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檢討文賢社區營造推展軌跡

第一節 推動架構與核心理念

依人民團體法組織章程規定、定期召開理監事聯席會、並依規定呈報會議紀 錄備查。每年度依社區民眾需求,提計畫經高雄縣政府向內政部申請獎助辦理各 項福利活動、深獲各級長官嘉勉,期間獲獎無數,以 92、93、94、95 年社區組 織經營成績最亮眼,以下是 90 年交接後的社區組織經營成果摘要:

 90 年度從新整理社區資料、做好前進準備、從社區環境整理做為切入點。

 91 年度開始參加高雄縣社造培力及初階計畫書寫申請民俗技藝研習。

 92 年度獲內政部頒社區發展工作評鑑「辦理社區傳統技藝績效優良獎」。

 93 年度獲內政部頒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甲等獎

 94 年度獲台灣省政府社區服務品質評鑑–甲等獎

 95 年度獲農委會林務局植樹綠美化活動-高雄縣模範社區獎

 95 年度轉化目標參加水保局農村風情網-富麗農村系列培訓

 97 年度結合湖內鄉社區提內政部旗艦計畫(三年計畫)新舊理事會交接。

文賢社區發展協會組織除理監事會之外,尚有附屬社區媽媽教室、祥和志工 隊、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社區長壽俱樂部、民俗技藝二胡弦樂班、環保隊、綠工 班、二仁溪流域水岸巡守志工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新移民生活適應班、太極 拳班等;並有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湖內工作站志工大隊、湖內農會銀髮族志工隊 相互支援;且結合附近學校資源,文賢國小、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同學、東方技 術學院學生志工隊、慈雲寺管理委員會等學術或慈善單位,定期舉辦各類社福活 動、文賢社區組織整合運用模式是可行的。

圖 3.1- 1 文賢社區發展協會組織概況圖

社區營造就像早期農村角頭廟宇建醮活動、不需政府經費補助才做,所有信 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家家戶戶按丁捐錢、有義務搭棚架、有人幫忙借用八仙 桌椅、有人經駁杯當爐主(主事)負責指揮、跳家將、弄獅舞龍、南北管鑼聲鼓 聲、全庄頭總動員…豎燈篙、拜斗君、請天神祈福、遶境活動、平安宴;當然這 些過程中總會遇見有些人「非但一毛不拔、還會數落不是」,常令主事者感慨「大 家都已盡心盡力了、還是有人不滿意」,不過大多數的家戶還是會擺出供祭品、

使整個建醮繞境儀式完成。

這就像社區營造一樣、民眾是透過社區組織動員招募而來共同完成一個角隅 公園建置,或一件公共事務,有人願意提供專業知識、部分人只是盲目隨從、也 有極少數反對聲音抱怨制肘、不過社造過程容許個別差異的存在;在政府的政策 導向和財力資源的挹注下、作為社區營造政策操作載體的社區、若未能建立與早 期農村「建醮」的主體性精神、來推展社區居民參與的自主性精神、必將受牽制 於政府的社造業務與預算迷陣中,失去營造社區公民的核心價值。

文賢社區:一開始接觸的就是社區總體營造、強調營造以「在地文化特色」

從社區的人、文、地、產、景為出發點切入社區營造,結果許多社區營造的一個 模樣,回頭看文賢社區好像也差不多,當然在社造初期可以使用這個模式來擾動 社區、引起共鳴後,就要能提出社區營造發展計畫目標,未開始動手營造之前所 提出的也僅供參考,做了某些年之後再經由社區居民的共識所決定「符合社區需 求」的計畫。有了計劃如何做?做什麼?是誰來做?做了之後誰來維護?五年或 十年之後社區又將如何呢?現在回顧文賢社區的營造過程有凝聚了居民的共 識、社區居民也動手參與、結果更由社區民眾分享榮耀,但在本次災後重建中耕 觀察發掘到社區民眾、在共同承載中退縮了,因為民認為等社區負責把它恢復(復 育)成功後才交由民眾認養、卻不願共同來承擔與面對;這是筆者所觀察到文賢 社區民眾對社造精神認知的隱憂。

社區營造應以「造人」為目標,以「造社區」為手段,社造操作過程中、社 區幹部不能只顧衝鋒陷陣、讓社區居民遙遙落後追趕,能在民眾前方半步、是最 佳位置。在社區營造的推展中、剛開始確實需要政府有明確得制度面來輔導執行 與經費的補助、讓剛起步的社區能夠順利推展組織經營理念、引發社區民眾認同 社區為基礎、充分了解社區特色、願意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意見研討、參與 規劃、執行與成果維護才是社區營造的主要精神、最終目的還是在社區自主、民 眾願意參與、企業體善盡社會責任、不用長期仰賴政府、才是推展社區總體營造 的真目的,也就是文賢社區組織發展的核心理念。

現在行政院農委會已經通過、農村再生條例,對文賢社區而言是一個大好機會,

以前尚在農委會水保局富麗農村階段、因文賢棣屬都市計畫區被排除於農村行 列,如今農村再生條例已含括都會區農村型社區的活化再造,藉此機會讓被疏落 已久的農村社區有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