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旨在運用故事結構結合看圖作文教學,進行寫作的指導,在實施教學的歷程 中,透過各方面的資料蒐集,來瞭解研究者的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歷程狀況為何,且能藉 此進一步探討學生的寫作表現。因此針對教學現場的觀察錄影、學生的訪談資料、問卷調 查、學習單、文件資料、評分量表,進行研究相關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壹、質性資料蒐集

甸金(N.K.Denzin)提出的三角交叉法(triangulation)係指可以透過多元觀點、不同 形式的相關資料,相互評估研究現象之準確性(王文科,1995)。本研究透過觀察、訪談、

教師省思札記、學生文件資料、量化資料等蒐集多種資訊,以減少研究者的主觀意見影響,

以下針對質性資料的蒐集作說明:

一、觀察

研究者透過觀察可以理解並解釋研究對象的行為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由於研究者 在本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亦為教學者,因此研究者除了透過在教學現場時第一時間的立即 觀察外,還會利用錄影的方式記錄研究者的教學情形、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師生間的互動 交流現象,使研究者於教學之後,能再一次仔細審視教學的情況,並於觀察後撰寫教學觀 察記錄,以便深入瞭解在教學現場的種種現象及問題。另外,本研究的協同研究者亦會對 於課堂觀察給予研究者教學內容及實務方面的建議與回饋。

二、訪談

研究者透過訪談學生,可以瞭解不同角度的觀點及想法,協助研究者可以審視及釐清 本研究中發現的問題。蔡清田(2000)也指出訪談是經由其他觀點看待實際工作情境的一 個好方法。因此研究者採用半結構式的訪談,事先擬定訪談大綱,藉訪談瞭解學生對於課 堂的想法、感受及建議等,且視學生回答的狀況,隨時彈性調整訪談問題。訪談前會確實 告知訪談對象目的,並尋求同意,且使用錄音筆錄下訪談內容,對訪談資料作詳細的登錄

(見附錄二)及分析。研究者紀錄與學生訪談時間及討論要點,並整理成表(見附錄三)。

三、文件資料

透過蒐集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文件資料,來佐證及檢核研究問題,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夏林清等譯,1999)。本研究所蒐集的文件資料包括學生的學習單,有故事結構學習單、

看圖填空單、故事接寫單、以及看圖作文的作品。另外還有研究者所撰寫的教師教學省思 札記以及家長對於教師教學的意見回饋回條。經由分析這些文件資料所透露出的訊息,將 與上述的觀察、訪談資料互相佐證,以此統整研究發現,讓研究結果更有依據。

四、協同研究者回饋

兩位協同研究者協助挑選閱讀及寫作教材、分析學生的故事結構學習單、進行寫作評 分、給予課室觀察的回饋與建議、分享自身的教學、研究經驗等,讓研究者能檢核出自我 未能發現的盲點,並藉由和協同研究者訪談、討論的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讓研究者 能進一步修正並改善教學的問題。研究者記錄與兩位協同研究者的訪談時間及討論要點,

並整理成表(見附錄四)。 貳、量化資料蒐集

除了上述資料的質性分析外,研究者針對學生的寫作作品進行評分,輔以量化的分數 來瞭解學生寫作表現的改變。研究者翻閱相關文獻後,參考幾位專家及研究者的研究(王 瓊珠,2004;張新仁,1992;蔡銘津,1991;鄭博真,2003;劉素梅,2006),將作文評 定規準分為文句敘述、思想內容、組織結構、創意想像四大項。每大項下,再細分為兩小 項。文句敘述方面,再分為字詞標點使用正確、文句表達通順流暢;思想內容方面,再分 為內容合乎題意、重點清晰;組織結構方面,再分為段落條理分明,故事結構完整;創意 想像方面,再分為想像豐富、描寫生動活潑。評分標準如表 3-3 所示。

此量化評分表,經研究者與專家,以及三位實際從事閱讀、作文教學之國小教師共同 審視討論,經過適當修正後,均認為其評分項目適宜,研究工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而 在評分者一致性上,研究者和協同研究者先共同討論評分的標準,並隨機抽選學生的作品 試評,試評後再次就評分標準是否達成共識進行討論,迨確定後再進行正式評分。

表 3-3 釐清問題,證明與發現結果。研究者參考 Altricher, Posch & Somekh(1997)的方式進行 資料分析。第一步在收集到相關的研究資料後,先進行資料的初步整理與分類,並做深入、

反覆閱讀資料內容,瞭解資料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為何;接著將分類好的資料,根據不同的 重要性及訊息相似性進行第二次分類;第三步將文件資料進行編號的工作,使資料能有系 統的呈現;第四步找出資料之間的關係與模式,提出解釋,做出研究的結論。研究歷程中 所蒐集的資料編號說明,如下表 3-4 所示:

表 3-4

資料編號說明

資料編號 意義說明

S1 代表 1 號學生

觀 991022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的觀察紀錄

訪 991022-S1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 1 號學生的訪談紀錄 札 991022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的省思札記

文 991022-S1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 1 號學生的學習單紀錄 協 991022-T1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 1 號協同研究者的回饋 家饋 991022-S1 代表 99 年 10 月 22 日 1 號學生家長的回饋回條

而在學生作文作品的分析上,研究者依照學生三年級上學期的寫作表現,包括四篇作 文成績及十五篇心情週記的成績加總,依照總分的高低次序,將全班二十五名學生分成低 程度表現學生八名、中程度表現學生九名及高程度表現學生八名三大組(見附錄五),希 望透過作品分層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瞭解學生寫作的表現,及歸納相同程度學生寫作的問 題或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