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社區 問題意識

卸任社區理事長後、並未終止對社區服務的熱忱、除積極參與前高雄縣政府計畫處 社區規劃師培訓及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農村再生專員、農村再生顧問師培訓、基 於志願義務職與自我責任感驅使,加上本身對於社造工作的熱愛,志願進到社區駐點協 助社區組織能動起來,並協助重災區社區重建的基礎工程與防災體系的建立,每當與社 區座談所得到的共同語言就是、社區營造不知道要從哪裡做起、又沒有人、也沒錢、政 府不來做叫我們做,社區幹部又沒有領薪水、應該找村(里)長來負責……等,一長串 的抱怨;也難怪啦,因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展活動無法全面性展開、有些社區組織根 本不知道社區營造到底是作些什麼、要由誰來做、怎麼做、要做甚麼的疑問,甚至在湖 內地區聽說還有社區連公文長的是什麼樣子根本沒看過,應就是組織根本沒有運作、所 以就被忽略它的存在、或是收文的人根本就不當一回事、所以組織的經營必須健全活 化、相關資訊管道也必須暢通對社區的組織發展才是上策。

從 1994 年推展社區總體營造至今、回頭看當今社造的困境淺顯易見、有關社造中 的公部門、學術單位、培力單位等、把所有的推展操作方式及對公共事務的問題全聚焦 在個別的社區之中,但是十幾年下來、我們好像忘了往前再跨出一步,忘了將這個能量 從個別的社區散發到區域社區、並擴及台灣社會每個角落、把社區營造與社會改造發展 聯結在一起、但是主管單位好像看不見問題(視而不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企圖心不 見了、當然不會有行動、政府推出許多大方案、(如六星計畫、「農村再生條例」)好像 社區的承載力還不足、也失去了它的視野與高度和理想。

社團法台灣社造聯盟-郭瑞坤理事長針對社區組織經營的困境曾指出:

一. 欠缺整體性的社區組織經營:社區最欠缺的尌是組織經營概念,至今大多數的社區 都還是只靠一、二個人在硬撐,無法傳承經驗以培訓社區經營接手人力;這尌是為 什麼很多營造成果不錯的社區,總是在走回頭路的原因之一(由於社區經營的組織 無法形成,往往發展一陣子之後產生瓶頸,無法突破之餘,不是發展停頓,尌是讓 新人接手再從基礎做貣。)

二. 欠缺自覺性的社區學習成長:社區學習是社區發展的動力,而社區往往無法自覺社 區需要學習。社區學習需要科技之間的專業整合,但這些事情如果社區自己來作,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三. 欠缺系統性的經費申請資訊:社區並未能有系統性的了解公部門的補助資訊。只能 尌所知道的片面資訊去提案,但這些提案往往遷尌補助計畫內容,不見得是社區真 正需要的計畫。(郭瑞坤,2005,44 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

四. 欠缺自主與中立超然性:地方勢力的侵擾,將社區視為另一個權力角逐的戰 場;尤其是每逢選舉時,常因此而產生糾紛,鬧得不歡而散,造成對立使社 區發展增加阻礙、讓許多有心為社區出錢出力及願意為社區貢獻一己之力的 羣眾因而怯步,這尌是許多鄉、鎮、市的社區無法全面發展主要因素。

五. 缺乏年輕族群加入:觀察社區義工參與情形,男性參與比例低於女性,年輕 人參與興致及比例也不高。加上鄉村人口年齡層老化問題嚴重,長此以往,

推行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容易產生斷層與缺乏活力。

社區營造的行動範疇主要就是以社區為尺度、社區居民是行動核心,所以自願參與 式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精神是鼓勵民眾的共同參與、雖然在社區營造歷年的發展中、在 現實面社區的行動動力來源、主要是依賴政府計畫經費的補助、知能與技能來自專業者 及培力者或機構所協助基礎培力養成的;而這些專業者或培力單位的行動力也是仰賴政 府經費支持,當有一天政府的社造政策改變或停擺時、社區將不知如何面對;所以社區

應及早發展自力自主營造模式、只要社區民眾的社區自主意識提升、明白社區是經過全 體民眾凝聚共識後、靠自己的力量即可共同打造出來的、並非一定非要養賴政府資源、

否則將是社區面臨困境與危機之一、也是文賢社區必須去面對的主要課題。

在社區觀察中隱約看見另一個隱藏社區問題意識、新的組織領導幹部及成員中雖然 傳承強盛行動力、但是已經兩年過去了對於新的提案計畫書撰寫仍膽怯無法自力,仍須 靠前任團隊操盤協助撰寫、如果再無法有精進做為與思維、依近年政府各級部會均採用 由下而上、社區自主以計畫書評比方式做為補助依據、所以個人認為如再無法突破現況 有所精進、將有可能是未來文賢社區組織發展面臨的危機之二。

社區在這幾年的環境改造綠美化中雖有些小成果、也持續在整理維護中、但仍需再 開發其他處女地及尋求規格再提昇,另有關於社區隱性資源的發掘整合仍應再加強、如 稍有鬆懈想再找回那種契機就會事倍功半,過些時間工作團隊沒有了新鮮感後、認養人 與綠工班的熱忱還會存在嗎?這是近期中個人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也是對社區組織運 作的一種焦慮感、是文賢社區即將面臨的危機之三。

綜觀上述對於社區的焦慮與危機感、或許文賢社區應該嘗試有另一個適化性的推展 模式、來支持社區永續發展的動力;因為無論在社區組織、環境空間營造、社區資源運 用整合與開發、傳統文化與民俗技藝的保存再利用之可能、與公部門建立友好聯繫管 道、、等、當其中任何一個小環節的疏失、都有可能成為社區所要面臨的危機;社區組 織運作健全嗎?有在地性思維嗎?社區民眾自明性有建立嗎?會因時代潮流或季節氣 候變化而調整嗎?有培儲新的活力注入社區組織計劃嗎?這些都是社區發展的隱憂、雖 然現狀社區還能承載、但只有這些志工及幹部夠嗎?社區要的是至少 70%以上的居民能 共同參與,這幾年社區忽略了、社區經營主要是像早期廟宇建醮的精神、不必靠政府、

民眾與企業體和仕紳團結力量比政府大、這是社區沒有注意到的第二個忽略、如果把嘉 南大學社工系、文傳系、長榮大學社會力中心、土開系、東方技術學院的美工系等專業 團隊力量引進長駐社區將會是件完美的社區發展組合模式。如能正面看待並及時補正那 缺角所需元素、對社區而言將是組織發展的一大助力,造福廣大社區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