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效能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教學效能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教學活動是十分複雜的歷程,專家學者對其教學效能的定義,常因研究目的 與對象的不同而有其他的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黑德(F. Heider)或懷特(R.

W.White)的早期研究(郭芳辰,2005;鄧俊傑,2005),之後美國蘭德公司提出

「教育評鑑研究報告」,指出教學效能與學生成就具有顯著關係,並開啟後來研 究教學效能的先河。而教學效能的定義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偏重教師教學 信念,其內涵可分為一般教學效能與個人教學效能。第二種偏重個別教育環境中 教學表現與師生互動之關係。第三種則是偏重教學生產力(productivity),例如學 科成就測驗(馮莉雅,2002) 。

一、 教學效能的意義

國內研究有以教師教學效能、教師效能、教師效能感、教師效能信念、教師 自我效能等名詞來表示﹔國外則有人用「teacher efficacy」「teacher effectiveness」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teaching self- efficacy」來表示。綜覽國內外對於 教學效能的定義,雖名稱各有差異,但定義大致相同,均顯示教師教學效能的高 低,乃決定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關鍵(汪成琳,2002)。

Lin(2001)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是一種賦權(empowerment),知覺到自己 有更多機會去決策,有多元管道去獲得新知,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大的影響力。

Newman 和Rutter (1989)認為:教學自我效能是指教師對於教學是否能增進 學生成就的一種知覺(perception)。此種知覺乃是對於自己的教學是否能夠引導學 生成功學習的判斷。

Money在《什麼是教學效能?》(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中指出,

優秀的教師教學效能應包含:1. 有效的激勵學生學習的動機;2.有效的師生溝 通;3.優秀的教材課程研發能力;4. 有效的提供與教導教材知識;5.溫和適當的

43

教學態度;6.良好的教室管理技巧(引自張銘峰,2005)。

Woolfolk 與 Hoy(1990)認為教師自我效能係指教師對學校的教育力量、影 響學生學習成敗的關鍵、學習成長的功能以及普通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程度等 的信念。

林進財(1999)指出教學效能可分為:教學前的思考與決定、教學互動思考與 決定、教學反省評鑑決定。

陳昭銘(2003)在其研究中將「教學自我效能」內涵建構為:(一)教學計 畫與準備:良好的教學計畫與準備應該根據學生差異,擬定教學計畫。(二)系 統呈現教材:係指教學層次分明,講求循序漸進、符合邏輯和目標清楚等。(三)

多元教學策略:為使學生有效學習,而運用多元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以掌握 教學成效等。(四)善用教學評量:適度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提供學生有效的 回饋。(五)良好的班級氣氛: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中營造良好的教室氣氛,重視 學生的個別反應等。

王淑怡(2002)認為教學效能著重在教師從事教學時的行為模式,指的是:

教師為達教學目的,在教學前、中、後三個階段,所採用的各種教學原理、技巧、

方法及教學的策略。

梁玟燁(2003)認為教學效能為教師在教學實施歷程中,運用一連串複雜的 心理認知策略活化教學方式之呈現,事先訂定教學計畫,並最後在教學評鑑績效 上,表現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與學業方面有成長,主要針對教師對此教學策略 運作心智過程的信念認知之知覺程度。

孫郁荃(2006)認為教學效能為教師透過各種有效教學行為,如運用多元的 教學策略,善用教學評量,營造良好學習氣氛等來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胡央志(2006)認為教師教學效能乃依一定標準化程序,以成就測驗來評定,

以往多以學生成績優劣來評定教學效能。最近漸趨向於以多元化之標準來評定,

如教學策略、教學主題呈現、師生互動、教學行為、學習情境、教室管理等。進

44

而以教師本身信念對教學效能,教學效能是教師將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成就方 面,教學效能的高低是以學生成就測驗上的得分高低做為判定之基準,來做為學 習方面的考量。

陳靜婷(2010)認為教師效能係指教師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認知,以及在教學過 程中,建立並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有效地執行教學工作、激勵學生上進意志,

促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並樹立完美的身教榜樣,影響學生在行為上有良好表 現,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信念。

如上所言,教師教學效能乃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肯定,並能在教學過程 中,依照學生差異,在教學的前、中、後歷程裡,安排適當且有效之教學活動與 提升自我教學技巧,達成教育目標與學生有效成就。此外,教師會在教學的歷程 中,以其對課程發展、教材教法、教學活動、學習活動以及評量方式的專業信念,

轉化為教學特質與能力。因此,教學效能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能力,是教師從 事教學時,促使學生學習進步,有系統地呈現訊息以達到教學目標的結果。

二、 教學效能的特徵

當教師有效的教學時,教學活動通常能夠順利地進行,並且容易達成教育目 標。而每位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教學行為不一,王敏男(2007)分析教師表現出有效 能和無效能教師的教師之差異如表2- 15

45

46

Rosenshine(1986)認為有效教師教學的特徵包括以下行為:

(一)在單元開始時能簡短說明目標。

(二)單元開始時,能複習以前所學的內容,並說明學習的必要條件。

(三)在教學歷程中,必須按部就班呈現教材,並使學生能逐步練習。

(四)給予學生清楚的教學和解釋。

(五)提供所有學生自動練習的機會

(六)提供適當數量的問題供學生回答,以利考查學生瞭解學習內容情形 (七)最初練習時要能適度引導學生。

(八)提供學生有系統的回饋和矯正。

(九)不斷練習直到所有學生都能獨立和有信心。

Medley(1979)認為有效能的教師必須具備下列五個要項:1.令人滿意的 人格特質2.有效利用的教學方法3.創造良好的班級氣氛4.精熟各種教學能力 與技術 5.瞭解利用教學能力與技術的重要時機

林進材(2000)認為教師教學效能的高低,會影響教師對學目標的設定、

教學活動的選擇、班級經營的方法、教學評量的方式、學生成就的期望、教 師對教學的責任與付出,以及面對困難情境、挫折時能堅持的程度等。

呂淑惠(2005)歸納出教學效能的七個特性:(一)規範性:教師能使 整個教學活動與程序合乎各種規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二)清晰性:

整個教學活動必須有系統、循序漸進及符合邏輯性,且講述內容和目標清楚 清晰,以引導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三)關注性:教師能夠全心投入,關 注學生的學習情形,使學生可以真正進行有效的學習。(四)任務性:教師 努力認真的學習,並且關心及協助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五)多樣性:教 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應該豐富且有變化。(六)成功性:教師高度 的投入教學,運用各種技術以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學 習的成就。(七)溝通性:有效的溝通能確保師生之間得到正確的訊息,增

47

進相互的瞭解,協助教學或活動的進行,使能成功的完成教學目標。

Borich (1994)提出五項教師教學行為,以作為判斷是否為有效教學 的依據:

(一)有效教學必須是清晰的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不僅有系統、循序漸進及符合邏輯性,而且講述 的內容和目標都清楚明確。

(二)有效教學必須是多樣化的

有效教學是指教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豐富而且有變化,使得教學的 過程多采多姿。

(三)有效教學必須是任務取向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努力認真的教學,。

(四)有效教學必須是全心投入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充分準備教學及掌握實際用於教學的時間,使學生真正進 行有效的學習。

(五)有效教學必須有高度的學習成功的比例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高度的投入其教學,讓學生大致可瞭解學習的課程內容而 獲得滿意成果。

塗淑君(2007)指出,具有高教學效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充分 的學習,亦即教師的教學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唯有提升教師的教學 效能,促進有效教學,才能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品質與學習成就。

綜合所述,不同的教師會因教學效能的高低而有不同的教學表現及教 學品質,進而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高效能教師能夠清楚教學步驟且明確執 行,對自身及對學生的期望較有信心,使學生真正進行有效之學習過程。而 低效能教師因自我信心不足,缺乏教學熱情,容易在教學過程中產生挫折 感,也因此連帶影響到教學成效。教師若能採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全心投入

48

教學中,並且關心及協助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必定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成效。

三、教學效能的評量

國內外有許多有關教學效能研究之評量,以下是國內研究者針對教學效 能依不同的觀點和目的,所編製成的教學效能量表

1. 簡玉琴(2002)編製「教師教學效能量表」,內容包含「教學計劃」、「教 材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時間」、「師生關係」、「班級氣氛」、」

教學評量」等七個向度。

2. 賴奇俊(2003)編製「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量表」,教學能量表部分包含「專業素養與課程準備」、「教學技巧」、

「教學熱忱」、「系統呈現教材與內容」、「多向度教學評量」、等五 個向度。

3. 林東源(2006)編製「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內容包含「教學 策略」、「教學計劃」、「班級氣氛」、「教學評量」、「經營管理」

及「教材內容」等六層面,採用Likert-type四點式量表作答。在量表中得 分愈高表示教師教學效能愈高,得分愈低代表教師教學效能愈不佳。

4. 陳玟螢(2007)編製「國小教師教學效能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教學計

4. 陳玟螢(2007)編製「國小教師教學效能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教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