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內容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動機;第二節列述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 節陳述名詞解釋;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語言和文字跟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在人類社會中無處不充滿語文活動。我們 用語文來傳遞訊息、表情達意、互動溝通,而所有的學習活動也是奠基於語文之上。由此 可知,一個人是否具備相當的語文能力是開啟人文素養的關鍵與基石,這也直接顯示出了 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而國民小學的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根基,所以國語文能力的培養對國 小學生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因此,教師透過語文教學,讓學生學習聽、說、讀、寫、

作的能力,以此為基本,能逐漸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其心智訓練,累積人文素養,

陶冶其性情,進而承續民族文化,這些在在揭示了語文教學的地位及重要性是顯而易見,

不容置疑的。

羅秋昭(1999)認為小學的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兒童的聽話能力、說話能力、

識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和寫字能力。而其中的寫作能力是最為複雜的。張新仁

(1992)指出所謂的寫作,是把個人腦海中的想法,以合理的邏輯、正確的文法和標點符 號,用筆寫出句子,組成段落,進而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寫作的存在使人有思考的方向,

它是一切知識和能力的最後呈現(沈惠芳,2008)。因此,擁有寫作能力的人,是能透過 文字正確表達他內心所思考的、判斷的、感受的、想像的事物。張曼娟(2008)曾說寫作 代表存在,鑄造一個人要從寫作開始,能夠把自己,還有接觸到的世界,描述的愈具體、

愈清楚、愈有力量,就能愈感動人。透過寫作輸出的過程,就是等於訓練自己的思維、組 織能力,將輸入於個人腦袋裡的東西,以清晰、有結構、有邏輯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因此 若學生能擁有較高的寫作力,相對的對於他的學習力也是有幫助的,因為他能將對於感官 所接收到從外界而來的刺激與訊息加以適當的整理與組織。曾瑞雲(2002)認為寫作練習

的目的除了與人溝通、表達見解、傳遞思想之外,更是培養學生判斷力、想像力、創造力、

邏輯推理能力的歷程。綜上所述,語文能力當中包含聽、說、讀、寫、作的能力,而尤以 作文能力最為複雜,需融合個人許多的綜合心智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寫作力在各方面 都是深具意義、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可喻的。

重新加強寫作能力,已經成為近幾年來國際間新的教育議題。英國、日本、美國、加 拿大等,這些對未來新一代的競爭力充滿危機意識的先進國家,也都開始忙著搶救學生的 寫作能力(吳怡靜,2008)。而反觀國內的現象,近幾年來,許多國語老師或是語文學家 們常常感嘆現在的學生語文程度、作文能力低落的狀況,尤其是在基測或指考結束後,新 聞媒體也總會報導一些特殊學生的作品或文句,令人看了不禁搖頭而啼笑皆非;不只許多 學生「聞寫作而色變」,就連有些老師對於寫作教學也是抱持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目前網路科技發達,青少年喜愛使用電腦,而不喜歡閱讀、寫作 有關之外,也與當前的教育政策、教學、教材、課程因素息息相關。也因此,近年來有愈 來愈多的人投入寫作的相關研究之中,莫不希望能改善寫作的問題。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正 是步入學習正式作文的起始階段,是學生學習作文的關鍵期,若在入門階段能擁有良好的 學習情形與成果,將影響往後的學習發展;換言之,良好的作文引導將提升學生寫作的興 趣,奠定日後作文的基礎,使得學生往後的語文發展,獲得顯著提升的成效。

研究者進行本研究時擔任三年級的班導師,在教學現場教導學生寫作文時面臨到了問 題及困難,發現學生在寫作時普遍缺乏寫作的材料,以致於文章內容不足,且文章的組織 架構不清楚、段落條理不明,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寫?若教師使用傳統式 的命題式作文教學來指導學生寫作的話,學生在寫作時的表現經常是差強人意,寫作效果 不彰。曾瑞雲(2002)也指出,升上三年級的學生,若在低年級階段沒有提早寫作的經驗,

而要他們在三年級時便直接面對命題作文獨立寫作,從敘寫技巧的練習到審題、立意、選 材、組織,還包含各種文體的創作,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無非是一種沈重的負擔。這促使擔 任三年級導師的研究者開始思考著作文該怎麼教?教些什麼?何種作文教學法才能讓處

在寫作入門學習關鍵階段的三年級學生能提升寫作表現,進而奠定作文的根基。因此,研 究者遂進行資料、文獻的蒐集,發現許多學者(杜淑貞,2001;吳當,2007;曹綺雯、周 碧紅,2003;陳弘昌,1999;曾坤暘,1988;鄭發明,1981、羅秋昭,1999)皆認為在國 小低、中年級的階段實施看圖作文教學是適合的,對於語文能力和生活經驗較少的學生而 言,是一種教導作文入門的開端。教師藉由提供學生有主題的圖片,引導學生發揮觀察力、

想像力及思考力,先使其練習口述表達再漸進至文字表達,按照步驟的指引,協助學生學 習寫出一篇格式正確、組織架構清楚、內容完整的作文。

然而看圖作文教學,雖能補足學生寫作材料的不足,引導學生對作文內容的產出,但 看圖作文結合文章組織的研究卻甚少見。Fitzgerald 與 Teasley(1986)曾提過,組織是作 文的一部分,若在教導學生作文的同時能增進學生文章結構的知識,將有助於文章整體品 質的提升。Pressley 與 McCrmick(1995)曾對文章結構廣義的分成故事體(narratives)及 說明體(expository)兩種。考慮兒童的年齡及認知發展,故事體文章比起說明體文章還要 吸引兒童,令兒童著迷。而故事結構便是指故事裡關於主角、情境背景、事件、內容等不 同的元素。在許多的研究當中,已經發現教導兒童故事文章中的故事結構元素,能提升學 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林玟慧,1995;陳姝蓉,2002;張莉珍,2003;蔡銘津,1995;鄭美 良, 2005;Gurney, Gersten, Dimino, & Carnine,1990;Gardill & Jitendra,1999;Idol,1987;

Kuldanek,1998)。

若從寫作的角度來看,學習故事結構元素不僅能協助兒童從故事裡讀出更多的意義,

經由練習,也能提供兒童獲得創作故事的語文技能(李玉貴,2006);而從研究的角度來 看,閱讀與寫作之間也的確具有高相關度。在相關研究中(吳曉琪,2006;吳佩穎,2009;

許文章,2000;蔡銘津,1995;劉素梅,2006;Fitzgerald & Teasley, 1986),皆是以故事 結構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研究結果也顯示出故事結構對於學生的寫 作表現、寫作的興趣態度等皆有正向的提升。因此,這促使研究者想進一步將故事結構與 看圖作文相結合,進行教學研究。

然而,研究者在蒐集相關論文後,發現許多論文大多採用量化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目 的大多是探討教學方法或策略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成效,其研究者在進行實驗教學的前後予 以學生前、後測,研究結果與發現著重於前、後測量化數據資料的統計變化與呈現,對於 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及教師的教學實施之歷程較無深入的探討,難以瞭解老師和學生之間或 是學生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為何?而教師的行動研究強調教師在教學現場發現問題後,閱 讀相關文獻以尋找適合的教學策略,並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後具體實踐,並在研究過程中 盡量蒐集多元的相關研究資料,不斷的在歷程中加以檢討、反省、回饋與修正,進而改善 教學(蔡清田,2000)。教師的行動研究異於一般的實驗教學研究,十分重視研究者與學 生在研究歷程中的表現與互動情形。因此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瞭解實施故事結構結 合看圖作文教學時,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歷程,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行動研究中,研究者本身也是被研究的研究對象之一。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發現學生的 寫作能力低落,作文或日記中常有不知所云、結構鬆散、內容貧乏的情況出現,因此希冀 藉由實施故事結構結合看圖作文教學的方式,達到改善學生作文表現的目的。而在研究過 程中,研究者需多元的蒐集相關資料以瞭解可能面對的教學困境與難題,並設法找出因應 之道,緊扣行動研究中的檢討、反省、回饋與修正的精神,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基於上述原因,以及國內尚未有針對故事結構結合看圖作文教學的研究,也更加引發 研究者的興趣,因此本研究希望運用故事結構結合看圖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探討學生在教學後寫作表現的改變情形,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綜上所述,在本研究第一階段先進行故事結構教學,藉由老師的示範、引導,漸進到 抽離鷹架,讓學生學會獨立找出文章中的故事結構。待學生習得故事結構後,第二階段指 導學生運用至看圖作文中,使其利用故事結構的元素,組織寫作材料,使文章內容富有完 整的故事結構元素,增加作文的組織性與豐富性。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蒐集學生的觀察 訪談紀錄、相關文件資料、研究者的省思札記等,以瞭解學生寫作表現的改變情形、以及 整過教學實施歷程與教師所面對的困境與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