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拾參、巫蠱之禍

壹、學習目標

一、了解巫蠱基本涵義。

二、了解巫蠱之禍的發展經過。

三、了解巫蠱之禍的實質。

四、了解巫蠱之禍對漢代政局的影響。

貳、講授綱要

一、何謂「巫蠱」?

「巫」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意為「筮」字,或指祀之名稱,或指國名,或指地 名,或指一種神,或指一種人。在先秦典籍所指「巫者」具有三義,一為巫官,一為 職業,一為「事鬼神者」。漢人所言巫者亦有此三義,即巫官和以「巫」為職業者外,

漢人所言之巫,係泛指具有某種精神特質和特殊技能,而能交通鬼神以祈福解禍者。

「巫蠱」係由巫者所施行之蠱術,是「祝詛」的範疇,即訴於鬼神,使降禍於所 憎惡人的行為。漢武帝時發生的「巫蠱之禍」屬於偶像祝詛術。

二、巫蠱之禍

漢代文獻對漢武帝以前巫蠱術的記載,只有一例,記載漢景帝派郅都任雁門太 守,匈奴人將刻成象徵郅都的木人,讓騎兵朝木偶射箭。

巫蠱記錄較多,是在武帝晚年。例如:元光五年(前 130 年)曾以「巫蠱」罪名 廢陳皇后,將女巫楚服梟首於市,並誅殺同案犯三百餘人。此次誅連數百人,林劍 鳴認為是武帝借機誅殺太后在宮內的餘黨。天漢五年(前 99 年)明令禁止民間巫覡 在道中祠祭。這些事件都可視為「巫蠱之禍」的前奏。

「巫蠱之禍」由公孫賀父子巫蠱案、戾太子巫蠱案和劉屈氂夫婦巫蠱案三件大案 構成。丞相公孫賀與武帝是連襟,其子公孫敬聲仗勢橫行,征和初年挪用北軍軍費,

事發被捕。公孫賀為替兒子贖罪,親自帶人抓獲武帝通緝的京師大俠朱安世。朱安 世從獄中上書,告發公孫敬聲曾埋偶人於馳道等罪行。征和二年(前 91 年)正月,

公孫賀父子死於獄中,公孫族人全被誅殺。衛皇后之女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和衛皇 后的侄子長平侯衛伉也因牽連被處以死刑。

戾太子案的主角劉據,係衛皇后所生。衛皇后色衰愛弛及其親屬牽連公孫賀一 案,已經預示了太子的命運。被武帝任命為維持京城治安的「直指繡衣使者」江充與 太子素有積怨,因怕武帝死後遭太子報復,便鼓動武帝全面追捕巫蠱之事,將矛頭 對準太子和衛皇后。江充帶領胡巫到處「掘地求偶人」,隨意偽造施術痕跡,把許多 無辜者抓起來施以「燒鐵鉗灼」的酷刑,逼供陷害。一時仇家互告對方使用巫蠱術,

江充等捕巫官吏不分青紅皂白,一律以「大逆不道」之罪論處,先後殺死數萬人。征 和二年七月,江充宣稱「宮中有蠱氣」,帶人進宮掘蠱,連武帝的御座都拆開翻掘,

最後在太子居住的宮中挖出桐人木偶。其時武帝正在甘泉避暑,只有衛皇后和太子 居住在京師皇宮內,木偶究係何人所埋有口難辯,於是太子偽造詔書逮捕江充等人,

將江充斬首示眾,將胡巫燒死於上林苑中。武帝得知後,命丞相劉屈氂率領從附近 各縣調來的部隊圍擊太子。太子則赦免長安囚徒,打開武庫散發兵器,率囚徒和市 民迎擊劉屈氂。兩軍交戰 5 日,戰死者數萬人。太子兵敗逃走,不久在湖縣泉鳩里 自縊而死。衛皇后自殺,衛氏族滅。太子的賓客和與太子交往較深的人都被處死,

隨太子參戰者全被族滅。

丞相劉屈氂本是平定巫蠱事變的功臣,但不到一年他自己也被送進巫蠱的羅網。

武帝晚年寵愛李夫人,劉屈氂與李夫人之兄李廣利是兒女親家。征和三年(前 90 年)春,李廣利奉命出征匈奴,劉屈氂前來送行,兩人議及勸說武帝立李夫人之子 昌邑王為太子一事。這時告發之風極為熾烈,未等劉屈氂有所動作,已有人狀告劉 妻指使巫師祭祀社神、詛咒武帝,又告劉、李二人共同禱祠,想讓昌邑王做皇帝。司 法部門判定劉屈氂犯有大逆不道之罪,劉被遊街示眾後腰斬於東市,劉妻及子女均

被梟首。是年六月,李廣利家屬也被捕,正在前線作戰的李廣利聽到消息後投降匈 奴,朝廷將李具將李氏族人全部處死。

三大案過後,民間巫蠱活動未曾稍衰,用漢武帝的話說「餘巫頗脫不止,陰賊 侵身,遠近為蠱。」武帝身心交瘁,每天只用一餐,無心再聽音樂。征和四年(前 89 年)遂專設司隸校尉一官,主掌「捕巫蠱,督大姦猾」。

三、巫蠱之禍的實質

關於巫蠱之禍的實質,學術界已有不少的研究與探討,較重要的觀點有:

田餘慶在〈論輪臺之詔〉一文中指出:「巫蠱之禍」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漢武帝與 戾太子之間的潛在矛盾所導致。「衛太子與漢武帝有不同的思想品格,有不同的統 治政策。在武帝與太子並存的長時間裡,朝廷中自然存在著兩類官僚。一類是追隨 帝的開邊、興利、改制、用法之臣,他們是多數;一類是擁護『守文』的太子的所謂

「寬厚長者」,他們是少數……這兩種政治勢力的矛盾,在形勢變化的時候,有可 能激化起來,表現為武帝與太子的不可兩立的抗爭……江充當了深酷用法臣僚的代 表,秉承武帝旨意,憑藉黨與優勢,用非常手段摧毀以太子為代表的『守文』政治 勢力,這也許是巫蠱之獄的實質。」

方詩銘在〈西漢武帝晚期的『巫蠱之禍』及其前後─兼論玉門花海漢簡「武帝遺 詔」〉文中指出:「巫蠱之禍」是李氏集團發動向衛氏集團進攻的政治事件。衛氏集團 主要有武帝衛皇后、太子劉據、諸邑、陽石、當利三公主、武帝姊平陽公主、丞相公孫 賀、太僕公孫敬聲、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等人。李氏集團主要有武帝李夫人、

昌邑王劉髆、貳師將軍李廣利、丞相劉屈氂、重合侯莽通、侍中莽何羅、御史大夫商丘 成、直指繡衣使者江充等人。「所謂『巫蠱之禍』,正是江充屬於李氏集團,以及為維 護這個集團利益而採取的政治行動,其目的是為徹底打垮衛氏集團。」

吳剛在〈『巫蠱之禍』新探〉中認為:巫蠱事件的真正肇事者是漢武帝。漢武帝

「寧願將皇位交給政治勢力尚未形成的幼子,也不願留給視為異己的成年皇子。這 一方面武帝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中國封建社會中,老年帝王的一種特 殊心態,這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是不乏其例的」。並進一步指出:按道侯韓說是武帝 實施巫蠱事件的幫凶,是武帝打入衛氏集團的內線。持類觀點的還有秦學頎及陳志,

前者在〈漢武帝與外戚政治〉一文中指出:武帝「有意識地利用外戚作為維護和強化 皇權的工具。一方面,他培植外戚勢力以削奪、分割列侯和守舊大臣的軍政大權;

另一方面,當外戚勢力發展起來後,他又施展陰謀與屠殺悲劇。」「巫蠱之禍」正是 在這一背景下爆發的一場旨在消滅衛氏集團的大屠殺。後者於〈論巫蠱之禍〉文中認 為:「就性質而言,『巫蠱之禍』既不是單純的爭寵、泄憤的宮妃和外戚集團勢力之 間一場特殊形式的歷史大搏鬥¡K¡K 劉劇事件是陳阿嬌和公孫賀事件的繼續,是漢 武帝借巫蠱作祟為由,以期在他有生的最後幾年,徹底消除威脅劉氏政權勢力。矛 盾雙方,表面上是衛太子與漢武帝,而實質上是漢武帝與衛子夫,太子劉據是這場 清洗非劉氏勢力的犧牲品。」

關於「巫蠱之禍」的研究,還有高宇〈談西『巫蠱之禍』〉、王子今〈晚年漢武帝與

『巫蠱之禍』〉、孟祥才〈析戾太子之獄〉及蒲慕州〈巫蠱之禍的政治意義〉等文,蒲慕 州論文已指定同學閱讀,於此捉擬贅述。

在這些論文中,田、吳、秦之說,較具深度,而陳、方之說雖有立議論獨到,有 過人之處,但亦有缺失。陳說的最大弊端,在於忽視衛太子在武帝政治中的作用和 影響,而過分強調衛皇后的作用。

事實上,衛太子才是衛氏集團的核心和關鍵人物,他有與武帝完全不一致的政 治主張,並深受全國民眾的擁戴,這正是釀成「巫蠱之禍」的重要原因之一。方說的 缺點在於忽視了漢武帝在整個事件中的作用。

四、巫蠱之禍對漢代政局的影響

(一)與民休息

巫蠱事變之後,「冤情」逐漸顯現於世,漢武帝知道太子起兵只是由於惶恐而 已,並沒有其他的意圖,又接受了一些臣下的勸諫,內心有所悔悟。他命令族滅江 充家,並且肅清了江充的同黨,一些當時因鎮壓太子軍及追捕太子而立功受封的官 員,也被一一處置。漢武帝「憐太子無辜」,又在劉據去世的地方築作思子之宮與歸

來望思之台,以示哀念。一時,天下聞而悲之。

漢武帝並且認真反思太子劉據政治主張的利與弊,於是利用漢朝西域遠征軍失 利的時機,開始了基本政策的轉變。他公開承認「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 愁苦,不可追悔。」又向臣民宣布,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全部予以廢除 據《漢書‧西域傳下》記載,漢武帝又正式頒布了被譽為「仁聖之所悔」的輪台詔,

深陳既往之悔,否定了部分朝臣主張將西域戰爭升級的計畫,表示當今政事,最重 要的應該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決意將政事重心轉移到和平生產方面。

又封丞相田千秋為富民侯,以表明使百姓得以「休息」,「思富養民」的決心。

昭帝繼統,霍光輔政。雖說霍光自恣專權,但大體遵循武帝「輪台之詔」的內容 為施政的方針,力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政策。宣帝親政,由於生長在民間,深 知百姓疾苦,故繼續實施昭帝時的政策,所以吏治清平,是自武帝以後所出現的昇 平景象,史稱「昭宣中興」。

(二)外戚掌控朝政

漢武帝有六個兒子,戾太子外,分別為齊王閎、燕王旦、廣陵厲王胥、昌邑髆、

漢武帝有六個兒子,戾太子外,分別為齊王閎、燕王旦、廣陵厲王胥、昌邑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