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定義與分類

與信任,也會對家庭的和諧造成損害,過去文獻更指出目睹婚暴會對兒少的身心 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暴力的代間傳遞,成為成年後施加 IPV 的危險因 子(Martin et al., 2002),其影響可能既深且遠。因此,本研究擬以男性親密關係 暴力加害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內男性親密關係暴力現象及其可能的心理病理因 素。由於文獻上對於「暴力」的定義,可能因不同領域或作者而有不同,有時暴 力與攻擊這兩個詞彙也常出現互換使用的情形,在醫學上則是較常以攻擊行為來 泛指暴力,所以,本研究將以發生於伴侶間的攻擊行為來探討男性親密關係暴力 行為現象。下文將就攻擊行為的定義、分類及相關理論進行文獻回顧。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定義與分類

壹、攻擊的定義

有關攻擊的定義有許多。其中,1983 年 Spielberger、Jacobs、Russell、及 Crane 將攻擊定義為「朝向他人或物體的破壞或懲罰的行為」,該定義常被學者 所引用(Spielberger et al., 1985)。Anderson 與 Bushman(2002)則認為人類攻擊 (human aggression)是指任何朝向他人帶有立即意圖(intent)想要造成傷害的行為,

此外,加害者(perpetrator)相信該行為會傷害目標者(target),而目標者會想避開 該行為。然而,意外的傷害並不被認為是有攻擊性的,因為該行為並不具有意圖。

貳、攻擊行為分類

由於攻擊行為的成因與表現形式相當多樣,攻擊行為的分類方式也相當多,

可以就形式上區分為言語攻擊、肢體攻擊與關係攻擊,也可以從概念上來區分攻 擊類型,可簡單區分為直接攻擊與間接攻擊,而目前文獻上則常將攻擊行為大致 區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1)一種充滿情緒、不受控制的攻擊行為表現,可稱之

doi:10.6342/NTU201800655 3

為衝動攻擊(impulsive aggression)或稱非故意的、反應性的(reactive)、情感性 的(affective)、敵意的(hostile)攻擊;(2)一種計畫的、控制的、非情緒性的 攻擊行動,可稱之為計畫攻擊或稱故意的、掠奪性的(predatory)、預謀的

(premeditated)、計畫的、主動性的(proactive)、工具性的(instrumental)攻擊

(Barratt, Stanford, Dowdy, Liebman, & Kent, 1999; McEllistrem, 2004; Ramirez &

Andreu, 2006; Stanford et al., 2003; Weinshenker & Siegel, 2002)。

在攻擊行為的分類定義上,Feshbach(1964)首先對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與敵意攻擊(hostile aggression)做出區分,認為在敵意攻擊或稱情緒 性的攻擊(emotional aggression)中,敵意攻擊是為了想要傷害某人,但工具性 的攻擊則是為了達到其他目的,像是為了金錢、社會地位或版圖(territory)而攻 擊。Crick 與 Dodge(1996)則是認為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是對挫折 或挑釁的一種生氣的、防衛的反應,而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是一 種被外在增強物所控制的蓄意行為。

Barratt(1991)則是考慮到攻擊行為的本質,也同時考慮到生理及╱或心理 功能障礙彼此的可能交互影響後,將攻擊行為分成三類,(1)預謀攻擊:是學來 的(心理社會的)攻擊,是經過計畫的攻擊行為,像是踢足球、殺人,戰爭等;

(2)心理病理或疾病有關的攻擊(psychopathology or medically related aggression):

像是恐慌焦慮狀態的病人所表現的激動行為,或是封閉性腦傷病人的攻擊性;(3)

doi:10.6342/NTU201800655 4

(hallucinations)的驅動,還是能判斷該攻擊行為是否具有衝動的、計畫的或強 迫的特徵(Felthous, 2008)。

參、衝動攻擊與計畫攻擊的差異

過去有相當多的研究探討衝動性攻擊與計畫性攻擊的差異,Barratt 等人

(1999)認為衝動性攻擊是欠缺考慮且由強烈情緒所驅動,特別是生氣(anger),

常是意識到威脅或挑釁時的一種反應,經常隨後產生懊悔。相對而言,計畫性攻 擊則是有計畫的、目標導向的(為取得金錢、地位、藥物…等),未必因情緒引 發而襲擊。若從大腦部位對應的神經心理功能而言,杏仁核在情緒運作與社會行 為扮演關鍵角色,涉及攻擊行為的啟動與表達。杏仁核的作用有助於快速偵測威 脅與啟動反應,若杏仁核的反應增加,較可能是屬於衝動性╱反應性攻擊的特徵;

反之,杏仁核反應變得遲鈍或減少,則較常見於具有心理病態特質的病人族群以 及較傾向做出計畫性攻擊的個案身上(Coccaro, Sripada, Yanowitch, & Phan, 2011)。

若從神經化學(neurochemistry)、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生理心理 學(psychophysiology)等角度進行探討,實徵研究亦可發現此二類型攻擊有許 多不同的特徵。在 Houston 等人(2003)的回顧文獻中,多巴胺(dopamine)會 促進情感性的攻擊,而膽鹼刺激(cholinergic stimulation)則會產生計畫性攻擊。

而在動物與人類研究均可發現衝動性攻擊與血清素(serotonin)下降有關,在衝 動攻擊犯罪者的腦脊髓液中(cerebrospinal fluid; CSF),其血清素代謝產物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的濃度顯著比計畫攻擊犯罪者較低;衝動 性攻擊與執行功能問題有關,而計畫性攻擊者的認知功能缺損較少。此外,較情 緒化、易怒與不穩定(衝動的)特性之男性 IPV 加害人在爭吵時出現心跳速率 增加的現象(而具沈著、預先計畫、反社會與殘酷特性之加害人之心跳速率則是 減少),此與反應性攻擊的孩童在挑戰作業時之心跳速率增加(而主動性攻擊的

doi:10.6342/NTU201800655 5

孩童之心跳速率則未增加)有著類似之發現。而反應性攻擊的孩童在引發生氣的 實驗測量中亦發現有膚電反應(skin conductance reactivity)明顯增加之現象。

Struber、Luck、及 Roth(2008)透過回顧影像研究之相關證據後發現,額 葉-邊緣迴路(frontal-limbic circuitry)的功能障礙和具有衝動性攻擊與情緒失調 特徵之高喚起-相關疾患(hyperarousal-related disorders)有關。在邊緣人格障礙 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間歇性暴怒障礙症(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反社會人格障礙症(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自殺行為(suicidal behavior)者以及以精神錯亂為由辯護無罪的殺人犯等臨床研究,可發現衝動攻 擊與額葉容量減少或其他前額葉皮質功能的障礙有關,特別是眼眶額葉皮質

(orbitofrontal Cortex; OFC)與內腹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可見前額葉功能障礙可能是衝動性攻擊與暴力的前置因子

(predisposing factor)。

綜合以上論述可發現,從神經化學、神經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精神病理、

犯罪行為表現等層面來看,均可明顯比較出衝動性攻擊與計畫性攻擊的差異。而 衝動性攻擊行為的啟動,或許可從神經心理功能的角度,看出攻擊者的杏仁核反 應是否明顯增加,由於杏仁核情緒的運作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可知衝動攻擊 者的行為問題可能從發生情緒問題開始,此乃有別於計畫攻擊者最大的差異。因 此,根據前述文獻回顧,可以為攻擊行為被區分成衝動性攻擊與計畫性攻擊之分 類提供了相當的學理與實徵證據支持。若從心理衛生二級預防的角度,根據不同 病理成因擬定對應之臨床心理治療策略,將有助於男性親密關係暴力加害者改變 其暴力行為問題,所以本研究擬根據此一攻擊分類方式將男性親密關係暴力行為 區分為衝動性攻擊與計畫性攻擊。經由以上文獻回顧雖可知衝動性攻擊與計畫性 攻擊有明顯不同的成因,但究竟男性親密關係暴力加害人之不同攻擊行為歷程是 如何發展而來的,仍有待進一步瞭解。以下將進一步回顧常見的攻擊行為理論,

嘗試探討男性親密關係暴力之衝動攻擊與計畫攻擊行為的可能發展歷程。

doi:10.6342/NTU201800655 6

第二節 攻擊行為理論

在行為科學領域中,有關攻擊行為成因的論述,其中最具影響力且影響久遠 的莫過於 1939 年 Dollard、Doob、Miller、Mowrer、及 Sears 所提出之挫折─攻 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他們認為攻擊通常是挫折的後果,也 就是攻擊行為發生經常是以挫折在先為前提,而挫折的存在總會導致某些形式的 攻擊(引自 Berkowitz, 1989)。對於 Dollard 等人的論述,各有支持與批判者。其 中,Berkowitz(1989)就認為此假說僅引用符合該假說的相關研究,而非全面性 的回顧探討挫折與攻擊關係的所有研究。因此,經由回顧對挫折有適切定義之研 究後,他對此假說提出以下批判:首先,Dollard 等人認為所有的攻擊都可追溯 到一個或多個事先存在的挫折,但並未說明具體說明這些先前的影響是如何運作 的,而且此假說似乎忽略了攻擊有可能是學習來的工具性行為(instrumental behavior),例如:人們之所以會對他人攻擊,並非因為先有所挫折,而是因為攻 擊者認為攻擊行動可以為他們帶來某些其他好處,而非只為了施加傷害。此外,

挫折挫折─攻擊假說假定攻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傷害,但此假定並無法區分目 前已廣為此領域的研究者所採納的敵意的攻擊(為了傷害目的)與工具性的攻擊

(為了達到某些其他目的:像是金錢、社會地位或版圖)的差別。

Berkowitz(1989)對挫折─攻擊假說做出了修正,他認為因為挫折是嫌惡的,

所以會增加個體攻擊的傾向,易言之,個體之所以會攻擊是因為挫折引起負向情 感(negative affect)(人們一般都會想要減少或消除的任何感受)。也就是說,是 因為負向感受產生攻擊的傾向,其中,非預期的挫折會比預期的目標受挫有更多 的攻擊的傾向,因為前者所產生的不愉悅往往更多。再者,並非所有挫折都一樣 困擾,也非所有的羞辱都產生相同的不愉悅,重點不在於嫌惡事件的確切本質,

而在於所產生的負向情感有多強烈。挫折─攻擊假說並未適度考量認知歷程會影 響個體目標受挫後的反應,受挫者的評價與歸因的結果會相當程度影響其攻擊行 為會被煽動(instigatory)或抑制(inhibibitory)的歷程,當攻擊者認為是遭到刻意

doi:10.6342/NTU201800655 7

阻饒時會比他認為是意外受挫時更可能做出攻擊傾向。Berkowitz 認為評價與歸 因會影響個體負向情感的強度,當負向情感越強烈則越容易做出攻擊行為。因此,

在對挫折─攻擊假說提出修正後,Berkowitz(1990, 1993)繼而提出了認知新聯結 模式(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model),藉以說明負向情感對發展出生氣感受

在對挫折─攻擊假說提出修正後,Berkowitz(1990, 1993)繼而提出了認知新聯結 模式(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model),藉以說明負向情感對發展出生氣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