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故事結構教學之探究

故事結構將故事分析成有階層的樹狀結構,透過形成的樹狀結構,能協助讀者記憶,

並且每一事件或情境較易納入既有的基模之中,有助於文章的理解與回憶(蔡銘津,

1995)。本節將針對故事結構的定義、故事結構的教學及理論基礎做說明以及闡述,以作 為本研究教學設計的依據。

壹、故事結構的定義

故事結構(story grammar)係從 1900 年代初期人類學家分析民間傳說中演變而來的

(王瓊珠,1994)。最早是由 Rumelhart(1975)提出,認為故事體文章都有一個內在架構。

廣義的故事結構係指個體早期在接觸語文材料或活動時,所發展出來的故事感。這種故事 感會逐漸轉為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心裡架構,此架構可以組織日常生活中經歷的事件

(Rath,2000);狹義的故事結構則是分析故事的概念結構,詳細說明故事元素,包括目 標、行動、結果間等的關係(蔡銘津,1995)。本研究所採用的是狹義的故事結構定義。

故事結構的理論名稱在許多研究或文獻中不太一樣,如陳姝蓉(2002)曾整理國內外 二十二篇關於故事結構的研究,就國內而言,名稱有故事體文章結構、故事文法、故事結 構分析、故事文學要素等;就國外而言,有 story grammar、story structure、story map、narrative story grammar 等,雖然名稱不盡相同,但其內涵、定義是相當類似的。Idol & Croll(1987)

將故事結構分成人物、背景、問題、主要事件、故事結果;Newby, Caldwell 與 Recht(1987)

分成背景、主角、情節、問題、結果;Boulineau, Fore, Hagan-Burke, 與 Burke(2004)分

成背景、主角、插曲、反應、主題;黃瑞珍(1999)分成情境(主角和地點)、問題、動 作、結果;陳姝蓉(2002)分成主角、情境、開始事件、主角反應、事件發展、結果;謝 淑美(2007)分成主角、地點、問題、動作、反應、結果。其中故事是由背景、主題、情 節和結局來構成。背景包括人物、地點和時間,主題是由目標所構成,情節包括一些插曲,

結局是由事件和狀況所組成,插曲是由一些事件和一些狀況所構成(鄭美良,2005)。王 瓊珠(2004)也指出儘管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故事結構元素分類法,但其實都大同小異,

其中以包含五至七個故事結構元素居多,以分成六項結構元素的占大宗,他們分別為:一、

主角和主角的特質;二、時間與地點的情境;三、主要問題或衝突;四、事情經過;五、

主角的反應;六、故事的結局。六項元素基本上囊括了故事前、中、後的經過,同時也考 慮主角的特質及其心理感受。

蔡銘津(1995)綜合各學者的看法,認為大部分的故事結構都是由下列的幾個部分構 成的:

一、背景(setting):介紹故事中的主角、發生的地點或時間。

二、原始事件(intiating event):是一項行動或主意促使主角有進一步的行為發生。

三、內在反應(internal response):主角對於原始事件的內在反應,是目的或慾望。

四、嘗試(attempt):主角為了達到目的所作的努力。

五、結果(outcome):主角嘗試後的結果。

六、結論(consequence)主角對於結果的一種情緒反應或主意,或是事件的擴展。

本研究針對國小三年級寫作教學之需求,以具備完整的故事結構的典型故事體文章做 為教材,指導學生認識典型的故事結構,因此,研究者定義故事結構元素為:主角(特質)、 情境(時間和地點)、故事的開始、經過、結果以及主角的反應。藉由本研究指導學生分 析故事結構元素,瞭解故事情節的組織與因果關係的安排,並希望學生能在賞析故事結構 的活動之後,能利用故事結構的元素,結合活用於看圖作文當中,使其利用故事結構的元 素,組織寫作材料,使文章內容富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元素,增加作文的豐富性。

貳、故事結構的理論基礎

故事結構的理論基礎為基模理論。根據 Piaget 的解釋,人出生後會運用他與生俱來的 一些基本行為模式來對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從而獲取知識。他將這種基本的認知結構

(cognitive structure)稱之為基模(schema)。而個體在吸收外界新知時,就會運用既有的 基模產生同化(assimilation)或調適(accommodation)的作用,將新資訊納入個體的記憶 體內。因此,個人的知識體內,用來理解故事體文章的內在組織架構,即被稱為故事基模

(story schema)。當學生在進行故事閱讀或故事寫作時,必須運用內在的故事基模來理解 故事或組織新故事的架構(Idol & Croll,1987;Phal,1987)。換句話說,故事基模是透過 故事經驗與生活經驗,對故事所建立的內在認知結構,此結構引導個體有效的處理並統整 故事所提供的訊息(張寶月,1995)。因此故事基模是個體存於內在的結構體,而故事結 構則為個體表現出來的外在結構(陳姝蓉,2002)。

王瓊珠(2004)指出一位有效能的讀者必須能夠在閱讀時運用既有的基模,自然的在 閱讀過程中掌握內容要素,獲知故事結構,促成閱讀理解,這能力常是隨著年紀而成長的。

換言之,故事基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它不僅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重要關鍵,也是兒 童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Meadowcroft 與 Reeves(1989)曾提出故事基模運作有以下 三種特色:

一、階層組織:故事中的訊息在記憶中會因重要性之不同而成群集結在一起。重要的 訊息(如故事結構、故事元素)在故事階層的上端,比較不重要的訊息在故事階層的下端,

有助於個體分層儲存故事內容,使重要的訊息記得更好,而容易找出故事重點。

二、促動:是指輸入的訊息與故事基模配合在一起的過程。當個體將故事編碼時,會 用故事中的訊息去填滿故事基模的槽口,所以促動會使得理解容易一些。

三、預測:當故事內容被促動時,透過基模可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預測能力幫 助個體想出策略來修正故事內容的組織,以符合預期中的故事順序。

參、故事結構教學的策略與步驟

盧羨文(1998)提出完成一篇文章,必須通過詞、句的組織,將作者心中的想法、意 圖表達出來,這其中還需配合各種道理和事實來進行說明。為使文章寫得好,遣詞造句、

段落文意皆須事先安排妥善,就像蓋樓房一樣,要先有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就是指文章結 構。McCrmick 與 Pressley(1995)曾對文章結構廣義的分成故事體(narratives)及說明體 (expository)兩種。而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小三年級學生,在課文中尚未學習過說明體的 文章,較適合故事寫作,因此研究者以故事體的文章進行教學。故事結構教學的目的,是 藉由教師的教學及引導示範後,逐步讓學生理解什麼是故事結構的元素,並且在閱讀完故 事體文章後,可以獨立找出故事文章中的故事結構元素,藉此增加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而 本研究在第一階段讓學生習得故事結構的元素之後,再進階運用故事結構於看圖作文之 中,豐富作文內容。

國內外許多研究者或教學者在教導故事結構時,使用故事圖(story map)來協助呈現 故事元素。故事圖最早是由 Beck 與 McKoewn 於 1981 年所使用的,他們為了找出讓兒童 更容易瞭解故事結構的方法,建議以視覺圖視的方式,將故事中最主要的結構元素以圖示 或表列出來(王瓊珠,2004)。之後 Idol 與 Croll(1987)將故事結構的要素設計成更適合 學生使用的故事圖,藉由故事圖建構學生的文章組織,並將之視為「看得見的基模」,希 望藉此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另外,Boulineau, Fore, Hagan-Burke 與 Burke(2004)也 指出故事圖(如下圖 2-1)有以下三項功用:(一)使用特定結構,讓學生能把注意力放在 相關的故事要素上;(二)提供視覺化搜尋,以獲得故事或文章中的訊息;(三)藉由習得 故事結構元素,組織故事的訊息及聯結相關的故事要素,讓學生增進閱讀理解能力。

背景環境/時間:

主角:

事 件

問題: 解決: 結果:

反應:

主題:

圖 2-1 Boulineau, Fore, Hagan-Burke 與 Burke 的故事圖

資料來源:”Use of story-mapping to increase the story-grammar text comprehens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by T. Boulineau, C. ForeIII, S. Hagan-Burke

& M. D. Burke,2004.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7(2), p.119

故事結構教學十分重視鷹架學習(scaffolding)的概念,藉由教師提供適當的協助及 引導,讓學生漸進式的學習,因此初步透過教師的示範、指導、再經由師生、同儕間的互 動討論,逐步拆除鷹架,直到學生能獨立使用為止。以下根據王瓊珠(2004)的論述,將 故事結構教學的程序分成三個主要程序:

一、示範期:此時期的主要目標是教導學生認識什麼是故事結構。教師初期需先找出 適合學生閱讀的短篇故事文章,師生共同閱讀後,由教師示範找出故事中的六項故事結構 元素,之後再讓學生練習。在教學的過程時,教師需先解說故事結構的使用目的,並可利 用比喻法將故事結構類比為具體物(如房屋),而找出故事結構就像是蓋房子一樣,來呈 現各個部分。

二、引導期:第二階段開始進行繪本的閱讀,並將焦點著重於故事結構的討論,教導 學生利用故事結構的策略來閱讀繪本。由於學生尚無法熟練、獨自的使用故事結構策略,

所以在過程中需以教師的提問策略來引導。最後,學生可以利用看圖說話的方式,讓學生 看著插圖以口語重述故事的方式整理故事內容。

三、獨立期:本階段的教學過程類似於第二個階段。但是此階段教師不再擔當主導的 角色,在討論過程中,改由學生提問,學生自行回答,並經過師生共同討論修正。而此時 期的學習單上,也改為學生自行提問與回答的方式,學習單上只需列出六個結構的標題。

肆、故事結構教學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許多關於故事結構教學的相關研究,研究者將故事結構的相關研究內容摘要 整理如表 2-1 及表 2-2。

國內外有許多關於故事結構教學的相關研究,研究者將故事結構的相關研究內容摘要 整理如表 2-1 及表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