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孟德爾頌十二首二重唱歌曲在合唱教學之應用

第四節 指揮拍型設計

合唱指揮是教學者、詮釋者,更是表演者。經由分析樂曲、探究詩文、

訓練聲音、詮釋樂曲,最後透過演出展現作品的全貌與精神。在演出時指揮 必須完全透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意念。因此,如何以正確及適當 的手勢動作,提示團員樂曲的拍子、速度、起拍、止拍、呼吸、力度、音樂 性及咬字,也是指揮需審慎思考的課題。在平日的教學中,指揮需審慎檢視 自己的動作,是否富有傳達樂念的意義,此外,更需培養與團員的默契,靠 雙手、臉部表情及身體律動來帶領團員,清楚的明瞭指揮所想表現的內容。

這十二首二重唱歌曲,每一首的歌詞內涵及音樂內容皆不同,但包含常 見的三種拍型:分別為二拍(圖 4)、三拍(圖 5)、四拍(圖 6)拍型,二拍 拍型的樂曲包括〈候鳥的道別〉、〈秋之歌〉、〈鈴蘭與小野花〉、〈麥田〉、〈呂 布拉之歌〉、〈我怎能歡喜快樂?〉、〈晚歌〉、〈航行〉;三拍拍型的樂曲包括〈我 願我的愛湧出〉、〈問候〉、〈民謠〉;四拍拍型的樂曲只有〈禮拜天早上〉一首。

拍型又可依照樂曲風格分為非流動打法(Non- expressive)(左圖)和流動打法

(Expressive- legato)(右圖)。非流動打法常用於輕快活潑的樂曲,流動打法 常用於抒情樂曲,從樂曲的整體來看,十二首樂曲中以〈鈴蘭與小野花〉、〈麥 田〉適合非流動打法,其他的樂曲以流動打法為主。以下分別提出十二首歌 曲中各樂曲指揮技巧的建議:

【圖 4】66 二拍拍型

非流動打法 流動打法

【圖 5】67 三拍拍型

非流動打法 流動打法

【圖 6】68 四拍拍型

非流動打法 流動打法

66 Shirley W. McRae, Directing the Children’s Choir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1), 158.

67 Shirley W. McRae, 159.

68 Shirley W. McRae, 159.

〈我願我的愛湧出〉

此曲為快速的 9/8 拍,術語標示有活力的快板,指揮宜打三大拍拍型,

拍型簡潔明快,盡量使音樂流暢,。第 8 小節開始力度漸強,左手可微微往 前帶動氣息的支撐。第 13 至 17 小節聲部對唱部分,指揮可以單獨使用左、

右手,並給予演唱聲部適時眼神的關注。第三段開始處(40 小節),音樂風 格改變,調性變為小調,音量變弱,此時指揮的動作要與先前明顯不同,以 水平流動的手勢暗示音樂氣氛之改變,神情也必須轉變為內斂深沈的情緒。

〈候鳥的道別〉

此曲為 2/4 拍的行板,曲風抒情,指揮宜打二拍,為了使鋼琴伴奏佐以 不停的十六分音符,因此拍型宜柔美順暢。音樂由正拍開始,但合唱卻以困 難的弱起拍進入,指揮必須給予正確的呼吸拍提示,使團員的起音整齊;第 二段開始(16 小節)為第二部演唱的單旋律,可用單手打拍,另一手則提示 第一部進入前的預備拍。樂曲結束前的尾聲,合唱的力度轉弱,但鋼琴伴奏 卻漸強,指揮必須分配雙手各自的力度指示,使音樂的表現更加豐富。

〈問候〉

此曲為中庸的 3/4 拍,指揮應打三拍,曲風真切優美,拍型宜以水平流 暢的移動,使音樂流暢。由於第一部在第 5 小節第一拍,有挑戰性的高音(g2),

指揮必須在前一拍就給予聲樂技巧的提示,如雙手上下打開,暗示以身體的 自然擴張,優美平順地唱出高音。第 11 小節兩聲部有同向的下行大跳音程,

指揮可以左手手心往上的動作提示歌者做氣息的支撐,以免因大跳失去音準 及音色。第 16 小節第二拍,歌詞「千百次」(tau-send-mal)的第一音節上有重 音記號,因此須用手勢提示歌者將原本的弱拍改成重音。

〈秋之歌〉

此曲為 6/8 拍,激動的快板,指揮宜打二拍拍型,不宜打六拍,以免音 樂失去流動性,由於術語標示激動的(agitato),因此指揮動作不宜散漫,應集

中有力帶動樂曲的前進。樂曲聲部的獨立性較高,有不少聲部的對唱或接唱,

指揮可充分設計雙手的動作,呈現音樂中的織度變化。力度對比性強,在第 5 小節突強(sf)的張力處,指揮動作可誇張一些;第 73 小節開始,樂曲即將 進入高潮,兩聲部齊唱漸強且漸慢之處,指揮動作範圍宜收到胸前,以集中、

有力的手勢,預備第 77 小節高昂的音樂氣氛,此處建議以左手做氣息的支 撐,右手則預備新段落的呼吸起拍。另外,在第 80 小節處,指揮要提示長音 尾音的收拍,同時也暗示子音“t”的發音。

〈民謠〉

此曲為 3/4 拍行板,指揮宜打三拍,保持安詳平和的曲風,由於附點音 型在此曲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指揮的在動作要能明顯區分 及 的兩種 節奏拍型,將有附點音符打短,使後面的十六分音符更清楚。第 13 至 16 小 節樂曲突然轉成小調,力度加強,在此時指揮可多些情緒性的表現,在歌詞

「厄運」(Unglück)這個字上,以握拳的手勢,增加詞句的強烈的音樂表現。

〈鈴蘭與小野花〉

此曲為 2/4 拍,活潑地快板,指揮宜打二拍,由於曲風輕快,拍距不要 太長,表現輕巧活潑外放的音樂風格。由於歌詞一開始即為重音,而樂曲卻 是為弱起拍,又無鋼琴導奏,所以指揮務必以手勢掌握起音的力度及並幫助 歌者有充分準備。

第 34 至 41 小節,為戲劇性強烈的樂句,描寫嚴霜騎士的到來,音樂有 威武盛氣凌人的氣勢,指揮的手勢應從短而有力的拍點轉為長而有力的拍 點,但第 44 小節開始動作逐漸回到最小的點狀型態,音樂突然轉為安靜,描 寫小野花們紛紛走避的樣子,此段指揮必須善用臉部的表情,帶領團員音樂 的想像力,做出音樂的變化。

〈禮拜天早上〉

此曲為 4/4 拍,持續的行板,指揮宜打四拍,歌詞及音樂寧靜平和,樂

曲術語標示「持續的」 (sostenuto),指揮應以帶有重量,而不鬆散的手勢帶 領音樂的線條。合唱聲部與鋼琴前奏兩小節,在織度與力度上有「小-大-

小」的層次有相似的表現,指揮可善加利用手部移動的空間,當單聲部演唱 時,建議指揮以單手對著團員,而當另一聲部加入前則由另一手給予提示,

運用雙手的空間分配暗示音樂的層次感。但由於樂曲沈穩內斂的風格,第 5、

18 小節音階式的上行音型,配合力度的增強,指揮動作應以水平空間的移動 為主,不宜有誇大的動作起伏。

〈麥田〉

此曲為 2/4 拍,小行板,由於曲風輕快,指揮宜打有彈性點狀的二拍,

手指間宜保持放鬆,可使歌唱的歌詞咬字較為柔軟有彈性。單旋律的接唱處,

指揮可利用手勢方向,配合眼神的提示,示意聲部的輪替。此曲無鋼琴前奏,

指揮要給歌者明確精準的拍點及良好的呼吸準備,幫助起音的整齊。第三段 從第 35 小節開始,是較具戲劇描寫的樂段,以延長記號區隔樂句間速度的變 化,指揮可用完整的收拍與重新起拍來表現樂句的起始。

〈呂布拉之歌〉

此曲為快板的 6/8 拍,指揮宜打大二拍,由於曲風音樂流暢,樂曲中沒 有困難的音程,也沒有太多的力度對比,相對而言,鋼琴伴奏的織度及和聲 變化更為豐富,因此可多注意聲樂與鋼琴間的呼應,唯有在每段句尾的長音 處,有音量漸強漸弱的表現,指揮此時左手可適時幫助力度的強弱變化。建 議指揮詮釋此曲時,動作不宜過大;並以單手、雙手交替使用表現樂曲的音 量及織度變化。

〈我怎能歡喜快樂?〉

此曲為 6/8 拍流動的行板,指揮宜打大二拍,然音樂的調性及歌詞的意 涵,皆呈現出悠悠的思念情懷,在動作宜以順暢的推拍為佳。三段的音樂雖 完全相同,但每段依歌詞的音節不同,因此音值上略有些許變化,指揮必須

依據歌詞的變化,正確地提示每個樂句的呼吸。在第 12 小節的延長記號處,

指揮必須掌握所停留的時間,由於延長記號後以強音(f)開始,因此收拍的頓 點動作要大,使強音的效果可以明顯表現出來。

〈晚歌〉

此曲為 2/4 拍,平靜的行板,指揮宜打二拍,曲風寧靜安詳,動作宜平 緩安靜,表現夜晚寧靜的氣氛。此曲的風格與〈禮拜天早上〉相近,在音型 及力度上皆有相似的表現,力度雖隨著音型上行而漸強,但指揮不宜有過度 誇張的動作,可適切地使用左手,帶領伴奏優美的旋律線條。

〈航行〉

此曲為 6/8 拍,激動的快板,由於節奏快速,指揮宜打大二拍。伴奏搖 擺式的音型,帶動音樂激動的氣氛,如同行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指揮必須給 予伴奏穩定且有力的手勢,鼓勵他彈奏出左手附點四分音符的力度,前奏四 小節分別有四種力度,從中強到弱(mf-sf-f-p),指揮應給予清楚的力度暗示,

使歌者預備好第 5 小節的起音;第 10 至 17 小節音樂轉為明朗的大調,此段 為兩聲部的對唱,情緒高昂,指揮可用肯定的眼神及表情,使團員演唱時此 曲時,表現出樂曲中昂首闊步迎向未來的決心。

指揮可說是合唱團的靈魂人物,從平日練唱與團員培養默契,到演出時 端靠雙手指示音樂的表現,藉由指揮的動作傳達,使團員立即感受出音樂風 格及情緒的變化,身為指揮者除了必須不斷充實自身的音樂能力外,並能夠 以清晰的手勢與豐富的肢體語言,帶領團員享受合唱音樂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