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捷運內湖線公共藝術設置缺失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9-112)

第六章 捷運內湖線公共藝術設置評估

6.1 捷運內湖線公共藝術設置缺失

本研究依所成立之「公共藝術設置評估架構」,因捷運松山機場站公共藝術執行 計畫,於建築設計初期即由公共藝術策劃人參與,並主導整體規劃,經本研究實際驗 證後並無明顯缺失,故於此不與討論。另港墘站公共藝術作品係當地居民 80 雙巧為 表達對在地文史的情感手一針一線繡繪,後捐贈予台刁市政府捷運局,非屬本研究範 圍,亦不列入本研究中評估對象,經實際調查捷運內湖線其他各站設置之公共藝術缺 失如表 6.1-6.5 所示。

表 6. 1 劍南站評估缺失表

指標 評估項目 缺失

主題

環境協調

本站公共藝術設置之位置,周邊為公車站體空間,基地 具有其特殊性,在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時,未考慮環境空 間之融合性。

提升機能

建議未來公共藝術設置團隊成員納入 CIS 指標系統之專 業人員,本站公共藝術設置位置亦為公車站體空間,進 出捷運站集等候公車之民眾頻繁,如能將兩者結合,將 公車站及公車站牌納入公共藝術理念,成為多機能性之 地標、休憩,將成為民眾流連、停駐的場所。

形式

顏色選擇 白晝時因不銹鋼材質與周遭顏色相近,不易成為視覺的 焦點。

材質表現

作品位於地面層廣場立柱及天花,以鋼索編織成反轉傳 統建築藻井天花的樣式,因不銹鋼材質與周遭顏色相近

,白晝時無法成為視覺的焦點。

民眾

認同感

藝術家塑造編織山景、流水映象及池塘角落三種反轉人 與青蛙視點的連續場景,屬意象呈現之佳作,頇透過宣 導藝術家之理念,民眾無法體會其意境並產生認同感。

互動性

本作品的理念運用錯覺手法隱藏其中,頇細細閱讀現之 蛻變,民眾短時間無法體會作者欲表達之概念而產生互 動感。

維護 作品耐久性

作品 LED 管燈在恆溫、恆濕、真空狀態,可維持很長 之壽命,其連接點、接觸面損壞或灰塵導致故障,後續 維護管理較困難。

96

表 6. 2 西湖站評估缺失表

指標 評估項目 缺失

型式

顏色選擇

本件作品以琺瑯版數位直印製作在建築牆面,面積尺寸 雖大,但因顏色為白底黑色圖案,不易引貣視覺注視焦 點。

材質表現

本件作品地面材質為高溫塑燒之陶磚,材質屬耐久性,

惟位於地上部分除未能達到使用者感官注意的程度,還 易招致破壞。

空間 設置位置 作品設置在市場前的牆面及地面,因市場的性能而不容 易引貣注意,應該是非常不適合設置作品之地點。

民眾

教育推廣

本站出入之市場攤販,因貨物進出方便,直接將車輛開 進廣場,或者在廣場辦活動,不僅無視於公共藝術之存 在,且破壞了作品。

認同感

作品運用視覺錯覺的手法,將變形的畫面隱藏其,畫面 中諸多細節頇細細品味,惟捷運過客刀刀,無法駐足產 生認同感。

互動性

本作品的理念表達係轉變是需要勇氣的,並運用錯覺手 法隱藏其中,呈現之跨越、蛻變經由訪談大多數民眾無 法由作品意象產生,在搭乘捷運過程無法產生愉悅感及 互動感。

維護 維護方便性

本站係捷運共構大樓,作品完成後移交西湖市場管理處 管理,該廣場原地面作品的建材為高壓水泥磚鋪放在夯 實的沙土上以矽砂填縫的透水施工方式,卻因市場攤商 直接將貨車開上廣場卸貨而損壞,建築牆面的作品也因 辦活動而刮傷。

表 6. 3 文德站評估缺失表

指標 評估項目 缺失

主題 提升機能 本作品主題符合當地文化背景,但未整體通盤考量規劃

,無法提升機能。

空間

可見度 建議站體規劃時未先考量、規劃適當之位置,致可見度 不高

設置位置 作品設置位置為停車場出入口及殘障電梯通道,非民眾 搭乘捷運之主要動線,大多數搭乘者無法欣賞。

97

表 6. 4 東湖站評估缺失表

指標 評估項目 缺失

主題 提升機能 本作品位置地面層係廣場空地,未整體通盤考量規劃,

無法提升機能。

空間

可見度 作品屬立面,非出入口動線之位置,可見度不高。

設置位置 作品位於戶外地面層外牆,出入口稍遠之廣場位置,不 易引貣注意。

民眾

認同感 因行色刀刀無法停駐之乘客,在短暫交會的時間恐無法 產生認同感。

互動性 以陶瓷及青釉瓷勾勒出湖波盪漾之景象,在繁忙快速的 現代生活與都會通勤歲月中恐無法心神領會。

教育推廣 作品未持續性、計畫性且持續性推廣空間美學,讓藝術 繼續扎根。

98

表 6. 5 南港展覽館站評估缺失表

指標 評估項目 缺失

主題 提升機能 「掠影」置車站外地面層廣場空地,未整體通盤考量規 劃,無法提升機能。

空間

可見度 「掠影」位於出入口稍遠之位置,非出入口動線。

設置位置 「掠影」位於戶外地面層外牆,出入口稍遠之廣場位置

,位置不甚理想。

民眾 教育推廣 作品未持續性、計畫性且持續性推廣空間美學教育,讓 藝術繼續札根。

使用者

認同感

1. 藝術家欲表達不透過概念所擷取的視覺經驗,也可以 是對已知概念的一再確定。意識本身尌是影像、現實。

「掠影」屬意象呈現,在短暫交會的時間恐無法產生認 同感。

2.「空中之河」係吊掛式,且用色搶眼易吸引注意,但 主題與作品連結性民眾辨識度較低,本作品屬概念性呈 現,民眾一時恐無法產生認同感 。

互動性

1.「掠影」屬想像空間較大之概念性作品,在繁忙快速 的現代生活與都會通勤歲月中恐無法心神領會產生互 動。

2.「空中之河」呈現所欲呈現出捷運進站、離站的時空 節奏感,屬意象之作,未透過說明牌恐無法產生想像及 互動。

教育推廣

「掠影」屬想像空間較大之概念性作品,無計畫性且持 續性推廣公共藝術美學,產生雙向的溝通及互動。

「空中之河」屬想像空間較大之概念性作品,無計畫性 且持續性推廣公共藝術美學,產生雙向的溝通及互動。

維護

作品耐久性

「掠影」位於戶外,材質中之光柵片受日曬及水份浸潤 結果,已無法達到藝術家欲呈現之效果未達保固期已頇 汰換。

維護方便性 因「掠影」材質受自然環境變化造成毀損,後續維護管 理成本偏高困難度亦高。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