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女生手機相片後製實踐:以Instagram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女生手機相片後製實踐:以Instagram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 吳筱玫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高中女生手機相片後製實踐: ‧. er. io. sit. y. Nat. 以 Instagram 為例 n. iv Taiwan High aSchool Girls’ Practices of Rel C n U hengchi framing Photos by Smartphone on Instagram. 研究生:蘇柔郡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

(2) 摘要 攝影問世以來,所帶來的影響與文化一直都是人們研究的對象,數位時代 後,攝影的樣貌更是大幅改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各式後製 app 的 興起,分享後製過照片至社群平台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在廣受年輕人歡 迎的 Instagram 上,也可看見許多精心後製、特別設計過的相片。本研究探討 當今高中女生如何使用 app 處理手機相片,並發佈於 Instagram 上展現個人與 集體的美感與風格,並進一步了解攝影於她們的意義。 本研究將以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作為切入點,透過深入訪談 法與實物分析法,了解高中女生後製照片的實踐想法與過程,並持續追蹤、觀. 治 政 入理解高中女生對待相片的心態。 大 立 Instagram 等科技提供了多種符擔性,高中女生 研究發現,智慧型手機與 察高中女生 Instagram 上照片風格的呈現及變化。透過兩種研究方法,以更深. ‧ 國. 學. 與科技互動,並依不同的需求感知到不同的符擔性,並據此做出不同的行為特 性;同時,她們也因應自己所需,翻轉科技符擔性的限制,呈現了更多樣的實. ‧. 踐與互動可能。而在現實與虛擬社群中,她們的創意相片也共享了基本的設計 原則,創造出屬於她們自己的藝術世界,並重新召喚了靈光再現。. sit. y. Nat. io. n. al. er. 關鍵字:攝影、Instagram、濾鏡、相片後製、符擔性理論、藝術世界、靈光. Ch. engchi. i. i n U. v.

(3) Abstract. Since the time of its emergence, the effects that photography has had on culture has been studied by countless people. When it comes to the face of photography, the digitalization era changed it dramatically. The ubiquitousness of smartphones and rise of phone-editing applications has also made sharing apped photos to become part of our daily routines. On the photo-sharing app known as Instagram, the most popular site among teenagers, many well-crafted and expressive images can be found. This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how Taiwanese high school girls use apps to manipulate. 政 治 大. their photos, and share these photos on Instagram,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ir personally creative and collective aesthetics.. 立.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Affordance Theory and contained two methods:. ‧ 國. 學. in-depth interviews and methods of pract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gh school girls’ attitudes toward photography.. ‧. The study displayed that smartphones and Instagram provide a variety of affordances. Through interactaction with technology, high school girls perceive. sit. y. Nat. different affordances based on their own demands. They also interpret the limits of affordances, and thus do more or less designing practice on their photos, depending. io. n. al. er. on their needs. The creativity of high school girls’ images share basic design. i n U. v. principles which enable them to create their own art world and a specific aura with their photos.. Ch. engchi. Keywords: Photography, Instagram, Filters, Photo-manipulate, Affordance theory, Art world, Aura. ii.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3. 一、Instagram 的發展與使用介紹 ............................................................................. 3 二、Instagram 的高中女生使用人次 ......................................................................... 4 第三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研究目的 .................................................................................................... 5 文獻探討 ....................................................................................................... 8 攝影的發展與相片意義的轉變 ................................................................ 8. 政 治 大. 一、攝影技術的發展 .................................................................................................... 8. 立. 二、相片意義的轉變 .................................................................................................. 10. ‧ 國. 第二節. 學. 三、相片的靈光........................................................................................................... 14 新科技與藝術世界 .................................................................................. 17. ‧. 一、相片拍攝對象的轉變 ......................................................................................... 17 二、數位影像的後製 .................................................................................................. 19. y. Nat. er. 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 ........................................................ 23. io. 第三節. sit. 三、新的藝術世界興起 ............................................................................................. 21. al. n. v i n C h ............................................................................. 二、Norman 的感知符擔性理論 26 engchi U 一、Gibson 的符擔性理論概念 ............................................................................... 23. 三、科技符擔性理論 .................................................................................................. 28 四、小結........................................................................................................................ 30 第四節. 使用者後製相片的使用群像 .................................................................. 31. 第五節. 研究問題 .................................................................................................. 33.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 36 研究方法 .................................................................................................. 36. 一、 深度訪談法 ......................................................................................................... 36 二、 實物分析法 ......................................................................................................... 3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8 iii.

(5) 第四章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40 科技的感知符擔性 .................................................................................. 40. 一、智慧型手機的符擔性 ......................................................................................... 40 二、 Instagram 的符擔性 ........................................................................................... 48 第二節. 互動後翻轉的符擔性 .............................................................................. 66. 一、接近真實與自然的濾鏡 ..................................................................................... 66 二、突破單次上傳數量限制 ..................................................................................... 67 三、翻轉正方形相片尺寸 ......................................................................................... 76 四、裝飾照片 ............................................................................................................... 78 第三節. 藝術世界與靈光再現 .............................................................................. 83. 政 治 大 二、靈光(aura)的再現 立 .......................................................................................... 91 一、高中女生的藝術世界特色與協定 ................................................................... 84. 結論 ............................................................................................................. 96. ‧ 國. 學. 第五章. 研究結果討論 .......................................................................................... 96.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10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發展建議 .................................................................... 101. ‧. 第一節. y. Nat. sit. 參考文獻.................................................................................................................... 102. n. al. er. io. 附錄............................................................................................................................ 112. i n U. v. 附錄一、深度訪談大綱 ........................................................................................ 112. Ch. engchi.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 114. iv.

(6) 圖目錄 圖 1:一名高中女生在 Instagram 上發佈之相片...................................... 2 圖 2:Instagram 拍照、後製、及發佈順序示意圖................................... 4 圖 3:初訪者 A 與朋友的群拍拼貼照 ..................................................... 32 圖 4:初訪者 C 使用多款 app 後製而成的相片 ..................................... 33 圖 5:受訪者 4 設定的「與花拍照」主題照.......................................... 44 圖 6:受訪者 3 朋友生日趴時的變裝 dress code .................................... 44 圖 7:Instagram 的搜尋頁面與列出的建議追蹤帳號............................. 49 圖 8:Instagram 自動將照片裁切正方形比例與手動縮小恢復比例..... 50 圖 9:除濾鏡外,Instagram 也有其它調整照片的編輯功能................. 51. 治 政 圖 11:Instagram 的建議地點與自行搜尋地標示意圖 ........................... 52 大 立 圖 12:有無文字縮排的差異.................................................................... 54 圖 10:可選擇分享給粉絲或 DIRECT .................................................... 52. ‧ 國. 學. 圖 13:初訪者 E 的母親節感謝文 ........................................................... 57 圖 14:初訪者 D 打給偶像的長篇生日祝賀全文 ................................... 58. ‧. 圖 15:受訪者 7 的圖文不符與自我揭露................................................ 60 圖 16:初訪者 D 於飯店蹲點偶像的打卡動態 ....................................... 63. Nat. sit. y. 圖 17:受訪者 6 於 Instagram 與 Facebook 個別上傳同篇圖文 ............ 64. io. er. 圖 18:受訪者 4 的去背組圖範例............................................................ 72 圖 19:受訪者 3 的組圖範例.................................................................... 72. n. al. i n U. v. 圖 20:受訪者 3 的組圖風格範例............................................................ 72. Ch. engchi. 圖 21:常見組圖樣式(以受訪者 6 相片為例).................................... 72 圖 22:受訪者 6 與受訪者 8 不相識但都使用了同款模板.................... 73 圖 23:受訪者 3 與友人到宜蘭出遊組圖照............................................ 74 圖 24:受訪者 1 過去組大量照片範例.................................................... 75 圖 25:受訪者 1 的疊圖範例.................................................................... 75 圖 26:受訪者 1 發圖 31 時的文字內容.................................................. 75 圖 27:受訪者 4 的照片留白範例............................................................ 76 圖 28:受訪者 9 後製風格改變................................................................ 78 圖 29:受訪者 8 單張照片使用模板以及貼圖的範例............................ 78 圖 30:受訪者 4 使用動物頭蓋在友人臉上之範例照............................ 80 圖 31:B612 可偵測人臉添加圖案功能的官方畫面示意圖 .................. 81 圖 32:受訪者 7 與友人用 B612 的動物耳鼻自拍之範例照 ................. 81 v.

(7) 圖 33:受訪者 9 於照片上加字以標註照片主題.................................... 82 圖 34:受訪者 5 的「Best Friend」系列照之一 ..................................... 82 圖 35:受訪者 3 於照片上加字的範例照................................................ 82 圖 36:受訪者 4 手寫字於照片上的範例................................................ 82 圖 37:初訪者 D 以文字提醒搶票倒數 ................................................... 83 圖 38:受訪者 7 以文字創造狗狗對白.................................................... 83. 表目錄 表 1:初訪者基本資料.............................................................................. 31 表 2:受訪者基本資料.............................................................................. 3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照相手機發明後,讓使用者得以用手機記錄日常生活。隨著科技的快速發 展,數位裝置成為人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自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隨之有不少提供相片後製功能的 app 誕生,讓使 用者拍完照後,在「彈指之間」便能「美化」相片(如:美肌、拼貼、加上文 字或可愛圖案、套用濾鏡等等),再分享到社群平台上。在 Facebook 上,時常 能看到朋友的各種自拍(selfie)、聚餐、或出遊等相片,這些相片多多少少都. 政 治 大. 經過這類 app 處理,或讓相片人物呈現更好的氣色,或將多張相片拼貼成一張. 立. 相片。. 我本身換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偏晚,不過經常看朋友後製或分享修圖相片,. ‧ 國. 學. 也促使我一拿到智慧型手機,便連忙下載 app 來用。在眾多拍照與後製的 app 中,我首先選擇安裝 Instagram:一款主打懷舊式濾鏡與相片分享導向的社群平. ‧. 台。. y. Nat. 不過,由於 Instagram 相較其他後製 app,提供的濾鏡風格數量較少,在使. sit. 用 Instagram 一段時間後,我不滿足其限制,不久之後便再安裝了 VSCOcam 這. er. io. 款更貼近底片相機風格的 app。自此,我拍完照片後的修圖路徑從「拍照、. al. v i n Ch Instagram 上發佈」。這樣多方使用不同後製 的手法其實很常見於其他同儕 e n g capp hi U n. Instagram 修圖、發佈」轉成「拍照、VSCOcam 套用濾鏡與細部調整、分享到 之間,針對不同的相片主題,許多人可能會選用較能美膚的 app,比方說 Line camera、B612 等等。 而在擔任助理、協助教授做訪談時,接觸到一些臺灣高中生,發現當今高 中女生平常的社群平台,已傾向使用 Instagram 而非 Facebook。一位臺灣工程 師因開發 app,針對國內重度使用 Instagram 的十位左右高中女生做了使用者訪 談,歸納後發現當今年輕人使用社群網路與 app 的現象,也顯示出她們主要將 Instagram 為主要社交圈,有事情要抱怨或者只是想發自拍照時,第一反應是點 開 Instagram,不再是 Facebook(馮彥文,2015 年 9 月 9 日)。這現象並不單獨 存在國內,2015 年的年初,一篇由美國青年寫的文章點出美國也有相似使用現 象(Watts, 2015 年 1 月 2 日)。美國青少年樂於在 Instagram 上分享他們的日常 生活與情緒,Watts(2015 年 1 月 2 日)表示這是因為越來越多長輩開始使用 1.

(9) Facebook,外加 Facebook 加了許多不甚熟悉、甚至根本不認識的好友1,對他 及他的同儕來說,許多內心話或情緒性字眼越發不能直接在 Facebook 上發洩, 因此轉而使用另一個社交媒體平台,作為新的日常抒發場所。從前述現象可看 出,當今高中生不僅轉移了使用的社群平台,也逐漸轉向以圖為導向的日常生 活抒發或記錄。 然而,最令我驚訝的,是當今高中女生在 Instagram 上發佈的相片呈現模 樣。我自己本身或周圍友人所後製的相片,不外乎是套用濾鏡、拼貼多張相片 等簡單的手法(多數時候可能僅是套用單一後製 app 上所提供濾鏡),但高中女 生對他們的相片卻有非常不一樣的後製方式(見圖 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一名高中女生在 Instagram 上發佈之相片. 從圖 1 的相片可以發現到,這張相片經過多道後製手續。除了添加濾鏡外,這 1. 東方線上在 2013 年曾做過調查研究顯示,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好友名單許多為沒見過面的人, 更有超過三成表示,好友名單中有根本不認識的人。而在 Facebook 上,只需「接受」好友邀 請,則雙方都能輕易瀏覽彼此的社群頁面(吳皓筠,2015) 。 2.

(10) 張相片本身也是一張組圖:相片裡實際上有四張不同的相片。另外,這位高中 女生在拼貼此張相片時,有意識地將相片左邊留白較多,並於此處壓上了幾個 可愛的卡通圖示與文字;有趣的是,這些額外加上的圖案與文字有些也直接蓋 到了被組圖的相片。此張相片與過往我們認知到的相片有非常多的不同,它不 再是單純的一張相片,而是帶有濃厚設計意味的相片,可以說是一件藝術作 品。馮彥文(2015)的調查還指出,高中女生大多相當在意 Instagram 上的個人 頁面,會調整相片的色調或是大小來保持一致,且多數人除了 Instagram 外,都 裝有其他修圖軟體。由此可知,對於要拍甚麼相片、如何後製有屬於高中女生 自己的一套策略。 這讓我不禁好奇,當今高中女生如何運用後製 app 修圖與拍照?科技(智 慧型手機、Instagram)賦予了他們怎樣的行為實踐可能?在與科技互動過程. 政 治 大. 中,他們又翻轉出甚麼新的互動方式?而新一代年輕人又如何看待相片的功能 與意義?. 立.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sit. y. Nat. 一、Instagram 的發展與使用介紹. 2010 年,Instagram 一推出,在短時間內便成功吸引許多人下載使用;. io. n. al. er. Facebook 更於 2012 年 4 月以十億美金收購 Instagram(Shayndi & Spencer , 2012. i n U. v. 年 4 月 10 日)。甚至在 2014 年底,Instagram 官方宣布其使用人次突破 3 億大. Ch. engchi. 關,正式超越 Twitter;9 個月後,Instagram 更再度公告邁入新的里程碑:使用 人次達 4 億人。光讓使用者成長到 3 億人,Facebook 就花了 5 年,但 Instagram 的使用人數卻一直維持穩定的成長,僅花 4 年就做到。另外,當時也只花了 8 個月,Instagram 的使用人數即從 2 億攀升到 3 億(李欣宜,2015 年 4 月 20 日;Mamiit, 2015)。 欲在 Instagram 發佈圖文的使用介紹如圖 2:點開 app 後,會來到可以觀看 動態的首頁,選擇下方工具列正中央拍照按鈕,便會進入 1:1 方形大小的拍照 畫面,拍完後 app 旋即進入編輯頁面,這頁面有許多濾鏡可供套用,也有其他 工具可細微調整相片(如:光亮程度),編輯完後會進入分享頁面,使用者可在 此處輸入文章內容、打卡、標註其他人,亦可在此選擇是否要同步發佈(分 享)到其他社群平台,弄完後發佈,就會看到自己動態出現在動態頁面上了。 3.

(11) Instagram 首頁. 政 治 大. 「相片」拍攝畫面.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分享」頁面. 「編輯」頁面. Ch. engchi. i n U. v. 發佈後頁面. 圖 2:Instagram 拍照、後製、及發佈順序示意圖. 二、Instagram 的年輕族群使用人次 Instagram 提供使用者在手機上拍照、後製與發佈,這也說明了,智慧型手 機的普及可以說是 Instagram 用戶提升的關鍵因素。資策會於 2014 年針對智慧 型手機的使用人口統計調查也指出,在臺灣以 12 到 19 歲的用戶為最多使用行 動裝置與 app 的族群(資策會 FIND,2014 年 12 月 29 日);創市際市場研究公 司調查也發現,有超過八成的 15 到 19 歲青少年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比例 遠高過其他年齡層。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一份報告亦指出,美 4.

(12) 國 13-17 歲青少年用戶中,超過七成的青少年持有智慧型手機,八成五的青少 年透過智慧型手機上網,而在使用的社群平台中,Instagram 僅次於人氣最高的 Facebook,換句話說,已有半數的青少年轉向使用 Instagram(Lenhart, 2015 年 4 月 9 日)。這代表,除了 Facebook 及 Line 外,青少年的視覺享受正流行 Instagram,同時這款 app 也是青少年認為「好用及設計漂亮的 app 軟體」第一 名推薦(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4 年 11 月 27 日)。 Instagram 的介面設計不僅讓人簡單上手,同時能將動態分享到其他社交平 台(如:Facebook、Twitter、Flicker、Foursquare 等),美化過的照片能將其他 社交平台的使用者吸引過來使用 Instagram。任何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的人,不 僅能拍下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亦能瀏覽他人的生活照片,不再只有文字上的 交流。這種新型態的溝通方式,皆是造就 Instagram 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政 治 大 Duggan(2013)指出,照片與影像正逐漸成為社交平台上的文章要素之 立 一,亦即當使用者在網路上發佈動態時,會傾向附上相片或影像;皮尤研究的 (Wortham, 2011)。. ‧ 國. 學. 調查也發現,超過一半的網路使用者偏好在網路上分享圖片或影像。. ‧ sit. y. Nat.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現代人以數位裝置拍攝並分享到網路平台並非新奇之事,過去幾年以來,. io. n. al. er. 「自拍照(Selfie)」已成為全球現象(Katz & Crocker, 2015),自拍照可以說是. i n U. v. 成長於智慧型手機時代者生命的一部分(Kiprin, 2013),過去也有不少針對青. Ch. engchi. 少年「自拍」的研究。在網路與數位影像器材發達的當下,青少年追求流行的 心理,以及受模仿婚紗攝影等社會攝影文化的影響,進一步將這些藝術照、大 頭照演化成當今網路自拍文化,擁有數位相機或手機後,加上網路相簿及部落 格等平台興起,青少年得以無所不拍(廖玟瑜,2007)。青少年喜歡在空暇時間 自拍並分享在網路上,藉此展現自我、建立自我身分與認同、發展或維持網路 上與同儕的人際關係(Peek, 2014; Kiprin, 2013; Rerrerg, 2014; Soerjoatmodjo, 2016;王雲鵬,2010;陳偉鳳,2005;黃婉婷,2012;葉倩如,2007)。 Van House(2007)也指出,照相手機讓人人得以留住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影 像,建構回憶與身分,可以說是個人的編年史;而這些個人日常相片也時常作 為溝通的形式,用以與親朋好友分享;照相手機允許使用者創造藝術、新奇、 搞怪的相片,這些相片能增進自我表達與自我再現。 在相片上套用濾鏡,更是智慧型手機與後製 app 興起後帶來的產物。 5.

(13) Rettberg(2014)指出,濾鏡美化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藉由濾鏡,也讓我們看到 相片上與真實不太一致的世界。濾鏡將日常生活奇異化,將相片抽離真實世 界,將我們的生活經驗看起來變得特別、變得新奇,每個人也都可透過濾鏡呈 現更多不一樣的生活、自我表達。 換句話說,青少年得以「完成」一幅幅的相片作品,最大功臣莫過於當今 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與後製 app 之發達。Instagram 本身圖像導向的媒體特 性,讓使用者必須有圖片才能發文,而 Instagram 以及其他各式後製 app 提供的 濾鏡或各種後製功能,更讓使用者能夠在轉眼間,就將原先平凡無奇的相片, 變成富有質感,甚至是如圖 1 般的設計作品(Wortham, 2011)。而青少年透過 各式 app 後製相片,並發佈在 Instagram 上與較親密友人分享生活與想法,對他 們來說,Instagram 更成為是他們分享日常與情緒的隱私地方。. 政 治 大 得先具備專業技術,可說是歸功於 Instagram 與後製 app 提供了方便好用的後製 立 功能(前者更提供了社交功能),換言之,Instagram 與後製 app 的介面設計簡 青少年能輕易在手機上操作與使用 app,並在照片上「作畫」,不再若過去. ‧ 國. 學. 單易懂,讓使用者能夠輕鬆上手。Norman(1988;卓耀宗譯/2000)曾提出, 好的設計要讓使用者一眼就能明白如何使用,不須閱讀說明書,很顯然. ‧. Instagram 與後製 app 做到了這點。再者,青少年雖視 Instagram 為主要社群平 台,但並不單單僅使用 Instagram 的後製功能,而是同時使用多款 app,來「完. y. Nat. sit. 成」僅靠 Instagram 功能無法做到的、兼具設計感與美感的相片,再發佈到. al. er. io. Instagram 上與好友共享。Hutchby(2001)認為,科技本身特質雖會限制人的 互動方式,但使用者卻能夠經由不同的詮釋,翻轉科技的「限制」為「新互動. n. v i n 可能」。從青少年在 InstagramC 上發佈的相片來看,他們便是突破了 Instagram 後 hengchi U 製功能的限制,實驗、延伸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後製。 青少年已然發展出更多不一樣的影像呈現方式,從他們的後製手法,可以 看出他們如何善用科技提供的功能,以及如何翻轉科技的限制,來發展屬於他 們自己的影像設計。從科技設計的簡單性,到科技限制的被翻轉,反映出青少 年與科技互動後產生的關係與使用行為。同一款科技產品,卻有不一樣的使用 方式,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2正是強調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感知,不 同的感知亦會產生不同的互動結果(Norman,1988/卓耀宗譯,2000)。本研究 旨在了解青少年與科技的互動與翻轉,因此,將援引符擔性理論,並以當今高 中女生作為研究對象,討論與分析高中女生如何認知科技與突破科技限制,以. 2. Affordance 一詞有許多中文解釋,如:預設用途、指示特性、機緣、供給等等不同譯法;本 文採取「符擔性」作為統一用法。 6.

(14) 了解高中女生與新科技之間互動火花。而高中女生藉由科技賦予的功能,轉化 了相片真實,建立出他們的相片設計與真實,也在在顯現出他們對相片真實有 自身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亦希望透過探討高中女生如何認知、翻轉科技符擔 性為基礎,來理解女高中在後製影像行為上的實踐情形,並進一步了解高中女 生如何看待相片與真實的關係,及她們對待相片的態度。.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n U. v.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探討高中女生與攝影科技之間的關係,因此文獻探討將分成三個 部分:第一部分將整理攝影技術的發展史,並爬梳相片的使用功能與真實性意 義之變化;第二部分則針對數位革命後,相片的拍攝主體及呈現如何改變,使 用者又如何介入影像;接著,第三部分則進一步討論,新科技進一步賦予使用 者介入影像的權限後,使用者如何在科技提供的可能與限制中反應,此部分將 帶入符擔性理論作為本研究理論觀點的依據。第四部分將簡單勾勒研究正式訪 談前,針對六名高中女生後製相片的使用情形所做的預先訪談,以對高中女生 的後製情況有初步的概念;最後統合文獻,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一節 攝影的發展與相片意義的轉變. ‧. 一、攝影技術的發展. 19 世紀中葉(1839 年)達蓋爾(Louis Daguerre)與塔爾博特(Henry. Nat. sit. y. Talbot)的發明,正式宣告攝影的出現。在當時,攝影主要是為滿足中產階級對. er. io. 肖像畫的社會需求(Benjamin, 1968; Clarke, 1997; Cruz &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由於器材笨重複雜,攝影與沖洗照片皆需要相當的知. n. al. Ch. i n U. v. 識與技術,因此僅有發明者與製造人(或少數專業攝影家)在操作攝影. engchi.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Cruz & Meyer, 2012; Sontag, 1977)。 19 世紀晚期(1888 年),伊斯特曼(George Eastman)發明的柯達相機 (Kodak camera),打出「你只管壓下按鈕(快門),剩下的我們來做(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這句口號,指出使用者只管拍照,沖洗照片 等費工技術全送回交由柯達公司處理。看似誘人,不過由於相機價格依然不 斐,攝影依然只有富貴人家才負擔的起。(Anthony, 2011; Chandler & Livingston, 2012; Clarke, 1997; Cruz &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孟博, 1999)。1990 年,柯達進一步推出時價一美元、雙手可操作的「布朗尼盒式相. 8.

(16) 機(The Brownie Camera)」,不僅操作更加容易、主打孩童市場3,使用者也可 以自行更換底片;霎時,攝影不僅變得易攜帶、一般人也能負擔起價格。任何 人都能夠操作攝影,也促使業餘攝影家誕生,不少照相館、攝影器材公司紛紛 開設,攝影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也連帶使快照(snapshot)、旅遊照與家庭 相片等興起(Anthony, 2011; Dowling, 2015;孟博,1999)。 二十世紀初誕生4的萊卡相機(Leica camera),則開啟了 35mm 相機時代的 來臨;萊卡相機操作極為簡單,能讓使用者專注於取景上,其輕巧、可放於口 袋內的特性,推出不久即受到大眾與專業人士喜愛,再加上優於布朗尼相機的 堅固、耐用與相片品質等性能,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成為軍用與戰地記者 的相機首選(Shih, 2014; Vann, 2016;張家弘,2012)。 第一台單眼相機(SLR camera)為 1933 年由德國公司推出的 Exakta,能讓. 政 治 大 留在相片裡。1947 年拍立得(Polaroid camera)誕生,為第一台拍完照後,於 立 一分鐘內能立即拿到相片的相機(Vann, 2016)。. 使用者在拍攝前準確看見欲捕捉的景色。1940 年代早期,顏色得以被捕捉、停. ‧ 國. 學. 爾後,柯達於 1963 年推出傻瓜相機(Instamatic camera),標榜輕盈體積 小、操作易上手、底片更換簡單等特色,加上價格低廉,捕捉轉瞬間的影像變. ‧. 得比以往都來得更加容易,也將大眾攝影帶到一個新的高度;一按即拍的概 念,更可以說是現代許多數位產品的前身。往後的十幾年,柯達出了一系列的. y. Nat. al. er. io. Morrell, 2016; Rochester, 2013)。. sit. 傻瓜相機,總計共有超過五千萬台傻瓜相機售出(Bellis, 2015; Kodak.com, n.d.; 同時,攝影也開始為大眾市場商業服務,不少報章雜誌上開始採用攝影的. n. v i n 影像,廣告業迅速發展,攝影成為二十世紀大眾視覺文化的重點(Cruz & Ch U i e h n gc Meyer, 2012;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孟博,1999) 。. 二十世紀晚期,電子數位科技的誕生,帶給攝影劇烈的變化。不只是相片 從實體轉換成數位化,數位存檔、影像傳播與展覽方式也大受影響。數位化 後,相機變得更輕巧好用,從原本做為家庭活動中常用設備,轉變成個人經常 性攜帶的視覺影像創造工具(Cruz & Meyer, 2012; Okabe, 2004; Wells, 2000/鄭 玉菁譯,2005)。數位相機讓使用者能夠不計成本、無數次地拍攝同一場景,再 決定要保留哪一張相片;可以說,數位相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記錄者,擴大 3. 當時布朗尼相機瞄準小孩市場,柯達不僅在各式流行雜誌打出「連小孩都能操作!(So simple they can easily [be] operated by any school boy or girl) 」此廣告口號,更鼓勵十六歲以下 孩童加入布朗尼相機俱樂部(Brownie Camera Club) ,參加優秀相片選拔(Rosenburg, n.d.) 。. 4. 由 Leitz Leica 於 1913 年發明的 35mm 相機,不過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項發明延至 1925 年才正式在博覽會上亮相推出(張家弘,2012) 。 9.

(17) 了攝影在社會上的使用範圍(Lee, 2010)。加之電腦介入影像後,操縱 (manipulate)拍攝完的影像變得可能,影像可以被刪除,相片中的顏色或光影 可以被調整(Ritchin, 1990)。 爾後問世的照相手機更加速體現了這樣的使用方式。比起數位相機,照相 手機更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形影不離的必備物,這種普遍與親密性的特質,讓 照相手機能更快、更即時捕捉日常生活中美好的瞬間與意想不到的時刻,也能 記錄個人的生命經驗(Keep, 2014; Okabe, 2004)。Hjorth(2007)指出,由於當 代手機幾乎都附有相機,許多使用者即便原先不是攝影愛好者,也會因為照相 手機的親密性,轉變為主動攝影者,樂意拍照並分享給他人。 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型手機不久後即誕生,攝影的方法與意義再度產生變 化。Cruz & Meyer(2013)將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視為攝影發展中的第五時. 政 治 大 智慧型手機的成功,可以說有幾個關鍵因素,第一為智慧型手機允許使用者將 立 照片從手機直接上傳到網路上,不須再透過電腦中介;其次,則是發達的無線. 期,意味著相片從拍照、後製、到發佈,都能在同一台裝置上完成。iPhone 等. ‧ 國. 學. 與行動網路,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連線上網。過去在上傳相片前,人們需要選 擇哪張相片要分享、哪張不要的思考過程被省略,智慧型手機讓使用者在拍完. ‧. 一張照片後,能立即發佈或分享出去。再者,智慧型手機能安裝各式提供影像 處理的後製 app,讓人人都能輕輕鬆鬆地將平凡無奇的相片轉成具質感的專業. y. Nat. sit. 相片。這些 app 多半操作簡單且更直覺性,不須具備任何電腦軟體技術,便能. er. io. 短時間內完成修飾相片。. al. 上述爬梳了攝影技術的演變,並簡述人們與科技的互動關係。下一段將針. n. v i n 對相片本身的意義做進一步探討,了解攝影被發明出來後相片所具有的功能, Ch U i e h n c g 並討論相片是否如實反映物理真實。 二、相片意義的轉變 (一)相片的功用 攝影發明後,依靠肖像照佔據了重要地盤(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 1999)。不過,攝影最早且最被廣泛的運用,則是在家族紀念照上,作為家族、 家人之間情感鍵結的象徵與見證(Sontag, 1977)。十九世紀以家庭為基礎的相 片或相簿,多半是那些有閒有錢、子嗣繁茂的中產階級,拍攝家庭照片的目的 是為了展現他們在攝影棚或在郊外,都彬彬有禮與尊貴的一面(Wells, 2000/ 鄭玉菁譯,2005)。相機可說被視為具有彰顯家庭團結、凝聚家庭的功能,因此 10.

(18) 當柯達相機以降,越來越多易操作、較便宜的相機誕生後,不少中產階級家庭 開始擁有一台相機後,便會勤於捕捉家庭的重要時刻與場合,好比:婚禮、節 慶(如聖誕節)、假日出遊、小孩學齡前的成長過程、出國旅遊等。換言之,相 片主要被用以紀念團體活動或重大儀式,純粹的日常街景或三五好友合照被視 為毫無拍攝價值可言,唯有脫離日常生活所見、所遊歷之處,才值得拍照留 念。另外,由於相片讓人們能夠「想像」自己擁有一個不真實的經歷,佔有一 個不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因此攝影伴隨著「旅遊」此現代活動,蓬勃發展起 來;簡言之,相機給予人們「使正在經驗的事成為事實/證據」這樣的依賴心 理,人們得以將「經驗轉化成影像或紀念品」(Sontag, 1977)。上述這些攝影的 社會功用,也無形間形塑了甚麼該拍、甚麼不該拍,以及何謂美的照片 (Bourdieu, 1996; Lee, 2010; Okabe,2004; Sontag, 1977; Van Dijck, 2008)。. 政 治 大 以說是人們生活體驗的一部分(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二十世紀中 立 後,多數人開始熱衷拍下日常生活中快樂的時光,攝影的社會功用,從家庭生 隨著相機技術發展與日漸普及化,個人與日常生活的照片也隨之興起,可. ‧ 國. 學. 活、儀式性場合,逐漸轉成日常、平凡且短暫的事物或時光,不論是公共或私 人領域的枝微末節,都能成為相機捕捉與記錄的對象。這種即時捕捉某個時刻. ‧. 的做法,顛覆了過去相片僅被視為回憶與收藏的工具,而轉變成能讓人將自身 定位於「現在」的方式(Cruz & Meyer, 2012; Lee, 2010; Keep, 2014; Van Dijck,. sit. y. Nat. 2008)。. er. io. 在進入數位時代前,我們有必要停下來看臺灣。由於臺灣囿於自身經濟、. al. 歷史文化的發展,攝影於臺灣的發展有著與大時代截然不同的樣貌,攝影的功. n. v i n 用也因而呈現了不一樣的姿態。臺灣攝影一般被認為源於十九世紀中,西方傳 Ch U i e h n c g 教士用以記錄當時臺灣的風土人情而帶入(白適銘,2014;吳嘉寶,1993)。日 治時期,攝影也被日本政府用來調查、記錄與研究臺灣風俗文化,及展示治理 後的現代社會模樣;在日治後期(1920 年代),由臺灣人開設的照相館快速普 及,除專業攝影師以外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也相繼出現,攝影在當時也成為臺灣 人與在臺日本人記錄個人或家族的生活、活動等瞬間的重要媒介。然而當時一 台 Leica 相機約莫為一幢樓房價格,攝影大抵仍是名門弟子的專屬;但也由於 Leica 等小型相機的輕便性,街頭巷尾或鄉野田間等地隨手可達的事物成為了拍 攝對象(吳嘉寶,1993, 1998)。 國民政府來臺後,實施戒嚴令,嚴格管制具寫實與記錄功能的攝影,侷限 於與現實社會無關的「沙龍攝影」遂成為當時攝影的主流。直至 1970 年代中葉. 11.

(19) 後到 1980 年初,當時臺灣接連發生許多外交與時代上的危機5,讓許多知識份 子回歸鄉土等意識興起,加上大學生間興起的民歌運動,連帶使攝影開始以臺 灣各地鄉土民情為主題,街頭攝影、社會記實攝影此時蔚為新的攝影潮流,大 量刊登於各式大眾傳播媒體上,此時的攝影文化主流已轉變成「報導攝影 (Documentary phography,又譯紀實攝影)」(白適銘,2014;吳嘉寶,1993)。 在 1970 年代以前,由於相機價格不斐,加之當時臺灣經濟仍屬未開發國 家,攝影一向被視為富家子弟的閒暇玩具;然而 1970 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 起飛,不少家境富裕的年輕人出國學習攝影,回臺後在各大城市開業,或拍攝 商業或人像的專業攝影,或在大專院校教授大眾傳播為導向的廣告商業攝影課 程;也因此,196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前半,臺灣社會對專業攝影的理解與商 業攝影畫上了等號(吳嘉寶,1993, 1998),和 1930 年代,全世界認知的專業攝. 政 治 大 另外,說到臺灣攝影,也不得不提及婚紗攝影業。此行業源於日治時期, 立 日本人經營的「寫真館」提供婚紗照拍攝服務;1980 年代初,蛻變成提供「攝 影等於照相館的人像攝影成了有趣的對比。. ‧ 國. 學. 影」、「禮服」、與「造型」三大服務型態的專業婚紗攝影公司。此種婚紗攝影整 合式服務也成為往後婚紗攝影的主流,成為臺灣獨有的婚紗照文化(楊聰仁、. ‧. 林育玫,2013)。. 隨著經濟成長與解嚴開放後,沙龍、報導攝影以外的攝影表現形式得以解. y. Nat. al. er. io. 逐漸跟世界的攝影技術與文化接軌(吳嘉寶,1993)。. sit. 放,外加小型化與自動化的攝影器材,臺灣攝影實踐呈現了更加的多樣性,並 二十世紀晚期數位時代來臨,透過數位相片以及網際網路,攝影在社會上. n. v i n 使用的範圍與慣習更進一步被突破(Lee, 2010),而數位科技對臺灣攝影界的影 Ch U i e h n c g 響,也約莫自 1990 年以後較為明顯(游本寬,2011)。數位科技使相片轉成個 人生命經驗的足跡,或者觀看世界的角度,自我表現可以說是當今攝影的主要 功用之一,使用者能記錄與展示自我的觀點,並以影像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 的經驗與情緒,這其中帶有某種親密意味的象徵(Keep, 2014; Peek, 2014; Okabe, 2004; Soerjoatmodjo, 2016; Van Dijck, 2008)。換句話說,攝影成為維繫關 係、創造社交連結及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這種攝影的使用方式主要存在於青 少年之間。相機的社會功用,從家庭用途轉成個人用途,從紀念工具轉成溝通 工具,從分享回憶的物件變成經驗分享的工具;過去攝影被用以捕捉真實或保 存回憶,如今其社會意義轉化成自我身分的建構,以及他人聯繫及保持聯絡 (Lee, 2010; Soerjoatmodjo, 2016; Van Dijck, 2008; Van House, 2011)。 5. 例如 1970 年保釣運動、1972 年台美斷交等。 12.

(20) 方便好用的相機或照相手機即使畫質低落,但由於其親密性使人們傾向在 日常生活中拍攝相片(如:自拍、工作情況、聚餐美食、寵物的可愛模樣等 等),這種攝影的典範轉移實乃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實際景色,遠比科技品質更為 重要(Bareham, 2013)。但過去私密的家庭照片或相簿會被妥善保存,如今相 片作為當代人視覺溝通重要的一部分、個人經驗強而有力的證明,卻失去紀念 與回憶的用途,許多數位相片(尤其是照相手機拍攝的相片)主要作為溝通工 具,溝通完畢後即被放置、丟棄到一旁。譬如在歐美等國家,不少人使用社交 軟體 Snapchat 傳送自拍照等手機相片,取代文字與朋友交流、溝通,形成一種 雙向的影像聊天方式,並設置 Snapchat 上發送的照片在對方觀看後數分鐘內自 動消失;影像變成私人、當下及對話的新手段(Katz & Crocker, 2015)。Murray (2008)指出,數位攝影是「人們所發現的渺小且平凡事物的短暫展覽」,相片. 政 治 大 成了召喚日常生活的象徵,攝影也成了更有生命力、立即性與剎那的實踐 立 (Keep, 2014; Murray, 2008; Van Dijck, 2008)。. 從「存在那兒(that-has-been)」轉化成「那個甚麼(that-which-is)」,數位相片. ‧ 國. 學. (二)相片的本真性. ‧. 十九世紀誕生的攝影技術,能夠精確製作出呈現在鏡頭前的影像,相片呈 現「非比尋常的清晰度與自然的忠實再現,造成了令人極為震驚的效果」. y. Nat. sit.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當時人認為這些透過具有本真性. er. io. (authentic)的機械(相機)製作出來的影像,不受人眼及人手選擇性辨識影. al. 響(Baudelaire, 1859;轉引自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Eastlake, 1857);. n. v i n 相片因而被認定為具有正確、超然且準確地記錄真實世界的能力(’exact Ch U i e h n c g transcripts’ of the real world),多數人也接受攝影為完全忠實呈現主體影像的媒. 介(Ritchin, 1990;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相機的機械本質也使幾乎整 個十九世紀的攝影,在後來被稱作「紀實攝影」。攝影不僅為肖像相工作,也被 賦予記錄戰爭、世界偏遠地區景色、與歷史遺跡等探索未知事物,以及傳遞事 實與社會現象等重大責任(Solomon-Godeau, 1991;轉引自 Wells, 2000/鄭玉菁 譯,2005)。 攝影向來被視做不會對鏡頭前事物加以挑選,然而當部分攝影作品被爆發 出有欺騙嫌疑,人們對於「相機是否忠實反映了真實」一論開始有了爭辯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人們同時也逐漸意識到,兩個不同的人面對 同一場景或事物,也無法拍出同樣的照片,相機顯示的影像不僅僅是證明、記 錄存在過的東西,也同樣是一個人看見了甚麼,以及其對世界的評價。換句話 13.

(21) 說,並不存在單純客觀的機械之眼,有的僅是人們新的觀看與表現方式:「攝影 式的觀看(photographic seeing)」(Sontag, 1977)。相機提供的實乃影像製造者 透過影像生產與成就的真實,相機的本真性不僅僅是媒介所提供的特質,還必 須透過攝影師個人的專業實踐與特質才能彰顯出來,攝影呈現的真實,也是攝 影師對世界詮釋後的真實(Sontag, 1977;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 Rosler(1991)強調,了解攝影過去歷史的人都該知道,操弄是攝影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轉引自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相片同時反映與創造攝 影師對世界的看法,從來都不是中立的再現;可以說,相片本身即帶有各種意 識形態、某種特定觀點的反射,光就拍照這件事本身,就帶有主動意識 (Clarke, 1997)。攝影師在攝影過程中決定如何構圖、挑選影像等過程,以及 相片最後呈現出來的意涵或脈絡,都有攝影師自己的主觀意識與媒介化的過. 政 治 大 (1990)即提出一些攝影師或編輯介入影像、操作真實的案例,檢視影像的新 立 可塑性。「攝影中到底甚麼是真實」是數位化後不可避免的一個質疑,但或可呼 程。數位革命後,數位攝影以及後製軟體能夠更輕易左右影像的呈現。Ritchin. ‧ 國. 學. 應 Rosler(2004;轉引自楊智捷,2007)所說:人們相信照片是一種記錄,即 是說,人們可能不會再認為相片能夠完美傳遞事實或能完全地再現真實世界,. ‧. 但這不代表「真相已死」,而是在數位時代,人們對攝影的理解與看法正在改變 (Cruz & Meyer, 2012; Ritchen, 1990; Sontag, 1977; Van Dijck, 2008;)。. er. io. sit. y. Nat. 三、相片的靈光. al. 從前述文獻中,可以知道相片並不再被視為忠實呈現物理真實。但打從相. n. v i n 片可以複製真實後,攝影到底是否藝術成為一大辯論。藝術作品向來都能複 Ch U i e h n c g 製,但以機械手法複製卻是歷史上新的突破。Benjamin 提出靈光(aura)的概 念,直指在機械複製的時代下,影像化的藝術作品被影響、觸及到的衰退部 分,企圖解釋科技創新與文化變形之間的關係(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 1999)。 Benjamin 說明靈光為:「時空的奇異糾纏: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 猶如近在眼前。」這段話指出了靈光兩種特性。遙遠事物指的正是藝術品的不 可親近,因為藝術作品最早是出於祭典崇拜儀式的需求而誕生之產物,是為了 神靈的注目而非為了被人們觀看。這種為了供奉神靈的儀式功能,必定帶有不 與人親近的特性,因此即使近在眼前,也因其本質而仍予人有距離感。而其 「獨一顯現」,正指出過去藝術品本身具有的「特定時空、獨一無二」氛圍;藝 術品原作的「此時此地」不僅是建構作品真實性的主要要素,其獨一性也與整 14.

(22) 個傳統祭祀儀式有密切關係。游雅雯(2008)指出,靈光具有喚起人們過去記 憶的能力,能夠吸引人的目光注視並召換情感的波動,這樣的相會,僅存在人 與藝術品相會時的那個時刻、那個地點。也正是因為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更 顯得靈光的魅力與衝擊之印象(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游雅雯, 2008)。 攝影甫誕生時,由於技術的不純熟,早期這些低品質的影像給予了當時觀 看者與實際物體的距離感,觀看者從而感受到了相片中帶有靈光(Bolter, Maclntyre, Gandy & Schweiter, 2006)。Benjamin(1968/許綺玲譯,1999)便認 為早期的肖像相中,有一道靈光環繞、棲息在他們身上。(Benjamin, 1968/許 綺玲譯,1999) 然而機械複製複製誕生以後,打破了藝術作品「此時此地、獨一無二」的. 政 治 大 可將作品帶到藝術品原作本可能永遠到不了的地方;人們可以在畫廊或者明信 立 片上觀賞某畫作或建築作品的複製品,而樂迷可以在家聆聽音樂會的演奏。複 特性,大量的複製品能將藝術作品帶往各處供人觀賞,比如:攝影影像或唱片. ‧ 國. 學. 製品取代了作品「僅此一回」之現象,允許作品無限制地在任何時候都被觀看 與聆聽,也因而將藝術作品從祭祀功能中解放出來,並強化了藝術品的展覽價. ‧. 值(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 當藝術作品不再具有獨一性,也失去其祭祀儀式功能時,也等於失去其靈. y. Nat. sit. 光。Benjamin 認為靈光的消逝與社會現象有關。在當今時代,人們傾向將事物. er. io. 在空間裡盡可能向自己拉近,並藉事物的複製品來掌握事物的獨一性;即是. al. 說,人們渴望將原僅獨一存在的事物影像化、大量複製後,為自己所擁有,這. n. v i n 樣的就近掌握成為日益迫切的需求。如此一來,人人都能掌握事物的獨一性, Ch U i e h n c g 我們不再需要到羅浮宮才能觀賞蒙娜麗莎的畫像,透過複製的畫像,人人都能 欣賞這幅作品。人們無須再等到原作現身,才能獲得和作品相關的背景知識, 這些複製影像不需依賴原作脈絡才能產生意義,各式各樣的觀看者能在不同時 空下觀賞、詮釋與解讀作品(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然而,靈光的特 質在於其獨一無二,不接受任何複製,是以,複製品予人們感受到的已不再是 靈光,而是另一種平等的感知方式:「世物皆同的感覺」(Benjamin, 1968/許綺 玲譯,1999)。 攝影創造出的展覽價值,由電影接手並發揚光大。戲劇從舞台上被搬入電 影中演員過去在劇場扮演另一角色,並在演出過程依據現場狀況及觀眾反應, 調整他的演出,這種「此時此地」正是靈光的顯現,演員的靈光與劇本角色中 的靈光不可分割。然而,透過攝影機此機械物的中介,演員不再如過去需要演 15.

(23) 出的整體感。根據拍攝過程,電影演員依據分鏡片段,被分割開來表演,而某 些撼動人心的場景,也可能是透過剪接手法表現出來。比如:一場需要被敲門 聲嚇到的反應,導演可以在演員處在正確位置上,透過其他方式驚嚇演員,攝 影機只需將演員受驚嚇的反應錄製下來,透過剪接就能將這實際反應,嫁接成 被門嚇到的表演。演員不再是完全投入某個角色、完整演出某場戲,而是可以 以他自身的身分去拍完一部戲劇。片場中機械的拍攝,剝奪了演員的此時此 地,也等於使電影中演員的靈光消失,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具有靈光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 然而,藝術就此得以走向、親近大眾,建立另種藝術價值。而機械複製品 相較過去其他複製品,更不依賴原作,因為攝影可以將人眼無法察覺到的地方 凸顯出來,用另種方式再現藝術作品。例如相片得以放大藝術作品細節,或如. 政 治 大 步時的剎那模樣)。這些原本不為人知的不明形式或物質,透過攝影變得清晰, 立 Benjamin 稱這是攝影機為「有史以來首次為我們展現無意識的經驗世界」。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游雅雯,2008)。. 學. ‧ 國. 電影中,利用慢速鏡頭,呈現平常無法觀察到的一些自然姿態(如:人邁開腳. 在電子科技時代,數位化後的影像,比起過去的相片更能輕易複製與散. ‧. 布。Benjamin(1968/許綺玲譯,1999)曾指出,一卷攝影底片能夠沖洗出許 多張相片,想分辨哪張才是真品只會顯得可笑。同理可挪用至數位影像,Bolter. y. Nat. sit. 等人(2006)認為,任何形式的數位媒體都是複製技術,電腦能輕易做到完美. er. io. 的影像複製與傳播,探究數位複製影像的真實性變得更加沒有意義,相同的媒. al. 介感官經驗可以透過複製品不斷提供給任何的使用者,原作與複製品的幾乎已. n. v i n 無差別(Bolter et al., 2006; Davis, C h1995)。複製技術賦予複製影像今時性 U i e h n c g (Benjamin, 1968/許綺玲譯,1999),在數位時代透過網際網路的擴散,更是 表現的淋漓盡致,人們比起過去更加不受時空限制觀看到複製影像。 不過,Bolter 等人(2006)也指出,實際上並無所謂新舊媒體之分,只有 「再媒介化(remediation)」,亦即所有新的媒體都與過去的媒體形式有關,例. 如:電影其實就是將戲劇從舞台(舊媒介)挪移至攝影機(新媒介)當中。攝 影也是如此,比起傳統攝影,使用 Instagram 不僅能快速拍照、存取相片,也能 輕鬆後製相片,從這點來看,數位攝影可以說是傳統攝影的進化。然而,數位 攝影仍努力避免取代過去的攝影技術,Instagram 可以說即是此意識形態的具現 化,從名字來看,Instagram 源自過往傳統相機所標榜的「快速(instant)」,而 Instagram 一開始的 Logo 也取經於柯達傻瓜相機的外型,初始的 1:1 相片大小 則與傻瓜相機及拍立得相片相似,而 Instagram 引以為豪的復古濾鏡,則重現底 16.

(24) 片相機拍攝出來的獨特視覺效果及不完美(Tay, 2013)。新舊媒體交互的關係, 能藉由新媒體提供的媒介在場感(presence),創造真實感,並重新召換靈光。 因此,Bolter 等人(2006)認為,在可複製的視覺媒體科技中,靈光並非如 Benjamin 所說的消逝,而是不斷再現與消失。. 第二節 新科技與藝術世界 一、相片拍攝對象的轉變 在上一節便已提到,數位革命為影像帶來許多劇烈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兩 項變革便是創造影像的知識與設備的改變。Bourdieu(1996)指出,攝影的對. 政 治 大 物不需拍攝;然而隨著科技的進化與影像品質的提升,被拍攝對象也愈趨私人 立 象由外在社會決定。他曾給農夫看一張葉子的照片,但農夫卻認為每天所見之. ‧ 國. 拍攝的對象。. 學. 化,日常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成為鏡頭對焦的目標,就連拍攝者也成為他自身 網路誕生後,數位相機世代的使用者,樂於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的相片。Van. ‧. Dijck(2008)指出,在過去二十年來,個人逐漸成為影像拍攝的主要對象,尤. y. Nat. 其當網路日記、部落格、及網路相簿等個人化網路媒體誕生之後,相片成為青. sit. 少年生活記錄、日記書寫以及與同儕溝通的一種方式,許多部落格也傾向使用. er. io. 影像表現自己,而非文字;青少年拍攝的對象與物件與過去的人們(可視之為. al. n. v i n Ch 回憶」,由於 Instagram 不同於其他社群媒體的圖片導向特性,許多諸如出遊、 engchi U. 他們的父母輩)已有所不同。許多人使用 Instagram 也是將其用以「記錄生活/ 重要節日、與友人出遊等社交活動,都成為了當代人拍照並於 Instagram 上發佈 的對象(Sheldon & Bryant, 2016;黃婉婷,2012)。 除此之外,當代青少年使用者也幾乎不擔心隱私曝光的問題,他們盡情在 網路相簿上展示自己的身體面貌,隱私權的界線逐漸模糊化(王雲鵬,2010; 葉倩如,2007)。Shusterman(2012)指出,在拍攝過程中,不論是自拍或是被 拍攝,人們深知在數位時代影像是永恆存在的,故會有意無意地擺出他們認為 好看的特定角度入鏡,照出來的影像通常並非他人在實際生活中所看到的模 樣,而是經過被拍攝者形象化後的自己。許多網路相簿中所謂的「正妹、帥哥 照」呈現高同質性,相片幾乎皆以俯角拍攝,這種由上往下取景拍攝的相片, 使頭部成為主要焦點,眼睛也有變大的錯覺,照片整體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就 是可愛。尤其如果是女性,更可以藉由將相機拿得更高,拍攝到若隱若現的乳 17.

(25) 溝或者裸露的大腿,如此呈現的視覺效果就變成既可愛又性感,不僅容易吸引 到觀看者,更可以賦予觀看者以及攝影者投以被攝影者美好理想的想像(黃婉 婷,2012;葉倩如,2007;廖玟瑜,2007)。也因此,許多網路自拍少女的照片 內容以臉部最多,而為了不讓觀看者對千篇一律的臉部照片感到厭倦,她們會 加上各種表情、手勢、配件或改變拍照角度,讓照片呈現多樣性;除了臉部以 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是自拍照的好對象,尤其是被視為女性性感象徵的眼睛、 屁股、胸部及大腿等(廖玟瑜,2007)。這類照片可說是對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 再製、甚至是誇大。Döring 等人(Döring, Reif & Poeschl, 2016)的研究指出, Instagram 上女性的自拍照時常使用符合性別特徵的視覺符號,比如:眼神、躺 臥、嘟嘴、衣著或無臉照(暗示焦點只有身體)等等。 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上有著姣好外貌與身材的女性照片,容易影響年輕女. 政 治 大 力、美貌與性感(Döring et al., 2016; Wagner, Aguirre, & Sumner, 2016)。而易受 立 同儕影響的青少女,為了迎合同儕間對美的標準,除了透過調整角度拍照外, 性如何觀看自己的外型,也使得女性自拍照更容易聚焦在如何展現自身的吸引. ‧ 國. 學. 也會藉由後製工具,精細地調整照片,讓自己的外型在不脫離真實太多的情況 下,變得更加好看、完美,並展現毫無瑕疵的臉部、白皙的皮膚、以及纖細的. ‧. 身材。而 Instagram 上的愛心數(讚數)與追蹤人數,就也成為衡量自己樣貌是 否受歡迎、符合美的理想型的工具(Chua & Chang, 2016)。. y. Nat. sit. 除了自拍照以外,Bond(2009)的研究也發現,比起男性,女性更願意在. er. io. 社群平台上自我揭露(書寫與友人或於假日等相關心情)、上傳各種主題的影像. al. (例如:朋友、伴侶、家人、假日活動、學校或者派對等)。. n. v i n 另外,結合相機功能的手機,便由於其親密性加上體積小的特性,不論在 Ch U i e h n c g 公共或是私人場合拍照,較之相機更不容易被拍攝對象拒絕,這促使既自拍 後,與一群朋友拿手機一起自拍、具有新的社交意義的「群拍(usie or ussied)」興起(Keep, 2014;李寧怡,2014 年 8 月 1 日)。美國加州舊金山金門 大學的行銷學教授 Michal Ann Strahilevitz 指出,群拍比起自拍更具有社交意 義,因為群拍能夠捕捉與他人同在的當下,也更看重分享與人際,而非自我的 外表(Associated Press, 2014 年 7 月 30 日)。這應與發佈平台也有關。過去青少 年多以網路相簿為她們自身的展示平台,網路相簿所展覽的內容自然也以相簿 主人為主的自拍照;然而現今以人際建構起來的社群平台為主流,動態時報 (timeline)等地方看到的是有加為好友或有追蹤的對象們的相片文字;也因 此,相較於自戀傾向的自拍照,具有社交意義的群拍照,反而更是青少年的心 頭好。 18.

(26) 二、數位影像的後製 除了透過特定角度呈現理想一面外,由於數位影像液態(liquid)的特質, 允許使用者解構、再建構它;使用者能夠藉由軟體重新塑造他們公共或私人的 形象,或美化過往回憶(Chandler & Livingston, 2012; Cruz & Meyer, 2013; Keep, 2014; Van Dijck, 2008)。 而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特色相機或後製 app,是當今時代人人都能輕鬆改變 相片模樣的功臣。藉由套用 app 提供的濾鏡,或者使用 app 裁剪、增加色彩、 上妝等功能,人人都能製作出完美無瑕的相片,彷彿個個皆是專業攝影師。 和其他媒體性質不同,Instagram 主要聚焦在圖片,不少人使用 Instagram 的動機之一即是「呈現創意」,也就是展現自身的攝影技術以及後製相片的藝術. 政 治 大 用濾鏡讓相片變得更有藝術感,或者在圖片上加上其他文字等等(Sheldon & 立 Bryant, 2016)。. 天分。Instagram 提供使用者一個良好的平台,展示他們的創意與美感,比如套. ‧ 國. 學. Petrusich(2012)指出,濾鏡並不單單只是濾鏡,而是一種「後設評述 (meta-commentary)、深思過的美感(deliberate aesthetic)、敘事選擇(narrative. ‧. choice)」。意思是,就像攝影師在拍攝時的構圖考量有其美感標準存在,每張 照片的後製也是一種設計;後製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都隱含了一系列對美感. y. Nat. sit. 與意義傳達的選擇。換句話說,濾鏡的選擇與套用,其實是使用者對美感的選. er. io. 擇與理解。同時也反映出當今人們選擇後製照片,實乃出於他們不再滿足純粹. al. 忠實呈現真實世界的相片,反而希望照片能傳達某種氛圍、某種意義、或他們. n. v i n 個人的想法與情緒;也因此,這些後製過程中,更多時候也帶有實驗性的意涵 Ch U i e h n c g 存在(Chandler & Livingston, 2012; Crouch, 2012; Hunbert, 2012; Richten, 1999; Sontag, 1977)。 在眾多相機或後製 app 中,尤以復古風(Faux-vintage)濾鏡廣受使用者歡 迎。原因在於這種風格的濾鏡能營造出「懷舊感(nostalgia)」,從而建構出在 數位時代消逝的真實性(authenticity)。類比影像(analog image)由於有相機本 身的物質性,不同相機和底片材質,拍攝出來的照片所呈現的效果都不同,也 因此類比影像比起數位影像,更具有真實性。而 Instagram 的濾鏡特效,模仿了 底片相片這種物質性,換言之,Instagram 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讓人們能夠輕 鬆簡單地複製過去(Caoduro, 2014; Petrusich, 2012),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 Instagram 在眾多後製 app 中受歡迎的原因。 人們並不是因為後製 app 誕生後,突然喜歡上懷舊感,原本人就喜歡時間 19.

(27) 逝去的事物(Oliver, 2012),可能是文化的加速、科技的發展或手工製品的衰退 所致,但不論是上述何種原因,人們都追求著過去的時間、地點與人事物,搜 集著象徵過去美好時光之物,陷入對無法重來的時間或未曾有過的時光的渴 望,這樣的渴求也使得人們前往尋找過去,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希冀科技能 回應這份渴求。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從來都不是樂於接納科技的進步,而是用 科技否定科技本身,比如:仿舊的新牛仔褲、復古風的家具等等。這種種的一 切都是為了迎合追求工匠技術與老時光的人們,即時這些人從來都沒有活過那 段歲月,也沒有想過真正活在那段時代,所應付出的是遠比當代更多的努力與 準備;換言之,我們希望科技模仿過去,而非實際的回到過去(Petrusich, 2012)。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即使科技不斷堆陳出新,連接過去的懷舊感依舊存 在的原因(Oliver, 2011)。. 政 治 大 達廣告上,幾乎都能看到孩童使用布朗尼相機攝影的模樣,藉由孩童看到的視 立 角,串起了許多人對孩童時期的懷舊。隨之而來的快拍,成為大眾掌握過去與 早在柯達推出布朗尼盒式相機,相片就已與懷舊感連結在一起。當時的柯. ‧ 國. 學. 懷舊的證據,事物變老、變珍貴的所需時間逐漸減少,布朗尼盒式相機不僅創 造了「立即的古物(instant antiques)」,也因為一般的家庭生活亦成為拍攝對. ‧. 象,任何時刻都能被轉化成可收藏的回憶,也製造了家庭版的「記憶場所 (lieux de memoire)」(Oliver, 2011)。. y. Nat. sit. 即使當數位時代到來,於 1992 年誕生的 Lomo 相機,也是對過去底片照片. er. io. 追求下的產物。除了實體相機外,人們對過去類比影像樣式與質感獨特的懷舊. al. 感,則是藉由數位媒體來滿足;許多數位科技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基本上都是. n. v i n 仿自真實世界之物,好比電子日曆的樣式就源自於紙本日曆,手機或數位相機 Ch U i e h n c g 亦模仿了過去相機拍照時的快門聲。這種數位擬仿(digital mimicry)也反映在 後製 app 的濾鏡,藉由濾鏡創造出視覺上具有懷舊感的照片,回應了人們想要 透過清楚的、有歲月價值的符號以連結過去的渴望(Caoduro, 2014)。 太過真實反映現實世界的相片被視為樸素且毫無特色,但透過手指點選與 操作後製 app 後,就能使照片變得具有吸引力、讓人產生「此張照片是過去之 物」的感覺(Petrusich, 2012)。人們喜愛捕捉「帶有懷舊感的現在(a nostalgia for the present)」的相片(Berry, 2014; Jurgenson, 2011),透過這些散發復古氣味 的照片,人們得以創造出他們從未真正經歷過的時刻與時間;藉由濾鏡所增加 的時間感,照片彷彿變得更加重要、更加真實、以及更加珍貴(Crouch, 2012; Jurgenson, 2011)。復古風的照片彷彿經歷了時間的淬鍊,顯現更加貼近現實生 活、更有質感,這也許是為什麼人們常將「老式(vintage)」與「更好 20.

(28) (better)」聯想在一起,為什麼人們會偏愛套用復古風(Faux-vintage)的濾鏡 在照片上。添加時間感後,「我們自己」以及「當下」似乎都成為過去脈絡的一 部份、成為歷史,而顯得彌足珍貴與真實(Hunbert, 2012; Jurgenson, 2011; Sontag, 1977)。這也顯示了,復古風濾鏡實乃誕生於仍將老舊、本真性與類比 科技視為有價值並珍藏的文化之中(Caoduro, 2014)。 更重要的是,復古風(Faux-vintage)的濾鏡之所以能大受歡迎,也在於它 們能使平凡無奇的相片變得富有藝術感,但卻不會脫離真實。過去底片時代影 像具有的獨特特色(如:刮痕、顆粒感等),多是由於廉價底片或者不貴的鏡頭 等引起;而藉由後製 app 增加數位影像歲月感,使得這些復古風的照片,就彷 彿像是用過去的老式專業相機拍攝出來一樣,恍若已存在許久。透過 Instagram 與其他後製 app,任何人都可以輕鬆賦予現代照片過去的時間感,不僅是對回. 政 治 大 2014; Renaningtyas, Mutiaz & Syarief, 2014)。 立 不過,大量套用濾鏡的照片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變得氾濫與常見。這也 憶與懷舊的保存,而這類美感,也得以成為現代展現創意的工具(Caoduro,. ‧ 國. 學. 讓許多使用者之間互相較勁,努力讓自己的照片變得最有藝術感。這亦呼應了 使用者在選用濾鏡時,會經歷一連串的審美的思考過程;可以說,美感才是影. ‧. 響使用者修圖最大因素。. 而青少年使用濾鏡,除了美感上的呈現外,選用復古風(Faux-vintage)濾. y. Nat. sit. 鏡更能表現他們個人品味以及獨特性。然而,當越來越多人使用相同的 app. al. er. io. (如:Instagram)與相似的復古風(Faux-vintage)濾鏡時,卻也可能使這種個. n. 人品味與獨特性的呈現反而面臨消失(Caoduro, 2014; Morlot, 2013)。 三、新的藝術世界興起. Ch. engchi. i n U. v. 隨著 Facebook 在 2012 年收購 Instagram,Facebook 上開始充斥許多濾鏡過 後的照片,使得像 Iphoneography 這類有共同相片編修手法的族群急欲將他們自 身與一般的 Facebook 使用者區分出來,是故,他們希望進一步「合法化 (legitmation)」自己的攝影作品,即是讓他們的攝影作品被視為具有較高價值 的文化產品,而非平常人的隨手拍攝、套用濾鏡並分享的相片。特定族群將相 片合法化的過程,也暗喻了一個新的藝術世界(art world)的形成(Halpern & Humphreys, 2014)。 藝術世界並非新的概念,Bourdieu(1996)過去就針對攝影俱樂部(camera club)作探討。在攝影主要仍作為家庭記錄用途時,這些俱樂部便反對這樣的 社會功用,透過聚集相同看法之人,討論攝影美感或攝影科技等,發展出屬於 21.

(29) 有別於主流、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集體科技美感」。在當時,即是另種新的藝 術世界之誕生(Halpern & Humphreys, 2014)。 此處所指的藝術世界(art world),是 Becker(1982)所提出的概念。 Becker(1982)認為,藝術作品須藉由合作才得以完成,以畫作來說,除了將 畫繪畫出來的畫家以外,畫家使用的器材、顏料,得向畫具供應商購入,而同 儕畫家之間的競爭、切磋也是讓畫作完成的一個要素,完成的畫作還得有畫商 或者畫廊,願意展示畫作,讓一般觀眾與評論者可以欣賞作品,如此這幅畫才 算是完成。這些人之間這樣的合作關係,通常不是絕對、永久的,但在合作之 間常會發展出某些合作的規範,而參與於合作關係之間的人也或多或少能清楚 感受到規範的存在,這種參與者之間建立起的鍵結與默契,即是「藝術世界 (are world)」。藝術世界各式各樣、有大有小,彼此之間雖然沒有明確的界. 政 治 大 1982;Halpern & Humphreys, 2014)。 立 藝術世界有各自的規則,不僅提供參與者更有效率創作符合該群體特徵作 線,但也各自獨立,有自身訂定何謂藝術、美感的規則、與規範(Becker,. ‧ 國. 學. 品的基準,Becker(1982)稱這些規則為協定(convention)。協定可能依據社 會既有的文化延伸,如芭蕾舞中通常含有一男、女舞者一起跳舞、傳達彼此愛. ‧. 意的浪漫情愫;又或者協定則是從藝術本身發展出來,經由大量被運用,也成 為一種被默認的表達文化,譬如電影通常使用定格、鏡頭漸漸拉遠、背景音樂. y. Nat. sit. 漸漸放大等方式,來表達電影來到了尾聲。除了創作者仰賴協定外,觀眾也需. er. io. 要透過協定來欣賞作品、參與到該創作者的藝術世界;這也表示,協定是創作. al. 者與觀眾之間的聯繫者,唯有雙方擁有共享的協定知識與經驗,藝術作品才能. n. v i n 觸發彼此的情感反應,否則容易淪為創作者的自說自話(Becker, 1982)。 Ch U i e h n gc 協定並非一開始就被制定,是參與者們在合作過程中,選擇最多人遵循、 也最多人接受的作法,而漸漸地被發展出來的存在。也因此,協定也定義了該 藝術世界中,參與者對美感的看法與接受度,也就是「怎樣的創作才是好的作 品」一事(Rosenblum, 1978;轉引自 Becker, 1982)。美感的標準是藉由參與者 彼此之間不斷練習、實踐、相互影響所建構出來的,Moulin(1978,轉引自 Becker, 1982)指出,美感不僅是人們評估作品的標準,也讓參與者的合作關係 的長久可能化。即是說,當作品有一定價值,且足夠穩定,則估價及商業模式 也會因而穩定成長,藝術家與蒐藏家的名聲也因而成長,如此一來,該藝術世 界的合作關係便能延續下去。 另外,因為協定是參與者相互培養出來的方法,因此使用甚麼工具、器 材,也會連帶影響協定。換句話說,器材本身的使用方式,即含有某種協定, 22.

(30) 讓使用者依循。不過,創作者也時常發揮想像,讓器材做到製造者原本沒有想 到的事情,例如:音樂家直接彈奏鋼琴的弦而非黑白鍵、攝影家在暗室中用不 同的手法洗出不同感覺的負片等等。這也顯示了,協定並非一成不變,創作者 常會透過手邊工具與想像力,發展出屬於他們自身作品的協定(Becker, 1982)。 因此,像 Iphoneography 這類創作、分享手法相似的族群,已經可以說他們 有自身的藝術世界、協定。Halpern & Humphreys(2014)便以藝術世界為分析 方式,探討 Iphoneoraphy 的創作者實踐方式,發現他們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的互 動、討論照片好壞,從而發展、建立出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形式與協定。 同理,高中女生使用智慧型手機拍照、修圖並發佈在 Instagram 上,也是在塑造 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世界。Instagram 平台不匿名的特性以及會有誰看到這. 政 治 大 片,用以營造出自己的形象或突顯某方面的個性;而照片的後製則通常是受到 立 觀看者影響,尤其對青少女來說,同儕對美的偏好會影響她們如何修圖,不少. 兩點,都會影響使用者上傳的相片內容,有些使用者便會認真規劃要發佈的相. ‧ 國. 學. 青少女都曾用過 Instagram 以外的後製 app 讓自己看起來更白、臉上毫無青春痘 或雀斑、以及改變眼鼻大小等(Chua & Chang, 2016; Katz & Crocker, 2015)。這. ‧. 些拍照的構圖與後製的設計,也正揭示了他們的藝術世界中有他們自己一套協 定。即是說,攝影的文化意義並不只取決於科技的發展,更受不斷演化的社會. y. Nat. er. io. al. n. 第三節. sit. 實踐影響(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 i Ch 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U n engchi. v. 從 Instagram 的使用,已可以看出高中女生各有他們自己一套與 Instagram 的互動方式(如:套用濾鏡、修圖、使用外部 app 等等)。就連我自己在使用 Instagram 時,也隨時都在發展出屬於自身的運用路徑。除了在前一章提及過, 這是由於不同感知所產生的不同互動結果外,Norman 的使用者中心論與 Hutchby 提及的互動翻轉,也都是當今高中女生能如此拿手使用 Instagram 與其 它後製 app,並進而創造出各種個人風格照片之因。因此,我認為可以透過符 擔性理論,解釋 Instagram 與高中女生之間的互動關係。 一、Gibson 的符擔性理論概念 符擔性(affordance)是生態心理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Gibson 創造的單詞, 以生態取向(ecological approach)解釋動物可以直接知覺外在環境訊息的行為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Flash 動畫與視訊產生互動,例如加上字幕、音 效…等,也能以 ActionScript 來控制視訊的播放 效果,甚至藉由 ActionScript

 教師介紹投委會的「收支管家–錢家有 道」手機應 用程式 , 方 便學生實 踐所

按圖索證 ────從圖象考證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 初中及高中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集:徐宗懋藏品選 初中及高中

提供機會給不同興趣、志向和能力的學 生選修應用學習課程,尤其是善於從實

例如學生在必修部分已嘗試寫作不同類型的實用文

Windows/ Linux/ Mac 各種平台的開發套件,使我們能夠透過各種平台來開發 Android 軟體,所有的 Android 應用程式都是使用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