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的文獻回顧主要在於探討並確認目前中文學術界對布希亞的研究成果 及研究傾向,試圖發現目前中文學術界沒有人討論布希亞在《物體系》當中聚焦的 關係理論之原因。為更有系統地掌握目前的學術成果以及對布希亞有更進一步的 認識,本節分成四大部分來討論:首先探討布希亞的著作,以了解其學術背景、寫 作脈絡以及其著作之翻譯狀況,藉此掌握對布希亞之學術領域的基本認識。接著分 別就臺灣地區與中國地區對於布希亞與其理論之相關研究的發展狀況做為對象分 別探討,最後抽出三篇相關文獻進行閱讀與分析,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文本外的研 究工作重新審視筆者自身的研究內容與理解,除了解本研究的定位之外,進而對本 研究加以修正。

15 石之瑜,〈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體與目的:知識論的反思〉,收錄於黃筱慧主編,《哲學與文化-

詮釋學專題》(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3.3),頁 151。

布希亞著作與學術背景

布希亞生前創作量龐大,且思想激進,極具批判性,是法國當代最有爭議的思 想家與哲學家。布希亞於大學時期主修德國文學,畢業後在一所中學教授德語數年,

同時展現對文學的濃厚興趣,並將數本日耳曼文學作品翻譯成法文。其1956 年開 始研究德國社會理論,後於巴黎第十大學(Paris X-Nanterre)取得社會科學博士學 位。16布希亞於第十大學師承馬克思主義者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這也影響了其早期的學術研究。隨後在布希亞於大學擔任助教時期,他曾 發表多篇具批判性的文章,主要針對當代資本主義論述以及其對於物與符號功能 的探討。17

布希亞曾言:

我開始嘗試寫理論文章。一開始即是符號學、心理分析及諸如此類的文章,

並且寫的還算不錯,[……]我們似乎處在一個後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因此 很難說我是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馬克思主義者,但馬克思的分析方法顯然 對我的文章和著作產生了一些影響。從生產出發的分析方法一開始就從禮 品消費和開支出發的人類學分析方法結合在一起,此後我則逐漸放棄了從 生產出發的分析方法。18

後來,布希亞於1960 年代結識羅蘭•巴特,二人關係友好,並於 1968 年布希 亞出版了其第一本著作──《物體系》,他不諱言此書便是是對羅蘭•巴特《流行 體系》的仿效與回應。19布希亞早期的作品皆是環繞著物品與消費、生產的概念,

也就是說,他以當代社會中物品的性質與角色的變化作為出發點,嘗試將馬克思主 義中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結構主義的符號學相互融合,從而對馬克思主義中的物、

商品理論作出「布希亞式」的補充與修正。

布希亞從早期的現代社會批判開始,一步步地呈現了他所觀察到的後現代世 界的狀況,這也是他開始建構屬於他的後現代理論的根基。布希亞認為,在當代社 會中,資本主義的發達與興盛,已將人類世界帶入了消費社會的體系,所有的事物 都將被消費所網羅;也就是說,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當代社會已完全地被商品化了,

16 程志民,《後現代哲學思潮概述》(臺北市:康德出版社,2008),頁 183。

17 季桂保,《布希亞》(臺北市:生智出版,2002),頁 20。

18 季桂保,《布希亞》,頁20。

19 季桂保,《布希亞》,頁21。

所有的事物都是為了交換其自身價值而存在。布希亞將社會理論、政治經濟理論與

1968 Le système des objets The System of Objects (1996) 《物體系》(1997)

1970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1998)

《消費社會》(2000)

1972 Pour une critique de l’é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1981)

《 符 號 政 治 經 濟 學 批 判 》 (2009)

1973 Le miroir de la production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1975) 《生產之鏡》(2005) 1976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1993) 《象徵交換與死亡》(2006) 1976 La consommation des signes

1977 L’effet Beaubourg

1977 Oublier Foucault Forget Foucault (2007)

1978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1983) 1978 L’Ange de stuc

1978 Le p.c. ou les paradis artificiels du politique

1979 De la séduction Seduction (1991)

1980 Enrico Baj

1981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1994) 《擬仿物與擬像》(1998) 1983 Les stratégies fatales Fatal Strategies (1990)

1984 La Gauche divine The Divine Left (2014)

1986 Amérique America (1988) 《美國》(1999)

1987 Cool mémoires Cool Memories (1990) 《冷記憶1》(2009)

1987 L’autre par lui-même

1990 Cool memories II Cool Memories II (1996) 《冷記憶2》(2009)

1990 La transparence du mal The Transparency of Evil (1993)

1991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1995) 《 波 斯 灣 戰 爭 不 曾 發 生 》 (2003)

1992 Figures de l’altérité (avec Marc Guillaume) Radical Alterity (2008) 1992 L’illusion de la fin ou la grève des événements The Illusion of the End (1994) 1994 La pensée radicale

1995 Fragments, cool mémoires III Fragments: Cool Memories III (1997) 《斷片集-冷記憶3》(2009)

1995 Le crime parfait The Perfect Crime (1996) 《完美的罪行》(2000)

1997 Ecran total

1997 Illusions, désillusions esthétiques

1997 Le complot de l’art The Conspiracy of Art (2005) 1997 Le Paroxysme indifférent Paroxysm (1999)

1998 À l’ombre du millénaire ou le suspens de l’An 2000

1998 Car l’illusion ne s’oppose pas à la réalité

1999 L’échange impossible Impossible Exchange (2001)

20 程志民,《後現代哲學思潮概述》,頁198。

1999 Sur la photographie 1999 Sur le destin

2000 Cool mémoires IV Cool Memories IV (2003) 《冷記憶4》(2009)

2000 Le complot de l’artLe complot de l’art; Suivi de Entrevues à propos du Complot de l’art

2000 Le ludique et le policier

2000 Les objets singuliers: architecture & philosophie The Singular Objects of Architecture (2005) 《獨特物件:建築與哲學的對 話》(2002)

2000 Mots de passe Passwords (2003)

2001 D’un fragment à l’autre (entretiens avec François L’Yvonnet)

2001 L’élevage de poussière 2002 Au royaume des aveugles

2002 L’esprit du terrorisme The Spirit of Terrorism (2003) 《恐怖主義的精靈》(2006)

2002 Pataphysique

2002 Power Inferno : Requiem pour les Twin Towers ; Hypothèses sur le terrorisme ; La violence du mondial

2003 Au jour le jour, 2000-2001

2003 La violence du monde (avec Edgar Morin) 2004 Le pacte de lucidité ou l’intelligence du mal 2005 À propos d’Utopie (entretien avec Jean-Louis

Violeau)

2005 Cool memories V Cool Memories V (2006) 《冷記憶5》(2009)

2005 Les Exilés du dialogue (avec Enrique Valiente Noailles)

The Exiles from Dialogue (2007)

2005 Oublier Artaud (avec Sylvère Lotringer)

2007 Pourquoi tout n’a-t-il pas déjà disparu? Why Hasn’t Everything Already Disappeared?

(2009)

2008 Carnaval et cannibale Carnival and Cannibal, Or The Play of Global Antagonism (2010)

表格來源:筆者自製,2017。

布希亞的思想是如此的廣泛且深入,因此對於這位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的研 究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其理論思想非常複雜,由文本本身的理解切入研究或許 是最為直接的方式,本研究也將奠基在此目標之上,針對布希亞早期的思想進行分 析與整理。

臺灣地區布希亞相關研究成果分析

在臺灣地區,對布希亞的研究與認識的發展約在1990 年代開始萌芽,最早大 抵可以追溯至1991 年《當代》雜誌第 65 期,其為布希亞規劃了「布希亞──歷史 的終結者」專題,內容包含了兩篇研究文章以及兩篇翻譯文章:兩篇研究文章為陳 光興〈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與林鴻祐〈布希亞 的擬像社會理論〉;兩篇譯文為蔡崇隆譯〈消費社會與消費欲望〉及張釗雄譯〈公 元兩千年會發生〉,就此揭開了臺灣對於布希亞研究的序幕。

以下本文擬就筆者所搜尋到之學位論文 24 篇以及期刊論文 27 篇進行分類與 討論分析,22並扼要地依照論文文章對於布希亞的學術研究領域的關注對象作了以 下分類:「消費文化理論」、「媒介媒體理論」、「思想的應用與實踐」、「布希亞脈絡 研究」與「藝術及攝影理論」等五大類別,然各類皆有交互跨用之例,在此僅以該 論文最主要的研究對象為依準進行分類。首先,筆者藉由以上五大類型關於布希亞 相關研究領域作為分類依憑,並以學術論文以及期刊論文之數量作為分類對象,量 化整理如表2:

2 臺灣地區布希亞的相關文獻研究分類與數量統計

分類項 學位論文數量/筆 期刊論文數量/筆 總計

消費文化理論 2 2 4

媒介媒體理論 5 9 14

思想應用與實踐 17 7 24

布希亞的脈絡研究 - 5 5

藝術及攝影思想 - 4 4

總計 24 27 51

22 論文資料來源為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3BbvGG/webmge?mode=basic 及臺灣期刊論文 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2017.3.29 檢索)。

表格來源:筆者自製,2017。 許麗秋 由布希亞(Baudrillard)消費符號論探討大學女性穿著內搭褲之背後文化意涵--以

佛光大學為例 佛光大學未來學系 2011

的,對於現代社會各種現象,無論是消費、符號或是擬像與超真實,皆間接地隱含 黃冠閔 Image and Imagination at the Crossroads: On Bachelard and Baudrillard 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9 2002.12 陳明珠 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 圖書資訊學研究 2:2 2008.6 盧詩青 虛擬的符號──以《虛擬偶像》影片為例解說布希亞的擬象超真實主義 藝術研究學報 3 2010.1 陳學毅 Simulacrum and Interculturality between Sign Prod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rocess 哲學與文化 38:8 2011.8 黃宏昭 完美的罪行,完美的真實:Baudrillard《擬仿》一書評介 傳播研究與實踐 6:2 2016.7

表格來源:筆者自製,2017。

布希亞的消費文化思想即以布希亞對於物品與消費世界的相關書寫做為研究

24 原文資料:Jean Baudrillard, “L’an 2000 ne passera pas” Traverses, 33.34(1985): pp.8-16.

明便指出,此兩篇翻譯皆是從英文譯成,並非是以法文直譯,因此對於布希亞原作

布希亞最早的藝術相關著作為1997 年出版的 Le complot de l’art(《藝術陰謀》)

26以及Illusion, désillusion esthétiques(《幻覺,美學的非幻覺》)27作為業餘攝影家,

其後於1999 年亦出版了 Sur la photographie(《論攝影》),28顯示出其對於藝術的 特殊想法與關注方式。然而,布希亞最為引人注目,或是最為廣為人知的思想並非 在藝術與攝影方面,儘管布希亞後期致力於發展業餘攝影創作與攝影理論的書寫

(布希亞早於1986 年即開始其攝影創作與展覽生涯),29中文學界對其此部分的理 解仍然有限;因此,臺灣地區於此部分的研究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對於布希亞的相關研究,在臺灣地區發展最多也最完整的當屬林志明,其於 1997 年翻譯了布希亞的第一本重要著作──《物體系》之後,事實上也間接地蓬 勃且豐富了臺灣地區(甚至整個中文學術界)對於布希亞的理解與認識。

中國地區布希亞相關研究成果分析

與臺灣相仿,中國於1990 年代末也開始發展對於布希亞相關論述的研究。時 間向度與臺灣差異並不大,但在研究發展的質與量方面,則多出臺灣許多。筆者於

「華藝線上圖書館」與「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30兩個網站中搜尋中 國對於布希亞理論與應用之相關研究成果,搜尋範圍為以布希亞之生平、思想脈絡、

理論著作為研究對象,或是以之為理論基礎探討現實之生活議題者。因「Baudrillard」

一詞音譯上的不同,筆者於檢索時,所輸入之關鍵字為「布希亞」、「布西亞」、「鮑 德里亞」與「波德里亞」,結果共計期刊文獻100 篇與學位論文 358 篇,並同樣地 做了五大類別的分類,各類之量化資料如表8。

8 中國地區布希亞的相關文獻研究分類與數量統計

分類項 學位論文數量/筆 期刊論文數量/筆 總計

消費文化理論 50 36 86

媒介媒體理論 20 11 31

26 原文資料:Jean Baudrillard, Le complot de l’art. Paris, Sens &Tonka, 1996.

27 原文資料:Jean Baudrillard, Illusion, desillusion esthétique. Paris, Sens &Tonka, 1997.

27 原文資料:Jean Baudrillard, Illusion, desillusion esthétique. Paris, Sens &Tonka,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