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效能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效能及其相關研究

承上述討論中,教師所具備良好的特質而能表現於親師溝通良 好的溝通能力與技巧,這無疑影響教師教學效能的表現。教師是學 生知識的導引者,也是協助者,教學成效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 是良好師生互動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 角色(潘慧玲,2013)。由此可知,教師所具有的專業能力所發揮 的效能,對於學生學習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本節擬就教學效能之理 論發展及意義與教學效能的內涵做探討,並了解特教教師所需具備 的教學能力。

壹、 教學效能理論及其意義 一、教學效能理論發展

馮莉雅(2002)整理關於教學效能的相關文獻後發現,教學效 能的研究可追溯自美國 1905 年,標題為「一般學校教育與有效能的 教學」。教學效能以 Bandur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為基礎 的理念建構開始發展。Bandura(1977)認為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於自 己能夠獲得成功所具備的信念,自我效能知覺越高,付出心力也越 高,而此種信念基於自己是否能達成某種行為的能力作為判斷。成 功而有效的教學,與學生能否投入學習多寡有關,有效能的教師會 在教學過程中提供適切的教材與活潑的教學策略,同時善盡引導與 督導之責,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Blair, Rupley, & Nichols, 2007)。

近 年來, 國內有部 分學者 將教學效 能集中 於教師自 我效 能 (teacher efficacy) 做 探 究 , 另 部 分 則 將 集 中 於 有 效 教 學 (effective teaching)為研究。陳木金(1997)以教師自我效能與有效教學兩種 觀點,將教學效能區分為六個向度,分別為教師透過教學自我效能 訓練、系統化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效教學方式、有效運用時間、

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班級氣氛,以此來促進教師有效教學 與學生能有效學習。岳麗萍(2007)指出教師自我效能包括教師對 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學任務、教好學生的信念,教師個人對學生

26

學習和行為的責任感,有效教學則是教師對教學時的評價與態度,

即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且教學效能能表現出教師的生產力。

綜合上述,教師的教學效能可分為教師自我效能與有效教學兩 方面。然則,根據本研究目的而言,主要著重在於探討教師如何進 行有效教學,特別在能夠進行溝通與合作來提升教學效能。

二、教學效能的意義

由於,本研究關注的教學效能在於有效教學,以下則以此定義 引述相關學者對於教學效能的解釋。

吳清山(1998)說明教學效能的意義,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

能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達到特定的教育目 標。陳木金(1997)則指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教學方法,熟悉 教材和激勵關懷學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

以追求最好的教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為有效教學。汪成琳

(2003)提到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以有效的教學行為去增進學生 的學習成就。Polk(2006)指出有教學效能的教師會讓學生達到最 好的學習成效,且必須透過師生皆具有良好教學互動的認知才能達 成。上述學者皆認為教師的教學效能表現在如何使學生表現出良好 的學習表現,以達到教學目標。

林東源(2006)則指出教學效能是以教學歷程為重心,探討如 何增進教師有效教學,所以重視在教學計畫準備、系統呈現教材、

教學策略多元化、多向度教學評量、營造優質學習氣氛、優質的師 生互動。謝百亮(2006)認為教師所抱持主觀評價自我教學能力及 影響學生學習的知覺或信念,並在其教學歷程中,釐清影響教學的 因素,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與策略,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促使學 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有良好的表現。楊宜涓(2012)說明教師利用 有效的教學技巧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同時這種效能是教師對自己所具備的能力的一種認知,是一種內在

27

知覺的表現,同時也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具體來說,學者們認為 教師的教學效能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歷程之中,如擬定教學計畫、設 計教材、評量及師生互動等,教師如何有效使用教學技巧來幫助學 生,提升其學習表現。

黃玉茹(2006)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

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學習氣氛,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達成教學目標。魏美惠、羅巧玲(2012)說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

事先擬定完整的教學計劃,安排有效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師生 互動關係、學習氣氛,並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增進學生學習成 效,以達成教學目標。李慧玲(2013)提到教師依據教學計畫,設 計有效的教學活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以達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習成效的一種信念。是一種教師對自己教 學能力的信念與知覺、能正向面對學生。此外,上述相關研究指出 教師的教學效能來自於其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具有正向的信念,進而 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

林怡伶(2014)說明教師在教學活動前先做好教學計畫與準備 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使其對課程感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 創意、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與技巧,有系統的呈現教材;能 因學生個別差異,安排或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並有良好的師生互 動與班級經營,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提升 學生學業成就,有效達成特定目標的一種信念。蔡碧蘭(2014)則 指出,教師在教學前熟悉課程教材內容及學生能力指標,並轉化成 為符合學生能力程度的教學目標,以完成適切的教學計劃。教學中 使用差異化教學策略,提升不同學生學習成效,並做好班級管理,

營造有利學生的學習環境。教學後運用多元評量,診斷學習落差,

改進教學策略,達成教育目標。

28

貳、教學效能的內涵

專家學者對於教學效能內涵隨著其對教學效能的定義,以及研 究目的與研究對象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看法。教師教學效能依社會學 觀點是「蘊含教師專業」之意,依行政學是含有「教師評鑑」之意,

而依心理學則重視的是「教師的教學」。不同學理基礎對教師教學 效能範疇的界定似有些不同,但焦點仍是一致的:主要針對教師在 教學方面的效能及學生有效學習的關聯性(李隆旼,2002;柯麗卿,

2009)。以下摘錄各研究者對教學效能研究內容向度,再歸納整理 本研究所採用之向度指標。

Modaff(1992)將教學效能歸納為五個向度,分別為班級管理、

動機策略、教師期望、個別化教學、群體教學。Stronge(2002)將 教學效能歸納為四個向度,分別為教材組織與運用、教學技術、班 級經營、師生關係。蔡麗華(2001)將教學效能歸納為五個向度,

分別為教學計畫與準備、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技巧、班級經營管理、

教學成果與評量、學生學習表現。馮莉雅(2001)整理文獻指出區 別教師效能的教學行為,可從學科教學能力,以及班級經營與溝通 能力(包含維持班級秩序與鼓勵正向行為表現)。

林東源(2006)將教學效能分為六個向度,教學計畫、教材內 容、教學策略、經營管理、班級氣氛、教學評量。周啟葶(2006)

將教學效能歸納為四個向度,分別為教學技巧、教材呈現、師生互 動、班級經營。張媛甯、岳美秀(2012)將教學效能分為教學計畫、

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量、教學互動、班級經營。而魏美惠、

羅巧玲(2012)將教學效能分為自我效能、教學準備、教學策略、

班級經營、教學評量。

Hill(1991) 將教學效能歸納為四個向度,分別為準備計畫因 素、教室和行為管理因素、學習的環境因素、促進學習因素。Harris

(1998)將教學效能歸納為四個向度,分別為清晰的教學目的、教

29

學過程中技巧與行為、多元的教學模式或策略、教師的省思、探究 與持續專業的發展。Wray, Medwell, Fox & Poulson(2000)歸納教學 效能為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提供學生學習、事先設定符合學生能力的

30

31

與積極的培養學生遵守團體規範的習慣,藉以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

(張春興,1998)。也就是教師為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果,

致力於教學品質、氣氛營造、常規管理、環境規劃等經營(何文慶,

2012),包含師生氣氛與班級經營。

四、教學評量: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能依據教學計畫與目標,

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的程度(陳木金,1997)。教學評量是教師教學 將教學評量與教師教學後的反思,合併為教學評量。

張世忠(2010)提到有效教學主要不是衡量教師具備哪些知識 與技能,而是要衡量學生所獲得的學習效果,觀察教師對學生的影 響。教師在現場教導學生過程,需視學生表現,彈性調整課程、時 間運用,而學生在經由教師教學後,所表現出來之學習成就、行為、

思維模式都應有所改變。故納入學生學習表現為其中向度之一,使 研究涵蓋層面能更完整。

綜合以上所述,具有良好教學效能的教師,使學生表現出良好 的學習表現,以達到教學目標。且對於其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具有正 向的信念,並具有足夠的教學能力與技巧,能有效執行教學計畫。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學前,評估學生能力,提升學 生的學習動機,並依學生個別差異設計教學活動課程與活動,運用 教學策略技巧。教學中,與學生良性互動,營造良好氣氛,做好班 級管理並能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課程內容。教學後,並採用多元評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學前,評估學生能力,提升學 生的學習動機,並依學生個別差異設計教學活動課程與活動,運用 教學策略技巧。教學中,與學生良性互動,營造良好氣氛,做好班 級管理並能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課程內容。教學後,並採用多元評