲地區國家之首位。其中,竹子占總森林的比重 3.2 %。臺灣竹子 種類共有 170 多種,臺灣原生 23 種,其他為外來種。 2. 清 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裨海遊記》(臺北: 圓神出版社,2004). 3. 顏水龍、陳奇祿, 〈臺灣民藝與臺灣原始藝術座談會〉, 《臺灣風物》 , 第二十八卷第三期 (1978) 4. 《臺灣通史》記載隋朝大業年間(605~616 )至清光緒 21 年(1895 )臺灣歷史發展的過程, 寫成時間於 1918 年 。 5. 《臺灣通史》卷二十六〈工藝志〉,「利用厚生,使民不慝,道乃大備。後儒不察,以為形而 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中略)器亡而道何存?」 1.

(10) 次世界大戰後 (1945-),從事竹製品加工者,以南投竹山及臺南關廟為盛,臺灣 手工業產值已遠超過日治時期,但也因為過於以代工為導向,漸漸失去臺灣鄉 土特色。在 1970 年以後,因工業化大量製造的生活用品,將手工竹製品取而 代之,竹製產業漸趨沒落。工業產品與早期竹製品相較,缺少與自然共存的思 維,以及手工製作的溫度。. 民國 94 年 (2005) 文建會頒布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法規中定義的文化資產, 係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傳統工藝歸屬於無形文化資產,指流 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民國 99 年 (2010) 由文化部頒 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工藝產業屬於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政府以培育、 輔助推廣的角色,推動自有品牌以推廣國際,文創法對工藝所採行的方式為推 廣行銷,以及擔任培育的角色。民國 105 年(2016)修正後頒布的文資法,文 化部為主管機關,對於傳統工藝採紀錄管理針對文化資產者,進行調查、登錄、 管理及維護。 其中,修正條文第三條將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 文化價值,分為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在無形文化資產下,除傳統工藝美術之 外,增加傳統知識與實踐,係指各族群或社群,為因應自然環境而生存、適應 與管理,長年累積、發展出之知識、技術及相關實踐。. 臺灣竹製品的演變,從日用品至農村工具,乃至於到經濟產業,累積相當 深厚的實用功能及造型美感。現今從生活用品轉向裝飾工藝、地方特色造景藝 術及現代建材的創新應用。臺灣為島嶼型國家,自有史以來,則有貿易活動, 文化產業在貿易活動中具有獨特性及在地性,與大量製造的產品不同。文化產 業需要內需市場的支持,以及觀光及外銷的推廣,臺灣具備豐富的創意能量, 若能與臺灣生活文化結合,運用在地獨特的竹材資源,使傳統工藝的美好特質 得以轉型發揮,來延續臺灣本土特質及文化內涵。. 二、研究動機 (一)整理臺灣竹的特有本質 台灣因地理位置兼具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加上地形關係,低海拔有叢生竹, 高海拔有散生竹。與鄰近國家同為竹製產品輸出國,在環保議題關注下,竹製 2.

(11) 產品將是熱門的未來產品,期望在自然條件以及材質應用上,更精確地為臺灣 竹製品定位。. (二)了解竹與臺灣庶民文化的關係 記憶中筆者小時候的生活用具中,有不少竹製品。像是竹子作的大罩子, 直徑有 70 - 80 公分,側身繪製花鳥圖案,用以覆蓋在餐桌上方,以防止蚊蠅接 近菜飯。也有大中小型的竹篩,功能各有不同,用以曝曬需要保存的食材,農 家出生的父親對於隨手用竹材作出廚房用具,是家常便飯的事。小學寒假作業 製作燈籠,以竹材經火烤後,可以彎曲造型,作為燈籠的骨架,再以紙糊成造 型燈籠。謝籃更是家家必備祭祖用的提籃。這些曾經是生活中隨時可見的竹器、 竹製品,製作者是以甚麼思維進行製作? 製作品與當地文化有什麼相互影響因 素? 諸葛正於〈臺灣地方工藝史的脈絡與意義〉 中提及「製造它的人,與產 生這些工藝品的需求,都反映著背後有著將這些人與物結合起來的產業與社會 整體」 6 。本論文希望嘗試從當時的日常生活中重新檢視,在飲食、居住、交 通及育樂中使用竹製品,進一步對於民俗趣味及生活文化的了解,體會製作者 經歷從劈竹、剖竹、編織等過程,用心製作的心意,以培養欣賞手工藝的美感 及溫度。透過生活做為工藝對象的探討,將工藝產業史的研究,重點關注人、 物、 地的歷史脈絡,藉此初步建構以生活為探討面向的竹製產業。. (三)分析臺灣竹製品的歷史發展要件 臺灣竹製產業發展與政府政策,有著密切關係。自日治時期,臺灣因殖民 地的關係,在產銷策略上,以外銷日本為主,此時竹製品銷售至日本,依客戶 的需求,逐漸帶動臺灣竹製品的設計能量與加工產業的升級。戰後時期經濟待 興,民生物品缺乏,因應農具需求而生的竹製品,需求量大,以平價供應一般 民眾消費,民國 50 年左右,傳統純手工家庭或個人製造,採用簡單的機械加 工,有工廠生產竹製品,依照國外訂單的設計生產並外銷。民國 62 年 (1973) 臺灣省政府頒佈「臺灣省手工業輔導辦法」,推動「客廳即工廠」生產政策, 6. 諸葛正,〈臺灣地方工藝史的脈絡與意義〉,《臺灣工藝》第 38 期(國立臺灣工藝發展中心,. 2010). 3.

(12) 以外銷為導向的手工業品迅速成長,手工業外銷金額在民國 76 年 (1987) 達到 最高峰,此後生活形態的改變,竹製品逐漸被其他產品所取代,中國經濟開放, 挾廉價勞工及龐大市場的衝擊,再加上臺灣土地及工資的上漲,業者也紛紛外 移到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國,竹製產業漸走向衰退。. 竹製產業演變,自生活用品竹器至戰後外銷竹製品,至今以無形資產及文 創產業,以竹工藝視之,不同階段影響竹製品的因素,有生活需求、市場需求、 政府政策。想探討的是,除了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政策推動、或國外市場需 求,源於國內自發性的需求,是生活所需或與民間信仰有關? 有哪些因素影響 當時的人購買竹製品作為日用品或是贈禮使用。政策上的改變,對於原本存在 生活中的器物,會有什麼影響?. 筆者曾於民國 89 年- 91年 (2000 – 2002) 擔任傳統藝術雜誌雙月刊 7 編輯, 任職期間對臺灣的傳統藝術保存紀錄,有粗淺的了解,在採訪傳統藝術各領域 的貢獻者,深深感受到當時的傳統產業,已非民生產業,市場需求不再,紮實 技藝面臨嚴重的傳承問題,隨著傳統技藝製造者漸漸地凋零,臺灣曾有的珍貴 文化,也將會漸漸淡化。希能藉由本論文,選擇以竹器、竹製品、竹工藝為探 討的品項,以生活器物的角度,試圖找到更多與生活的關聯性,以及產業復甦 的可能性。綜整而論,在生產機械化、貿易流通以及網路消費盛行的現代,更 需回歸臺灣本土的傳統工藝,進行歷史、自然資源、人文生活及現況的探討, 臺灣竹製品有百年歷史,在藝術能量及風俗民情上,已奠基深厚基礎。本研究 動機,希望透過文獻及採訪,整理出竹製產業與當時生活文化,試圖找出臺灣 竹工藝的傳統本質,讓珍貴的傳統藝術流傳下來。. 7. 創刊於1999年的《傳藝》雙月刊,原名《傳統藝術》,於 2006 年更名為《傳藝》,是由文建會 策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主題涵蓋傳統戲曲、舞蹈、戲劇、工藝、音樂、民俗技藝類項。 4.

(1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一、研究問題 臺灣早期庶民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中,竹器使用廣,包括食為炊具、住為家 具,育樂為禮籃、花器等。這些手工製作的竹器,在應用、造型、功能上,反 映了當時臺灣的生活樣貌,臺灣早期竹器製作者以最適合生活使用的思維出發, 進行製作。本論文將探討問題有:. (一)在竹材特質上,臺灣的竹子特性,因氣候及地理因素影響,與鄰近竹藝 品輸出國的日本、中國及東南亞,在應用上有何不同? 因亞洲盛產竹,尤以東 南亞、日本、中國為竹藝品外銷國家,期能探究差異點,進而掌握臺灣竹特性, 加以發展。. (二)在庶民生活中,臺灣竹器在農村生活,以及習俗信仰有如何緊密的依存 關係?其技術、造型及功能的背後,與臺灣文化有什麼相互影響之處?期能找 出臺灣獨特文化風貌,與竹器的關聯性,以此為根本,對於未來竹器製造者, 有更多素材可以提供。. (三)在歷史脈絡上,竹製品自南島語族、明清閩南移民、日治時期及戰後時 期至今,欲探討在當時的市場需求及政府政策下,其興盛及衰落因素各為何? 依據史料,做為未來竹製產業的資料參考。嘗試勾勒出在傳統基礎上,臺灣竹 製產業發展的可能面貌,來加以延續及傳承。. (四)竹製產業現況上,早期身懷深厚工藝技法的製造者已逐漸凋零,與新一 代的設計工藝,在傳承上有斷層。除了傳統竹工藝產品,也發展了製造者與產 品設計師結合,製作竹家具及竹用品等,也開始延伸出現代竹工藝。當今政府 對於竹材傳統工藝的保存及推廣,以及各地區自發性的社區發展與在地工藝, 又是呈現何種樣貌?. 5.

(14) 二、研究範圍 本論文以臺灣歷史為主軸,探討竹製產業在三個時間軸上的演變,包括清 朝時期、日治時期以及戰後時期至今,因歷史因素眾多,僅就產業發展及貿易 與生活型態進行探討,部分涉及交通貿易,但不包括政治、城鄉發展、土地問 題等。(1) 竹製品的類別上,本論文以生活中的應用,包括竹器、竹管家具及竹 藝創作,不包括竹雕創作、以竹為媒材製作的大型裝置藝術以及以竹為原料做 成的竹炭、竹液產品。(2) 在產出的族群,包括漢族以及原住民。以文獻及採訪 進行整理,探討竹製品在生活應用及文化意涵 。. 第三節 研究文獻與分析. 一、文獻分析 (一) 臺灣工藝史相關著作 臺灣各地區的工藝品項多,且發展背景相異,至今有關臺灣工藝史的著作, 以產業角度橫跨歷史,探討全臺各地區工藝狀況,從顏水龍的著作《臺灣工 藝》、江韶瑩的文章 〈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 ,可略見雛型。近期的書籍、 論文期刊中,針對臺灣工藝討論面向包含各品項工藝的產業發展、歷史發展、 社造觀點等,以及對現況的調查,開始有進行較為細緻的探討,論述者的背景 多為教育領域如工業設計、藝術系、美術系及文化資產保存系等,或是收藏家 8. 。. 1. 史書 工藝與生活息息相關,從《裨海紀遊》9 一書可重見臺灣早期的生活樣貌, 作者郁永河 1697 年來臺採硫磺,臺灣當時設一府三縣,自臺灣縣北上淡水, 如實紀錄了當時原住民及漢人的生活、物產。文中提到郡治無樹,惟綠竹最多,. 8. 劉文三,《臺灣早期民藝》(雄獅美術,1900) 。莊伯和, 《臺灣傳統工藝》 (傳藝中心,1998). 9. 清 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裨海遊記》(臺北: 圓神出版社,2004)。書中提到臺灣民間 栽種刺竹作為圍牆,以阻絕生番靠近。 6.

(15) 當時臺南地區開墾較早且廣,郁永河紀錄了在臺南地區以綠竹為多,為防止寇 盜入侵,有建竹為城的建議,其中有描述竹子的特性,「近有建議植竹為城者, 以竹種獨異內地,叢生合沓,間不容發,而旁枝橫勁,筱節皆刺,若夾植二三 重,雖狐鼠不敢穴,矢炮不能穿,其勢反堅於石,而又無舂築之勞。」所形容 的為臺灣中南部的綠竹,不同於中國的竹種,綠竹為叢生竹子,其竹桿密集且 基部的小枝條會變成刺狀,可以禦敵。除臺南地區漢化較深,其他地區仍保留 原住民生活方式,以竹為材作為工具,像是編竹為籬、屈竹為弓,「剖瓠截竹, 用代陶瓦,可以挹酒漿,可以胹餴饎。」剖竹為容器,可以裝酒、炊飯蒸食。 在《裨海紀遊》上卷尾聲紀錄了臺灣原住民的竹枝詞「輕身矯捷似猿猱,編竹 為箍束細腰;等得吹簫尋鳳侶,從今割斷伴妖嬈。」描述未婚男子為了便於追 逐射鹿,以及討女性歡心,大約自青年起,即編竹束腰,直到結婚為止。. 2. 著作 顏水龍所著的《臺灣工藝》10 作為了解日治時期至二次大戰後的臺灣工藝 產業,也是第一本以臺灣工藝角度撰寫成書,顏水龍以美術教育家的角度,提 出臺灣工藝的美學價值,從產業的角度,肯定工業進步對工藝量產助益,顏水 龍對於庶民以簡單的工具做成千變萬化的竹製品,價格低廉且堅固耐用,臺灣 的竹製品有著簡樸之美。近期,藝術家席德進則將部份的臺灣工藝納入其所著 的《臺灣民間藝術》 11,此書較著重美術、以及因民俗信仰而生的工藝作品, 分類為繪畫及雕刻,雖來自於閩粵,已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因來自於鄉民日常 生活,表現上為純樸、淳厚、歡樂、有人情味,本書以與民俗相關的產物,試 圖歸納並描繪。目前,以臺灣全島,全品項工藝撰寫成書的有林明德的《臺灣 工藝地圖》中,依各縣市的工藝,以歷史、人物進行介紹,以全觀面貌看臺灣 工藝有其必要性,其中竹工藝以南投竹山與臺南關廟兩地介紹。. 3.論文 在臺灣工藝的論文中,首先提出並推動工藝運動的顏水龍,由顏水龍為中. 10. 顏水龍,《臺灣工藝》(光華印書館,1952). 11. 席德進, 《臺灣民間藝術》(臺北: 雄獅圖書,1982) 7.

(16) 心所展開的論文,有《生活美術的教育家:顏水龍的臺灣工藝活動研究 193050 年代》12 ,研究顏水龍在臺推廣工藝教育之影響,文中提到的 1940 年前後 的流行語-生活文化,即國民生活本身則具有文化意義。當時的展覽、研討會中, 大量使用「生活工藝」一詞,與日治後期推行生活工藝活動有關, 1943 年大 倉三郎以建築工程官員背景,集結學術界所發表的臺灣生活文化振興會宣言, 為具體落實推廣造形文化深入生活中。宣言中的造形文化指包含日常生活的家 具、雜器、家用品等,他在文中提及臺灣日常物品具有強而有力的生活韌性, 反映著臺灣人民對生活樸著的信念。臺灣擁有珍貴的工藝品,與日本精緻纖細 的風格不同。在推廣的手法上,以研究調查、獎勵指導、辦理展覽會、演講、 講習會、座談會、表演及出版為主,後因第二次大戰而中止。13 另一論文《日 治時期臺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 14,該論 文探討在日治期間所謂的臺灣特色工藝,當時因日本政府為彰顯殖民成果,排 除臺灣受支那工藝的影響,可從多次的展覽會中看出,展覽品項的設定多以原 住民工藝品,作為代表臺灣本島的地方工藝,文中指出日治初期臺灣尚無代表 自己風土的工藝。另外,文中提到顏水龍選擇以竹細工工藝為重點發展,原因 除了竹子具有地方代表性材料,另一個原因是戰爭期間物資匱乏,地方工藝的 趨力加強。小結,無論是日本民間團體及顏水龍,都看到臺灣工藝的在地價值, 推廣的目標相似,就是保留在地特色的工藝品,但不同階段有其對工藝發展的 影響,例如政治力的介入,經濟發展的考量等。. 論文開始研究臺灣工藝史,約自 1990 年代後半期 15,影響工藝發展的因素 中,政府的文化政策為重要因素之一,以政策角度來討論工藝的論文有《文化. 12. 陳以凡, 《生活美術的教育家:顏水龍的臺灣工藝活動研究 1930-50 年代》 (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3. 大倉三郎, 〈在本島的造形文化運動-臺灣生活文化振興會的興起〉, 《臺灣建築會誌》第 16 輯第 1 號,頁 1~9。陳凱韶翻譯。大倉三郎先生,是臺灣島內建築工程最高官員。 1940-1945 擔任營繕課長。 14. 王凱薇,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 (桃園: 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2004) 15. 諸葛正,〈臺灣地方工藝史的脈絡與意義〉 ,《臺灣工藝》第 38 期(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 2010),頁 8 8.

(17) 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 1979 - 1999》16,該論文從 1979 年國家文化建設開始推動 的 20 年間,傳統工藝被形塑為國家文化資產,原本由民間需求而製造的器物, 轉換成文化界所認同的文化符號。工藝產業透過地方文化活動推廣下,成為地 方文化意象的觀光紀念品。在探討 20 年間政府政策下的工藝產業發展情形, 論文作者建議強化自主性的內生機制,建構穩定的內需市場,為文化產業是否 成形的關鍵。筆者認為影響在地工藝品的發展,若民間自覺性力量不大時,政 府政策的影響可謂深遠。論文提到當今傳統工藝品在文化政策推廣下逐漸淪為 符號化,筆者認同唯有內生機制的力量,始有可能走得深遠。如何強化或催生 自主性,為本論文欲探討的方向。. 日治時期與戰後對臺灣工藝的論文研究較少,此兩階段的探討多鎖定與工 藝相關的人、事或某項工藝為主。現代探討特定工藝品項者為最多。若以時間 軸橫跨臺灣歷史,探討某項工藝的演變,有關廟竹藝、苑裡草編。. 4.期刊 與工藝相關的期刊,在早期散見於生活、習俗信仰的期刊中,日治時期日 人發行的《臺灣慣習記事》17、《民俗臺灣》18,探討臺灣生活習俗與所使用的 手工具。戰後有民間發行的《臺灣風物》 19,為民俗介紹及臺灣研究。後有官 方主辦的期刊,民國 66 年臺灣手工業研究所發行的《臺灣手工業季刊》20,報 導手工業的產銷、研究、業界動態。該期刊自民 88 年起更名為《臺灣工藝》21, 16. 蔡美麗,《文化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 1979-1999》 (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系,2001) ,頁 157159 17. 《臺灣慣習記事》 ,創刊號於 1901 年 1 月 30 日, 發行至 1907 年停刊,月刊形式,收錄臺灣 法制、經濟、教育、風土民情,包括衣食住行的習俗。由臺灣總督府暨法院官員組織的臺灣慣 習研究會創立。 18. 《民俗臺灣》,臺灣第一份探討台灣民俗與民俗學的專門刊物,1941 年 7 月 10 日創刊, 1945 年 2 月 1 日停刊,共 44 期。由東都書籍株式會社所出版。 19. 《臺灣風物》創刊於 1951 年 12 月,由臺灣風物雜誌社發行,是戰後民間最悠久的刊物,刊 物內容包含民俗、歷史、語言、臺灣文化、珍貴圖片等文章 。 20. 《臺灣手工業季刊》,第 1 期(民 66 年 6 月),發行至第 70 期(民 88 年 4 月)止,闡揚手工業設 計理念及專業知識,促進技術交流,提高生產力和產品品質為宗旨,內容為專業或副業加工技 術,國內外手工業品產銷,以及手工業界動態。出版者為臺灣手工業研究所。 21. 《臺灣工藝》內容刊載與工藝相關之研究論文、報告,專業加工技術、新產品設計、開發及 新加工技術、國外工藝品產銷、地方產業振興報導等。 9.

(18) 出版者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民國 88 年由文建會策劃、國立傳統藝術中 心發行《傳藝》雙月刊 22,為紀錄及報導傳統藝術文化的保留、傳承與創新。 近期開始有人類學、社會學的研究切入工藝,相關報導則出現在藝術、文學期 刊中,探討工藝的面向漸趨多元。工藝在庶民生活中的變化,可從期刊報導的 內容看出,自早期至日治時期為生活用品、民俗信仰用,戰後偏向產業導向, 後期以藝術保存視之,這種轉變與政府政策、經濟活動、生活型態有著密切關 係。臺灣工藝可以談的面向很多,本論文著重在與工藝相關的生活器物、產業 發展的議題的期刊內容,進行探討。. 什麼是臺灣民藝?顏水龍在演講中23 引自柳宗悅24 對民藝的定義,將臺灣 民藝分為水器類、金屬類、陶器類、竹器、染織、植物纖維,共同特色都是民 間大量使用的工藝品,具有單純、功能強的特性。顏水龍對於臺灣工藝價值, 提到 1937 年日本國立工藝指導所顧問 Bruno Taut,在日本看到臺灣的母子椅, 讚嘆以簡單構造及技術,作出靈巧的傢俱,尚稱罕見。柳宗悅對臺灣工藝的觀 點,也影響著顏水龍的臺灣工藝復興運動,林承緯25 在〈柳宗悅與臺灣民藝〉 提到柳宗悅實地考察臺灣後,對於臺灣工藝呈現的力感,有異於日本的薄弱之 美,柳宗悅對臺灣工藝的評價,也包括了對地方文化的尊重。在日治時期之前, 臺灣竹工藝以清朝、日本技術為首,主要以編織技法細緻、或上漆用色等作為 質優的判斷。顏水龍對於臺灣民藝的發展,演講中他提到必須親近工匠,採取 集體相互輔助的組織來進行,共同產銷、共同購入材料,保持嚴格的品管制度, 在昭和 18 年 (1943) 則實踐其理念,於臺南市設立竹藝工房,以工房的概念, 以數名工匠進行工藝品的試製,強調合作而非獨創,強調團體而非個人,以製 作出適合生活的產品。. 22. 《傳藝》創刊於 1999 年,主題涵蓋傳統戲曲、舞蹈、戲劇、工藝、音樂、民俗技藝類. 23. 〈臺灣民藝與台灣原始藝術座談會〉 , 《臺灣風物》第二十八卷第三期(1978) ,臺灣研究 研討會第三次集會紀錄的演講紀錄 24. 二十世紀初,日本由柳宗悅為首的民藝運動,在柳宗悅的著作《工藝之道》中,將日本的工 藝定義為民藝,即民間的工藝,強調民間的產物,在精神上仍延續手工的價值,柳宗悅指出, 手工藝品的藝術價值在於實用、勞動、無心、眾人及天然等。 25. 林承緯,〈柳宗悅與台灣民藝〉 ,《文資學報》第二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6)頁 71-88 10.

(19) 顏水龍所提倡的臺灣工藝復興運動,林承緯在〈顏水龍的臺灣工藝復興運 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26 文中指出,顏水龍所倡導的運動與 柳宗悅在日本推動民藝運動,本質上皆以生活相關的工藝為主題,唯操作手法 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也不相同。顏水龍以美學背景小規模實作,透過工房成立, 提昇竹工藝村的生產品質。另外輔以演講教學方式,推廣工藝的價值,在當時 臺灣民情美感未達一定水平,週邊支持體系未見持續,該運動推展得十分艱辛。 反觀柳宗悅在日本推動民藝,有獲得支持及延續。工藝運動推行的成功與否, 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引領思潮的帶領者,以及民眾對美感的認知、政府資源投 入等等。. 對臺灣整體工藝發展探討,學者江韶瑩以歷史為軸,研究臺灣工藝在各階 段,受到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影響,文章連載於《臺灣美術》 期刊, 〈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 27 ,分(上)、(中)、(下)。文中提到工藝為有形文化, 具體表達社會生活及信仰,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內涵。臺灣工藝源自於漢民族移 民,與臺灣原住民工藝融合後,隨著時間推進,發展成臺灣自有的工藝文化。 因移民性格十分注重信仰,自然以信仰為生活的重心,依著生活及慶典所產生 的工藝,則與民俗信仰有著緊密的關聯性。阮昌銳28 〈從臺灣民間宗教習俗談 民間藝術的發展〉,將民間宗教工藝分為實用工藝和裝飾工藝,包括木雕刻、 石雕刻、金屬工藝、刺繡、磚刻、塑造及糊紙工藝。其中,糊紙工藝用紙貼製 的工藝,多以竹篾作骨架,以竹為架構做成的製品有燈座、七娘媽亭、元宵燈、 風箏、炮城、紙厝29。. 26. 林承緯,〈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 ,《藝術評論》 第十八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8)頁 167-195 27. 江韶瑩,〈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 ,《台灣美術》上中下(1991-1992). 28. 阮昌銳,〈從臺灣民間宗教習俗談民間藝術的發展〉,《傳藝雙月刊》第 115 期 (2014 年 10 月) 29. 臺灣宮廟在舉行較大規模的普渡法會時,通常在普渡的前一日先行放水燈。水燈頭的造型為 具有傳統前後斜坡屋頂的小型單間屋宇,屋身以糊紙方式製作,在竹蔑紮成的骨架上以色紙糊 成屋子形狀,以短竹筒或香蕉莖為底座,以利於漂浮在水面上。資料來源:謝宗榮,<台灣普 渡文化中的民俗工藝>,《傳藝雜誌》第106期(2013年4月) 11.

(20) 在廟宇文化依舊興盛的今日,因民間宗教習俗而生的民間藝術,若仍保有 功能性及實用性的價值,自然而然工藝就能留存下來。阮昌銳30 提到「民間藝 術具有實用的功能,我們不必去維護它,自然能保存下來。相反地,如果失其 功能,則其存在就有困難。」影響工藝產業發展因素,包括經濟、教育、產業 及政府政策 ,筆者認為工藝品與生活息息相關,習俗信仰又與生活最為緊密, 透過政策改變根深蒂固的生活習俗仍屬有限,但經濟快速變化,改變消費型態, 的確讓傳統習俗快速消失。反倒是生活中如何復甦工藝用品,黃志農在〈生活 中失憶的工藝文化〉 31,提到「臺灣工藝文化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而最根本 的問題在於生態的改善,重點不在給釣竿,問題出在池裡有沒有魚。」生態的 問題,指的是工藝產業的存在,取決於市場需求,在需求薄弱下,在無法提供 穩定收入來源下,自然工藝產業鏈各階段就無法生存。唯有讓工藝走進家庭生 活,才能有機會恢復產業生態。. 探討影響臺灣工藝發展, 林媛婉 32 在文章中提及,「過去近一世紀的臺灣 工藝長期是被定位在經濟的層面,以臺灣的資源與人力技術,為日本以及美國 市場輸出與其生活相關的工藝產品。」 曾經外銷的竹製產業,維繫著產業鏈的 生存,以代工為首生產外銷產品,將減弱了臺灣創意生產能量。工藝本存在生 活中,莊伯和33 提到「編斗笠還是農家相當普遍的家庭副業時,農家子弟幾乎 都有帶著牽笠頭上學的經驗,即攜帶編斗笠的材料、工具上學,代表一個地區 工藝產業普遍傳承的現象。」混合著世代共同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工藝產品, 是具備著平凡、合用的器物以及兼具生活的趣味性。. (二) 竹工藝研究 1.著作 以生活用的竹器,專書書寫較少,近期開始有專書紀錄,以人物為中心, 描寫時代背景及作品風格。在人物的選擇上,以獲得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傳 30. 阮昌銳,〈台灣民間宗教習俗談民間藝術的發展〉,《傳藝雜誌》第 115 期 (2014 年 10 月). 31. 黃志農,〈生活中失憶的工藝文化〉 , 《傳藝雙月刊》第 104 期 (2012 年 12 月). 32. 林媛婉,〈臺灣工藝研究的議題-一個後殖民文化論述的觀點〉,《設計學報》第 9 卷第 2 期 (設計學會,2004) 33 莊伯和,〈傳統的力量,從工藝傳家談傳承〉 ,《傳藝》第 111 期(2014 年 1 月) 12.

(21) 統藝術保存者,有黃塗山34、李榮烈 35,以及張憲平36,透過對製造者的採訪紀 錄,對當時的時代背景、產業情形以及技法,可做更深入的探討。另外,由政 府單位發行,依歷史、藝師、現況探討竹工藝,有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品竹遊藝:臺灣特色竹工藝文化》。依地區性進行研究,由竹山鎮公所發行 《竹山地區竹開發三百年史 竹藝竹情在竹山》,前人研究整理,可作本論文參 考的資料。竹的特性參考呂錦明《台灣竹圖鑑》,作為了解竹的入門書。在生 活工具的紀錄上,以簡榮聰的《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37 以此書了解戰後 臺灣農村生活實際樣貌。. 2.論文 與竹工藝相關的兩篇論文,依地域進行研究,如《竹山竹工藝的發展轉型 與文化創意》,以及《關廟地區竹籐業加工發展之研究》,尚無縱觀臺灣歷史與 竹製品發展。本論文嘗試以入門角度探討竹製品的歷史演變,聚焦於臺灣自然 地理、人文習俗、產業政策等,以了解影響臺灣竹製品的元素。. (三)其他資料 因本論文以生活及貿易面向來探討竹製品,生活分為飲食、居住、習俗, 透由期刊、各時期的報紙、日記、縣志、圖像等資料,試圖了解生活中與竹的 關係。貿易由當時期的進出口統計資料、個人貿易史專著及政府資料進行整理, 所參考的資料較為廣泛,希望透過梳理以建構竹製品與產業發展的概況。. 二、名詞解釋 (一)竹編製品 將竹材精細地剖篾抽絲,利用竹篾特性,以挑、壓、彈、插、繞、穿、貼 等技法,以粗細兩種編法製成各種器物。粗編用於農村用品,例如畚箕、竹簍、 34. 蕭瓊瑞著,郭哲旭編, 《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專輯:2013 竹藝漆合,李榮烈》 (南投:國立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3) 35. 翁徐得,黃詠文, 《黃塗山 : 經緯歷史 有節人生 》 (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09 年 11 月) 36. 陳嘉瑞主編,《縱橫竹籐 : 張憲平的人與藝 》 (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37. 簡榮聰,《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13.

(22) 竹籃等。細編的竹材選擇,以彈性較佳的桂竹及長枝竹為主,如篩子、籮筐、 謝籃等。. (二)竹管家具 保留竹材圓桿狀或條狀,利用切、鑿、烤、彎等加工方式,製作例如桌椅、 床、櫥櫃等。竹材為空心圓管,除了鑽洞或切割時需要輔以機器完成,其餘皆 為手工製作。竹椅、竹桌,四腳為主架構,橫向竹管鑲嵌於直立竹管內,椅面 接縫處,在四面竹管內進行鑿洞嵌入,包管竹結構主要依賴竹外層 1-2 mm 纖 維強度,緊包竹管不使其脫落。全程以鋸、鑿、烤、彎進行加工,可使用年限 為 20-30 年。38. (三)生活器物 生活器物係指具備功能的物品,用來在生活中使用,生活包括食、衣、住、 行、育、樂。依據各時期竹製品的定位也有不同,早期原住民、清朝庶民稱竹 器及日治時期稱竹器、竹細工,開始設廠生產,本論文以竹器稱之,為一般大 眾用於生活之器物,一種生活工具。竹器的造型轉變分野,從日治時期開始, 成立的竹山傳習所進行竹工藝的教學與傳授,以及外銷需求的牽動下,竹器的 造型此時由粗糙轉變成精緻 39,漸漸增加藝術美學造型於器物之上。而戰後時 期的外銷產品,本論文以竹製品稱之,以接單代工生產,銷售給客戶,滿足客 戶需求所生產的產品。近年,以多重技巧發揮於竹器物上,展現美學技藝,以 及與設計師合作完成的產品,本論文稱之竹工藝。其他在論文提及之處,皆統 稱竹製品。. (四)製造者 將取得到的經加工過的竹材,經保青或煙燻處理後,將取得的竹材進行剖. 38. 陳啟雄、林群涵、陳載永, 〈桂竹包管家具風格與未來展望〉, 《林產工業》第 23 卷第 4 期 (2004) ,頁 307-317 39. 林秀鳳、王國裕、陳泰松、黃世輝,《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的誕生與影響,中日韓亞洲設 計研討會論文集》(1998)頁 897-902。文中提到「臺灣竹材工藝固有的風格與走向,技術由 簡易粗糙改變為精緻而富變化,產品意義由農漁具性格轉化為花器擺飾的藝術欣賞風味(中略) 可說奠定了當今臺灣竹材工藝的基礎」。 14.

(23) 竹,依據需要的竹製品進行製作。各時期對於竹製品的製作者,有著不同的稱 謂,如司阜、師傅、竹工、職工、竹器加工業者、傳統藝術保存者等,本論文 保留各階段當時的稱謂,在論文的敘述,則統一以製作者稱呼。不包括竹製產 業生產鏈中的竹材供應者、竹商。.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獻分析法 依據史料了解臺灣竹製品發展的歷史脈絡。自有竹工以來,其身分皆為一 般庶民,無留下當事人的手稿或日記等,第一手資料以當時的統計資料,例如 殖產局及政府統計書,以及報紙報導、圖錄照片、私人藏品、製造者的訪談自 傳,透過傳記中的口述訪談,與所蒐集的文獻進行分析,來完善史料蒐集。第 二手資料包括各時期的地方縣志、期刊、私人日記及著作及政府出版品等。. (二) 訪談法 除了透過文獻分析,了解當時期的竹器與生活的關係,對於現代生活中的 竹器發展,以訪問方式,擬定採訪大綱,並事前與受訪者溝通採訪內容,逐字 記錄。受訪對象選擇,以製造者及公部門進行深入訪談,採訪曾任工藝所所長, 目前兼任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翁徐得教授,以及早期從事竹編研究調查、目前為 漆藝家黃麗淑老師。採訪製作者同時也在地方縣市開立的竹工藝課程之中生代 竹藝老師,技術橫跨竹編、竹家具及大型裝置竹藝術,師承李榮烈的徐暋盛老 師,以及新生代竹編老師陳詠笙,師承涂素英。在公部門部份,採訪工藝研究 中心技術組組長姚仁寬。另外整理關廟地區,臺南竹協會理事長張永旺於 2016 年的廣播稿。原訂採訪對象包括,師承張憲平的潘三妹、曾與日本設計師合作 的邱錦緞,皆為女性,但因故無法受訪,甚為可惜。對製造者、公部門兩者設 計不同的問題。採訪製造者,以基本資料、學習歷程、發展經歷、對市場的看 法及未來規劃,進行開放式訪談。採訪公部門以基本資料、教育推廣、地域推. 15.

(24) 廣、產業扶植與創新、民眾認知進行開放式訪談。依據採訪結果整理出共同主 題,包括(1)竹子特色、(2)技藝傳承、(3)竹材取得、(4)生產與市場、 (5)工藝與設計、(6)生活器物、(7)社區推動之七個主題,希望透過採 訪來了解目前竹製產業發展遇到哪些問題,國內市場供需狀況,竹技藝的傳承 現況,政府協助推廣及產業媒合的情形,以第一的訪談資料,了解目前竹製產 業,以提供竹工藝發展的建議方向。. 二、研究目的 (一)在自然條件、材質應用上,更精確地為臺灣竹製品定位。. (二)嘗試找出臺灣竹的文化本質。從臺灣傳統竹製品在生活及節慶習俗的應 用,探尋器具本身所隱含的臺灣特質。. (三)透過歷史軸線來看臺灣竹製品的發展,以文獻研究分析臺灣竹製品一度 興盛外銷,與當時的政府政策及民間發展有何關聯性,作為現今推廣竹工藝與 創新的參考。. 章節安排上,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依據江韶瑩在 〈 臺灣工藝之美 〉文中 提到構成臺灣工藝樣貌 40,由幾個主流文化累積而成,包括漢民族文化、閩粵 地方文化支脈、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文化、日本大和民族以及大中國文化。其中, 因臺灣原住民的竹器,在未受漢人移墾前,早已在生活中使用,與漢人的風格 技法不同。漢人移墾後,與臺灣本島風格技術相互揉合,帶入閩粵地區的風格, 故在第二章的安排,先探討臺灣竹子自然特質,不同竹的特性製作成不同用途 的竹器。再者,南島語族的竹器,乃至於漢人,探討不同生活型態孕育出的生 活器物,各自呈現不同風貌。第三章,日治時期獨立一章進行探討,由於日治 之後開始有竹製品的外銷,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簡易的編織生產,已是普遍的現 象,且開始有較完整的數據紀錄貿易。因為當時臺灣本島對於竹製品及外銷對 竹籠器需求量增加,因有大量的勞力進行製作,供給無虞。在生產傳承上,日 治前期,竹器改良工場登報招生,以一年為期的有薪受訓吸引學徒。日治後期, 40. 江韶瑩,〈民族心、鄉土情、工藝大獎〉, 《臺灣工藝之美》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16.

(25) 始由日本政府成立傳習所,聘請老師開立課程,教導學生學習基本剖竹及進階 編織等訓練,開始建立有系統的傳授技術及美感。第四章,戰後時期為手工業 外銷從鼎盛趨於衰落,在生活需求的必要性降低後,竹製品則轉型成現代創新 工藝。第五章,竹工藝在臺灣的現況,透過採訪教育、公部門及製造者,探討 如何再一次地將竹製品融入生活之中。. 17.

(26) 18.

(27) 第二章 從自然到生活:臺灣竹材與生活器物 第一節 臺灣竹材的自然條件 一、竹材的地理因素 以全球竹子分佈狀況來看,最北可達北緯 51°,最南可至南緯 47°。全球竹 林占總森林比例極少,約占 3.2 %。全球竹子種類共 1,250 種,亞洲佔了 1,000 種,包括中國 300 種,印度 130 種 41。竹子依地下莖的種類及生長狀況,可分 為二大類,一為叢生竹,其地下莖短縮,竹稈密集叢生,主產於熱帶及低海拔 高溫潮濕的環境,適合熱帶及亞熱帶,東南亞國家大部分為叢生竹。另一為散 生竹,其地下莖細長橫走,竹稈較稀疏散生,主要生長於較低溫且乾燥有風的 亞熱帶或溫帶環境,散生竹適合較寒冷的地區,日本竹子大多屬散生竹。臺灣 因兼具熱帶及亞熱帶,加上地形關係,低海拔有叢生竹,高海拔有散生竹。. 臺灣全島產竹 42,在不同的溫度及海拔下,造就出竹子的多元樣貌,相較 於鄰近的東南亞及日本竹子的單一性,臺灣竹子種類具備多樣性,同時擁有熱 帶性的叢生竹,如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蓬萊竹,以及耐寒型散生竹, 如孟宗竹、桂竹、矢竹,由圖 1 的森林分佈圖中,竹子主要分佈於桃園、新竹、 南投、嘉義、臺南,臺灣為全球唯一擁有四大類型地下莖竹類的地區 43。就竹 子的生命週期來看,竹子為三至五年生,不同於樹木需要 20 年的生長期,成 竹後砍伐,使土壤活化,有益於竹子的自然生態循環。. 41. 王仁、陳財輝、陳瓊霦, 〈臺灣長期忽視的生物資源-竹〉 (臺灣林業第 36 卷第 3 期,2010 年 12 月) ,頁 12-18。資料來源:依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統計亞洲、非洲、美洲 2005 年的竹林 面積,以印度面積最多(11,361,000 公頃) ,其次為巴西(9,300,000 公頃) ,中國排名第三 (5,444,000 公頃)從 1990 年到 2005 年,15 年間竹林面積成長幅度較大的國家為中國及馬來 西亞,應該是有計畫性的種植。由於竹子對二氧化碳吸存量大,竹林的固碳能力明顯大於碳貯 存力,對於緩和溫室氣體之提高具有相當潛力。 42. 依據 2015 年行政院農委會報告中指出,臺灣竹子占總森林的比重 3.2 %。臺灣竹子種類共 有 170 多種,臺灣原生 23 種,其他為外來種。資料來源:林務局長李桃生,〈行政院第 3465 次院會會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森林資源現況與展望〉 ( 2015 年 9 月 10 日) 43. 四大類型地下莖竹類為(1). 合軸叢生型 (如八芝蘭竹 、巨竹) (2). 莖脛走出合軸叢生型 (如玉 山矢竹) (3). 地下莖橫走側出合軸叢生型 (如臺灣矢竹) (4). 地下莖橫走側出單稈散生型 (如桂竹、 日本麻竹) 資料來源:呂錦明, 《台灣竹圖鑑》 (臺北:晨星出版,2010) 19.

(28) 圖 1 森林主要優勢樹種分佈. 資料來源:林務局 2016 年 4 月. 關於竹子的生長環境,楊式昭在〈臺灣竹藝概說〉一文中指出,臺灣因高 山海拔高低差距,全島有熱暖溫寒四帶的各種竹類,具備竹業發展的優越條件 44. 。另外,簡榮聰發表的〈臺灣竹漆文化的發展及其工藝之美〉文章提到,在. 竹材特性上,竹子質輕,纖維韌度張力強,可作直角度的曲折拗頭 45。臺灣因 竹材種類豐富,且竹子的特性使然,由手工製作而成的生活用品,成為早年臺 灣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臺灣竹特性 臺灣前六種具經濟作用,有桂竹、孟宗竹、刺竹、長枝竹及麻竹。以下就 經濟效益高到低,說明竹的特性。. 1、桂竹,占臺灣竹林比例 24.92 %,生長區域於中低海拔 400-700 公尺, 為臺灣特有種,以南投縣較為密集。紋理細緻、堅韌、富彈性、表皮硬及抗彎 度強。頭段以竹劍製品為主,中段以供編織工藝材料為主,尾段細小用以作竹 44. 楊式昭,〈臺灣竹藝〉 , 《天工四藝台灣手路奪天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幕展目錄,2002) 頁 26–30 45 簡榮聰, 〈臺灣竹漆文化的發展及其工藝之美〉 ,《頂真巧藝. 2010 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師特展》.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10) ,頁 14–27 20.

(29) 籤、掃帚柄為主。早期農業時期的竹管厝,以大枝桂竹作為壁牆、竹棚、籬笆 等。. 2、孟宗竹,占臺灣竹林比例 1.88 %,生長區域以南投、嘉義二縣最多, 較桂竹桿高徑粗,表面平滑、竹節低、肉厚。早期建屋,用以支撐用,如屋柱。 其他如家具、器具、竹雕、造紙、編織膠合,也作竹劍外銷。. 3、 刺竹,占臺灣竹林比例 17.46 %,臺灣中南部有大面積造林,適宜中低 海拔生長。表皮粗糙、強韌、質堅耐久。早期建屋梁柱多以刺竹為主,適合製 作傳統耐用的農家器具,如桌罩、搖籃。少數用於竹編。. 4、長枝竹含其他,占臺灣竹林比例 1.47 %,臺灣原生竹類,宜低海拔栽 培,竹桿比桂竹大,比刺竹小。在陽明山、新竹的北埔、南投的蓮花池、嘉義 等地均有分佈。竹節長、質地柔軟、容易劈成竹面,宜編織用。可用來作竹家 具、竹編器。. 5、麻竹,占臺灣竹林比例 51.73 %,適宜中低海拔,臺灣麻竹遍及全島, 以嘉義縣、南投縣及雲林縣面積最廣。質柔軟、肉厚纖維粗糙,節硬,糖份高 易蟲蛀。主要以採筍為主,竹材供農具、竹筏及造紙用,葉可包粽子。. 6、綠竹,占臺灣竹林比例 2.54 %,宜低海拔栽植,北起基隆,南迄恒春 均有栽培,目前以臺北縣栽培面積最廣,其次為臺南縣、臺中縣。經濟效益不 高,竹筍最為細嫩。. 三、比較臺灣、日本及東南亞的竹 竹子主要分佈於溫暖潮濕地區,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等地,以中國腹地 最廣,竹林面積最多,涵蓋溫帶及亞熱帶氣候,臺灣雖位處亞熱帶,因山脈陡 峭,故有溫帶氣候,種類亦包含散生竹。以產量及種類分析,論產量,臺灣土 地為日本的十分之一,竹林面積有十五萬公頃,與日本一樣大。論種類,日本 常見有三種,臺灣有二十四種,具經濟價值的有六種,代表竹有麻竹、刺竹、. 21.

(30) 桂竹、孟宗竹。應用上,東南亞竹以馬來麻竹、刺竹為代表竹,結實耐用,竹 材應用除了日常實用的編器,也與商業空間結合,搭建餐廳、渡假村,作為建 物架構。日本以毛竹為主,走精品路線,編織成藝術花器、茶具。中國則以低 價大量生產生活用品外銷。臺灣竹具韌性,早期以竹篾編織製作各式工具,現 因人工成本高,已無生產日常竹製品,多為越南進口 46 進行內銷,目前臺灣竹 藝應用於竹工藝及公共造景,臺灣竹製品切入的市場,應為有創意設計的中端 市場。. 在復育竹林地部分,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16 年的調查,竹木 面積約 7.1 萬公頃47,約占臺灣林地之 3.2 %。比較 2001 年的統計, 15 年間臺 灣竹林的占森林比重減少,主因為總林地覆蓋率增加,15 年間竹林的面積減少 二分之一48,平均每年減少五千公頃的竹林面積。推測竹林地逐漸消失的原因, 與政府對竹林用地核准變更成經濟價值高的農牧用地,以及竹林利用有無完善 的竹材產業的扶植計畫有關。相較於日本竹林面積 2013 年統計為 16.1 萬公頃49 與 2005 年 15 萬公頃比較,面積無太大變化。據 2005 年統計中國竹林面積為 540 萬公頃50,相較 2016 年面積有擴大51,12 年增幅 11%。東南亞地區 2015 年 竹林面積統計約 428.7 萬公頃。. 46. (1) 進口國家來源依據 2010 年統計,越南占 65%,中國占 30%。資料來源: 林俊成、黃名媛、 鄭伃萍,〈臺灣竹材與竹產品進出口現況分析〉( 《臺灣林業》,2016 年,10 月)依據財政部關 務署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庫整理 (2)採訪迪化街高建桶店 47. 林務局 2016 年的調查. 48. 依據林務局自 2001 年至 2015 年報統計,森林資源現況統計, 總林地面積自 2001 年 210.24 萬公頃增至 2014 年 218.6 萬公頃,竹木自 2001 年 15.23 萬公頃(占比為 7.2%)至 2014 年 7.1 萬公頃(占比為 3.2 %) 49. Annual Report on Forest and Forestry in Japan Fiscal Year 2016, 2012.3.31,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Japan 50. 汪大雄,〈臺灣竹林資源與經營〉,林業研究專訊 第 18 卷第 1 期(2011) 。聯合國農糧組織和 國際竹藤聯盟之報告,2005 年竹林面積中國大陸為 5.4 佰萬公頃 51. 2016 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指出,現有竹林面積 601 萬公頃,竹林種植與採集業實現產值 1923 億元。 22.

(31) 第二節 臺灣南島語族的竹生活器物 一、生活樣貌與生活器物 十七世紀之前,漢人移民至臺灣以前,因無文字記載,為史前時代 52,由 考古出土的器具來看,生活器物為石器、陶器,經濟型態以狩獵、採集、小規 模自足的農耕為主。臺灣工藝最早應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 即南島語系民族53 的起源,開始了農業耕作及使用陶器、編籃及紡織工藝。進 入鐵器時期,金屬器物除了做為農具、獵具和日常工具使用之外,銅器、金器 有相當大的比例用於儀式性或裝飾用品。由十三行文化遺址中,發現不少柱洞 的遺跡,推測所住的房子應該是底部架高的干欄式建築 54,以木質及竹質等作 為建材。史前時期的考古出土雖未有竹器,而臺灣竹林豐富,取材容易,應該 已使用於生活中,因竹器無法保存,故無法留下紀錄。荷蘭、西班牙時期 (1622-1661),荷蘭傳教士來臺時,曾稱讚住屋之精緻美麗55 ,此指的是平埔族 的竹屋建築。另外,〈番社采風圖〉56 紀錄臺灣歷史初期(約1600─1750)平埔 族社會面貌與文化特徵,畫境寫實,具史料價值。17 世紀平埔族,漢化較深像 是卓猴、羅漢門和新港等社,已從事水稻種植,其他地區的原住民以捕魚、採 集及捕鹿,以維持生計。從「捕魚」一圖中,得知平埔族人以捕魚維生,所使 用的器具,有竹籠、魚簍及竹弓、竹箭。西拉雅族的捕魚方式,一種用笱捕魚,. 52. 臺灣史前文化依年代遠近,可分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 5 萬年至 1 萬年,以狩獵採集維生, 以石器為工具) 、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 6 千年,以農耕維生,使用陶器、編籃、紡織工藝) 、 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 4600-3500 年,以農耕維生,使用陶器、石器、玉器) 、新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 3500-2000 年,以農耕、狩獵、漁撈維生,使用玉器)及鐵器時代(距今 2000 年,煉鐵 技術成熟) 53. 臺灣原住民屬南島語族一支。最早移入至台灣為北部的泰雅族及賽夏族(距今五千年),接 著是中部的布農族、邵族及鄒族。(距今三千年) ,再晚是魯凱族、排灣族及卑南族。 (距今二 千年),最後是阿美族及雅美族(公元以後)。資料來源: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特質》(臺北: 聯經出版,1992) 54. 臺灣平埔族建屋比較,建屋方法有平台式(南部西拉雅等族房屋,四圍編以竹牆,茅草為 頂) 、畚箕式(排灣族、布農族屋式,鑿山為壁,以木為屏)、干闌式(北部凱達格蘭、噶瑪蘭 族)。資料來源:林淑慧,《台灣文化采風-黃淑璥及其台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 55.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 ( 臺北:東大圖書,1999). 56. 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使臺期間(西元 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紀錄臺灣 原住民生活,包括原住民的生產活動及生命禮俗,150 餘幅。圖片參考自〈番社采風圖〉,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3.

(32) 一種用弓箭射魚。笱為竹編成桶狀,編織較疏可讓水流通過,開口寬闊,頸部 窄,裝有倒刺,魚蝦進入容易,出去困難。另一種以弓箭射魚,捕或射到的魚, 則投入繫在腰間的竹簍。居住部分,從「乘屋」一圖,可看出房屋以編竹片為 墻,結茅草為屋頂,集合眾人之力蓋屋,前廊舖設竹或木的架梯,供出入,屋 內不隔間。干欄式建築或在墊高的基地上設屋,為原住族至今都仍存在的建築 方式。平埔族人以竹筏作為水路交通工具,供土官、通事乘竹筏渡溪用,從 「渡溪」一圖,看到平埔族村人在水中推動竹筏前行。嫁娶時,從「迎婦」一 圖,可看到由四位男子所扛的棚板,持竹竿綁彩結,與女子頭頂飾品,皆以竹 子製成,用於喜慶。. 原住民與工藝的關係,起始於使用需求,人類學者觀點王嵩山指出,在非 西方(部落)社會中,藝術與實用工藝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人們可以在日常 用品如陶製器皿、編籃、紡織、刀劍、木製用具的形制(平面、形狀、線條、 大小、顏色)與裝飾和變化中,得到美感的愉悅。另外,指出工藝表現在文化 意義與社會組織的脈絡中,與技術、知識體系與意識型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57. 。在探討原住民的工藝之前,了解工藝兼具藝術美感,與原住民族的文化信. 仰及社會組織有密切的關聯是必要的。. 原住民的竹器應用,各族均有。依據阮昌銳研究 58,除了依現有竹子形狀 進行製作,如筒狀加工的竹杯、竹筒、竹勺,以及竹子尾端作為竹弓、竹劍等。 最大宗的應用為剖竹成竹篾後,編製成各項容器,用途包括搬運,背負用及頭 頂用,以背籃裝採集的作物或裝需要照顧的小孩,以頭頂竹籃,將採集的作物 置於內,雙手空出可照顧肩揹的小孩 ; 或以提帶、儲存,形狀以筒形、壺形、 盒形居多,容器有竹水壺、竹水筒、竹杯等 ; 或以盛置,如竹籃、竹編碗首飾 籠、衣物籠、工具籃、菜肉籃、置湯匙籃、儲存籃、或用以漁撈用,如漁籠、 魚筌。臺灣高山族的編織方式,有圖2 方格編法、圖3 斜紋編法,以及圖 4 透 孔六角編法,此三種為各族中最為基礎及普遍的編法,以此延伸有三角編法及. 57. 58. 王嵩山,《藝術原境-臺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臺北:遠足文化,2014) 阮昌銳,《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 (臺北: 臺灣省立博物館,1994) 24.

(33) 骨斜紋編法。其中以斜紋編法所占的比例最多,因竹材較硬,少作居折,為求 密實,多以斜編。因各族依所取得竹材的條件以及編者的偏好而有不同,另還 有絞織、繞織、柳條及螺旋編法。. 圖 2 阿美族魚簍. 方格編法. 圖 3 太魯閣族米籃. 斜紋編法. 圖 4 鄒族女背簍. 透孔六角編法. 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平行 每一編條,各隔 1-2 條以 三 方 向 編 條 , 交 織 六 角 編條,相互垂直編織。. 上,與垂直編條交織. 形。. 資料來源:原住民數位 資料來源:花蓮縣原 住 王崧興採集 • 1958 -60 博物館. 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 資料來源:中研院民族學 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 11887. 在樂器方面,有口簧琴、弓琴、口笛及鼻笛等。原住民的笛子通常為竹製, 分為口吹與鼻吹兩種,也有單管與雙管之別。在建築方面,除排灣族、魯凱族 以石頭堆牆,石片作瓦,以及達悟的半穴居草房外,泰雅族、賽夏族、鄒族和 布農族、阿美與卑南族,皆以草木建成屋,以竹為立牆面或立面支撐架構。在 儀式裝飾方面,各族儀式中,頭飾及手拿器具,以竹為骨加以裝飾。原住民族 群中,各族生活型態及自然條件不同,發展出的竹製器具,也略有差異。位於 山區的原住民族,善於編製竹背簍,例如圖 4 鄒族裝載農作物的背簍,可在山 間行動時,依坡度擺放背簍固定。布農族因遷移頻繁工藝表現手法較為精簡樸 實且具實用性。原住民族中以泰雅族、賽夏族及太魯閣族,善於手工製作竹器。 其中,泰雅族因新竹、苗栗、臺中及南投等盛產桂竹及孟宗竹,就近取材,生 活器具包括竹酒杯、竹水桶、桿煙斗以及農具等,武器如竹箭,紡織用具如織 布用的梭子,泰雅族婦女將竹簍盛裝農具、背負嬰兒上山工作用。賽夏族編器 使用的材料主要為竹、籐兩種,住家大量使用竹,作為壁面與屋頂,不同於其 他民族僅用於立面支撐用,日常用品多以斜紋法編成細密無孔,包括米籩、米 25.

(34) 篩、種子籃、背籃、提籃、線籃、便當、食籃、置物盒等。太魯閣族分布於花 蓮縣山區,竹器取自於竹的外層,因外層堅韌,竹編器有背簍、穀簍、圓箕、 簸、酒篘、頭帶。. 原住民的生活竹器的編法,以功能取向為製作之始。像是竹蛙鏡、竹編碗, 祭典中的飾品工具,在選竹及劈竹之始,即決定竹材的厚薄,以及設計底部為 平或為尖,早期以實用為先,再決定設計方向。原住民透過器物反映生活樣貌, 表現在器物上的圖象、物件以自然現象、自然物為對象,加以轉換成符號,以 均衡、對稱、協調為表現形式。王嵩山指出臺灣原住民的工藝表現基礎是建立 在生活場域、信仰、宗教、社會階層、宗族組織等的對應。 59 原住民的竹製作 品,除了實用外,與文化有著緊密的關聯性。日治時期則將原住民的竹器視為 工藝品,作為博覽會中的展示。現代竹編器物仍保有信仰圖騰,予以識別。例 如圖5 為泰雅族竹籃上呈現圖紋為線條,用不同顏色編織以凸顯圖騰,泰雅族 圖騰以幾何圖形表達自然,有山、水、眼( 菱形)、交錯織紋及領袖圖紋。圖6 為賽夏族潘三妹作品中,可看到代表賽夏族的文化符號,如雷鳴閃電 卍、女媧、 山林海洋、主靈眼睛與蛇等。賽夏族以相交螺旋編法編製漁籠最具特色,潘三 妹口述紀錄提到作品呈現與賽夏族矮靈祭有關,源自於祭典跳舞的隊形是螺旋 的。 圖 5 泰雅族竹編竹籃. 圖 6 賽夏族生活印象.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數位典藏與數 資 料 來 源:國 立 臺 灣 工 藝 研 究 發 展 中 位學習聯合目錄》. 59. 心,作者潘三妹. 王嵩山,《當代原住民的藝術》 (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 26.

(35) 二、 生產與貿易型態 臺灣島上的史前人類,早已開始有對內對外的貿易型態,對內以攀山越嶺 開拓陸路運輸,以各地特有物資交換所需。對外,以造伐操舟遠至南洋一帶, 開拓對外貿易 60,十三行文化人更利用煉製出的鐵器、銅器做為交換的物資, 進行北部與東部、中部之間的交換貿易活動,同時擴張交換貿易的範圍到亞洲 大陸南部、中南半島、菲律賓、琉球等海外地區,資源利用的範圍擴張到本島 以外的地區。南島語族承繼史前的貿易型態,以鹿皮與日本、中國漳州、泉州 交換瑪瑙、瓷器、布、鹽等物資。16、17 世紀,中國沿海海盜成為貿易主角, 以及大航海時期的荷蘭、西班牙相繼來臺殖民拓展貿易,臺灣遂成為貿易轉運 中心,交換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地區的物資。. 此時期貿易物品,以臺灣本島的經濟資源交換民生用品。生產竹器,多以 自用為主。. 第三節 漢人移墾以後的竹生活器物 荷蘭人統治時,招攬中國移民來臺開墾,自 1626 年至 1646 年,20 年間移 民增加一倍,人口增至 10,000 人,從事農地開發,稻米生產除自足外,可供外 銷,糖更為此時重要的貿易品。臺灣竹器在生活器物上的演變,從該時期的文 獻資料,以地方縣志,以及後人發表之論文期刊中,了解竹發展成產業之前, 在生活中的情形。臺灣縣志包括《臺灣府志》(1685)、《鳳山縣志》器之屬 (1718) 、《臺灣縣志》器之屬 (1720) 、《臺海使槎錄》(1722)、《諸羅縣志》61 器之屬 (1724) 、《彰化縣志》(1832) 、《噶瑪蘭廳志》(1852)、《南部臺灣誌》. 60. 透過對海外臺灣玉的研究,我們認識到距今二千五百年前,這些玉器在環南海地區開始流 行。產於臺灣東部的豐田玉不但遍及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北部、越南南部、甚至到達泰國中部 和南部半島。在早期的階段,例如菲律賓新石器時代(西元前二千年到西元前五百年)的玉器 多為來自臺灣的成品。資料來源: 洪曉純 、楊淑玲、 阮金容、飯塚義之、 Peter Bellwood, 〈海外出土的臺灣玉及其卑南文化要素〉,《田野考古》第十五卷第一期(臺北:田野考古編輯 委員會,2012年2月29日)頁 19~40 61. 清,周鍾瑄主修,陳夢林、李欽文編纂,《諸羅縣志》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9) 27.

(36) (1901)、《臺灣通史》(1920) 等,大多描述竹子使用在櫃、凳、床、造屋及架 橋等。. 一、生活樣貌與生活器物 各地竹器依據竹材資源及生活需要,發展出不同應用。《臺灣通史》62 卷 二十六,「竹工嘉義產竹多,用以造紙,銷用甚廣。編為器具,亦用宏。而水 沙連之竹,徑大至尺餘,縛以為筏,可渡大洋,凌濤不沒,故沿海捕漁皆用之。 竹工之巧者,為床、為幾、為籃、為筐,日用之器,各地俱有。」另外,日本 統治第二年 (1896),《安平縣雜記》 63 工業篇中提到「竹匠:起蓋草屋及搭涼 棚、做竹床、竹棹、竹椅、竹几、竹籃各器椇。嘉義竹匠所作較堅好,係用桂 竹、貓兒竹為之,非安平、鳳山竹器所能及。」 嘉義竹器在清朝統治後期的發 展,已小有名氣,值得注意是,此時以竹匠稱之,匠的稱呼等同後代所稱的師 傅。. 以竹篾編成寬底圓形容器,用以蒸煮食物,下方放置裝水的容器,於裝水 容器下方點火加熱,產生蒸氣透過竹篾編織的縫隙,將食物蒸熟。《諸羅縣志》 卷八,「編竹篾為甑,米用禾。午餐則早間漬米以俟,實於甑蒸之。或以竹編 為架構,塗以泥以製作鍋器。」《諸羅縣志》卷八,「崇爻山有咸水泉;番編竹 為鍋,內外塗以泥,取其水煎之成鹽。」原住民飲食習慣,食用竹編碗,席地 蹲踞或坐竹凳用餐。」《鳳山縣志》卷二記載「器用:不用箸,以手攫取。近 亦用粗椀,名「其矢」;竹箸,名「甘直」。近始制桌椅,以待漢客;番眾仍架 竹為凳,而蹲踞席地之風少減矣。」原住民多以竹作為生活工具,竹籃在原住 民生活中使用的普遍性可從《諸羅縣志》卷八得知,「編竹篾為籃,其制圓, 曰霞籃。番無升斗,以此為量;大者裝至三、四石。」以物易物的丈量工具, 大多以竹籃為單位。. 傳統嫁娶儀式,竹篩以盛物、遮蔽用,以及飾以八卦。《諸羅縣志》卷八, 「婿於親迎前數日,卜吉而冠,(中略)。至期,置冠履、鮮衣於竹篩,微烘以 62. 連橫,《臺灣通史》卷 26(臺北:黎明文化 ,2001 ). 63. 日人統治臺灣,於西元 1896 年所發行的刊物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 in statistical local areas, New South Wales, June 1990 (No.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