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拒絕敏感度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說明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並探討拒絕敏感度與依附關係之相 關研究。拒絕敏感度定義,以及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說明如下文所示。

12

壹、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

一、拒絕敏感度之定義

拒絕敏感的概念最早由 Mehrabian 在 1970 年以人格觀點探討個體的親和行 為時提出,其將親和行為分為兩向度解釋,分別為緊密結合的債向(Affiliative Tendency)及拒絕敏感度(Sensitivity to Rejection),反映個體對於關係正/負增強 的預期。定義拒絕敏感度為「一般性負向社會預期:害怕與焦慮與他人的互動會 產生拒絕、不舒服與痛苦的結果」(引自 Mehrabian, 1994, p.98)。並發展量表具 體化拒絕敏感度的概念,內容包括逃避衝突情境(當兩個朋友吵架,我不介意站 在我同意的任何一邊–反向題)、因害怕被拒絕而減少表達意見(在我確定一個人 是非常好的之前,我會謹慎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向其他人提出要求或造 成負擔(向其他人尋求協助很少令我感到困窘-反向題)、對於他人的負向回饋感 到害怕與容易受傷(當有人不喜歡我,我通常會選擇逃避)、為逃避拒絕情境而 依賴熟悉的對象(無論什麼時候我去一個都沒有熟識對象的地方,都會喜歡找一 個朋友陪我)。

Boyce 與 Parker(1989)從臨床上觀察憂鬱症病人,也以人格觀點發展相似 的概念為「人際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意指「對於他人的行為與感 受過度、極度的覺察與敏感」(引自 Boyce & Paker, 1989, p.342)。認為人際敏感 度高者在關係中會表現過度涉入、警覺於別人的行為或情緒、敏感於人際互動中 的變化,尤其是覺察到或真實發生衝突或拒絕時程度會更明顯,此時,行為會表 現得符合別人的期待以避免衝突與被拒絕。將人際敏感度概念分為人際覺察(敏 感於別人的訊息,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分離焦慮(對任何可能威脅到關係 的訊息很敏感)、被贊同的需求(為獲得接納而行為依據他人期待)、羞怯的自我

(在關係中無法表現自信)與脆弱的內在自我(與低自尊相關,自我價值來自於 他人的評價)。

Downey 與 Feldman(1996)從依附理論與社會認知論為基礎提出拒絕敏感

13

度,以認知情感歷程(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terms)解釋,定義為「對於 社會拒絕訊息的敏感與焦慮預期,並且會過度反應」(引自 Downey & Feldman, 1996, p.1327)。認為拒絕敏感度是源自於過去人際互動中的被拒絕經驗發展為內 在運作模式,影響個體後來與他人的互動時會預期自己可能被拒絕,並且產生焦 慮感。此外,情境與個體形成交互作用,對於訊息的解讀將影響其情緒反應,拒 絕敏感度高者敏感於覺察環境中微小、模糊的訊息,並將其解釋為拒絕。內涵包 括了「對於結果的焦慮與不安程度」,以及「對於要求被接受或拒絕的預期」。

Mehrarian(1970)提出的拒絕敏感度將視其為親和行為的向度,強調個體 發展出負增強的社會行為以避免拒絕可能,將此行為視為拒絕敏感的表現。之後,

Boyce 與 Parker(1989)針對臨床憂鬱症病人的觀察提出相似於拒絕敏感的「人 際敏感」概念,以人格角度解釋之,並強調個體害怕失去關係而敏感於人際互動 間的訊息。Downey 與 Feldman(1996)以依附理論與社會認知歷程說明拒絕敏 感度的發展與影響,同時強調情感(焦慮)與認知層陎(負向預期),並經過一 系列的研究說明與證實拒絕敏感度的概念,因此,本研究決定以 Downey 與 Feldman 的拒絕敏感度概念進行討論。

二、拒絕敏感度之內涵

Feldman 與 Downey(1994)回顧文獻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孩子未來社會 適應的重要指標;此外,臨床上視對拒絕的敏感為一種接受到拒絕訊息後的強烈 沮喪,是人際疾患(極端的社會退縮-社交畏懼症/逃避型人格疾患;極端的社會 過度涉入-憂鬱、依賴型人格)的核心特徵。因此,結合依附理論內在運作模式 的概念,強調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人際互動經驗形成內在表徵的影響,以及社會 認知理論的想法,著重當下環境與行為的關係,認為個體在情境上的個別差異來 自於心理歷程的影響,而發展出「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的想法。

拒絕敏感度概念假設童年被拒絕經驗(如身體虐待)或是隱性拒絕(情緒上 的忽略)將會變成個體敏感於拒絕的內在運作模式,並以社會認知論解釋,認為

14

拒絕敏感度是社交情境下的一種被拒絕預期與焦慮債向,將拒絕敏感視為一種逃 避拒絕經驗的動機,包含了個體在人際情境中的訊息編碼、對於行為結果的預期

(被拒絕)、對於重要他人反應出的依附行為(逃避、焦慮)以及調節個體對於 重要他人的情緒與行為。

Downey 與 Feldman(1996)基於依附理論之上,假設當父母以拒絕的方式 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將使對於拒絕訊息變得敏感,導致於他們未來在向重要他人 尋求接受或支持的時候,引發有可能被拒絕的預期,這也讓他們學習到逃避行為

(如拒絕)。此外,個體也可能在向重要他人表達需求或脆弱時經驗到預期性的 焦慮,這樣對於拒絕的焦慮預期,將會使個體對於拒絕訊息過度反應,當陎對模 糊不清或微小的訊息時,尌會將其解釋為拒絕的訊號,或是感受到被拒絕,而當 覺察被拒絕時,則會表現過度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例如生氣、敵視、沮喪、疏離 以減少支持、嫉妒、不適當的掌控重要他人等行為。

在親密關係中,假設拒絕敏感度高的人進入一段關係後,將會對於伴侶的遲 鈍(insensitive)或模糊(ambiguous)行為解釋為蓄意拒絕;在關係中感到不安 全也不開心;當感受到拒絕的時候,會表現出敵視、減少支持、嫉妒、控制重要 他人的行為,這些行為將會導致傷害關係的滿意度。

貳、拒絕敏感度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回顧探討拒絕敏感度的相關研究發現,探討影響拒絕敏感度的因素的研究不 多,目前只有提到性別(Bergevin, 2003; Downey & Feldman, 1996; Feldman &

Downey, 1994; Erozkan, 2009)、家庭教養方式(Erozkan, 2009)以及依附(Erozkan, 2009; Feldman, Downey, 1994; Taubman-Ben-Ari, Findler, & Mikulincer, Ö zen, 2002;

Ö zen et al., 2010)。

從拒絕敏感度的理論發展看來,Downey 與 Feldman(1996)認為拒絕敏感 度源自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時候,發出需要的訊息時被忽略或拒絕,導 致未來在人際互動中也會預期自己可能被他人拒絕,其研究探討依附關係對拒絕

15

敏感度的影響,針對 212 位大學生進行研究,以類別(基於 Hazan 與 Shaver 的 理論發展之量表)的方式測量依附關係,結果發現成年的逃避與矛盾依附皆與高 拒絕敏感度顯著相關。Erozkan(2009)研究大學生的依附與拒絕敏感度之關係,

以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的關係風格問卷測量依附關係,發現安全依 附與拒絕敏感度為顯著負相關,而害怕、過度涉入、排除型依附與拒絕敏感度為 顯著正相關;此外,依附關係顯著預測拒絕敏感度(解釋 13%變異量),安全型 依附型的大學生拒絕敏感度顯著低於其他依附類型者。Ö zen 等人(2010)則以 兩向度模式(基於 Brennan 等人的理論)測量依附關係,結果發現依附焦慮對於 拒絕敏感度主要效果的影響達顯著,而依附逃避則無。也有研究在探討拒絕敏感 度在依附關係之影響下與其他變項之間的關係,Bergevin(2003)將拒絕敏感度 分為焦慮拒絕預期與生氣拒絕預期兩向度,焦慮拒絕預期表示對拒絕訊息感到焦 慮的程度,生氣拒絕預期表示覺察拒絕訊息感到生氣的程度,其研究發現在依附 關係的影響之下,對同儕的生氣拒絕敏感度正向預測了生理與情緒上的強烈感受 與行為;焦慮拒絕敏感度反之。研究中發現不同的依附測量方式對於拒絕敏感度 的探討有所影響,採用兩向度模式的依附測量方式,發現依附焦慮與依附逃避對 於拒絕敏感度的影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