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攝影的發展與相片意義的轉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探討高中女生與攝影科技之間的關係,因此文獻探討將分成三個 部分:第一部分將整理攝影技術的發展史,並爬梳相片的使用功能與真實性意 義之變化;第二部分則針對數位革命後,相片的拍攝主體及呈現如何改變,使 用者又如何介入影像;接著,第三部分則進一步討論,新科技進一步賦予使用 者介入影像的權限後,使用者如何在科技提供的可能與限制中反應,此部分將 帶入符擔性理論作為本研究理論觀點的依據。第四部分將簡單勾勒研究正式訪 談前,針對六名高中女生後製相片的使用情形所做的預先訪談,以對高中女生 的後製情況有初步的概念;最後統合文獻,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第一節 攝影的發展與相片意義的轉變

一、攝影技術的發展

19 世紀中葉(1839 年)達蓋爾(Louis Daguerre)與塔爾博特(Henry Talbot)的發明,正式宣告攝影的出現。在當時,攝影主要是為滿足中產階級對 肖像畫的社會需求(Benjamin, 1968; Clarke, 1997; Cruz &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由於器材笨重複雜,攝影與沖洗照片皆需要相當的知 識與技術,因此僅有發明者與製造人(或少數專業攝影家)在操作攝影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Cruz & Meyer, 2012; Sontag, 1977)。

19 世紀晚期(1888 年),伊斯特曼(George Eastman)發明的柯達相機

(Kodak camera),打出「你只管壓下按鈕(快門),剩下的我們來做(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這句口號,指出使用者只管拍照,沖洗照片 等費工技術全送回交由柯達公司處理。看似誘人,不過由於相機價格依然不 斐,攝影依然只有富貴人家才負擔的起。(Anthony, 2011; Chandler & Livingston, 2012; Clarke, 1997; Cruz &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孟博,

1999)。1990 年,柯達進一步推出時價一美元、雙手可操作的「布朗尼盒式相

機(The Brownie Camera)」,不僅操作更加容易、主打孩童市場3,使用者也可 以自行更換底片;霎時,攝影不僅變得易攜帶、一般人也能負擔起價格。任何 人都能夠操作攝影,也促使業餘攝影家誕生,不少照相館、攝影器材公司紛紛 開設,攝影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也連帶使快照(snapshot)、旅遊照與家庭 相片等興起(Anthony, 2011; Dowling, 2015;孟博,1999)。

二十世紀初誕生4的萊卡相機(Leica camera),則開啟了 35mm 相機時代的 來臨;萊卡相機操作極為簡單,能讓使用者專注於取景上,其輕巧、可放於口 袋內的特性,推出不久即受到大眾與專業人士喜愛,再加上優於布朗尼相機的 堅固、耐用與相片品質等性能,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成為軍用與戰地記者 的相機首選(Shih, 2014; Vann, 2016;張家弘,2012)。

第一台單眼相機(SLR camera)為 1933 年由德國公司推出的 Exakta,能讓 使用者在拍攝前準確看見欲捕捉的景色。1940 年代早期,顏色得以被捕捉、停 留在相片裡。1947 年拍立得(Polaroid camera)誕生,為第一台拍完照後,於 一分鐘內能立即拿到相片的相機(Vann, 2016)。

爾後,柯達於1963 年推出傻瓜相機(Instamatic camera),標榜輕盈體積 小、操作易上手、底片更換簡單等特色,加上價格低廉,捕捉轉瞬間的影像變 得比以往都來得更加容易,也將大眾攝影帶到一個新的高度;一按即拍的概 念,更可以說是現代許多數位產品的前身。往後的十幾年,柯達出了一系列的 傻瓜相機,總計共有超過五千萬台傻瓜相機售出(Bellis, 2015; Kodak.com, n.d.;

Morrell, 2016; Rochester, 2013)。

同時,攝影也開始為大眾市場商業服務,不少報章雜誌上開始採用攝影的 影像,廣告業迅速發展,攝影成為二十世紀大眾視覺文化的重點(Cruz &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孟博,1999)。

二十世紀晚期,電子數位科技的誕生,帶給攝影劇烈的變化。不只是相片 從實體轉換成數位化,數位存檔、影像傳播與展覽方式也大受影響。數位化 後,相機變得更輕巧好用,從原本做為家庭活動中常用設備,轉變成個人經常 性攜帶的視覺影像創造工具(Cruz & Meyer, 2012; Okabe, 2004; Wells, 2000/鄭 玉菁譯,2005)。數位相機讓使用者能夠不計成本、無數次地拍攝同一場景,再 決定要保留哪一張相片;可以說,數位相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記錄者,擴大

3 當時布朗尼相機瞄準小孩市場,柯達不僅在各式流行雜誌打出「連小孩都能操作!(So simple they can easily [be] operated by any school boy or girl)」此廣告口號,更鼓勵十六歲以下 孩童加入布朗尼相機俱樂部(Brownie Camera Club),參加優秀相片選拔(Rosenburg, n.d.)。

4 由 Leitz Leica 於 1913 年發明的 35mm 相機,不過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項發明延至 1925 年才正式在博覽會上亮相推出(張家弘,2012)。

了攝影在社會上的使用範圍(Lee, 2010)。加之電腦介入影像後,操縱

(manipulate)拍攝完的影像變得可能,影像可以被刪除,相片中的顏色或光影 可以被調整(Ritchin, 1990)。

爾後問世的照相手機更加速體現了這樣的使用方式。比起數位相機,照相 手機更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形影不離的必備物,這種普遍與親密性的特質,讓 照相手機能更快、更即時捕捉日常生活中美好的瞬間與意想不到的時刻,也能 記錄個人的生命經驗(Keep, 2014; Okabe, 2004)。Hjorth(2007)指出,由於當 代手機幾乎都附有相機,許多使用者即便原先不是攝影愛好者,也會因為照相 手機的親密性,轉變為主動攝影者,樂意拍照並分享給他人。

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型手機不久後即誕生,攝影的方法與意義再度產生變 化。Cruz & Meyer(2013)將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視為攝影發展中的第五時 期,意味著相片從拍照、後製、到發佈,都能在同一台裝置上完成。iPhone 等 智慧型手機的成功,可以說有幾個關鍵因素,第一為智慧型手機允許使用者將

攝影發明後,依靠肖像照佔據了重要地盤(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

1999)。不過,攝影最早且最被廣泛的運用,則是在家族紀念照上,作為家族、

家人之間情感鍵結的象徵與見證(Sontag, 1977)。十九世紀以家庭為基礎的相 片或相簿,多半是那些有閒有錢、子嗣繁茂的中產階級,拍攝家庭照片的目的 是為了展現他們在攝影棚或在郊外,都彬彬有禮與尊貴的一面(Wells, 2000/

鄭玉菁譯,2005)。相機可說被視為具有彰顯家庭團結、凝聚家庭的功能,因此

理,人們得以將「經驗轉化成影像或紀念品」(Sontag, 1977)。上述這些攝影的 社會功用,也無形間形塑了甚麼該拍、甚麼不該拍,以及何謂美的照片

(Bourdieu, 1996; Lee, 2010; Okabe,2004; Sontag, 1977; Van Dijck, 2008)。

隨著相機技術發展與日漸普及化,個人與日常生活的照片也隨之興起,可 以說是人們生活體驗的一部分(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二十世紀中 後,多數人開始熱衷拍下日常生活中快樂的時光,攝影的社會功用,從家庭生 活、儀式性場合,逐漸轉成日常、平凡且短暫的事物或時光,不論是公共或私 人領域的枝微末節,都能成為相機捕捉與記錄的對象。這種即時捕捉某個時刻 的做法,顛覆了過去相片僅被視為回憶與收藏的工具,而轉變成能讓人將自身 定位於「現在」的方式(Cruz & Meyer, 2012; Lee, 2010; Keep, 2014; Van Dijck, 2008)。

(Documentary phography,又譯紀實攝影)」(白適銘,2014;吳嘉寶,1993)。

在1970 年代以前,由於相機價格不斐,加之當時臺灣經濟仍屬未開發國 家,攝影一向被視為富家子弟的閒暇玩具;然而1970 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 起飛,不少家境富裕的年輕人出國學習攝影,回臺後在各大城市開業,或拍攝 商業或人像的專業攝影,或在大專院校教授大眾傳播為導向的廣告商業攝影課 程;也因此,196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前半,臺灣社會對專業攝影的理解與商 業攝影畫上了等號(吳嘉寶,1993, 1998),和 1930 年代,全世界認知的專業攝 影等於照相館的人像攝影成了有趣的對比。 使用的範圍與慣習更進一步被突破(Lee, 2010),而數位科技對臺灣攝影界的影 響,也約莫自1990 年以後較為明顯(游本寬,2011)。數位科技使相片轉成個 人生命經驗的足跡,或者觀看世界的角度,自我表現可以說是當今攝影的主要 功用之一,使用者能記錄與展示自我的觀點,並以影像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 的經驗與情緒,這其中帶有某種親密意味的象徵(Keep, 2014; Peek, 2014;

Okabe, 2004; Soerjoatmodjo, 2016; Van Dijck, 2008)。換句話說,攝影成為維繫關 係、創造社交連結及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這種攝影的使用方式主要存在於青 少年之間。相機的社會功用,從家庭用途轉成個人用途,從紀念工具轉成溝通 工具,從分享回憶的物件變成經驗分享的工具;過去攝影被用以捕捉真實或保 存回憶,如今其社會意義轉化成自我身分的建構,以及他人聯繫及保持聯絡

(Lee, 2010; Soerjoatmodjo, 2016; Van Dijck, 2008; Van House, 2011)。

5 例如 1970 年保釣運動、1972 年台美斷交等。

重要(Bareham, 2013)。但過去私密的家庭照片或相簿會被妥善保存,如今相 片作為當代人視覺溝通重要的一部分、個人經驗強而有力的證明,卻失去紀念 與回憶的用途,許多數位相片(尤其是照相手機拍攝的相片)主要作為溝通工 具,溝通完畢後即被放置、丟棄到一旁。譬如在歐美等國家,不少人使用社交 軟體Snapchat 傳送自拍照等手機相片,取代文字與朋友交流、溝通,形成一種 雙向的影像聊天方式,並設置Snapchat 上發送的照片在對方觀看後數分鐘內自 動消失;影像變成私人、當下及對話的新手段(Katz & Crocker, 2015)。Murray

(2008)指出,數位攝影是「人們所發現的渺小且平凡事物的短暫展覽」,相片 從「存在那兒(that-has-been)」轉化成「那個甚麼(that-which-is)」,數位相片 成了召喚日常生活的象徵,攝影也成了更有生命力、立即性與剎那的實踐

(Keep, 2014; Murray, 2008; Van Dijck, 2008)。

(二)相片的本真性

十九世紀誕生的攝影技術,能夠精確製作出呈現在鏡頭前的影像,相片呈 現「非比尋常的清晰度與自然的忠實再現,造成了令人極為震驚的效果」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當時人認為這些透過具有本真性

(authentic)的機械(相機)製作出來的影像,不受人眼及人手選擇性辨識影

(authentic)的機械(相機)製作出來的影像,不受人眼及人手選擇性辨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