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化政策與社區發展的文本分析

第二節 政策內容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政策內容(What)

壹、發揚多元文化—「制定『語言基本法(草案)』」

為利語言平等發展、保存及傳承,並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文建會著手制定「語 言基本法(草案)」,期許藉由此法之制定,喚醒民眾對本土使用語言之重視,同 時豐富我國多元語言文化涵養。經考量本法宜從文化保存之觀點出發,並以國家語 言之發展及保存為主軸,將語言與文字分開處理,並在相關條文上融入語言平等之 精神,故文建會重新參考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等相 關版本草案,基於「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保存文化資產精神,並尊重及保障國民的 語言權利,邀集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召開四次研商會議,並上網公開徵求意見,擬 具「語言基本法(草案)」,其內容涵蓋國家語言之定義、主管機關、權利、保護 及發展,並強調尊重各語言之多元性、平等發展及傳承延續,以期未來促進多元文 化均衡成長,並加強各語言之保存、傳承及發展。

貳、建立文化主體性

一、營造社區新故鄉(心之所在,就是故鄉)

「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新社會培力運動,也是一個社會改造運動。文建會 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即是要社區居民瞭解並肯定社區的文化資源,以此為基 礎,以「由下而上」、「自立自主」、「居民參與」、「永續發展」的原則,

大家攜手同心,共創美麗家園。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從建立人民愛鄉、愛土 的生活價值觀著手,進一步藉由社區藝文活動的推展,凝聚社區意識,改造社 區環境,提昇地方文化產業,建立社區文化特色。ㄧ方面加強理念宣導及人才 培育,鼓勵民眾關心、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一方面充實鄉鎮社區文化軟硬體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施,便利民眾就近參與文化活動,使民眾樂意為自己的社區、社會、國家貢獻 心力,奠定文化發展的基礎。相信唯有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將台灣 族群融合、文化多元的珍貴價值,深植人心,方能建設一個新的「人文台灣」,

也才可能讓台灣成為ㄧ個全民所追尋「心之所在」的故鄉。

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一)建構國際文化網絡、強化駐外文化窗口

文建會所屬駐外「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巴黎台北新聞文化中心」,

是我國與美國及歐陸最直接的文化交流窗口,也是讓國外人士接觸我國文 化最直接的管道。兩中心主要負責協助辦理文建會國際文化人員交流、學 術活動交流、文化活動交流及藝術經紀與公關宣傳等四大要務,除就近代 表文建會邀請國外文化官員、藝術人士來台參觀訪問,以及協助我國優秀 藝術創作者與表演團隊赴國外進修、展演,更積極透過與當地文化機構、

美術館、博物館的密切合作,每年舉辦多檔藝文展演活動,向當地人民展 現台灣文化現有成果。由於駐外館是推動ㄧ國文化向外伸展的最前線,現 今各國大多以文化交流為其在國際社會奠定新定位,以符國際潮流,惟目 前文建會僅在美國紐約及法國巴黎設有駐外單位,在人力不足之情況下,

於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工作常有力不從心之感,因此文建會目前正積極規劃 於世界其他人文薈萃之區增設駐外文化單位,如美國舊金山與義大利羅 馬,希望藉外館觸角之延伸與文化外交版圖之擴大,加強彼此文化認知與 情誼,並增進外國朝野對我國之認識及瞭解。

(二)主辦國際藝術節暨交流活動

如台灣國際鋼琴大賽、台灣國際讀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 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國際版畫暨素描雙年展等。此外,並培養各縣市策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際藝文活動的能力與經驗,使其亦能主辦小型國際藝術節。

而為了強化國際文學交流的重要性,在六年國建中,已將「中書外譯」

列為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先前計畫係以古典詩詞、長篇小說為主,並由譯 者自行提出申請,經審查後進行,惟為凸顯台灣主體性之重要,近幾年來 增強台灣現代文學的外譯工作,先後將我文學創作翻譯成英文、日文、法 文、德文、韓文等,推行至世界各角落。此外,文建會並每年支持「台北 國際書展」的舉辦,更特別於展場內設置「中書外譯館」與「文建會館」,

以展出歷年中書外譯的成果與文建會出版之著作。另外,亦派員赴德國參 與「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與「美國圖書館年會」,推動台灣文學出版界與 國際接軌。

(三)參與國際文化組織

如於2001年加入ResArtis國際藝術村年會與持續推動合作計畫。此外,

並已加入ICOMOS(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AAM(美國博物館 協會)、IIC(國際保存維護研究學會)、ICOM(國際博物館委員會)、AIC(美國 保存維護研究學會)及日本文化財保存修復學會等六個重要國際保存組織。

此間較特別者為:

1.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推動

2002年初,文建會徵詢國內專家、縣市政府與地方文史工作室提 報與推薦臺灣具「世界遺產」潛力點名單,並在國內外學者之討論及 建議下,選出蘭嶼、棲蘭檜木林區、太魯閣峽谷、金門島、阿里山森 林鐵路、金瓜石聚落、紅毛城及週邊地區、三義舊山線鐵道、澎湖玄 武岩自然保留區、 陽明山國家公園、卑南遺址及玉山,共十二處世界 遺產潛力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參加「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WMW)22

2002年底,在學者專家及文化工作者同心協力下,正式向世界文 化紀念物基金會推薦台南「安平單身手住宅」及澎湖「望安中社村」

列入全球100大最值得守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名單,澎湖「望安中社 村」最後並獲選為2003年全球100大最值得守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

三、專責附屬機構的籌設與成立

為對於台灣的歷史文化完善且有效地保存、再生,文建會籌辦了以下的設 施:

(一)成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民族音樂研究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ㄧ個正式成立的附屬機 構,為推動傳統藝術維護與研究的重鎮,以傳統藝術的保存、傳習、推廣 為主要業務,涵蓋傳統音樂、戲劇、舞蹈、童玩、民俗雜耍等,緊扣地方 人文與時代脈動推展業務,賦予傳統藝術新生命。民族音樂研究所則進行 民族音樂資料蒐集典藏、維護、紀錄、保存及展示工作,並建立館藏特色 及資訊整合。館藏以數位化保存為主,並採用會員機制提供館內服務。

22 「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World Monument Watch,簡稱WMW),係由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 會(World Monument Fund,簡稱WMF,成立於1965年,為ㄧ私人非營利組織,總部設於美國紐約,

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義大利威尼斯、西班牙馬德里及葡萄牙里斯本設有支部)於1995年資助成 立,為全球性的藝術及建築遺產保存的民間活動。由於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會之資金來自於其它基 金會、企業及個人之捐款,因此得以脫離政治之干預。其運作方式為每兩年自全球各機構或專業人 士所提供之受到威脅之珍貴文化紀念物名單中,篩選出100件最值得世人關懷,並加以維護保存者,

透過經費之募集及技術資源之投入,使其得以受到良好的照顧。除了從事實質的保存工作外,該計 畫也透過電子媒體及平面媒體,宣導文化紀念物之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籌設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設立,是為建立專責的文化資產保存有 關之專業學術研究及技術研發體系,提升保存修謢技術與材料的研究與應 用,推廣全民參與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提供政府研擬文化資產保存政策 之諮詢。

(三)設置國家台灣文學館

台灣自明鄭、日治以來的文學創作已經有自己的脈絡,但是台灣文學 史料一直缺乏有系統的蒐集整理和研究。2003年10月17日「國立台灣文學 館」的開館,實現了政府對文學生態發展的重視與承諾,也開啟了台灣文 學研究的新發展和新氣象。設置於台南市政府市定古蹟:建於日據大正五 年(1916年)台南州廳辦公室的「國家台灣文學館」,本身即是古蹟修復再利 用的實踐,且鄰近「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及全國第ㄧ個成立的台 灣文學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對於台灣文學與文化在學 術上的建構與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國家台灣文學館」為國家級之文 學博物館,具蒐集、整理、典藏、研究、展覽、推廣的功能。目前已系統 蒐藏溯自明鄭以來的傳統文學創作、日據以後的新文學,及民間文學之採 集等相關文學文物與珍貴史料,建立起台灣文學脈絡的架構,成立台灣文 學資料庫,並透過新穎活潑的展示手法,讓ㄧ般民眾及年輕人也能認同、

喜愛台灣文學。

(四)籌設台灣歷史博物館

現有的歷史博物館缺乏以台灣本土歷史為展示主軸的國家級歷史博物 館,使得台灣歷史缺乏有系統的展示場所與推廣教育場所,台灣重要歷史 文物散落海內外,國內民眾對台灣歷史文化認識嚴重不足。「國立台灣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史博物館」的任務還將包括:建構台灣歷史完整網絡、設立台灣史資料庫,

培養台灣史專業人才,建立國、內外台灣史研究發展地位,同時,設立研 究型博物館機制,形成台灣史研究重鎮、系統化地呈現台灣多元族群文化 特質,建立完整文化圖像,提供民眾清楚了解台灣文化內涵與己身文化形 成的淵源,也擴及國際的史學研究及學術交流。連結鄰近及台灣各鄉鎮社 區推動文化發展,達成全民參與的生活型態博物館機能等目標。讓民眾知

培養台灣史專業人才,建立國、內外台灣史研究發展地位,同時,設立研 究型博物館機制,形成台灣史研究重鎮、系統化地呈現台灣多元族群文化 特質,建立完整文化圖像,提供民眾清楚了解台灣文化內涵與己身文化形 成的淵源,也擴及國際的史學研究及學術交流。連結鄰近及台灣各鄉鎮社 區推動文化發展,達成全民參與的生活型態博物館機能等目標。讓民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