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收藏:投射作用體系

第三章 投射「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 83

第二節 收藏:投射作用體系

前言

收藏體系相對於是功能物體系的另一個物體系的結構,在這個系統內的物品,

它不具備日常生活的功能(事實上是不需要);然而,既然不具使用價值,為何在 現代生活體系中,收藏物又占了極為重要的比重?收藏物品所構成的結構,其實指 向了人類自身的某種情感投射,也就是這樣的一層投射作用,收藏物的價值才會與 功能物體系並駕齊驅(甚至遠遠超越)。因此,要進一步探討的便是這層作用的程 序、範疇以及在這個系統當中的主客體,143與功能物系統又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閱讀與摘要的分析階段結束後,筆者便發現,布希亞在這個篇章的思 考方式與以往並不相同,在功能物體系的思考路徑,是階段式的、層層分明的,然 而,在〈收藏〉篇章卻並非如此,所以如果依照先前的分析方式,則會出現許多邏 輯不通的情況。由此,為更有效地理解與討論,筆者改變了研究方法,仍是以文本

143 在本節對於收藏體系的分析中,主體──人與客體──物這兩項的對應關係有些微的差異。若 是一個主體,指的是在收藏體系當中的作用者,對客體作用。(在此,一個欲望客體、欲望對 象已然不是單純的物,而以「客體」較為抽象的方式,原因在於人類的主觀情感作用使得人與 物之間的關係二次化,成為了更抽象的關係。下文使用主體與客體,目的便在於強調人與物之 間的情感投射關係──人不再僅僅只是人;物也不僅僅只是物的階段──而是「對象」。

為主要核心分析對象,但轉換為以依照布希亞的論述順序為主,從中發現他的思考 方式,在這樣的分析之下,便會發現許多的概念是由先前的概念承接而來,即使是 相同的語彙,在文章的前段與後段仍有差異,這是因為布希亞的論述方式改變了,

是一種「螺旋式」的思考路徑。這個思考方式十分重要,亦是收藏體系的特殊關鍵 之一。然而,為何布希亞會使用這樣的思考方式?這代表著收藏體系與功能物體系 有何不同?

本篇分成四大部分,代表著三個主要邏輯分析方式:概覽──深入分析──綜 合討論;其中,深入分析的部分,分別是對物(客體)與人(主體)的延伸討論。

布希亞先對於整個收藏體系做出扼要式的分析,並提出了幾個重要的概念,為深入 分析的後續延伸埋下楔子,接著再分別以物、人為重心展開討論。值得注意的是,

在收藏的體系當中,物與人之間的關聯十分緊密,無法完全分開,這也是在最後綜 合與結論之處,布希亞提供了一個指向主體的論述來做為總結的原因,以下便逐一 探討。

物的「另一個向度」

布希亞在分析收藏的概念時,用了三個主要觀點來描述:擁有與情感價值、心 理機制以及收藏的程序。首先,「擁有」是收藏概念中的關鍵議題,它涉及了情感 價值的表現與融合,這也是收藏物與功能物最為不同的地方。接著,布希亞使用佛 洛伊德的心理機制與原慾(libido)144的概念來闡述收藏行為當中的慾望滿足。另 一個觀點,是藉由物與人的交互作用來突顯一種循環論證的邏輯程序。

在〈收藏〉篇章的開頭,布希亞引用了李特雷(Emile Littré,1801-1881)對於 物品的解釋,清楚地呈現了物品作為物品被使用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特性:激起人 類熱情的對象、被喜愛的對象(l’objet aimé)。並且,這一個面向有一個特殊性:

144 原慾(libido),又譯為性驅力、性慾等,或直接音譯為力比多。此為佛洛伊德於其精神分析理

論當中運用的詞彙,原慾泛指人類身體感官的一切快感,是人類生活的一種本能或力量。而此

概念,涉及了人類心理層面的慾望、情感,因此筆者統一翻譯成「原慾」

那就是我們對私人財產所具有的熱情,而且,其中的感情投注的熱烈程度,

不會輸給人性中的任何激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它經常要比其它的熱情 來的更強。145(物95)

由此可以看出,物品做為人的私有財產時,才能被投注某一種強烈情感,同時,

人們對於物品的強烈情感甚至不亞於對於人的愛慕情感,或更甚之。而在這個向度 上,人所投射的熱情與物品本身的功能性價值無關,它超出實用的範疇,這是人主 動給予物品的強烈情感;因此,重要的主體屬於人本身。

更進一步地說,布希亞在此將物進行了另一個層次的剖析,也就是脫離了物的 外在性質(功能性),進入了人與物品之間內在的、抽象的關聯性格。也就代表著 物品自身的功能性為何、功能強度等特性在此已不再是討論的重點,而是物品在特 定時刻所引起人類投射自身的慾望並成為了情感發洩的對象。但物品在成為這樣 的「特殊對象物」之前,必須要經過一道程序──被人所擁有。收藏的體系與功能 物體系、古物體系的區別在於,物品的存在狀態不同。在收藏體系當中,最為關鍵 的概念可說是收藏的動作意義本身以及擁有的概念。我們可以大略地區分有(avoir)

以及擁有(posséder)的不同,而布希亞更具體且深層地詮釋何謂擁有的意義:

擁有,從來不是擁有一件工具,因為這樣的事物會將帶我到[外在]世界,

擁有,永遠是擁有一樣由功能中被抽象而出的事物,如此它才能與主體相關。

在這個層次上,所有被擁有的物品都參與同樣的抽象化過程,而且因為它們 都只指向主體,也就成為相互指涉。於是它們便形成了一個系統,而主體便 透過這系統,來重塑一個世界,一個全屬私人的整體。146(物95-96)

擁有的意義,是一種由主體賦予事物主觀價值的抽象意義投射程序,因此擁有 這個動作永遠與主體相關。在中文世界中,「有」與「擁有」兩個概念甚為類似,

或許無法區別二者,但若由法文語法進入,便可以清楚地發現概念上的不同。舉個

145 “Celle de la propriété privée, dont l’investissement affectif ne le cède en rien à celui des passions humaines, une passion quotidienne qui souvent l’emporte sur toutes les autres.” (SO 120)

146 “La possession n’est jamais celle d’un ustensile, car celui-ci me revoie au monde, c’est toujours celle de l’objet abstrait de sa fonction devenu relatif au sujet. A ce niveau, tous les objets possédés participent de la même abstraction et renvoient les uns aux autres dans la mesure où ils ne renvoient qu’au sujet. Ils se constituent alors en système grâce auquel sujet tente de reconstituer un monde, une totalité privée.” (SO 121)

例子,我們可以說「我有一個妹妹」(J’ai une sœur),但不會說「我擁有一個妹妹」

(Je possède une sœur)。這其中的差別在於,「有」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概念,是客觀 的描述;但若主體「擁有」某一個事物,則該物便會被抽象化,物品的內涵意義便 會指向擁有者(主詞、主體),而這些被抽象化的「客體」,與其指向的主體形成一 個交互作用的系統,而主體便透過這樣的作用塑造一個屬於自己私人的世界。

簡單地說,如果是面對一個獨立的主體,則不能將之抽象化,並占為己有。布 希亞的擁有概念有一種佔據、支配或控制的意味,而「有」動作本身,只是一個較 為客觀的事實陳述。人會將物品的內涵抽象化,並重新組織,再將這一個組織系統 化,成為一個主觀的私人系統,這裡涉及到了物與人之間的重要關聯,也是為何擁 有的概念是收藏體系的關鍵議題的原因。

在此可以發現,物品有兩個不同的面向(功能):

因此,所有的物品都有兩個功能:或是為人所實際運用,或是為人所擁有。

前者所隸屬的場域,是主體對外在世界所進行的實踐性整體化,後者則隸屬 於主體在世界之外,對主體自身所進行的一項抽象性的整體化。147(物96)

布希亞對於物品做了一個總結性的歸納,將物品進行的作用分為兩大面向,其 一是物品以自身的功能示人,進行外部空間環境的整合與實踐作用,此時的物品,

是可以明確地、具體地描述的(一雙鞋子、一個裝飾物等),它們的名稱、意義內 涵與其功能劃上等號;而另一個面向的物品,其意義則指向人類,此時的物品,代 表的是抽象的價值,無法具體地說清楚。對人類來說,這些物品成為了單純的物,

更是人類愛慕(情感投射)的對象。

也由此可以看出,布希亞的分析對象由功能性向情感價值性滑移。而當物品逐 漸由功能的實踐轉為抽象的情感價值時,物品的特性便由此改變,它不再是具有功 能性的「物」,因為它存在的目的已經不再是為了以功能來服務人了:

當一樣物品不再由功能來取得其特殊性時,便是由主體來賦予它屬性:但這 時,一切的事物變化在擁有這種帶有熱情成分的抽象化過程中,成為彼此相

147 “Tout objet a ainsi deux fonctions : l’une qui est d’être pratiqué, l’autre qui est d’être possédé. La première relève du champ de totalisation pratique du monde par le sujet, l’autre d’une entreprise de totalisation abstraite du sujet par lui-même en dehors du monde.” (SO 121)

當。這時,一件單獨的物品就不夠了:永遠要是一連串的物品,甚至是能使 計畫完滿達成的一個完整的系列。148(物96)

功能物具有客觀特質,也就是說功能物的特殊性在於其可以為人類提供服務。

而若某一件物品不以其功能來滿足人類時,便是由人類主動賦予其地位。過程當中 由人類所投射的主觀、熱情的抽象成份,使得這些物品與客觀功能物的地位旗鼓相 當。但當人們賦予物品主觀性後,一件擁有的物品卻無法滿足,一定要是物品群體 或是系列物品,才能夠讓人類在擁有系統中構築其主觀世界。

例如,一個人對鞋子與對衣服投注的熱情差不多,但若今天有很多雙鞋子聚集 起來,鞋子整體的情感價值總和就遠勝過一件衣服。因此,若要使情感價值突出,

就必須要擁有一系列的物品。誠如布希亞所言:

就必須要擁有一系列的物品。誠如布希亞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