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玖、中外朝

壹、學習目標

一、了解中外朝如何區別。

二、了解中外朝形成的原因。

三、了解中外朝與君權、相權的關係。

四、了解中外朝對漢代政局的影響。

貳、講授綱要 一、何謂中外朝

中外朝的制度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沒有明確的敘述,但在敘述了中央職 官之後,有一個有關「加官」的說明,指出:

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將 都尉、尚書、太醫、太官令至郎中,亡員,多至數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諸曹受尚書事,諸吏得舉法,散騎並乘輿車。給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 士、議郎,掌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中黃門有給事黃門,位從將大夫。皆秦制。

《漢書補注》引錢大昕曰:

自侍中而下,《漢書》所稱中朝官也 ,亦謂之內朝臣。

《漢書》在許多地方提到「中朝」,〈劉輔傳〉的注中引了孟康一段比較明確的說 明:

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 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針對這一則注,劉奉世在《漢書刊誤》中說:

案(原)文則(師)丹、(谷)永皆中朝臣也。蓋給事中也屬於中朝官無 疑。

中朝又稱內朝,外朝又稱外廷。《漢書‧司馬遷傳》載〈報任安書〉曰:「鄉者,僕亦 嘗側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這外廷就是外朝。簡而言之,中朝即內朝,是由皇 帝的左右親信和賓客所構成,外朝也稱外廷,指公卿夫夫。

二、中外朝形成的原因 錢大昕指出:

然中外朝之分,漢初蓋未之有,武帝以嚴助、主父偃輩入朝入直承明,

與參謀議,而其秩尚卑。衛青、霍去病雖貴幸,亦未干丞相、御史職事。至昭宣 之世,大將軍權兼中外,又置前後左右將軍,在內朝預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 給事中者,皆自托為腹心之臣矣。此西京朝局之變。史家未明言之,讀者可推 驗而得也。

錢大昕所說的這個「朝局之變」是符合當時歷史事實的,「推驗」所得,可以知道如 後述諸點:

第一,漢武帝以前,中央政權,除了皇帝之外,掌握實權的就是丞相。丞相輔 佐皇帝,總管政務,在文武百官中權力最大,地位最尊,不僅百官恭謹聽命,就是 皇帝也要對其優禮相待。這個時期相權之重,即使後代也是很少見的。秦和前漢都 是如此。因此,前漢初年沒有什麼中外朝之分。但是後來中朝官的許多稱號,漢初 是有的,如侍中、尚書之類,而且像侍中這樣的稱號,一開始就表示左 右親近的意 思,如《漢書‧盧綰》載:「綰以客從(高祖),入漢為將軍,常侍中,從東擊項籍,

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食飲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

至其親幸,莫及綰者。」

第二、在漢武帝時期,開始出現了中外朝,《漢書‧嚴助傳》載:

擢助為中大夫。後得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 方朔、枚皋、膠倉、終軍、嚴葱奇等,並在左右。是時征伐四夷,開置邊郡,軍 旅數發。內改制度,朝廷多事。屢舉賢良文學,公孫弘起徒步至丞相。開東閣,

延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 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

顏師古注曰:

中,謂天子之賓客,若嚴助之輩也;外,謂公卿大夫也。

這裡明顯地說出了中外朝有兩批人馬。形成這兩批人馬的原因,從上述記載看,

似乎是:因為國家多事,天子除任用大臣之外,又添了不少賓客,參與謀議。但這 是表面現象,實際上主要的原因是皇權與相權相互矛盾發展的結果。例如田蚡為相,

任用官吏,權移主上,漢武帝對此即表示不滿。為了削奪丞相權力,加強君權,武 帝開始重用文武侍從之臣,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中朝和外朝。

第三、中朝官系統的形成及權力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中朝官大體上有兩類:

一類是所謂天子的賓客,這類人在政府的組織中本來是沒有地位的,往往是掛著侍 中的頭銜參與謀議;另一類是文武官中的心腹之臣,如武官大司馬、前後左右將軍,

文官太中大夫、光祿大夫以及後來日益重要的尚書等,他們也是加上侍中或給事中 的頭銜,成為中朝之官。但武帝時的將軍都只領兵出征,並不參與朝廷政治,如衛 青、霍去病並為將軍,加大司馬,親信無人可以比擬,他們也都從來不過問國家大 計。到昭宣之世,從霍光開始,才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權兼中外,實際權力在丞 相之上,又置前後左右將軍在內朝預聞政事,從此將軍也就屬於內朝了。

三、中朝官的系統

中朝官的系統有一個形成過程,在形成過程中又不斷變化,除了大司馬、大將 軍曾一度權兼內外之外,再就是典掌樞密的尚書臺最後接管了丞相府的事權,尚書 和侍中等官位日益隆重,於是又有新的內朝發展起來,茲將其分述如後:

大司馬:往往同時拜大將軍,主要任務就是「輔政」,即輔佐皇帝行使君權;

而且是最高的輔政大臣,即中朝官之首。

諸將軍:原來的職責是「典兵馬」,掌「宿衛」,但作為中朝官的任務是輔政,

地位略低於大司馬。

侍中、中常侍:本為加官,是入宮侍奉、從皇帝之意。後來逐漸出現專職人員,

而加官仍不廢。但在前漢,侍中的身份比較複雜,有的僅在生活上奉皇帝,有的身 份低,甚至年紀很小,所以那些侍中屬於中朝官,參與中朝會議,恐怕還有一定的 範圍。

左右曹、諸吏:《宋書‧百官志》曰:「左右曹、諸吏平分尚書奏事。」即對尚書 收到的丞相、御史大夫二府送來待皇帝審批的公文,他們先平議,提出初步的意見,

供皇帝參考。霍光輔政時擢拔杜延年為太僕、右曹、給事,平處吏民上書有異者。楊 惲為左曹、諸吏,被認為是「宿衛近臣,上所信任,與聞政事」。因此,左右曹、諸吏 是通過審閱上奏文書,充當皇帝的參謀顧問,與侍中、中常侍經常侍從在皇帝左右 有所不同。

散騎:本職是皇帝出行時,傍車輿騎馬散從。後來逐漸有了「獻替可否」、「承答 顧問」的任務,遂逐漸發展成為中朝官。

侍中、給事中等名銜,原為加銜。凡外朝官加此等名銜,即為中朝官。又侍中、

中常侍、給事中等官,在前漢初,基本上由士人擔任,漢元帝後逐漸用宧官,到後 漢全部由宧官佔,不再委任士人,成為宧官專權的工具。

中朝官的主要特點是:1.他們都在宮中理事、值宿。2.和中朝官對舉的「外朝官」,

指丞相、御史大夫、列卿至六百石的官吏。他們定期入宮朝見皇帝,而中朝官則不受 此限制。3.中朝官不像公卿等外朝官需處理全國日常政務,也不同於宮中執行具體 的、非政治性任務的其他官吏,而是給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特別重大政務時充當參謀 顧問。所以中朝官的主要職權,一為擔任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特別重大政務時的參謀 顧問;一為就重大事務集議,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供皇帝參考。

四、尚書與尚書臺的形成

在中朝官形成以後,也在宮中辦事的尚書,卻始終未成為中朝官,而只是皇帝 處理政務,審批外朝文書的具體辦事機構。不過中朝決策定案後,均需經由尚書臺 下達給丞相(三公),尚書成為中朝結論的總匯,地位逐漸重要。

尚書在戰國時已見設置,尚是主管,書即文書,故尚書是掌文書的小官。在秦代所 有的文書送入宮內後,先由御史中丞接受,檢查有否違法之後,再由尚書送交皇帝 審批,並於審批後下達有關部門執行。漢初,尚書的任務仍是傳遞文書,再加上無

為而治,文書簡寡,而且「丞相所請,靡有不聽」,所以尚書談不上有特別的權力。

漢武帝時,由於鼓勵吏民上書,加上「征伐四夷,開置邊郡,軍旅數發,內改 制度,朝廷多事」,故言事文書日增。在此情形下,漢武帝無論精力或學識都難以 應付,特別是晚年,於是需要找人幫忙審批日常文書,提出初步意見,供自己參考,

於是新的領尚書制度便應運而出。

 最先協助武帝審閱文書,是左右曹及諸吏。以後才發展成領掌尚書事,「領」,

猶理也,治也。領尚書事即處理尚書所受文書之意。在兩漢史書的記載中,最早領 尚書事的霍光,以大將軍領尚書事。其時武帝駕崩不久,政局不穩,不大可能另創 新制,應是沿自武帝舊制,而領尚書事的應是中朝官。

尚書權力的擴大是漢昭帝時。《漢書‧魏相傳》云:「故事,諸上書者皆為二封,

署其一曰副。領尚書事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在武帝獨攬大權的時候,

這一情形應不致出現,而只有形成於霍光時較合理。

在領尚書事權力擴大後,由於當時中外朝的隔閡逐漸加深,霍光在審批丞相、

百官文書前後,除主要聽取、採納中朝官的謀議外,很自然便會差遣尚書向外朝官 了解情形,傳達口頭指示,進行責問等,實即傳遞文書的繼續或延長。如此,尚書 權力便有所擴大。由於這一變化對霍光以後諸帝的統治並不妨礙,所以就如中朝官 制度一樣被保留下來。

尚書權力擴大後,原來的機構組織也之擴大。尚書的員額原有四人,成帝時增 加一員。因此,尚書臺的組織,為尚書令、僕射各一人,尚書五人,丞四人,共有 十一人。

任務增加,組織擴大,又是近臣,所以尚書地位日益重要。《漢書‧佞幸石顯 傳》載蕭望之批評中書用事曰:「尚書百官之本。」〈孫寶傳〉也說尚書「禁門內樞機 近臣」,反映出尚書在前漢晚期的地位。

後漢光武帝行三公制以分相權,同時也進一步發展前漢以來的尚書制度。仲長 統因此稱為:「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

後漢光武帝行三公制以分相權,同時也進一步發展前漢以來的尚書制度。仲長 統因此稱為:「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