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男性 IPV 受刑人之衝動性攻擊行為再犯的風險評估

第三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男性 IPV 受刑人之衝動性攻擊行為再犯的風險評估

壹、社會期許得分之差異

經比較衝動性與計畫性攻擊亞型參與者的社會期許分數,其平均得分分別為

doi:10.6342/NTU201800655 73

9.82(SD = 2.48)與8.82(SD = 2.40),亦即此二類型參與者之社會期許得分並 無顯著差異(t = 1.29,p = .20)。再比較衝動性攻擊亞型(N = 137)之有IPV前 科與無IPV前科者,平均得分分別為10.29(SD = 2.06)與9.56(SD = 2.65),此 二類型得分亦無顯著差異(t = 1.65,p = .10)。但若相較於國內外其他犯罪研究

doi:10.6342/NTU201800655

doi:10.6342/NTU201800655

doi:10.6342/NTU201800655 其中有IPV前科者的控制渴望平均得分53.02(SD = 10.39)顯著高於無IPV前科者 之得分48.92(SD = 10.43),藉此推測當IPV加害人的控制渴望程度越高,其做 出IPV衝動攻擊再犯的可能性也就會顯著提高。此外,研究目的二中其餘對衝動

doi:10.6342/NTU201800655 註:衝動性攻擊/計畫性攻擊量表中文版(The Impulsive / Premeditated Aggression Scales, Chinese Version: IPAS-C);IPAS-C-IM(IPAS-C 衝動性攻擊分量表);短式華人敵意 量表(the Chinese Hostility Inventory-Short Form: CHI-SF);CHI-cog(CHI-SF 敵意 認知分量表);CHI-aff(CHI-SF 敵意情感分量表);CHI-exp(CHI-SF 敵意行為-表 達敵意分量表);CHI-sup(CHI-SF 敵意行為-壓抑敵意分量表);情緒調節困難量表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DERS);DERS-NA(DERS 不接納情緒分量 表);DERS-GO(DERS 難以導向目標行為分量表);DERS-IM(DERS 衝動控制困 難分量表);DERS-AW(DERS 對情緒缺乏覺察分量表);DERS-ST(DERS 缺乏情 緒調節策略分量表);DERS-CL(DERS 情緒表達不清楚分量表);控制感與控制渴 望量表(Sense of Control and Desire for Control Scales: SCDCS);SCDCS-PSC(SCDCS 正向控制感分量表);SCDCS-NSC(SCDCS 負向控制感分量表);SCDCS-DC(SCDCS 控制渴望分量表);衝動性量表(Impulsive Scale: IS);IS-M(IS 動作衝動性分量表);

IS-N(IS 不善計畫性分量表)

在與衝動攻擊犯行有關的犯罪相關變項上,有無IPV前科者在家暴罪名與所 觸犯之犯行種類上有顯著之組間差異,由表25可看出有IPV前科者,觸犯違反保 護令罪的比例相對較高,無IPV前科者觸犯殺人罪的比例則顯然要高出有IPV前 科者許多,但此二者所觸犯的親密關係暴力類別(身體、精神、或性虐待)比例

doi:10.6342/NTU201800655

doi:10.6342/NTU201800655 79

參、邏輯迴歸分析

經由前述有關男性IPV衝動性攻擊犯行再犯風險因素的評估檢測發現,控制 渴望、加害人所觸犯的家暴罪名、犯行種類、犯次、家暴社區處遇概況等變項可 明顯區辨出有無IPV前科者。援此,本研究嘗試將有IPV前科者視為是有IPV再犯,

無IPV前科者視為非再犯,採用回溯性方式探討這些既有的風險因素是否可以達 到對IPV再犯預測之目的,藉以推測影響男性IPV衝動性攻擊攻擊犯行的可能風 險因素。以下將以邏輯迴歸分析,進一步檢測上述變項對IPV再犯的預測力。由 於考慮到再犯預測之效果,在犯次部分,將剔除初犯入監且無任何IPV前科紀錄 者,計有22人,以避免估計時出現無法收斂的情況,依此,共納入115名參與者 進行後續的邏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茲針對欲納入後續分析之115名參與者,比較有無再犯IPV者在控制渴望、

家暴罪類別、接受社區處遇概況、犯次、犯行種類等變項之差異,此二組參與者 在這些變項得分的標準差、平均值、或人次分配與檢定結果,請見表27與表28。

由表27可知,有無IPV前科者在控制渴望變項上之平均得分並無差異,因此不納 入後續的邏輯迴歸分析。另從表28可看出,除犯行種類無法區分出有無IPV前科 者外,在家暴罪類別(家暴罪、違反保護令罪)、接受家暴社區處遇概況(未曾 安排、安排且完成、安排但未完成)、犯次(累再犯同罪、累再犯異罪)等變項 上,仍能顯著區分出有無IPV前科者,因此,以下將上述達差異之變項(家暴罪 類別、接受社區處遇概況、犯次)等變項納入進行邏輯迴歸分析。

表 27 有無 IPV 前科者在控制渴望變項得分之差異比較(N = 115)

類別 人次 平均數 標準差 t p

無 IPV 前科 67 51.03 9.292

1.079 .283 有 IPV 前科 48 53.02 10.387

doi:10.6342/NTU201800655 入模式一後,檢視Hosmer and Lemeshow的適配度考驗,χ2值為4.316,p = .505,

大於.05,表示模式適當,整體而言,從模式一可看出,當其他變項保持恆定時,

doi:10.6342/NTU201800655 81

區處遇概況對於再犯的預測就變得不重要了,當同時將家暴罪類別與家暴社區處 遇概況放入模式二預測(見表30),同樣可得到Hosmer and Lemeshow適配度考 驗,χ2值為.080,p = .961的適當模式。在模式二中,可看出男性IPV受刑人中,

曾被安排接受家暴處遇卻未完成者,其再犯IPV衝動性攻擊的勝算是未安排接受 家暴處遇者的3.83(Exp (B) = 3.830)倍,而因為違反保護令入監者,其再犯衝 動性攻擊的勝算是因為家暴罪入監者的2.476(Exp(B) = 2.476)倍。

表 29 邏輯迴歸分析之分析摘要表(模式一)

模式一

變項 B SE Exp(B)

截距 .507 .469 1.660

違反保護令罪 vs.家暴罪 .884 .485 2.420 安排且完成 vs.未安排家暴處遇 1.248 .956 3.482 安排但未完成 vs.未安排家暴處遇 .614 .677 1.849 累再犯同罪 vs.累再犯異罪 2.302*** .498 9.989

R2CS = .303 R2N = .408

***p < .001.

表 30 邏輯迴歸分析之分析摘要表(模式二)

模式二

變項 B SE Exp(B)

截距 - 1.087*** .302 .337

違反保護令罪 vs.家暴罪 .907* .424 2.476 安排且完成 vs.未安排家暴處遇 1.433 .864 4.191 安排但未完成 vs.未安排家暴處遇 1.343* .598 3.830

R2CS = .137 R2N = .184

*p < .05. ***p < .001.

doi:10.6342/NTU201800655 82

doi:10.6342/NTU201800655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