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擬題教學對學生個人擬題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擬題教學對學生個人擬題

表 4-1-1 學生擬題作品分類統計表 題目類 題目分類 可行的

非題 目類

非數

不可行

資料不足 資料適中或資料超過 編碼 第1類 第2類 第3類 第4類 第5類

擬題作品1(題) 2 0 2 2 21 擬題作品2(題) 1 0 2 2 22 擬題作品3(題) 0 0 1 1 25 擬題作品4(題) 1 0 0 5 21 擬題作品5(題) 1 0 2 2 22 擬題作品6(題) 1 0 3 2 21 擬題作品7(題) 0 0 1 1 25 擬題作品8(題) 0 0 0 0 27 擬題作品9(題) 0 0 2 1 24 擬題作品10(題) 0 0 1 1 25 擬題作品11(題) 0 0 0 1 26

合計 6 0 14 18 259

從表 4-1-1 擬題作品統計, 297 題擬題作品中,有 259 題符合可行 的第 5 類題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擬出可行的第 5 類資料適中或資 料超過的題目,整體的擬題能力表現非常好。只有 6 題是屬於第 1 類非 題目類,

例如:960417S06 記:「1 隻小狗 2000 元有 5 隻」。

有 14 題是不 可行之第 3 類,

例如:960410S20 記: 「文具店的自動筆一枝 20 元,買了

一些共花了 390 元,請問共買了幾枝?剩多少元?」

而有 18 題為可行但 資料不足之第 4 類,

例如:960412S01 記:「姐姐 6 塊雞桶 199 元,這組 有 5 人是多少?」

第 5 類作品有 259 題,

例如:「960417S03 記:一塊雞 翅 35 元,1 瓶小可 10 元,校長請全校 761 人,每人二塊雞翅和一瓶小可,

請問校長要花多少錢?」

進一步檢視擬出第 1 類作品,共有兩位學生,依上學期數學學習成 績區分,發現兩位皆為數學學習成就後 27%之學生,也顯示數學低學習成 就者之擬題能力相對較低,而經由擬題教學的持續進行,也發現此兩位 學生從剛開始擬出非題目之第 1 類作品,到第三個擬題教學單元時,已 都能擬出第 5 類可行之作品。

而在 11 次的擬題作品中,第 2 類非數學類的題目都沒有出現,顯示 學生都知道要擬的是數學題目,而非其他非數學的問題。

再進一步觀察三個擬題教學單元之擬題作品,也發現在新一個單元 教學之初,擬出第 5 類的作品較少,到單元結束時,擬出第 5 類的作品 明顯的增加。例如:算式填充題單元第 1 次擬題到第 3 次擬題,第 5 類 作品分別為 21、22、25 題。乘法和除法單元為第 4 次到第 7 次擬題,第 5 類作品分別為 21、22、21、25 題。而四則運算單元,因延續前一單元 乘法和除法之概念,故此單元在一開始擬題時,所有學生便都能擬出第 5 類之作品。

由以上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能擬出可行的第 5 類題目,且隨著擬 題次數增加,第 5 類的題目也增加,並且未出現第 2 類的非數學類題目,

可見學生也都知道要擬的數學題目。而有延續性的教學單元,學生較能 依舊經驗擬出第 5 類的題目。例如,四則運算是乘法和除法單元的延伸 單元,因此,四則運算單元一開始,學生便能擬出第 5 類之作品。

貳、學生擬題能力的改變

經由 11 次(算式填充題 3 次、乘法和除法 4 次、四則運算 4 次)的 擬題教學,觀察學生的擬題作品,將學生擬題作品加以評分後統計。研 究者依據梁淑坤(1999)所發展出的「擬題評量分類表」對學生的擬題 作品進行分類後,並進一步評分,第 1 類給 1 分,第 2 類給 2 分,第 3 類給 3 分,第 4 類給 4 分,第 5 類給 5 分。此處評分只是評擬題作品的 好壞,非倍數關係,例如:4 分非 2 分的兩倍,只是 4 分比 2 分好。評分 結果如表 4-1-2。

表 4-1-2 學生個人擬題作品統計

擬題作品

座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總分 上學 期數 學成 1 5 4 5 4 5 5 5 5 5 5 4 52 92 2 5 5 5 4 5 4 5 5 5 5 5 53 95 3 5 4 5 5 5 5 5 5 5 4 5 53 90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8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84 6 1 5 4 5 1 1 5 5 5 5 5 42 45 7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93 8 3 5 5 4 4 5 5 5 3 5 5 49 55 9 4 5 5 4 5 5 5 5 5 5 5 53 91 10 4 3 5 5 4 5 5 5 5 5 5 52 75 11 5 5 5 5 5 3 5 5 5 5 5 53 88 12 5 5 5 5 3 3 5 5 5 5 5 51 90 13 5 5 5 5 5 3 5 5 5 5 5 53 90 1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88 1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84 16 5 5 5 4 5 5 5 5 5 5 5 54 80 17 5 5 5 5 5 5 5 5 5 3 5 53 93 18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96 19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73 20 1 1 3 1 5 5 5 5 3 5 5 39 55 21 5 5 5 5 3 5 3 5 5 5 5 51 80 2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98 2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93 2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88 2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5 75 26 5 5 5 5 5 5 5 5 4 5 5 54 82 27 3 3 5 5 5 4 4 5 5 5 5 49 65

將 11 次擬題作品評分後,發現有 2 位學生擬出第 1 類非題目類,經 與上學期之數學學習成就比對後,發現此 2 位為學習成就後 27%之學生(一 位學習成績 45 分,另一位 55 分),也顯示學習成就較低者,相對在擬題 能力也較低。進一步觀察兩位學生的擬題作品,也發現,6 號學生有 3 題 第 1 類非題目類之題目,20 號學生也有 3 題為第 1 類非題目類之題目,

但隨著擬題教學的持續進行,也都能順利擬出屬於第 5 類之題目。

另外,檢視每一單元的擬題作品在「算式填充題」之單元,有 3 題 第 1 類非題目、5 題不可行之第 3 類題目、5 題資料不足之第 4 類題目,

顯示在擬題教學之初,要求學生擬出題目時,還有學生無法擬出完整之 第 5 類題目。

而在「乘法和除法」之單元,共 4 次的擬題作品中,第 1 類作品仍 有 3 題,皆為數學學習成就後 27%者之作品,

例如:960413S06:「一桶 6 塊雞桶 199 元共幾元?」

另外,第 3 類作品有 6 題、第 4 類作品有 10 題,

檢視擬題作品後,大部分未仔細考慮數字,或是漏了所需資料,而造成 無法計算,並非真正無法擬出完整之題目。

例如:960413S08:「爸爸買

了一桶 199 元炸雞有 20 塊,分給同學,每一個人可以拿幾個?」

未說明 分給幾位同學,造成資料不足。

960413S12:「爸爸買 20 輛車,共 9009

元,一台多少元?」

未注意到數字的合理性,造成有餘數。

另外,在「四則運算」單元的擬題作品中,第 3 類的題目尚有 3 題,

第 4 類題目也有 3 題,但已明顯較前兩個單元減少,且未出現非題目之 第 1 類,顯示擬題教學持續的進行,學生愈能清楚擬題的方法,也提昇 了擬題的能力。因此,學生的擬題能力隨著擬題教學實施的次數增加,

也持續的增加。

參、學生對擬題教學的看法

從學生的訪談中來探討學生對擬題教學的看法,以下分為「贊成擬 題教學法」與「贊成講述法」兩部分加以闡述。

一、贊成擬題教學法

在訪談的 6 位學生中,其對老師上課方式的改變皆不排斥,以講述 法或擬題教學法均可接受,但較高學習態度者,喜歡自己擬題的方式,

可以思考一些不一様的題目,也可上台發表自己擬的題目,較喜歡擬題 教學。

(960427S-1 訪:兩種都很好,以前老師用講解的就不用想很多,

記起來就好了,但自己出題目的話,就可以想一些不一樣的或更難的。

960427S-2 訪:都很好,可是我比較喜歡出題目,我可以想不一様的題目,

不然課本的都很簡單,我一下子就寫完了,而且我也可以上台去發表我

的題目。)

可見高學習成就者較偏向於喜歡創造思考之擬題教學法。

二、贊成講述法

在訪談的 6 位學生中,較低學習態度者,會認為老師直接講述內容,

他們比較聽得清楚,因為有時發表的同學無法完整的描述,反而讓他們 更混亂且聽不清楚;而且在個人擬題時,也需花較多時間,才能擬出較 符合課程內容的題目,在上課有限的時間內要擬出題目,較不易達成,

故較偏向直接講述法。由教師直接講述課程內容,對低學習態度者來說,

似乎能學習的更好。

(960503S-5 訪:老師直接講的比較清楚,用自己出 題目,讓同學上台去講,有時候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我自己也不太喜 歡上台去講。960503S-6 訪:還是老師直接講解好,因為我不想出題目,

每次都要想好久,最後都要去參考習作的題目,跟習作出一樣的。)

由上述結果得知,高數學態度者較偏向於擬題教學方式,因為可以 有不同思考、創作與發表;而較低數學態度者認為講述法對他們來說較 好,因為老師的講解會比同學來得清楚,而且自己擬題也要花較長的時 間,不太願意花較多時間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